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整理锂电池行业问题探讨.docx

    • 资源ID:5682372       资源大小:370.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整理锂电池行业问题探讨.docx

    1、整理锂电池行业问题探讨对新进锂电池企业关心的几个问题的探讨2012年9月底,受一位做锂电设备朋友的邀请,去拜访北方一位计划涉足锂电行业的老板,交谈中得知,这位老板眼下正忙着投资2.5个亿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和动力电池项目上,大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味道。在看过一排排新建成的宽大的厂房和正在调试中的设备后,不禁问了句:您了解这个行业吗?老板很爽快,坦言不了解,但已经聘请了相关专家做了项目论证,相信既然别人能赚钱,自己也一定能赚钱。看着可行性分析报告上面的一组组令人激动的数据,突然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有三种谎言,一种叫谎言,一种叫拙劣的谎言,一种叫调查报告。因为有时候调查报告是一种不自觉的自我

    2、欺骗,一旦事先有了某种结论或者某种愿望,就只会关注自己想要的信息,费了很大的力气做出了一份报告,最后无非是证明自己当初的判断或者用来支持自己的某种行为。面对这位执著而充满激情的老板,眼前仿佛浮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顾一切地去购买一张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船票,只为了挤进头等舱 近两年,在和业内朋友交流的时候,“亏损”、“破产”、“找不到方向”、“不好做”这类词语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当初,很多投资人怀着一颗充满激情的心投身锂电池行业,现如今,或人去楼空,身后留下无数唏嘘,或继续“置身深渊、如履薄冰”般的煎熬。虽然各方对锂电池行业的前景依然看好,但现实的情况却令人十分困惑。 经过一段时间梳理,筛选了几

    3、个朋友们关心的带有共性的问题,提出一些浅薄的个人观点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新进企业有所帮助。一、“亏损成因?”的问题 有老板说,自己涉足锂电池行业两年多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说实话,这种情况没有标准解决方案可供参考,“法无定法,因敌制变”,世界上没有一种药可以包治百病,而且每个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管理水平、承受能力、技术路线等各不相同。从目前来看,锂电池行业除了少数企业可以实现小幅盈利之外(净利率不超过8%),普遍性亏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个人观点,与其在答案上纠结,不如探究导致亏损的成因。企业的盈利模式各有不同,亏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环境因素造成的,也有企业内部管

    4、理等因素造成的。通过对几家锂电池企业运营情况的分析研究,归纳几点致亏原因如下: 1、成本高,卖得多,亏得多:前期固定资产投入过于“高大上”,后期规模化生产不足,导致单位成本高;A品率过低,损耗大,质量成本偏高(4M1E出现问题);原材料采购价格高;组织架构过于奢华臃肿,导致运营成本高(收入成本费用率) 2、受不当的技术体系和工艺拖累(目前,锂电池最终技术路线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尤其在动力电池方面,美日韩锂电技术大国的厂商们对钴系、三元、锰系和铁系材料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3、企业业务发展方向失误,产品不能为市场接受,造成库存严重积压(存货周转率) 4、客户跑路,应收账款形成呆账坏账 5、市场需

    5、求变化及政策变化二、“管理方向”的问题管理是个既抽象又很具体的学科,面对经过包装和更新后又以新的流行术语和时髦名字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管理方法,作为企业管理者尤其是政策制定者需要有一定的定见,不能随风起舞,一惊一乍。下面就管理方向提出几点建议:1、突出一个中心:首先实现存在。讨论企业的发展问题,就离不开企业的存在问题,如果没有了存在,企业所设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发展策略都将成为空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存在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存在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和创造利润的基础和根本。尤其是新进锂电池企业,在竞争环境恶劣的锂电池行业,如果企业不是把存在摆在第一位,那么破产关闭就是第二位。 2、拓展两

    6、个市场:抓住市场机遇,拓展国内国外市场。有条件的新进企业,可以在原有行业或领域与锂电池行业之间,寻找契合点,通过产品供需形成相互关联,实现互为存在。 3、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物流采购供应链;二是生产品质系统(QCDS);三是技术创和新产品开发(可采取OKR进行考核)。 4、加强四个管理:成本管理、目标管理、财务管理和标杆管理。5、加强内部风险管控:对新进企业而言,及早了解在这个陌生领域里经营将遇到的各种风险,并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使企业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新进锂电池企业应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风险:三、“生产什么?”的问题 2009年以来,在国

    7、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等相关政策刺激下,权威机构、业内人士给锂电池行业描绘了一个充满无穷想像力的、看上去很美的未来。然而,锂电池行业是一个很“烧钱”的领域,尤其是动力电池,没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和雄厚的资金作后盾,很难玩到最后。而且生产动力电池的技术不像一些投资者想象的那么简单,它需要长期的技术和人才积累,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仅有10家动力电池企业,2012年底达到105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赚钱。总的来说,若没有大的政策利好刺激,未来3-5年内电动汽车应用难有突破性进展。但受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小型动力电池的驱动,如3C产品、电动自行

    8、车和电动工具等,锂电池仍将保持现有的速度平稳增长,这将为锂电池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综合各方市场预测数据来看,预计今后锂电池的增速依然能保持年均20%左右。因此,新进锂电池企业应尽量选择符合增长预期的产品安排生产,避免盲目生产带来的风险。产品梯度选择如下图所示:注:锂电池企业通过电芯封装(PACK),可以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毛利率,但这样势必会触动下游PACK厂商的“蛋糕”,会受到PACK厂商联手封杀,面临倒闭风险。因此,在尚未掌握终端市场的时候,新进锂电池企业应谨慎地、策略性地涉足PACK业务,尽量避免在细分市场上与PACK厂商直接竞争。四、“如何竞争?”的问题 锂电池行业是个非常“有意

    9、思”的行业,之所以这样说,它既可以是集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于一身的高科技企业,也可以是“看起来有点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人投资几千万、几个亿,始终不得其门而入,最后关门大吉;也有人投资一二百万,却赚得钵满盆满。个中区别,除了在短时间内找到锂电池的发展规律,并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还应了孙子兵法中“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一说。对新进锂电池企业在竞争方面的几点建议: 1、在战略上目标清晰,兼顾短期与中长期目标,明确企业自身行业定位,并在不同发展阶段根据内外部变化及时调整自身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通过“成本领先、差异化”等策略的协同策应,实现“低端有覆盖、高端有市场”的整体市场布局。竞争策略

    10、 2、在战术上,采取“重点市场重点推进,非重点市场有效推进”和“农村包围城市”相结合的分阶段递进方式: 第一阶段,避免与竞争对手在中高端市场进行价格肆杀,退而求其次,寻求市场间隙/空白,以迅速切入中低端市场为主,并保有对高端市场的渗透,在短时间内得到市场的认可和了解,最大限度地建立销售渠道和扩大市场占有率;(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 第二阶段,在夯实中低端市场,获得规模效益的基础上,加大向高端市场倾斜的力度,以打造自有品牌形象为主。(4)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 第三阶段,产品结构以附加值高、市场需求可持续增长的为主,以打造行业内“

    11、电源方案供应商”为工作重点。 3、在盈利模式上,以销售电芯初级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电芯封装和向中高端客户提供电源解决方案作为盈利途径。除建立专业化的营销团队点对点销售外,还可以尝试平台型销售模式,即在保障企业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行业内各种人力资源,如:电池设备厂商、电池封装配套厂商、行业内的业务员和技术人员等,建立产品分销与贴牌、型号包销、型号定制、来料代工等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和合作关系。 4、在定价上,针对竞争对手的价格点及相应的价格带,形成以订单量梯度化和产品差异化(容量梯度化)相结合的精准适度的价格梯度。5、在服务上,通过对客户需求细化,采用差异化和个性化方式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以

    12、期获得较高的利润。 6、在品牌建设上,兼顾近期与中远期,充分考虑单一品牌发展还是多品牌发展,在品牌宣传方面尽量避免前期广告费用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的情况出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自媒体和社会热点事件实现精准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三)安全预评价程序五、“现阶段进入锂电池行业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虽然锂电池行业的未来前景巨大,现阶段或许是投资锂电池行业的一个窗口期,但并不意味着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受技术路线不确定、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低于预期等因素影响,锂电池行业现在已经充满了泡沫,加之低价竞争和拖欠货款的乱象,加大了市场风险。现阶段要进入锂电池行业,个人建议在做详细可行性研究

    13、期间,适当考虑以下内容:定性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等。 首先,要对以下四个方面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1、是否掌握先进的技术?2. 环境敏感区的界定 2、是否具备成熟的市场资源? 3、是否拥有雄厚的资金? 4、是否具有足够的耐心?(1)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因为可以用先进的技术引导市场、募集资金,或用成熟的市场资源换取技术、吸引资金,或用雄厚的资金购买技术、铺垫市场,而足够的耐心是应对当下混乱的市场格局并赢得“持久战”最终胜利的重要条件,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多数企业在“熬过漫漫冬夜,春天即将来临”之际便失去了耐心。

    14、D.环境影响研究报告 其次,要有一套长效机制和一个稳定的团队,保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会因为一些突发事件或个别人员的变动对项目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为适应锂电池行业的游戏规则,投资人要跳出原有行业的思维模式,在经营观念和方式上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或转变,不论投资者在其他行业或者领域多么成功。六、“人”的问题(1)规划实施后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预测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之间的比较分析和评估; 人的问题,本应该是在“亏损成因”时重点说明的,之所以在前面没有提及,主要是还没有考虑成熟是否要触及这个“问题”。行业内一直都有“四大恶人”、“十大恶人”之说,这些“恶人”都是谁?又有哪些“恶行”?在

    15、行业浸淫多年的人大概都略知二。面对行业内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三缄其口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谁也不想得罪人、砸了自己的饭碗。借锂电池行业名列三甲之一的比克电池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毛焕宇博士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过的一段话,或许多少能揭示出整个锂电池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所在,“很多人员在比克工作两年左右时间,几乎没有学到什么核心内容,顶着比克的名声,出去忽悠弄个总工当当,稍微有点名气的,直接忽悠外地那些在原有行业作得很好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投资锂电池项目,销售不销售出去先不管,厂建起来再说”。 很多企业之所以在锂电池这个项目上沉沙折戟,决策失误、财务问题、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企业运营

    16、过程中人的因素。通过对几家新进入锂电池行业时间不长就处境艰难的企业了解,其中多数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想法,幻想着通过“挖几个人”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做强,这种想法是十分要命的。俗话说:苍蝇不叮没有缝的蛋,它为日后“人祸”得以滋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集团/出资人任命亲信担任总经理并掌控财务,其他人员外聘”和“集团/出资人掌控财务,管理团队整体外聘”是很多企业在进入锂电池行业初期组建经营团队时最常用的两种方式,抛开其中的优劣和利弊不说,由于锂电池在集团业务中比重较小、对锂电池技术和行业规则(或明或暗的潜规则)不了解,老板一般在管理过程中放权的比较多,而在实际运营中,基于各种矛盾和利益纠葛,在企业内部逐

    17、渐形成以利益为基础的小团体相互博弈,剪不断,理还乱,导致企业不断失血。 新进锂电池企业除了需要做好在技术上长期积累、资金上持续投入的思想准备外,在核心人员/人才的吸引和保有方面要做更多工作,避免后期运作期间因一个或几个人的离职,导致企业整体瘫痪。(1)资质等级。评价机构的环评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环评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有效期为4年。 1、坚持以我为主,全方位、多样化引入人才,建立一个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梯队和团队(尤其是技术人员,避免出现一个人说了算的技术“垄断”); 2、完善股权结构和激励机制,吸引创新人才,激励和留住关键、核心人员。 3、设置目标与关键结果考核制度,以技术实力成为

    18、唯一的衡量标准。结束语 在企业面临的问题中,还有诸如:内部沟通不畅,形成“信息孤岛”、有效订单不足,影响生产排程和员工队伍稳定、库存准备与资金紧张之间的矛盾等等,相信企业只要“战略清晰、决策理性、定期检讨、执行有力”,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里就不再逐一探讨分析。 相信,我们的企业都心存大格局,目标长远,而不是那些“不顾一切地去购买一张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船票,只为了挤进头等舱”的人。 相信,只要有致力于实业的人、过硬的产品和坚定的信念,求得生存并做大、做强只是时间的问题。切勿因盲目追求规模而将企业带入危险的境地,挫伤投资者的信心。 相信,在考虑进入锂电池行业之时,就考虑到了退出。因为,策略性的退出与进入同样重要。


    注意事项

    本文(整理锂电池行业问题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