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Key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6094207       资源大小:34.46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Key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docx

    1、Key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1.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无脊椎动物学实验(中文)Experiments of Invertebrate Zoology(英文)课程编号: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课程总学时:36课程总学分: 2实验总学时: 课程负责人: 赵云龙,王群课程开设专业:课程类别:必修一、课程的目的、任务无脊椎动物门类庞杂,结构各异,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常感到困难,做好实验对理解课程内容是十分必要。然而,印证课堂讲授的内容只是实验目的的一个方面,实验课还有使同学掌握基本技术、科学方法和培育实验能力的任务;通过实验还可以体高学生的独立工作、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

    2、学习兴趣。因此,实验课应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做到实验课和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二、课程的教学要求1、本课程要求学生已经修完显微镜技术、生物绘画、植物性等先行课程。2、本课程要求从动物的整体水平、组织水平及细胞水平上,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操作,使学生掌握本科的基本实验技术,同时使他们认识到动物生命活动的复杂性、形 式的多样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3、通过实验课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独立操作、独立思考,较正确地分析和总结,以及完成 一个完整科学的实验报告的能力。4、着重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本学科的实验方法和原理,掌握操作技术的要领。5、培养学生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科学思维的方法

    3、和生物绘 画能力。6、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做好课前预习,认真阅读实验 指导和有关资料,了解实验目的、内容、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 认真操作,细心观察,详细记录。7、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执行仪器使用规则和试剂使用规则。 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结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 点加以分析和讨论。三、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实施本课程的实验,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机能的培养。基本实验:为配合课堂讲授而安排的实验内容。使学生通过门或纲代表动物的观察和解剖,了解该门或纲的特征;观察门或

    4、纲的常见种类,并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基于各实验的共性,每个实验的目的要求改变千篇一律的写法,而是提出各实验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增加实验技术及在能力培养上的要求。有关实验技能方面的训练,如显微镜的使用、活体染色、活体观察、无脊椎动物主要种类的解剖原则、具体方法等,以实验指导教材为主,减少教室的讲解,以利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这部分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犹如按字帖练书法,以期打好基础。选作实验:基本实验受学时的限制,选作实验可作为基本实验的扩展和补充。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及实验条件,少数实验安排在课堂内,大部分在课堂外进行,以培养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并为今后做论文和应用开发研究打好基础。

    5、系统了解实验材料的采集、培养、麻醉及固定保存的方法;工具制备和药品的配制等。四、教学内容: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型每组人数实验要求备注1草履虫的观察3验证40必做2水生生物的观察3综合40必做3淡水水螅3验证40必做4数枝虫3验证40必做5涡虫、中华枝睾虫、猪绦虫的比较3综合40必做6蛔虫的解剖3验证40必做7蚯蚓的解剖3验证40必做8河蚌的解剖3验证40必做9乌贼的解剖3验证40选做10沼虾的解剖3验证40必做11蝗虫的解剖3验证40必做12昆虫的口器及其他3验证40必做13昆虫的分类3综合40必做14土壤动物的采集及观察3综合40选做15原生动物的培养3综合40选做实验一、草履虫的观察

    6、1、 目的要求:了解纤毛虫细胞器的复杂化及有性生殖的特点;初步掌握识别纤毛虫的能力;进一步了解观察运动活泼的微型动物的技术和方法。2、 实验内容(一) 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1) 草履虫临时装片的制备(2) 草履虫的外形与运动(3) 内部构造(二) 食物泡的形成及变化(三) 生殖装片的观察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一) 材料:大草履虫培养液,草履虫横分裂及接合生殖的装片。(二) 用品:显微镜,解剖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缸,烧杯,表面皿,凹玻片,滴管,微吸管,试管,脱脂棉花,擦镜纸,2%冰醋酸,1%碳酸氢钠,墨汁,1%碘液,30酒精,中性红,醋酸洋红。5醋酸、洋红粉末(天然品、非化学合成)、

    7、1氯化钠溶液、蒸馏水。实验二、水生生物的观察(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主)1、目的要求:了解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特点;单细胞与多细胞动物的区别;对水生动物的种类多样性有一个基本概念;对实验一、二所需技术方法进一步强化。2、实验内容(一) 原生动物:个体微小的单细胞动物。常见种类有变形虫、纤毛虫、钟形虫、喇叭虫。(二) 轮虫:身体前端有轮盘(头冠),其上着生有纤毛。口腔后面的咽膨大而成咀嚼囊。通身分为头、躯干和足三部分。(三) 枝角类(四) 桡足类3、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显微镜、解剖镜、载玻片、盖玻片、烧杯、凹玻片、滴管、酒精、浮游生物网。实验三、淡水水螅1、 目的要求:了解腔肠动物辐射对称,具二

    8、胚层的基本体制及特征;熟悉水封片的制作。2、 实验内容(一) 自然生活状态的观察(二) 触手(三) 体壁(四) 精巢、卵巢和芽体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显微镜、放大镜、活淡水水螅、淡水水螅的整体封片标本实验四、数枝虫1、 目的要求:了解数枝虫的水螅型发达,水母型有缘膜的特征;掌握世代交替的全过程。2、 实验内容(一) 螅茎(二) 水螅体(三) 生殖体(四) 水母体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显微镜,薮枝虫封片实验五、涡虫、中华枝睾虫、猪绦虫的比较1、 目的要求:了解扁形动物为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的动物的基本特征。从形态、结构、生活史等方面比较涡虫、吸虫及绦虫对生活的适应性。识别重要的吸虫及其中

    9、间宿主。2、 实验内容(一) 涡虫的观察:(1) 外形及对刺激的反应(2) 内部结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二) 华枝睾吸虫的观察(1) 外部形态(2) 内部结构:消化系统、生殖系统、排泄系统(三) 猪带绦虫的观察:头节和颈节、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孕节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皿、涡虫及华枝睾吸虫、绦虫永久封片。实验六、蛔虫的解剖1、 目的要求:了解线虫具假体腔,有肛门,雌雄异体且异型等特征;学习解剖蛔虫,观察其内部器官的方法。2、 实验内容(一) 外部形态的观察(二) 内部解剖(1) 消化系统(2) 生殖系统:雌、雄(三) 蛔虫横切面的观察:体壁、消化管、假体腔3

    10、、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显微镜、放大镜、解剖盘、解剖工具、大头针、蛔虫浸制标本、蛔虫横切面装片实验七、蚯蚓的解剖1、 目的要求:了解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真体腔的形成以及器官系统发达等基本特征。学习解剖蚯蚓,观察其内部器官系统的方法。要求初步具有识别其它寡毛类的能力。2、 实验内容(一) 环毛蚓外形的观察(二) 环毛蚓的解剖和内部器官的观察(1) 消化系统(2) 循环系统(3) 生殖系统(4) 排泄系统(5) 神经系统(三) 横切面观察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显微镜、实体显微镜、放大镜、解剖盘、镊子、解剖工具、大头针、环毛蚓浸制材料(或活体环毛蚓)、环毛蚓横切片实验八、河蚌的解剖1、 目的要求:掌

    11、握瓣鳃纲动物具双壳、斧状足、无头及鳃结构复杂等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认识一些常见的经济种类。2、 实验内容(一) 外形观察(二) 内部解剖(1) 呼吸系统(2) 消化系统(3) 循环系统(4) 生殖系统(5) 排泄系统(6) 神经系统3、 主要仪器及试剂显微镜、放大镜、解剖刀、解剖剪、尖头镊、解剖盘、河蚌固定标本实验九、乌贼的解剖1、 目的要求:掌握头足类适应活泼运动方式而具有的特点;学习解剖观察头足类内部器官技术;具初步识别几种头足类的能力。2、 实验内容(一) 乌贼外形观察(1) 头足部(2) 颈部(3) 躯干部(二) 乌贼的内部解剖(1) 呼吸系统(2

    12、) 肌肉(3) 排泄系统(4) 循环系统(5) 软骨(6) 神经系统(7) 消化系统(8) 生殖系统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解剖盘、解剖剪、镊子、显微镜、乌贼浸制标本或新鲜标本实验十、沼虾的解剖1、 目的要求:着重了解甲壳类身体分区和附肢的结构分化,技能分工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以及在分类和进化上的作用;具初步识别甲壳动物常见种类的能力。2、 实验内容(一) 外形观察(1) 头胸部:头胸甲、额剑、柄眼、鳃腔(2) 腹部:背板、腹板、尾节(3) 附肢:19对(二) 内部解剖(1) 呼吸器官(2) 循环系统(3) 生殖系统(4) 消化系统(5) 排泄系统(6) 神经系统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解剖工具

    13、、解剖盘、放大镜、实体解剖镜、沼虾浸制标本实验十一、蝗虫的解剖1、 目的要求:通过对蝗虫外形的观察及内部解剖,了解昆虫纲的一般形态构造,理解昆虫纲数量多,分布广与其形态结构特点的关系。2、 实验内容(一) 外形观察:(1) 头部:触角,口器,复眼等(2) 胸部:翅、足(3) 腹部:听器、产卵瓣等结构(二) 内部构造(1) 呼吸系统:气管、气门(2) 消化系统:前肠、中肠、后肠(3) 排泄系统:马氏管(4) 循环系统:心脏、动脉、血腔(5) 神经系统:脑、围食道神经环、咽下神经节、腹神经索(6) 生殖系统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显微镜,放大镜,小剪刀,镊子,蜡盘、蝗虫浸制标本实验十二、昆虫的口器

    14、及其他1、 目的要求:了解昆虫各种类型口器的特点,以及对生活的适应性。了解与分类有关的其它特征、昆虫纲形态的多样性并掌握昆虫分类的主要特征。2、 实验内容(一) 口器的类型(1) 咀嚼式口器(2) 刺吸式口器(3) 舐吸式口器(4) 虹吸式口器(5) 嚼吸式口器(二) 昆虫触角的类型(三) 昆虫翅的类型(四) 昆虫足的类型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显微镜、口器和足的永久封片、相关的昆虫标本实验十三、昆虫的分类1、 目的要求:了解昆虫纲形态的多样性并掌握昆虫分目的主要特征;通过用检索表鉴别昆虫纲常见目的昆虫,掌握昆虫纲分类的基本特征和检索方法;认识一些习见昆虫种类。2、 实验内容(一) 原尾目:(

    15、俗称蚖、原尾虫)(二) 缨尾目:(俗称衣鱼、蛃)(三) 无翅目(亦称双尾目,俗名双尾虫)(四) 弹尾目(亦称跳虫目、粘管目,俗称跳虫)(五) 直翅目(六) 蜚蠊目:(俗称蟑螂、蜚、蠊虫)(七) 竹节虫目:(俗称竹节虫、叶子虫)(八) 螳螂目:(俗称螳螂)(九) 革翅目:(亦称蠼螋目)(十) 蜉蝣目:(亦称网翅目,俗称蜉、蜉蝣)(十一) 半翅目(十二) 双翅目(十三) 膜翅目(十四) 蜻蜓目(十五) 鞘翅目(十六) 鳞翅目(十七) 缨翅目(十八) 脉翅目(十九) 广翅目(二十) 等翅目(二十一) 同翅目(二十二) 绩翅目(二十三) 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放大镜、各主要目的昆虫标本。实验十四、土

    16、壤动物的采集及观察1、 目的和要求:了解土壤动物的采集方法,熟悉土壤动物的主要类群。2、 实验内容(一) 标本的采集(二) 标本的分拣和观察(三) 检索表的使用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小铲子、开沟锄、木槌、卷尺、大小布袋、尼龙网、塑料布、白瓷盘、大镊子、小镊子、吸虫管、土壤采样、铝盒、记录纸、笔、温度计等实验十五、原生动物的培养1、 目的和要求:了解原生动物培养的一般方法,学会分离原生动物和建立培养的一般技能,熟悉常用培养液的配制。2、 实验内容(一) 纯培养(二) 混合培养(三) 无性系培养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解剖镜、自制微吸管、脱脂棉、培养皿、凹面玻片、玻璃棒、干稻草、剪刀、三角烧瓶、

    17、表面皿或试管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平时实验报告及作业占学期总成绩的5,实验内容放在期末考试中进行考核,其份额不低于10。六、使用教材(讲义、指导书)或参考书自编无脊椎动物学讲义制定人签名:王群制定时间:2006年5月院系签章:审核时间:年 月教务处盖章:审批时间:年 月2.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教研室课程编号:413113 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类 学时:48 学分:4按照教学计划,动物学实验课程是一年的课程,上学期完成无脊椎动物学实验,下学期完成脊椎动物学实验,因此,本教学大纲按上下两学期两部分撰写。无脊椎动物部分学时:48/2 学分:4/21、无脊椎动物学实验

    18、课课程的性质、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无脊椎动物学实验课教学是生命科学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满足继续学习其他后续课程的需要,而且要为将来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中,生生命科学专业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式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无脊椎动物学是生物科学基础学科之一。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乃至人类本身在地球上的持续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动物学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一直为人类所关注。通过无脊椎动物学实践课程教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脊椎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生生命科学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解决工作或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无脊椎动物学实验

    19、课的教学学习,培养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素质。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行为生态学的学习奠定牢固而扎实的基础。2、无脊椎动物学实验课教学内容、要求与方式2.1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无脊椎动物实验课教学内容安排在第1学年的第1学期。本实验课程包括8次实践性课教学。通过实验教学介绍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与系统演化,各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的协同演化关系。计划课时24学时,实验室实验教学21学时,课外活动3学时。野外实习1.5周。

    20、2.2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加强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训练,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争取当堂完成实验报告,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在教师指导下,课上、课下结合自主设计、完成创新型实验;学习野外观察、采集、标本制作、鉴定的方法,提高对自然界中动物活动的观察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行为生态学的学习奠定牢固而扎实的基础。2.3教学方式每周实验教学3学时。另加野外实习1.5周(与植物学、脊椎动物学实习教学内容穿插安排)。 实验课前讲授基本要点、难点,以同学们的实际操作和理论分析为主,辅以教师实验具体指导、专题讨论和作业评价课等。3、教学

    21、重点、难点 31形态结构:学会各门代表动物的解剖方法,了解各门无脊椎动物的外形和各器官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基本生理机能等。 32分类:重点掌握无脊椎动物亚门中各纲、亚纲、目的分类特征,识别有代表性的、常见的、经济价值大的、珍稀的物种,以及它们的分类地位。3.3教学难点 培养独立动手的实验能力,独立完成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特别是有创意的实验设计的能力。4、考试考核方法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原理以试题的形式作为期末考试试题的一部分(约占40-60%);平日的操作实验情况、参与实验讨论、完成作业情况和参与课外活动情况约占20、25和55。野外实习的表现、总结讨论和实习报告情况作为实践教学的考查内容。自主

    22、设计创新性、研究型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论文总结各30,提交论文,成绩为10。期终考试成绩由3部分组成。上述各部分的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60、30、105、主要参考书目动物学实验教程 孙虎山 赛道建 北京 科学出版社出版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 (第二版) 刘凌云 郑光美 高等教育出版社动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黄诗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实验动物解剖学 南开大学课外近郊实习: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程 赛道建主编 科学出版社 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 盛和林、王歧山主编 动物野外实习指导 吴志强等编著 山东海滨无脊椎动物实习指导 张汉光等有关动物分类的书和资料 6、学时安排 本部分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在

    23、第1学年的第2学期。实验教学每周3学时,8周,共24学时,配合近郊实习和课外活动3-4天。另加野外实习1.5周。 7、实验内容与实验安排总共做812个实验,每个实验23学时,共计24学时。依实验的难易度和内容,如含有研究实验内容的多少确定每次实验的具体学时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型实验,要求同学自主进行设计操作,课后按小组继续完成。实验一 原生动物实验 学时:3一、目的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单细胞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动物有机体。认识原生质的应激性;了解草履虫的科学研究价值。学习对运动活泼的小型原生动物的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二、实验内容1实验材料的采集与活变形虫的培养观察2

    24、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与运动观察3食物泡的形成与变化4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5草履虫接合生殖、眼虫、疟原虫、夜光虫等装片观察三、总结讨论1 变形虫是怎样运动摄食的?2原生动物有哪些细胞器3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致病性?4假设所有条件都满足,你还准备设计做哪些实验?四、作业1绘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图2总结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3哪些原生动物能引起寄生虫病?实验二 腔肠动物实验 学时:3 一、目的要求通过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了解多细胞动物早期发育的一般过程,加深对多细胞动物起源的理解通过对水螅及其它腔肠动物的观察,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二、实验内容1水螅活体观察与实验2装片标本的观察,水螅网状神经、水螅纵横切片

    25、、薮枝虫整体装片3蛙早期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单胞期、二胞期、四胞期、八胞期、囊胚期、原肠胚早期、原肠胚中期、原肠胚晚期)装片观察。三、总结讨论1 水螅和海葵的生殖腺来源于哪个胚层?2假设所有条件都满足,你还准备设计做哪些实验?四、作业(任选一项)1绘水螅横切面结构图 2根据实验观察总结腔肠动物的特征实验三 扁形动物实验 学时:3一、目的要求通过观察涡虫的形态结构,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及涡虫对自由生活方式的适应。通过观察华枝睾吸虫和其它吸虫纲动物的形态结构,掌握吸虫纲的主要特征及对寄生生活方式的适应。通过对猪绦虫的观察,掌握绦虫纲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了解日本血吸虫各期的形态结

    26、构、生活史及其对人畜的危害。二、实验内容1活涡虫的实验观察2装片观察,涡虫整体装片(示消化系统、示生殖系统)、横切片;华枝睾吸虫、姜片虫及其它吸虫的装片;猪绦虫卵、头节不同部位节片的装片3日本血吸虫卵、毛蚴、尾蚴、成虫的观察4猪绦虫整体液浸标本、猪绦囊尾蚴、猪绦虫头节的观察三、总结讨论1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进步的结构特征有哪些?有何进化意义?2寄生虫是怎样适应寄生生活的?3比较分析涡虫与吸虫、绦虫结构牲的异同4假设所有条件都满足,你还准备设计做哪些实验?四、作业(任选一项)1实验观察到的扁形动物结构性特征有哪些?2绘涡虫横切片结构图3绘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图4与涡虫相比,吸虫和绦虫的形态结构产生哪

    27、些适应性变化?实验四 原腔动物实验 学时:3一、目的要求通过通过对蛔虫的观察,掌握原腔动物及线虫动物门的一般特征。认识一些常见的原腔动物。二、实验内容1人蛔虫或猪蛔虫的解剖2猪蛔虫横切片与卵的观察3. 常见原腔动物的识别(蟯虫、钩虫、丝虫的微丝蚴、铁线虫、猪巨吻棘虫、轮虫)三、总结讨论1怎样区分认识各种寄生虫的卵?2蛔虫体内的代谢废物是如何排出的?3假设所有条件都满足,你还准备设计做哪些实验?四、作业1绘蛔虫的横切面结构图2总结原腔动物比扁形动物结构特征。实验五 软体动物实验(河蚌解剖和分类标本观察) 学时:3一、目的要求通过解剖、观察河蚌的外形及内部结构,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脏器官的方法技术。二、实验内容1进行河蚌标本的处理过程中


    注意事项

    本文(Key无脊椎动物学实验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