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神经内科病例题库.docx

    • 资源ID:6110821       资源大小:37.78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神经内科病例题库.docx

    1、神经内科病例题库病例1 现病史患者谭,男性,63岁。患者于昨日清晨,感觉左耳后跳疼,每分钟发作数次,当天晚上疼痛消失。次日,一碰左侧头皮就觉剧痛。26日于左乳突部、内耳道出现水泡,大者如玉米,小者如小米粒。10月3日4日嘴向右歪,左眼闭不上。10月9日水泡开始结痂。查体脑神经:双瞳孔等大,光反应正常;眼球运动正常,无眼球震颤。左侧面神经核下性瘫痪。左耳听觉过敏。左侧舌前2/3的味觉丧失。其他脑神经未查出异常。运动、感觉、腱反射均无异常。颈强(-),Kerning氏征(-)。诊断Ramsay Hunt 氏综合征。附:面神经解剖 面神经不同部位受损的症状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不同部位受损的症状 左面神

    2、经下性麻痹,右睫毛征阳性 长期的面神经核下性麻痹,瘫痪侧因面肌张力增强而睑裂变窄,口角上抬,鼻唇沟深,乃形成对侧的面肌假性面神经麻痹(左侧)。 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联合运动 病例2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患感冒、头疼。同时感觉眼花、复视。双下肢无力、活动不灵。左上肢也不好使。45天后,双下肢完全瘫痪,左手不能拿东西。查体 脑神经:双瞳孔等大,光反应正常。双眼球不能外展。向其他方向运动正常。双侧面神经核下性瘫痪。其他脑神经未查出异常。双上肢轻瘫,左侧较重。双下肢完全瘫痪。其他脑神经未查出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0级,四肢肌张力低。双上肢前臂中部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正常。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痛觉减退,

    3、深感觉减退。腓肠肌握痛(+)。腱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腰穿 脑脊液压力 kPa (180 mmH2O)。白细胞8个,蛋白125 mg,糖45 mg,氯化物720 mg。诊断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GBS)。病例3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曾确诊为GBS住院。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时自己能行走。后来照常上班工作。10天前出现四肢无力。症状逐渐加重,5天前四肢完全瘫痪。说话变声。查体 脑神经:双瞳孔等大,光反应正常。眼球运动正常,无眼球震颤。双侧面神经核下性瘫痪。声音嘶哑。双侧软腭运动不良,右侧明显,咽反射(-)。其他脑神经未查出异常。四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近段较重。双手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

    4、缩。双上肢肘关节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存在。双下肢大腿中部以下深、浅感觉消失。腱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诊断 GBS复发病例4现病史患者于8天前感冒后出现双眼不能闭合,吞咽困难,不能咀嚼,不能说话。四肢活动正常,也不觉肢体麻木和疼痛。查体 脑神经:双瞳孔等大,光反应正常。眼球运动正常,无眼球震颤。双侧咀嚼肌肉不能收缩。双侧面神经核下性瘫痪,味觉正常。说话鼻音,嘶哑。不能吞咽。双侧软腭运动不能,咽反射(-),不能伸舌。四肢运动、感觉均正常。腱反射对称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腰穿 脑脊液压力 kPa (180 mmH2O)。白细胞2个,蛋白80 mg,糖50 mg,氯化物700 mg。诊断 GBS(

    5、脑神经型)。病例5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早晨起来时感觉眼花,视物成双。同时,感觉四肢无力,发麻、发木,自己用嘴咬手时不感觉疼痛。次日,肢体无力和麻木加重,乃卧床不起。近2天感觉双眼闭合困难,睁眼也无力,眼球运动不灵活。查体 脑神经:双上睑轻度下垂,睑裂右7mm,左3mm;双瞳孔等大,光反应正常,调节反射正常;双眼球固定在正中位置,不能向任何方向活动。双侧周围性面瘫。说话声音正常,软腭运动正常,咽反射(-)。双上肢轻瘫,左侧重,肌张力低。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低。双上肢上臂中部以下痛觉减退,深感觉略减退。腱反射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双侧指鼻、轮替试验不稳准。诊断 Fisher综合征。病例6现病史 患

    6、者张,女性,29岁。患者于8个月前误服砒霜1匙,3min后到医院洗胃。10多天后感觉双脚发麻。又45天后,感觉双小腿肌肉疼痛,大腿也发紧,双手又疼又麻,同时双手活动不灵。症状不见好转。查体 神清语明。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双手握力略弱,手肌无萎缩。双足下垂,跨阈步态。双前臂腕关节上3cm以下痛觉过敏。双髌骨下缘5cm以下痛觉过敏。深感觉正常。双侧腓肠肌握痛(+)。跟腱反射对称减弱。未引出病理发射。诊断 砷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例7现病史 患者赵,女性,59岁。于2个月前患尿道炎,服呋喃西林每次2片,3次/d,服30片后,尿道炎好转,但感觉手脚疼痛。几天后,尿道炎复发,又服呋喃西林。服60片后,手

    7、脚疼痛加重,同时手脚无力,拿不住东西,走路拖拉。约1个月后,手脚不疼,但觉手脚麻木、发紧,不知是否穿鞋。自己不能独自行走。查体 脑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远端肌力4级。双手大、小鱼际肌轻度萎缩。双前臂中部以下、双小腿上1/3以下痛觉减退,越向远端改变越明显。双侧上、下肢深感觉消失。双侧腓肠肌握痛(+)。跟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反射。诊断 呋喃西林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病。病例8现病史 患者于2年前确诊为糖尿病,在某医院治疗中。2个月前开始感觉双脚疼痛、麻木。查体 神清语明。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腱反射对称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双足痛觉轻度减退。双腓肠肌握痛(+)。诊断 糖尿病性多发性神

    8、经病。附:桡神经、尺神经及正中神经损伤的手部表现病例9现病史 男,56岁,工人。阵发性头晕、呕吐伴视物旋转2年,加重1天。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阵发性头晕、呕吐,呈非喷射状,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视物旋转,每次持续12 h,无耳鸣,无抽搐,四肢活动自如,休息或对症用药后可自行缓解。多于疲劳或突然变换头位时发作,共发作34次,未经系统治疗。1天前因情绪激动后,再次出现上述发作,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而来院就诊。病程中无发热,不能进食,二便正常。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年,未经治疗。否认糖尿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查体体温 ,脉搏 90次/min,呼吸 18次/min,血压 kPa (150/1

    9、00 mmHg)。一般状态良好,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头颅无畸形;耳、鼻、咽、口腔未见异常;心、肺、肝、脾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明,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自知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均正常;视力、视野概测正常,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动静脉比例12;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无眼震,角膜反射正常。双侧面部无感觉障碍,张口无偏斜,咀嚼有力;闭目有力,额纹对称,鼻唇沟等深;双耳听力概测正常;发音正常,咽反射存在,双侧软腭上举有力,悬雍垂居中;双侧耸肩及转头有力;伸舌居中,舌肌无萎缩。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无不自主运动,双侧指鼻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匀稳准;无深、浅感觉障碍

    10、;双侧肱二、三头肌肌腱反射及膝腱、跟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掌颌反射阳性;双侧Babinski征和Chaddock征均阴性。无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 头部CT:未见异常;颈椎双斜位X线片: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 TCD:椎基底动脉轻度硬化。病例特点 1.中老年男性,突然起病,多以疲劳或突然转头为诱因,反复发作,持续时间12h;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及视物旋转,无肢体活动障碍;4.除血压略高、眼底可见动脉硬化和原始反射阳性外,余无神经系统示位体征;5.辅助检查:头部CT未见异常,X线片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TCD椎基底动脉轻度硬化。定位分析 突然起病,以眩晕、呕吐为主,

    11、无明显神经系统示位体征,符合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临床诊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椎基底动脉系统)。病例10现病史 男,72岁,退休工人。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能1天。患者于1天前无明显诱因晨起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能,有轻微头晕,无头痛、呕吐,无意识障碍及抽搐发作。随后家人将其送到附近医院就诊,按“脑血管病”给予“血塞通”静滴,具体用药剂量不详,因症状缓解不明显,肢体活动不灵加重而来院就诊。病程中无发热,进食尚可,二便正常。既往史 脑动脉硬化病史78年,未经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查体 神清,不全混合性失语,查体欠合作,记忆力、定向力、计算

    12、力、自知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均因不配合而未查。视力、视野未查,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动静脉比例12;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无眼震,角膜反射正常。右侧面部痛觉减退,张口无偏斜,咀嚼有力;闭目有力,双侧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双耳听力未查;发音正常,咽反射存在,双侧软腭上举有力,悬雍垂居中;双侧耸肩及转头有力;伸舌右偏,舌肌无萎缩。右侧肢体肌力2级,肌张力正常,无不自主运动,左侧指鼻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匀稳准,右侧不能查;右侧痛觉减退;右侧肱二、三头肌肌腱反射及膝腱、跟腱反射较左侧略活跃;双侧掌颌反射阳性;右侧Babinski和Chaddock征阳性,左侧阴性。无脑膜刺激征

    13、。辅助检查 头部CT:左侧基底节区可见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欠清楚,大小为,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TCD:脑动脉轻度硬化。病例特点 1.老年男性,静态下突然起病,无明显诱因,病程1天左右达高峰; 2.既往有脑动脉硬化病史;3.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及语言障碍,无明显头痛、呕吐;4.神清,不全混合性失语,眼底可见动脉硬化,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痛觉减退,右侧腱反射略活跃,双侧原始反射阳性,右侧病理反射阳性;5.辅助检查:头部CT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TCD脑动脉轻度硬化。 定位分析 突然起病,以三偏为主要体征,符合内囊区病变。临床诊断 左侧基底节区脑血栓形成(CT)。病例1

    14、1现病史 女,44岁,农民。突然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短暂意识不清和抽搐1天。患者于1天前突然用力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发病当时有一过性意识不清,约半小时后恢复正常,并伴四肢抽搐发作1次,无尿失禁及舌咬伤,约1 min后自行缓解,醒后无明显言语障碍,有轻微头晕,无头痛、呕吐。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不清,给予对症治疗,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因症状缓解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无发热,进食尚可,二便正常。既往史 风湿性心脏病病史78年,心房颤动2年,间断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查体 血压 kPa(120/80 mmHg)。心界略向左扩大,心率92次/

    15、min,心音强弱绝对不等,心律绝对不整。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明,查体合作,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自知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均正常;视力、视野概测正常,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动静脉比例23;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无眼震,角膜反射正常。左侧面部痛觉减退,张口无偏斜,咀嚼有力;闭目有力,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变浅,咽反射存在,双侧软腭上举有力,悬雍垂居中;双侧耸肩及转头有力;伸舌左偏,舌肌无萎缩。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无不自主运动,右侧指鼻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匀稳准,左侧不能查;左侧痛觉减退;左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及膝腱、跟腱反射较右侧略减弱;双侧掌颌反射阴性;左侧B

    16、abinski和Chaddock征均阳性,右侧阴性。无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 头部CT:右侧基底节区可见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欠清楚,大小为 ,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ECG: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振幅绝对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波),频率350次/min,QRS波群间距绝对不规则;EEG:未见异常。病例特点 1.中年女性,动态下突然起病,有明显诱因-突然用力,病程数秒钟达高峰; 2.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病史;3.主要表现为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伴抽搐发作,无明显头痛、呕吐;4.神清语明,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左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痛觉减退,左侧肌张力减低,左侧腱反射略减弱,左侧病理反射阳

    17、性;5.辅助检查:头部CT,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 ECG,不正常心电图,心房颤动;EEG,未见异常。定位分析 突然起病,以三偏为主要体征,符合内囊区病变。临床诊断 右侧基底节区脑栓塞(CE)。病例12现病史 男,60岁,工人。突然头痛,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能4h。患者于4 h前活动中突然头痛,以左侧头项部为重,呈持续性胀、跳痛,程度较剧烈,同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能,呕吐23次,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无意识障碍及抽搐发作。在附近医院测量血压 kPa(220/120 mmHg),急来就诊。病程中无发热,未进食,二便正常。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1年,平时血压维持在 kPa(160

    18、180/100110 mmHg)之间,未经系统治疗。否认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查体 体温 ,脉搏 98次/min,呼吸 20次/min,血压 kPa(180/110 mmHg)。神经系统检查:嗜睡可叫醒,完全性运动性失语,查体欠合作,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自知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均因不配合未查。视力视野未查,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动静脉比例12;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右侧面部痛觉减退,张口无偏斜,咀嚼有力;闭目有力,双侧额纹对称,右侧鼻唇沟变浅;双耳听力未查;发音正常,咽反射存在,双侧软腭上举有力,悬雍垂居中;双侧耸肩及转头有力;伸舌右偏,舌肌无萎缩

    19、。右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无不自主运动,左侧指鼻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右侧不能查;右侧痛觉减退;右侧肱二、三头肌肌腱反射及膝腱、跟腱反射较左侧略活跃;双侧掌颌反射阳性;右侧Babinski和Chaddock征阳性,左侧阴性。无脑膜刺激征。辅助检查 头部CT:4060层面左侧基底节区可见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大小约为,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量约为37mL; ECG:不正常心电图,左心室高电压。病例特点 1.中老年男性,动态下突然起病,以活动为诱因,病程数小时达高峰; 2.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血压明显高于平时血压;3.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及呕吐;4

    20、. 血压 ,嗜睡,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眼底可见动脉硬化,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3级,右侧痛觉减退,右侧腱反射略活跃,双侧原始反射阳性,右侧病理反射阳性;5.辅助检查:头部CT,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ECG,不正常心电图,左心室高电压。定位分析 突然起病,以三偏为主要体征,符合内囊区病变。临床诊断 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CH)。病例13现病史 女,51岁,教师。突然剧烈头痛、呕吐,伴一过性意识不清2 h患者于2h前因情绪激动后突然出现全头部剧烈疼痛,呈撕裂样,难以忍受,伴呕吐45次,呈非喷射状,吐物为胃内容物,当时一过性意识不清,约10min后恢复正常,并伴四肢抽搐发作1次,无尿失禁及舌咬伤,

    21、约12min后自行缓解,醒后无明显言语障碍,四肢活动自如,在附近医院诊断不详,经对症治疗症状不缓解而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无发热,不能进食,二便正常。既往史 偶有头痛,未经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查体 体温 ,脉搏 94次/min,呼吸 18次/min,血压 kPa (150/95 mmHg)。神清语明,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自知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均正常;视力、视野概测正常,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楚,9点位可见一小片状玻璃膜下出血,动静脉比例23;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灵敏;双眼球各方向运动自如,无复视,角膜反射正常;双侧面部无感觉障碍,张口无偏斜,咀嚼有力;闭目有力,

    22、额纹对称,鼻唇沟等深。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无不自主运动,双侧指鼻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稳准;无深、浅感觉障碍;双侧肱二、三头肌肌腱反射及膝腱、跟腱反射对称存在;双侧掌颌反射阳性;双侧Babinski和Chaddock征阴性。项强三横指,克氏征阳性。辅助检查 头部CT:诸脑沟、池、裂可见高密度影,脑实质内未见异常,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压力 kPa (360mmHg),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 ECG:未见异常。病例特点 1.中老年女性,突然起病,以情绪激动为诱因,病程数分钟达高峰;2.既往基本健康;3.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及一过性意识障碍;4.除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外,余无神经系统示

    23、位体征;5.辅助检查:头部CT,诸脑沟、池、裂可见高密度影,脑实质内未见异常,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压力,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定位分析 突然起病,以头痛、呕吐为主,脑膜刺激征阳性,病变部位主要在脑膜。临床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14现病史 患者男性,45岁。双手无力、肌肉萎缩1年余,伴声音嘶哑、吞咽困难2个月,有时自觉“肉跳”。 查体 构音障碍、舌肌萎缩,双手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前臂肌肉轻度萎缩,可见肌束震颤,四肢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无感觉障碍。肌电图显示神经元性损害。诊断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病例15现病史 患者王,男性,60岁。因四肢不自主抖动伴运动不灵活7年入

    24、院。 该患者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疼痛及轻微震颤。2年后左下肢亦出现震颤,特别是在静止时明显,伴有左膝关节疼痛,左侧肢体活动欠灵活,动作迟缓。入院前3年患者右侧上、下肢亦相继出现震颤,并逐渐加重,以致终日震颤不止,情绪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与此同时,患者感到四肢僵硬,步距小而蹒跚,生活不能自理。既往史 身体健康,无头部外伤史,无药物过敏、煤气中毒史,无结核、肝炎、脑炎及脑膜炎等病史。无烟酒嗜好,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者。神经系统检查 神志清楚,面具脸,讲话语音低微,吐字不清,口角时有流涎。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深、浅反射及感觉系统正常,无病理反射。全身震颤

    25、,双手呈搓丸样动作,病人保持头部与躯干向前倾的特殊姿态。动作迟缓,起步艰难,有典型的慌张步态。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肝功、血脂及血清铜、铜蓝蛋白检查无异常发现。脑脊液细胞学及生化检查正常。CT扫描示脑室对称性轻度扩大。临床诊断 帕金森病。病例分析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震颤、四肢强直,查体面具脸、双手呈搓丸样动作,肌张力呈齿轮样强直,走路慌张步态,为典型的帕金森病的表现。该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系统功能障碍,自主神经系统出现功能障碍也是本病特点之一,可以表现为唾液腺和皮脂腺分泌增多,约1/3病人有肢体疼痛,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后期可呈严重痴呆。本病例也符合此特点,故

    26、考虑临床诊断为帕金森病。病例16现病史 王,女,10岁。因性格改变2个月,加重伴有面部、手足不自主动作10天入院。 于入院前2个月家人发现患者性格发生变化,平素很温顺的孩子变得很暴躁,经常与同学打架,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无肢体活动异常,家人一直未在意。10天前患者开始出现面部、手足不自主动作,尤以面部及上肢明显,表现挤眉弄眼,上肢各关节交替伸直、屈曲、内收等动作,不能控制,且在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后消失。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而来我院。既往史 3个月前患风湿性关节炎。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神经系统检查 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脑神经检查不能配合,可见挤眉弄眼、噘嘴、吐舌及四肢不自主舞

    27、蹈样运动。四肢肌力稍差,肌张力减低,未引出病理反射。辅助检查 头部CT:示尾状核区低密度灶;头部MRI:可见尾状核、苍白球、壳核增大。临床诊断 小舞蹈病。病例分析 该患者为10岁女孩,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及注意力不集中,以后逐渐出现挤眉弄眼及肢体不自主的伸直、屈曲、内收等动作,查体肌张力低,无其他阳性体征。此种表现考虑为舞蹈样动作,为双侧纹状体特别是尾状核的病变所致,结合头部CT及MRI检查可以证实。病变性质因未发现有感染中毒等任何原因,且年龄较小,亚急性起病,故诊断为小舞蹈病。小舞蹈病又称为风湿性舞蹈病,多发于女性,年龄多在515岁儿童,多在病前16个月有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病史,本病例在发

    28、病前3个月患风湿性关节炎,更支持该诊断。病例17现病史 丁,男,45岁。因四肢舞蹈样动作1年半,加重伴有精神症状1个月入院。 该患者于入院前1年半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足、四肢不自主运动,表现四肢各关节交替伸直、屈曲、扭曲等动作,精神紧张时加重,入睡后症状消失。自行口服镇静药病情无明显缓解,近1个月来逐渐出现行为异常,表现为不认家人,反应迟钝,经常走丢,并且经常将家里常用的东西送给别人,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治,家人将其送来我院。既往史 健康,家族中其母曾有过类似症状,但未到医院就诊而因意外事故死亡。其他成员无此类病史。神经系统检查 神志清楚,言语流利。精神症状,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均差。脑神经检查不配

    29、合。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可见四肢舞蹈手足徐动样不自主动作,双侧腱反射对称存在,未引出病理反射。辅助检查 头部MRI:示大脑皮质和尾状核萎缩;脑电图:示弥漫性异常。 临床诊断 亨廷顿病。病例分析 患者为中年男性,病史1年。缓慢起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舞蹈样动作,进行性加重,并逐渐出现精神症状,有家族史,考虑为遗传性舞蹈病,又称为亨廷顿病。本病是一个显性遗传的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2050岁,以3045岁为多见。脑部广泛萎缩,大脑皮质变薄,以额叶和颞叶萎缩为显着,锥体外系以尾状核头部、壳核前部及苍白球外侧部萎缩最显着,因此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全身舞蹈样动作及智能和精神改变。该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上述特点

    30、。病例18现病史 赵,女,26岁。因双上肢抖动、发音困难半年入院。 患者于半年前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和计算力下降,并逐渐出现双上肢不自主抖动,动作笨拙不灵,写字时尤为明显,字迹歪斜,愈写愈小;行走缓慢,步子小,双上肢不摆动;同时发现说话口齿不清,流涎,逐渐加重,渐至不语。曾按照“癔病性失语”治疗无效,遂来本院就诊。既往史 2年前曾患“肝炎”,后因下肢浮肿又曾拟诊“甲状腺功能减退”。3年前无故停经,结婚1年未孕。家族中无特殊病史。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面部毛细血管扩张。心肺无异常发现。肝肋下扪及,中等硬度。双下肢轻度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神志清楚,表情呆板,问话不语,反应迟钝,有强哭强笑征

    31、。双软腭抬举力弱,咽反射迟钝。余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两手轻微动作性震颤,步态欠稳,上肢无自然摆动。四肢腱反射活跃,无病理征。感觉正常。辅助检查 裂隙灯检查:双角膜后弹性层明显K-F环,晶体前囊沉着不太明显。肝脾超声波:肝前中段较密微小波,上界为第5肋,肋下未及,上下径正常范围,剑突下,厚1cm。肝扫描:肝显影欠佳,上界于第4肋骨,肝影不大,放射性分布欠均匀,整个肝影有散在斑点及斑片状稀疏影,提示肝弥漫性病变。实验室检查示肝功能轻度异常,总蛋白减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血清蛋白电泳:-球蛋白高于正常。尿铜067mol/L ,血清铜52mol/L。临床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病例分析 该患者为年轻女性,缓慢起病,主要表现为双手动作性震颤、肌张力增高、步态欠稳准等锥体外系受损的表现及反应迟钝、问话不语,有强哭强笑征等大脑皮质及基底节受损的表现。辅助检查:肝脏超声波检查及肝功改变提示肝脏同时受累,角膜KF环为本病的特征性诊断依据之一。因此,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明确。病例19现病史 周,男,36岁。因发作性头部向左侧倾倒12 h入院。 病人于1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肌肉阵发性不自主收缩,


    注意事项

    本文(神经内科病例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