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docx

    • 资源ID:5993026       资源大小:32.3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docx

    1、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2021年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1(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A自我意识B态度C认矢D移情2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展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父亲B同龄人C母亲D教师C产生了性别行为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4、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5、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 B电视 C家庭 D幼儿园6、亲子关系通常被分

    2、为三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和( )A放任型 B溺爱型 C保护型 D包办型7、孩子能区别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 )A形成了性别角色习惯B具有了性别概念C产生了性别行为D对性别角色有明确的认识8“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 )。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9( )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人的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A亲子关系B同伴关系C性别角色D攻击性行为10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 )项不正确。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D惩罚是抑制儿童

    3、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11重视( )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A思维B智力C认知D社会性l2强调人生成功因素中( )的决定性,使“智商决定论”成为历史。A智力B个性C情商D智力l3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 )依恋类型。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迟钝型14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依恋类型( )。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迟钝型15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中发生的。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16“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 )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A民主型 B专制型 C独断

    4、型 D放任型17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 )结论。A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B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C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D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18关于男女双性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特征B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C双性化理论强调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D有研究表明,高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19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 )。A与生俱来的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C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D

    5、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20下面不属于情商内容的是( )。A同情B独立C智力D关爱二、填空题1_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人社会的过程。2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_;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_。3_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4_是指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5_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6攻击性行为分为_和_。7社会性的核心内容就是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二是

    6、_。8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就是_、_和_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9亲子关系通常分成三种_、_、_。研究证明,_的亲子关系最有益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10_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前提,也可以作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机。三、名词解释1社会性发展2亲子关系3性别角色4性别行为5男女双性化6亲社会行为7攻击性行为8社会性9挫折四、简答题1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如何对儿童发展起作用的?2如何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3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父母是怎样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的?5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简述什么是社会性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7简述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

    7、影响。8什么是男女双性化?9什么是移情?移情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何作用?10简述幼儿移情发展的特点。11请给攻击性行为进行分类。12简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五、论述题1试述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2如何看待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3分析亲子关系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4试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六、案例分析1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有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其他小朋友都躲着他。请你分析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2是某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在该幼儿园里,他是出了名的“身强体壮”的顽皮鬼,和其他小朋友矛盾不断,今天上午又挨了老师的一顿狠批。事情是这样的:

    8、前几天,所在的班刚转来了一个小朋友李明,李明个子也比较高,这样,和李明成为该班仅有的两个“高个”。主动找李明一块玩,可李明不太喜欢动,尤其不爱和这样风风火火的孩子玩。今天上午刚到班里,又找李明教他“玩魔术”,李明不同意,这样就动起手来在老师眼中,总是这样:总是主动和小朋友接触,可好景不长,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愿和他玩了。然而,他自己仍别出心裁地玩得有滋有味。据此案例回答问题:(1)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们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请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知识回答。(2)这种儿童的表现是什么?怎样帮助他处理好和伙伴的关系?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移情是指在觉察到他人情感时自己也产生与之相同的情感,这是

    9、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2D亲社会行为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3B同伴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同情等能力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4D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而不是其他。5D幼儿园是影响幼儿的小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6A放任型、民主型和专制型是三种典型的类型。7B能区别男女,说明幼儿具备了性别概念。8A这句话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9C性别角色是关于特定性别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10D惩罚并非一定是抑制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只有适当的时候才是。11D传统教育仅强调人的智力、思维方面,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12C情商决定论

    10、认为,智力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而情商比智商更重要。13A回避型表现为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14B安全型依恋最有利于儿童成长。15A幼儿的社会范围小,社会交往情境大多都是游戏中进行的。16D放任型亲子关系容易产生这种不良品质。17C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并不存在显著差异。18A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19D儿童社会性是后天形成的,是与环境相互作用逐渐实现的。20C智力是智商的内容。二、填空题1社会性发展或儿童的社会化2依恋 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3性别角色4性别行为5亲社会行为的发展6反应型攻击性行为 主动型攻击性行为7幼儿与成人的关系或亲子关

    11、系 幼儿与同伴的关系8对各种是非标准的掌握或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为9民主型 专制型 放任型 民主型10移情三、名词解释1社会性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JL-童_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人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2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3性别角色: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

    12、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4性别行为:指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5男女双性化: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愿意献身(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6亲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儿童

    13、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还是儿童良好个性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提高集体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助人为乐等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7攻击性行为:指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攻击性行为最大的特点是其目的性。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和主动型攻击性行为。8社会性:指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即人们为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9挫折:是造成攻击性行为的主要直接原因之一,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四、简答题1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

    14、过满足孩子爱的需要(即希望被别人疼爱)和安全需要(即觉得有人保护自己)而实现的。这两种需要的满足是儿童进行探究学习和与他人交往的前提。2形成孩子良好的依恋应注意的问题: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父母亲与孩子间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作出反应。3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发展特点的主要表现是:3岁左右的幼儿,游戏中间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4岁左右的幼儿,联系性游戏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5岁以后,幼儿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幼儿期同伴交往主要是同性别的儿

    15、童交往,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女孩更明显表现出交往的选择性,其偏向更加固定,女孩游戏中交往水平高于男孩,男孩对同伴的消极反应明显多于女孩。4父母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在孩子还不知道自己的性别及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行为之前,父母就已经开始对孩子性别行为进行引导了。(2)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孩子从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开始,一般会把自己的同性别父母作为模仿对象。(3)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从孩子刚出生,母亲就用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和女孩。5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因素有:(1)父母

    16、的惩罚。惩罚对攻击型和非攻击型的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性,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攻击性行为。(2)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还能影响儿童的态度。(3)强化。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等于对侵犯行为的强化;成功运用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攻击性行为会增加、增强。(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挫折,对孩子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牛的主要原因。6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例如,对传统价值观的接受、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遵从、对文化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各种社会关系

    17、的处理。社会性发展(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人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社会性可以说是一种静态形式,而社会性发展则是动态的过程,是一种逐步建构的过程。新生儿只是一个具有人类生理结构的生物人,不具备社会属性。客观世界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他们不认得生活中的任何东西和任何人。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后,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们逐渐接受社会的各种道德行为规范,并将这些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自觉遵守。这就是一个生物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亦即儿童社

    18、会性发展的过程。7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在民主型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2)在专制型家庭中,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3)在放任型家庭中,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8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特征是:有自信心、事业成功、愿意为

    19、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男性特征);温和、文雅、愿意献身(女性特征)。这种双性文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同糅合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过分划分两性不同的作用会妨碍男女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因此,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意识到,至少在学龄前期,淡化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9移情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作用表现在:移情可以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思想,导致亲社会行为;移情可以

    20、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产生同情心和羞愧感。10幼儿移情能力发展的特点: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从需要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移情能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的难度而变化;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11依据不同角度,可以对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不同的分类:言语性攻击与生理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可接受的攻击和不可接受的攻击等。在早期分类中,广泛认可的是把它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还可以分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或主动型攻击性行为。反应型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行为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侮或控制同伴。1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

    21、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行为更多是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五、论述题1研究幼儿社会性发展,对幼儿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社会性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从现代教育观念看,让儿童“学会做人”的教育远较知识和智能教育重要。重视社会性教育这一主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

    22、主要标志。完美的人格对一个人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例如,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社会交往能力等对其事业的成功是有帮助的。(2)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在人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未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这是由于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在此阶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逐渐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可以说,某些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幼儿期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好坏,将是以后儿童社会性

    23、发展的基础,并对孩子入学以后的学习、交往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幼儿期应该注重发展儿童的社会性,为孩子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2对学前期独生子女的社会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认识:(1)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社会性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中可能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2)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中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任性;依赖性强;自私;不合群;胆小。(3)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有缺失、独特、家长子女关系等。专家研究认为,前两者不是造成独生子女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家长_子女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更强调父母教

    24、养方式对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直接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的教养方式的特点是溺爱和过分呵护。(4)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的因素有:家庭教育。影响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应特别重视:鼓励支持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孩子懂得行为界限,了解行为规范;让孩子学会移情,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幼儿园集体教育。幼儿园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家庭,做好社会性教育工作。应注意做好: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行为规范;促进同伴交往、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注重个别教育。3亲子关系

    25、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民主型亲子关系的表现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在民主型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儿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我控制、探索性等方面发展较好。(2)专制型亲子关系的表现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在专制型亲子关系中,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的干预和禁止过多,对子女的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

    26、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不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定有不同的表示。这类家庭中培养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创造性受到压抑,无主动性,情绪不安,甚至带有神经质,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忧虑,退缩,怀疑;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3)放任型亲子关系的表现及对幼儿的危害。在放任型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宠爱娇惯;或是消极的,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忽视他们的要求;或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子女否定过多,或任其自然发展。这类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有礼貌、清高孤傲、

    27、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4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特点。(1)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亲社会倾向在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可以看到,如对他人的困境表示或作出哭泣反应。关于早期分享的研究发现,将玩具出示或递给不同的成人(母亲、父亲或陌生人)在1岁半的儿童中是很常见的行为。并且,这种分享活动不要求鼓励、引导和奖赏。1岁半左右的孩子,不仅接近有困难的人,而且提供特定的帮助。(2)分享行为的发展。分享行为是幼儿期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主要方面。从目前的研究看,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如下特点:幼儿的均分观念占主导地位,其中,45岁时分享观念增强,表现为从不会均分到会均分。56岁时分享水平提高,表

    28、现为慷慨行为的增多;幼儿的分享水平受分享物品数量的影响。当分享物品与分享人数相等时,几乎所有儿童都作出均分反应。当分享物品只一件时,表现出慷慨的反应最高,随分享物数量的递增而渐次下降,满足自我的反应渐次增高,这说明幼儿利他观念不稳定;当物品在人手一份之外有多余时,幼儿倾向于将多余的那份分给需要的幼儿,不需要的幼儿则不被重视;当分享对象不同时,幼儿的分享反应也不同。当分享对象是家长且物品少的时候,幼儿慷慨反应较对同伴的多,但当物品有多余时,则慷慨反应下降;幼儿更注重于食物等的分配,对待这些东西,幼儿的均分反应高,慷慨反应少,而对玩具,幼儿慷慨反应稍多。六、案例分析案例1(答案要点)影响儿童攻击性

    29、行为的因素大致有:父母的惩罚。榜样。攻击性的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强化。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另外,同学之间也会学会攻击性行为。挫折。研究认为,一个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对于小强的攻击性行为,应认真查找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案例2(答案要点)案例中的行为及他和小朋友的关系说明:(1)在社会性发展中,在同伴交往方面属问题儿童,具有攻击性。(2)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爱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往往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教育方法: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赠送励志修身名言警句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不要询问世界需要什么。问问什么事情可以使你活跃,然后付诸实践。因为世界需要


    注意事项

    本文(幼儿教师编制考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