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

    • 资源ID:5553991       资源大小:24.0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

    1、铁路行车事故案例2000年铁路行车事故案例浙赣线老关站60次特快旅客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1月22日,60次旅客列车(编组18辆,总重933吨,换长39.6)由机务段DF42414号机车牵引,1时05分由株洲站开出,1时50分到达醴陵东站,1时55分开,计划老关站上行线 道通过。进站信号机显示为绿灯,2时08分04秒,当列车进入老关站2号道岔后,机车及机后13位在距2号道岔右尖轨尖端507米处爬轨,进入下行线,机后3位在尖轨上爬行353米后前后台车脱轨,机后4位前台车进入下行线前后台车脱轨,机后5位前台车脱轨。机车停于K888973处,列车脱轨后司机立即用无线电呼叫车站,告

    2、之列车脱轨情况,并呼叫续行的80次旅客列车,防止了事故的扩大。该事故中断上行线6小时02分。构成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根据取证分析,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老关站上行线2号道岔尖端杆左侧销式螺栓、第一连接杆左侧螺栓、第二连接杆右侧销子、第三连接杆左侧销子均被拆除,导致左尖轨处于游离状态,左尖轨与第一连接杆和尖端杆间夹有石块,迫使左尖轨移向左侧基本轨方向,造成列车轮对进人两尖轨侧,机车右动轮在距尖轨尖端5.07米处爬上尖轨,进人24号道岔渡线,并驶入下行线,机后3、4、5位脱轨。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人为破坏。 焦柳线2824次货物列车脱轨重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 年8月12日

    3、时43分,2824次货物列车(编组49辆,总重1553吨,计长66.7)运行至焦柳线六孟塘库K1449778处时,列车机后第39位空棚车运行方向第一轮对发生脱轨,运行约4公里后该车辆的前制动软管被拉断,列车紧急制动停车,列车机后3941位(空棚车)车辆脱轨于塘库四号隧道。中断正线行车8小时49分;车辆中破3辆;损坏钢筋混凝土轨枕1599根,木枕137根,防爬器26套,轨距拉杆110根。构成列车脱轨行车重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落轨点前第236237根水泥轨枕间的道心石碴面上,有一车辆旁承的摆块,且在第238根轨枕上行方向侧面及第237根轨枕下行方向侧面各有一砸痕。 2落轨点前第324根水泥轨

    4、枕上行右侧线路的石碴面上有一刮痕,同时在该刮痕后约2米处路基上有一 组散落的车辆枕簧(外圆簧)。 3经对落轨点前后100米线路几何尺寸的实地测量,该段线路的曲线正矢一处超限4毫米;有一水平三角坑,超限2毫米;曲线上股钢轨侧磨最大值9.5毫米,相应轨距扩大超限4毫米。 根据事故现场实地勘察情况,局事故调查委员会认为:这起行车事故与复杂的轮轨关系有关。就线路现状及车辆运用状态看,难以断定系单因素而造成的列车脱轨,这起事故主要是由车辆、线路等因素叠加而产生的复合原因造成的。 三、事故责任 铁道部批复事故定局责任。 四、采取措施 1必须加强对车辆的检车作业。经对事故车检查发现:列车机后第39位车辆1位

    5、台架下心盘螺栓一侧丢失2条、松2条(其中有1条无螺帽),另一侧4条全松;2位台架下心盘螺栓丢失1条、松7条。第40位车辆1位台架下必盘螺栓折断2条、松6条;2位台架下心盘螺栓折断互条、松7条。 2必须加强线路的日常检查和养护维修,确保线路几何尺寸。 3有关人员必须加强监督列车的运行状况。由于各种因素,第39位车辆的第一轮对脱轨后运行了近4公 里,而未能及时发现停车,以致事故车辆的前制动软管被拉断后而停在隧道,加大了救援难度。 4加强对空车脱轨的攻关。 兰新线L360次旅客列车火灾重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8月29日17时02分,由乌鲁木齐开往的L360次旅客列车(车辆配属铁路局分局车辆

    6、段,列车段担当旅客列车乘务)行至兰新线分局管七里铺车站2道通过时,在3道等会的2731次货物列车司机及车站助理值班员发现L360客车中部的一辆车冒烟,立即用无线列调呼叫L360次司机停车,列车于17时分停于七里铺站东岔区。经确认系机后第8位YZ2231166起火,因当时刮西北风(45级),停车后延燃机后第7位YZ2232592,经救援于18时55分将火扑灭,19时40分区间开通,20时38分L360次客车恢复运行。事故中人员无伤亡;客车烧损报废2辆;中断正线行车2小时36分;延误本列车3小时34分。构成行车重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有关单位防火意识不强,安全管理疏漏,逐级负责制没有真正落实到

    7、位。在思想意识和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重行车轻防火、重正编列车轻临时列车、重空调客车轻旧型客车的错误倾向。 2全列工作人员为工程部门人员组成的临时乘务组,始发前未组织“三乘”人员进行防火检查;运行途中客运乘务人员擅离职守,值乘纪律松弛,照明灯白天长明;乘检简化作业,未认真巡检。 3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要求流于形式。车队安全管理不力,车队人员临时上车值乘,培训时间短,业务不熟,致使在非正常情况下处理应变能力不强。 三、事故责任 责任单位:车辆段负主要责任,列车段负重要责任。 四、采取措施 1严格执行客车检修制度,加强电气绝缘检查和日常维修保养,旧型客车的检修周期不得延长。 2加强职工培训,严格上岗制度,

    8、定期组织对“三乘”人员的考核。 3严格“两纪一化”,落实防火制度。 4尽快开发“电器运行黑匣子”,提高对客车电器火灾的防能力。 宝成线8次特快旅客列车火灾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9月7日15时57分,分局宝成线8次旅客列车(编组 19辆,总重1051吨,计长 45 4;马角坝 机务段SS3B191号机车牵引)运行至宝成线东坝线路所K396 500处,机后第一位邮政车UZ25B8051发生火灾。紧急停车后,将邮政车甩下,有关人员立即进行灭火,16时40分灭火完毕,17时05分8次列车开出。事故造成邮政车UZ25B8051中破;耽误8次本列1小时08分;直接经济损失1512万元。构成旅客列

    9、车火灾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过对事故现场的认真勘察和分析,并经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鉴定后认定,邮政车前仓前端左侧底部邮包装有一级易燃物品,造成邮包阴燃起火。 三,事故责任 责任单位:由于邮包的安全检查、装卸、押运均由市邮政局负责,因此事故责任单位为市邮政局。 四、采取措施 1通报全局,要求提高安全防火意识,加强对站车、货运、仓库等处所的防火工作,抓好消防设备、器材的使用和管理,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2车辆部门加强对邮政车的日常检查和维修,对电气设备、消防设施要重点检查,确保出库质量。 3客运部门严格按照规定,认真组织对旅客列车始发前的“三乘联合检查”;列车运行中,车辆检车人员加强对车辆技术

    10、状态运用情况检查,防止因邮政车超载、偏载发生弹簧、旁承压死;客运、公安值乘人员加强对邮政车监督、检查,防止邮政车私带闲杂人员、装运非物品。违章使用电气设备。 4邮政部门认真查找在的承接、检索、装卸、押运等作业环节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出运输安全卡控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山线8121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 4月18日10时对分,8121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5044号机车;编组50辆,总重3840吨,计长714)运行至分局山下行线大甸子站1道时,机后49位(检衡车T8066477)、50位棚车(P3*)脱轨,下行后续列车经由三道现线通过。构成列车脱轨险胜事故。

    11、 二、原因分析 检衡车进计量站检测后返回途中移,造成偏载,导致脱轨。 三、事故责任 国家轨道衡计量站。 长滨城2827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5月3日13时43分,2827次货物列车(本务机车机务段DF44408号;编组53辆,总重 1852吨,计长691)运行至长滨线兰棱一双城堡间K189 95处,机后第 42辆 N175043118脱轨,脱轨后走行3公里705米,停于193十150。中断下行线行车1小时47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列车以脱轨临界速度72公里小时左右运行时出现持续摆振,引起空车蛇形运动失稳或自激振动加剧,加大了轮缘对钢轨的侧向力。

    12、2空平车编组在列车的中、后部,造成车辆摆幅加大,是脱轨因素之一。 3装有转8A型转向架的空平车,其枕簧静拱度较小,在车辆急侧的蛇形运动下,加大了轮重减载率而造成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1实行列车速度等级管理。对空重混编、空车列车实行限速运行。 2限制编组顺序。将空平车编人列车前部,杜绝“两重夹一空”,特别是“两重夹一空关门车”现象。 3科研部门对转8A型转向架进行改造,解决存在的缺陷。 4在脱轨易发地段的钢轨上涂油,减小轮缘对钢轨的摩擦系数。 长大线S615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 5月 19 H 18时45分,S615次货物列车(机务段

    13、ND5397号机车;现车52辆,总重1198吨,计 长 69.3)以72公里小时运行至分局长大下行线沙岗一盖县间 K201 570处,因线路有人非常停车。再次开车时,司机发现列车管不能恢复定压,经查,机后17位L180236203(空车)后台车脱轨。造成货车小破1辆;中断行车1小时55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车辆制动机故障,造成车轮踏面碾堆。 三、事故责任 责任单位:车辆厂。 哈长线2837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5月28日 15时25分,2837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5165号机车;编组56辆,总重2033吨, 计长69.8;尾前 11辆空平车)运

    14、行至分局哈长下行线德惠一中德间 K86995处,机后 47位X6A520492(空)脱轨。中断行车1小时37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技术设备标准均在允许围之,没有造成脱轨的明显原因。分析认定,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1采取进一步限速运行措施。对分局编组的下行空平车列车除按路局规定执行外,对下行混编的空平车不够 50的每列都要下调度命令,限速65公里/小时。 2建立德惠救援基地。 3提高车机联控水平,发挥车机联控的防作用。 京沪线2390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7日11时16分,2

    15、390次货物列车运行至京沪线桃山集一三铺间 K691112. 4处,机后32位 空平板车N175042508脱轨,列车分离放风停车,脱轨车停于K685415.5三铺站两股。影响上行线 49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该列车空重混编,货物列车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平直线上运行,空平车自重轻,车轮瞬间悬浮,系综合原因共同作用导致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长大线1863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8日5时45分,1863次货物列车(机务段ND50419号机车;编组49辆,总重2343吨,计长 66.0;空重混编)以72公里小时速度运行至分局长大下

    16、行线九寨一熊岳城间 K175 830处,机后32位C644802348(空)、33位C644868139(空)车脱轨。中断行车1小时37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技术设备标准均在允许围之,无脱轨的直接原因,分析认定为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山线3005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10日11时35分,3005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4460号机车;编组52辆,总重4065吨,计长71.9;空重混编)以75公里小时速度运行至分局山下行线沙后所 5号道岔处,机后 7位W5

    17、8001206(空)脱轨。中断行车1小时10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检查、测量车辆、线路设备状态均在允许围之,线路未见爬轨痕迹。分析认定,全列央一空车,运行中因机车正常减压,受后部车辆惯性作用,车轮呈跳越状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平齐线 5701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13日19时54分,5701次货物列车(家屯机务段 DF41724号机车;编组27辆,总重566吨,计 长 36.2;空重混编)以 72公里小时速度行至分局平齐线四合屯一黑水间 K300 000处,机后26位

    18、N17A5062952(空)平板车脱轨。中断行车1小时55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设备状态均在允许围之。脱轨地点为直线段。经分析认定,尾部空车摆动大,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四梅线 4132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6月26日14时04分,4132次货物列车(梅河口机务段 DF4 4239号机车;编组30辆,总重2267吨, 计长378;空重混编)以70公里外时速度行至分局四梅线大兴镇一渭津间 K103174处,机后29位P6*3(空)脱轨。中断行车1小时28分。构

    19、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设备状态均在允许围之。分析认定,前28辆均为重车,后2辆为空车,列车运行中尾部摆动大,造成车辆离心力加大,导致车辆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滨北线1309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 6月27 日11时 45分,1309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7382号机车;编组33辆,总重1758吨,计 长 4357)运行至滨北下行线石人城一白奎堡间 K72840处,机后第4位N17G5050079号空平车脱轨,脱轨后走行 1公里 310米,于滨北线 K74 199

    20、处停车。下行线行车1小时20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列车以脱轨临界速度72公里小时左右运行时出现持续摆振,引起空车蛇形运动失稳或自激振动加剧,加大了轮缘对钢轨的侧向力。 2空平车编组在列车的中、后部,造成车辆摆动加大,是脱轨因素之一。 3装有转8A型转向架的空平车,在车辆急剧的蛇形运动下,加大了轮重减载率而造成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1实行列车速度等级管理。对空重混编、空车列车实行限速运行。 2限制编组顺序。将空平车编人列车前部,杜绝“两重夹一空”,特别是“两重夹一空关门车”现象。 3科研部门对转8A型转向架进行改造,解决存在的缺陷。 4在脱

    21、轨易发地段的钢轨上涂油,减小轮缘对钢轨的摩擦系数。 滨北线平1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7月 8日 23时23分,平1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 93 14号机车;编组53辆,总重1060吨,计长68.9;全列空平车)运行至滨北线白奎堡一兴隆镇间K84 475处,机后第 41位N165020580脱轨,走行至 K85665处自动复轨。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列车以脱轨临界速度 72公里小时左右运行时出现持续摆振,引起空车蛇形运动失稳或自激振动加剧,加大了轮缘对钢轨的侧向力。 2空平车编组在列车的中、后部,造成车辆摆动加大,是脱轨因素之一。 3装有转8A型转向

    22、架的空平车,在车辆急剧的蛇形运动下,加大了轮重减载率而造成悬浮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1实行列车速度等级管理。对空重混编、空车列车实行限速运行。 2限制编组顺序。将空平车编人列车前部,杜绝“两重夹一空”,特别是“两重夹一空关门车”现象。 3科研部门对转8A型转向架进行改造,解决存在的缺陷。 4在脱轨易发地段的钢轨上涂油,减小轮缘对钢轨的摩擦系数。 滨北线1325次货物列车运行中刮坏技术设备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7月10日13时28分,1325次货物列车(机务段DF47305号机车;编组58辆,总重1300吨,计 长690)运行至滨北下行线石人城一白奎堡

    23、间 K75596处,机后第7位车辆2位车门脱落,将机后第12位C62A4502106号车的制动支管打断。构成列车运行中刮坏技术设备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该车是1985年新造车,没有使用耐候钢材,且该车多次装运过酸碱等腐蚀性货物,导致车体严重腐蚀,强度降低。 2该车车体钢板厚度原型应是5毫米。腐蚀后,多数部位达不到车辆技术标准,脱落的二位车门最薄处仅0.5毫米,最厚处也不足3毫米,不能承受列车运行中的震动。 3该车一、二位腰带虽经多处补强,仍有部分折页座腐蚀透孔,已不能承重。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吉线8854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7月12日17时35分

    24、,8854次货物列车(梅河机务段DF44068号机车;编组43辆,总重2227吨, 计长416;空重混编)以71公里/小时速度行至分局吉线英额门一长山堡间K149300处(曲线半径为401米,9.55.6 下坡道),机后4位G6*8(空)脱轨。中断行车3小时05分。构成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经勘察,机车运行操纵正常,车辆、线路设备状态均在允许围之。分析认定,机后15位空车,634位重车,列车处于下坡道,司机调速正慢,惯力大,车辆跳越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其他。 四、采取措施 采取措施见附件1。 成昆线8653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10月16日9时

    25、55分,分局成昆线越西铁西间 K369945处,8653次货物列车(本务机车 SS3B5143号,补机SS3B5145号;编组47辆,总重1081吨,计长 648)机后第47位车辆P62N3312823(空车)后台车脱轨。12时30分车辆起复,12时50开通区间。造成车辆中破1辆;轨枕损坏267根;中断正线行车2小时55分;直接经济损失125万元。构成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脱轨车辆采用的转8A型转向架静挠度偏低,使得空车状态时转向架横向动力性能较差;转向架及轮对各部尺寸因长期相互磨耗,从而影响转向架的性能;该段线路超大修期,在温差大、雨季情况下道床弹性减弱,动态下振动加剧,稳定

    26、性降低。因此该车辆脱轨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复合性脱轨。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分局其他。 四、采取措施 各车辆段加强对临近厂、段修期限的转8A型货车的检查和维修,对达到段修期的车辆要及时扣修,不得盲目放行;加大工务线路中修、维修的投入,加快线路大修进度,对超大修期的线路要缩短中修周期,加强日常维修养护和紧急补修,保证线路状态良好;列车编组尽量做到空、重车成组编挂,避免空重车混编;在全列排空的情况时,列车编组尾部原则上不得附挂机车。 陇海线28010次货物列车脱轨险性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12月8日3时22分,兰西机务段SS30393重联机车SS1336号机车牵引28010次货物列

    27、车(编 组 45辆,总重3 338吨,计长59.0)运行至陇海线寒水岔一马河镇间 K1601120处,机后 33位(C644846950)一位台车和34位(G60 0821380)一位台车脱线。中断寒水岔一马河镇上行线(复线插人段)行车3小时50分(包括电力接触网拆装时间);车辆中破3辆。构成行车险性事故。 二、原因分析 1现场勘查情况:28010次货物列车脱线地点为K1601120处,脱线车辆停车地点K1599 250,脱线走行距离 1870米。机后 33位脱线车辆 C64 4846950号装铝锭,发站西,到站;载重60吨,计56件,每件54块,带状铁皮捆绑,共计3024块。该车在列车运行方

    28、向左前部1件铝锭,捆绑的带状铁皮被剪断,丢失铝锭44块(连城铝厂生产,产品编号:LL27299号,每块重量19公斤)。 在脱线地点前后,沿列车运行方向左侧,散落着一些铝锭,第一块铝锭扔下地点为 K602315处,最后一块扔下地点为 K1600 895处,共计44块。其中第38块铝锭(地点 K1601 107处)中部已被轧扁,一面是明显的车轮印,另一面是明显的钢轨印。在车轮第一脱线点前1.2米处,钢轨上有一块 30毫米 30毫米面积粘在钢轨面上被轧扁很薄的铝片。公安人员在 K1601 450处查获一把作案时用于剪铁皮的专用剪子。 2调查情况:28010次货物列车是12月7日23时30分从西站发车

    29、,0时10分桑园子站停车,0时18分开,一路通过到景家店站2时40分停,2时48分开。景家店开车后一直运行到寒水岔一马河镇间脱线,制动软管拉断,自动停车。该列车机后33位铝锭车有货主单位自押人员(连海铝业保卫处押运员,证号NO0004044)在敞车中部用纤维袋布搭的小棚睡觉, 未发现任何情况。经询问司机,因列车运行在20的下坡道,脱线车辆靠近后部,也未发现异常。经现场调查和勘查,经分析认定,是由于盗贼偷盗铝锭,扔下的第38块和铝锭将机后33位、34位车辆垫脱线。 三、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列分局其他。 四、采取措施 1该事故交由公安部门进行破案(现已侦破,盗窃犯已抓捕归案)。 2各行车单位及公安部门要从中吸取教训,搞好综合治理,提高防能力。公安部门要加大打击偷盗铁路运输物资的力度,确保铁路运输畅通。


    注意事项

    本文(铁路行车事故案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