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言虚词用法与练习之而.docx

    • 资源ID:5686005       资源大小:33.04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虚词用法与练习之而.docx

    1、文言虚词用法与练习之而高中文言虚词总结与练习一、而(一)用作连词。1、 。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2、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 。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5、 。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6、 。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7、 。如: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 。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用作代词,通 ,第 人称,译为 。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四)固定用法:【而已】:

    2、 。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而后】: 。如: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而况】: 。如: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既而】: 。如: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之。(柳毅传)(五)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穷而匕见( ) 4、 余闻而愈悲( )5、 庄宗受而藏之( ) 6、 温故而知新(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于

    3、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4、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5、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16、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7、 徐而察之( ) 18、 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19、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0、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1、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2、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3、 既而儿醒,大啼( )24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结庐在人境,

    4、而无车马喧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A./ B.C.D.二、于(一)用作介词。1、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 (劝学)2、 。如:与曹遇于赤壁。(赤壁之战)3、 。如: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4、 。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5、 。如: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6、 。如:不拘于时。(师说)7、 。如:莫若遣腹心自结于江东。(赤壁之战)8、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 (劝学)(二)固定用法:【于是】1、 。如: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2、 。如:于是秦王不怿

    5、,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见于】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三) 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1、乃设九宾礼于庭( )2、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3、君幸于赵王。( ) 4、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5、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6、燕王欲结于君( ) 7、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8、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9、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10、从径道亡,归壁于赵( ) 11、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2、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1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 14、鱼跃于渊 。( )15、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6、寡

    6、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三、以(一)介词1、_ 。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2、_ 。如: 将军以神武雄才(赤壁之战)3、_ 。如: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4、_ 。如: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5、_ 。如: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6、_ 。如: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7、_。如: 以资政殿学士行(二)连词1、_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2、_。如: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3、_。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三)动词1、_。如: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2、_。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信陵君窃符救赵)3、_如

    7、: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离骚)(四)名词_。如: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五)通假字_如: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六)语气助词1、_如:受命以来,夙夜忧叹2、_如: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3、_如: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七)固定用法【以为】、 。如: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2、 。如: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归去来兮辞)【以是】【是以】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有以】【无以】 。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八)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1、 自以寿不得长( ) 2、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3、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8、( ) 4、宫之奇以其族行 () 5、无以,则王乎!() 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不赂者以赂者丧()8、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9、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10、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1、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 ) 1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3、请其矢,盛以锦囊 ( )1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 ) 15、高祖以圣武定鼎( ) 16、以相国守代 ( ) 1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 18、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19、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 21、背晋以归梁( )22.赵亦盛设兵以待()2

    9、3.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24.余与四人拥火以人()25.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26.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7.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四、之(一)代词1、 。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2、 。如: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师说)(二)助词1、 。如:田横,齐之壮士耳。(赤壁之战)2、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3、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4、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5、 。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三)动词 。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0、(归去来兮辞)(四)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8、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9、余之力尚足以入。( )10、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夫晋,何厌之有。( )17、.譬若

    11、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18、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一僧欲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之应。久之,此僧以箪食瓢饮之助至南海,夸之于唐僧:“此何难之有?”唐僧曰:“汝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乎?”文言虚词整体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瑾诛,复职。迁右佥都

    12、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戎备。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瑾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

    13、,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候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镨,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节选自明史赵璜传)注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中旨令:皇帝自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 籍:登记 B擢工部右侍郎,总

    14、理河道 擢:提拔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 第:府第,宅院D顷之,以灾异申前请 申:明白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逐吏而代之举世混浊而我独清帝即位,斥以予民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璜择愿民教之律令,之二虫,又何知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 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 璜请候仁寿宫成,徐议其事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 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A B C D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璜善于治理政务,体恤百姓。在济南任职时,保

    15、住了农户租种的土地;在山东任职时,减免了开垦河滩的流民的赋税。B赵璜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在郎中、员外二人下狱后,赵璜直言二人没有参与,并自我请罪,皇帝没有同意。C赵璜正言直谏,遭到同朝官员的排挤。起初就因刘瑾的谗言入狱,后来更因权臣的弹劾,与秦金一起致仕还乡。D赵璜很有才干,富于智慧。遇到一些纷乱错杂的事件,在其他人还为此观望惊讶之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3分)(2)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子楚,秦诸庶孽孙,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

    16、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

    17、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华阳夫人大喜,刻玉符,约以为嫡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遂以得归。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子楚为太子。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

    18、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取材于史记吕不韦列传)注释:秦庶孽孙:秦国王室中不是正妻所生,而是姬妾所生的子孙。邯郸:赵国都城。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于诸侯 质:(到别国)作抵押B自奉而西游秦 游:游玩C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行:做,此处为“使用”D延诸侯游士宾客 延:邀请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子贫,客于此 当其欣于所遇B请以千金为子西游 洎牧以谗诛C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 信而见疑D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此亡秦之续耳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

    19、全部表现吕不韦善于投机的一组是车乘进用不饶 曰“此奇货可居”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 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 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A B C D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不韦在邯郸一见到处境窘困的子楚就找准了投机的目标,他主动去拜见子楚,为他出谋划策。B吕不韦虽然贫困,但他竭力为子楚谋划,使他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宠信并最终成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C安国君在位时间极短,庄襄王(子楚)也只在位三年,客观上也使得吕不韦迅速成为秦国的显贵。D吕不韦曾效法魏楚赵齐四公子的做法招贤纳士,并主持门客著书立说,悬赏千金求增删一字,以此完善吕氏春秋。5把文中画横

    20、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3分) (2)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3分) (3)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4分) 虚词答案一、“而”(一)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7、表示因果关系。8、表示目的关系。(二)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

    21、为“你”(四)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后】译为“才”“方才”【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既而】不久,一会儿(五)练习答案,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4连词,表递进“而且”;1517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819连词,表假设“如果”;2021连词,表因果“因而”;22代词,通“尔”,“你”“你的”;23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24、1C(转折连词 修饰连词 顺承连词)二、“于”(一)1、从 2、在 3、在方面 从中 4、由于 5、向、对于、

    22、对6、被 7、与、跟、同 8、比(二)【于是】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的“于是”相同。【见于】表被动(三)练习答案:1、句“在,从,到”;2、句“在方面,从中”; 3、4句“被”;5、6句“与,跟,同”;7、句“比”:8、被 9、引进对象10、介词“到”11、介词“比”12、13、介词“在” 14、介词“从”15、16、介词“对于”三、以(一)介词: 1表工具,拿,用 2、凭借 3、表处置对象,把 4、表原因,因为 5、表依据,按照 6、表时间,在 7、凭借的身份(二)连词1、表并列 2、表修饰 3、表目的,

    23、来、用来(三)动词1、认为 、以为 2、率领 3、任用(四)名词,原因(五)通假字,通“已”已经(六)语气助词,表时间、地点、范围。(七)【以为】1、认为、看作2、把作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有以】【无以】译为“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八)练习答案:12动词“以为”“认为”;3 以为,把当作; 4动词“率领”;5动词通“已”,“停止”;68介词“因为”“由于”;911介词“在,从”; 1213介词“拿,用”; 14介词“按照”;15 介词,凭借; 16介词“凭借的身份”; 1719连词,表因果; 2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21表承接;22、

    24、目的连词 23、把24、顺承连词25、凭借 26、把 27、在四、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它们)。有时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2、指示代词,这、此(二)助词1、相当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三)动词 到去(四)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2动词“到去”;36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7指示代词“这”;810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

    25、间“的”;11用在中心语和补语中间;121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4定语后置的标志;1516宾语提前的标志。17助词,提前宾语18、动词,可译为到、往、代词,可译为他、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代词,可译为这件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文言文整体阅读练习答案(一)、D(申:申述)D(A第一句是连词,表顺承;第二句是连词,表转折,却。B第一句是介词,把;第二句是连词。C第一句是代词,他们,就;第二句是代词,这。D都是介词,向,对。)C(写赵璜品行高尚;写赵璜清除猾吏的做法)

    26、C(文中没有刘瑾对赵璜的谗言,赵璜的致仕还乡也不是因为权臣的弹劾。).(1)刘瑾憎恨赵璜,赵璜因受巡抚朱钦事件的牵连,逮捕下狱。(3分。恶:憎恨,讨厌。坐:因为,由于。逮:逮捕)(2)诏令才下达(颁布)几个月却很快更改,这是向天下人显示皇帝不守信用,皇帝就答复同意了他的建议。(3分。更:更改。信:守信用,信用。报:答复)参考译文赵璜,字廷实。小时候跟从父亲赴官任,不小心掉到江水中,大难不死。长大一点,在路上走的时候,捡到别人丢掉的金银,全部归还给失主。弘治三年获进士及第,授予工部主事。出任济南知府。狡猾小吏舞文弄墨,多年来像蛀虫一样危害百姓。赵璜挑选了一些质朴善良的百姓,把国家的法律法令教给他

    27、们,贯通熟悉法律法令的达二十多人,驱逐狡猾的官吏,让他们替代。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的牧场长久在官府登记,招募了农民租种。济南德王朱见潾(欲趁机将这些田产归为己有,屡屡)上奏,要求将这些牧场归其所用。赵璜勘定还给佃农。在济南任职七年,政绩非常显著。正德初年,升任顺天府丞,还没有上任,刘瑾讨厌赵璜,赵璜因受巡抚朱钦事件的牵连,被逮捕下狱。刘瑾被诛杀后,赵璜复职。升任右佥都御史,做宣府巡抚。不久调任山东。有几百里河滩地,招募无地的流民开垦并且免除他们的租金。番僧请求征赋税来充实寺院的斋粮,皇帝同意了,赵璜据理力争得以免除。升任工部右侍郎,总管黄河河道。因为边境告急,改任管理京城附近的军备。明

    28、世宗即位后,赵璜晋升为工部左侍郎,掌管工部事务。裁减了宦官的丧葬费用及御用监的采购材料的价钱,革除内府酒醋面局每年征收的铁砖价银,一年达到几万。嘉靖元年升任尚书。刘瑾创建玄明宫,浪费钱财几十万,刘瑾死了后,奸人将玄明宫献给皇帝作为皇庄。嘉靖皇帝即位后,斥责归还给百姓,不久又下令仍旧归皇庄。赵璜说,皇帝的诏令才下达几个月就很快更改,这是向天下人显示皇帝不守信,皇帝就回复同意了他的建议。正好赶上修建仁寿宫和清宁宫,费用不够。赵璜于是就请求把石景山的各房舍一并出卖来借用,可以不用苦累百姓,皇帝同意了他的做法。下诏营建皇后的父亲陈万言的住宅,估算工价为六十万,赵璜遵照规定不变。陈万言告诉了皇帝,皇帝把郎中和员外两人下狱审查。赵璜说:“这两臣没有参与,请治我的罪。”皇帝不同意。从那以后,主张救人的奏章接连而来,陈万言内心不安,两次请求宽恕。两人得以释放,工价也大减。下诏修建玉德殿,景福和安喜两座宫,赵璜请求等到仁寿宫建成后再慢慢考虑这事,皇帝不同意。不久,借出现灾异的事情重申前面的意见,皇帝才同意他,并且免除了仁寿宫的劳役。赵璜任尚书六年,正好是皇帝才执政,锐意清理杂务,革除旧弊的时候,宦官不敢阻挠,所以能够尽他的职责。后来仍然不停地发表坚持自己的意见,有权势而受帝王宠爱的奸佞小人嫉恨他的人很多,皇帝对他的态度也逐渐疏远了。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虚词用法与练习之而.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