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练习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精品教育doc.docx

    • 资源ID:6050268       资源大小:19.6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练习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精品教育doc.docx

    1、高考地理练习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精品教育doc高考地理练习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例1 读下面两幅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图,完成(1)(2)题。 (1)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2)图所示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崇拜自然,恐惧依赖 B.改造自然,开垦土地,兴修水利 C.征服自然,成为主宰 D.人地协调,顺应自然 【解析】 两幅图均取自教材,甲图反映了东汉时期典型的农业文明,乙图则反映了19世纪的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技术手段,作用于土地资

    2、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工业文明时期,科技进步、生产力飞速发展、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提出“征服自然”的口号。 【答案】 (1)B (2)C 针对训练1 下图是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据此完成(1)(2)题。 (1)石碑所反映的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2)这幅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A.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B.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C.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D.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 解析 第(1)题,人类社

    3、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第(2)题,石碑上面太阳神萨玛斯正在接受礼拜,反映了人对“她”的认识是崇拜自然,那时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答案 (1)A (2)A 二、直面环境问题 例2 读下图,联系相关知识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中信息,说明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导致其发生的人为原因。 (2)目前国际社会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指什么?简述该种环境问题的发生机制。 【解析】 第(1)题,根据环境问题的分类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第(2)题注意理解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是针对全球

    4、气候变暖提出的应对措施,需联系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答案】 (1)图中环境问题分两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酸雨现象和河流水污染属环境污染,沙漠化、水土流失属生态破坏。原因:人口增长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生产生活中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净化能力。 (2)气候变暖。人类大量消费煤、石油等矿物能源,向大气中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同时破坏热带雨林,使森林面积减小,减弱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致使大气增温,气候变暖。 针对训练2 读下面漫画,回答(1)(2)题。 (1)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5、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 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 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 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 解析 第(1)题,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危险”,树没了、沙来了,因此“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选D。第(2)题,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

    6、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选D。 答案 (1)D (2)D 三、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例3】 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又面临哪些主要的问题? (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与P地区有什么不同? (4)简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原则的理解。结合图例观察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分布

    7、状况,联系区域地理知识分析M、N、P分别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新疆和山西,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因地而异,第(4)题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答案】 (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 (3)N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P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4)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遵循公平性、共同性和持续性三个原则。 针对训练3 2019年9月,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首次全环节破获了一起特

    8、大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系列案件,摧毁了涉及14个省的“地沟油”犯罪网络。地沟油流向餐桌的报道,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餐桌污染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技术越来越发达 B.人们不良的消费和饮食习惯 C.增加添加剂可提高食品质量 D.食品添加剂有利于食品保存和提高营养价值 (2)地沟油流向餐桌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解析 第(1)题,人们不良的饮食偏好,消费习惯,为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是导致不法制造商大量生产、销售含添加剂食品的根本原因。第(2)题,地沟

    9、油进入餐桌,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 答案 (1)B (2)B 例1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流。据此完成(1)(3)题。 (1)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危及生存与发展 C.国土面积广大,资源种类丰富 D.科技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人口增长趋向零,劳动力趋向短缺 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环境污染虽已控制,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粮食需求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3)印度、孟加拉国、

    10、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四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气候恶劣,自然灾害多 B.工业发展快,环境污染重 C.人口增长快,环境压力大 D.科技水平低,国民素质差 【解析】 促使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构成对国家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故第(1)题选B。第(2)题,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虽已下降,但也不是接近零增长,且人口就业压力大,劳动力富余,环境污染并未得到控制。故A、B、D三项均错,C项正确。第(3)题,四个国家都是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是影响其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最突出问题,故正确选项为C。 【答案】 (1)B (2)C (3

    11、)C 针对训练1 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某河流简图,据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人口稠密 B.副高控制,常年干旱 C.冬冷夏热,植被稀少 D.地高天寒,日照强烈 (2)受人口数量变化及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图中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最易出现的突出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地面下沉 D.森林锐减 解析 根据题干及水系轮廓、图例信息判断该河流域为塔里木河流域,据此分析可知正确选项。 答案 (1)C (2)B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例2 读某国XL牛奶集团公司建设的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概念示意图,回答(1)(2)题。

    12、 (1)建设该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获取的产品是() A.电力、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乙醇 B.甘油、乙醇、牛奶、混合肥料 C.乙醇、混合肥料、微生物泥饼、甘油 D.牛奶、乙醇、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 (2)下列关于该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示意图表明该工厂实现了能量的自给自足 B.通过能量的传递与转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C.该工厂的生产环节清洁无污染,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 D.该工厂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解析】 第(1)题,观察图中箭头可知其产品。第(2)题,该生产系统体现了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可实现物质、能量的综合利用,

    13、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但燃料的燃烧还是会释放一定的二氧化碳,故不能说该生产环节无污染。 【答案】 (1)D (2)C 针对训练2 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工业布局能体现清洁生产理念的是() A.钢铁厂附近布局机械厂 B.火电厂附近布局炼铝厂 C.奶牛场附近建乳制品厂 D.炼铜厂附近建硫酸厂 (2)我国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推广机械化 B.开发利用沼气,施用有机肥 C.建专业化农场 D.推广地膜农业 解析 有色金属冶炼排放二氧化硫,建硫酸厂可回收利用二氧化硫,既减少污染排放,又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沼

    14、气,施用有机肥有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答案 (1)D (2)B 针对训练3 2019年暑假,兰州大学部分师生远赴甘肃定西偏远山村,为其发展出谋划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定西位于哪个大的地理单元,其主要生态问题是什么? (2)为解决当地的生态问题,使之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兰大师生指导当地农村发展生态农业,模式如下: 请在图中填注:A牛、羊,B沼渣、沼液,C沼气池,D肉、奶、皮毛。 (3)除沼气外,当地还可以开发哪些清洁能源? (4)与粮食作物相比,苜蓿的环境意义是什么?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此地在兰州以东、渭河以北,应属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因土质疏松,且夏季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严重。第(2)题,该系统的核心是沼气池,沼气池的沼渣、沼液可做肥料提供给紫花苜蓿,而苜蓿是牛羊的饲料,牛羊肉、奶、皮毛可提供给农户。第(3)题,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太阳能和风能丰富。第(4)题,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利于保持水土。 答案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2) (3)太阳能、风能。 (4)更有利于保持水土。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练习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精品教育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