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春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梳理精编.docx

    • 资源ID:6153514       资源大小:52.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春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梳理精编.docx

    1、春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梳理精编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梳理 桃花源记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一般词语: 1.缘:沿着,顺着。 2.夹岸:两岸。夹,在两旁。 3.数:几。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 6.缤纷:繁多样子。 7.复:再。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才:仅。 10.平旷:平坦开阔。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田间小路。 14.悉、咸:全,都。

    2、15.黄发:指老人。 16.垂髫:指小孩。 17.怡然:形容喜悦。 18.乃:竟然。 19.具:详细。 20.问讯:打听消息。 21.云:说。 22.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 23.延:邀请。 24.语(y):告诉。 扶:沿,顺着。25. 26.向:从前,旧的。 27.及:到。 28.诣:到。 29.遣:派。 30.欣然:高兴的样子。 31.规:计划。 32.果:实现。 一词多义: 1.中:年间。(晋太元中)中间。(中无杂树) 2.志:标记。(寻向所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3.为:(w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w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4.寻:寻找。(寻向所志)随即,不久。

    3、(寻病终) 5.闻:听说。(村中闻有此人)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 6.舍:(sh)舍弃,放下。(便舍船)(sh)房舍。(屋舍俨然) 7.作:劳作。(其中往来种作)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1.鲜美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 2.开朗 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交通 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妻子 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5.绝境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7.如此 古:像这样。今:这样。 8.不足 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4、词类活用: 1.异:感到诧异。 2.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3.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 1.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2.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 3.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

    5、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 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 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

    6、怎样的心理? 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 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 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美丽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 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

    7、一一写出渔人的话? 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 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

    8、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 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 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 (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17.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 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

    9、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8.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19.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小石潭记 文学常识: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 唐代(朝代), 唐宋八大家之一。课文选自柳河东集 ,体裁是游记 。 字音字形: 坻(ch) 坻(d) 屿(y)

    10、 嵁(kn) 佁(y)然 翕(x)忽 如鸣珮(pi)环 篁(hung)竹 清冽(li) 蒙络摇缀(zhu) 参(cn)差(c) 披拂(f) 犬牙差(c)互 悄(qio)怆(chung)幽邃(su) 重点字词: 尤:格外 水尤清冽1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 3.潭中鱼可百许头 见:出现 可:大约 4.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 居:停留 6.隶而从者 隶:跟从、跟随、跟着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8.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9.日光下澈 下:往下 10.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1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 12.

    11、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子 13.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 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寒: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15.记之而去 去:离开 一词多译: 1.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4.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6.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见:动词,通“

    12、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之情。 课文

    13、结构: 小溪源流(溪 石树鱼)作者的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 (闻声见形) 潭中景物(水 感受)潭中气氛(气氛岸势) 身 语段赏析: 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1. 按游览的顺序,抓住幽静的特点。 作者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 意在表现作者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为上小石潭凄寒幽静”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 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幽 静 石潭 凄 寒 上句:小 。 下句: )琅琊山蔚然深秀例(1 )岳阳楼壮美雄奇例(

    14、2 )桃花源和平宁静例(3 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4. 是点。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全石以为底”是面,“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近。”是远,“下见小潭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 是动。“是静,俶尔远逝”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 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潭中鱼可百许头”虚实相生。如 庄子二则 北冥有鱼 )课文字词详解(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指南海。”“南冥”北冥:北海。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冥,同“溟,海。下文的 字,这里表示大鸟之名。”“(kn)鲲:大鱼名。鹏:本为古凤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1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垂:悬挂。海运:海水运动。徙:迁移。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 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书名。一说人名。志:记载。怪:怪异的事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 抟(tun):盘旋飞翔。扶摇:旋风。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息:气息,这里指风。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

    16、细碎的尘粒叫“埃”。苍苍:深蓝色。极:尽。邪: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用力鼓动翅膀飞翔起来,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用翅膀)拍打水面,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 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三)课文分析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

    17、”,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 力丰富。 2.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_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 (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 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 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雄奇壮丽的画卷。 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此句运

    18、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 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 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 5.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为: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 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这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

    19、 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一)课文字词详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今安徽凤阳。是:这。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 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 安:怎么。固:固然。固:本来。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循其本:请允许我追溯话题本原。请,请允许我。循,追溯。其,话题。本,本原。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

    20、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云者,如此如此。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已经。之,指“鱼之乐”,下文的同此意。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呢? 3.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 的。 4.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或:追

    21、溯话题本原)。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等等, 那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课文分析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 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见到“出游从容”的鱼也快乐。所 以庄子说自己是在濠水的桥上感到鱼的快乐的,否则哪能见到鱼的快乐呢? 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

    22、起的疑问,语气较轻。_(2)句是庄子针对惠子的问话 的回答,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 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 重在对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 挥到外物,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 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一)课文字词详解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23、 虽:虽然。嘉肴:美味的菜肴。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其:代“食”的对象。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善:益处,好处。是故:所以。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 困:困惑。自反:自我反思。自强:自我勉励。强,勉励。 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

    24、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2.教学相长也。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的)困惑。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勉励。 5.“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课文分析 1.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2.解释课文中“教学相长”这个成语的含义。 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只有二者兼备,才能获得成功。 3.“教”与

    25、“学”的关系如何?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4.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有礼运 学记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大多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记。 5.为何在一开始写关于“嘉肴”“至道”的内容,能否删去? 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形象生动地引出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有力地证明中心,说理的力度 大大增强。即通过比喻,引入“至道”,形象生动地告诉读者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不能删去。 6.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 知其善也”,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用原 文

    26、填空) 7.请结合你的学习经历,举一个例子,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例子:“我你”师生关系的确立表现出互惠的 崭新特点。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 也反过来教育老师,他们在课堂上相互影响,相互提高。(需要学生结合具体的经历谈) 8.“教学相长”在教学中的意义。 在教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师生共同展现着自身的生命价值, 在充分发掘自己的生命潜能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大道之行也 (一)课文字词详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之:的。行

    27、:施行。为:是。公:公共的。选贤与(j)能: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选,选拔。贤,指品德高尚。与,同“举”。能,指才干出众。讲:讲求。 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信:诚信。修:培养。睦:和睦(气氛)。故:因此。独:只。亲:以为亲。亲:父母。子:以为子。子:子女。老有所终:老人能够善终。终,善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壮有所用: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有所长(zhng):幼年人能顺利成长。矜(gun)、寡、孤、独:矜,同“鳏”,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而无父;独,老而无子。 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 废疾者:有残疾

    28、而不能做事的人。者,的人。皆:都。养:供养。男有分(f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职守。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女子出嫁。货:财货。恶:憎恨。 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弃:丢弃。必:一定。藏:私藏。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是故:因此。谋:奸诈之心。兴:兴起。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作乱。贼,指害人。作,兴起。故:所以。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而不闭。是谓大同。 是:这。谓(wi):是。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

    29、干的人,(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让老年人能够善终,让壮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让幼年人能够顺利成长,让 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有人 供养。 4.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业,女子有归宿。 5.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那种)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对于)力气,(人 们)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兴起。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7.因此(家家户户)门都从外面带上而不关闭。这就是理想中“大同”的境界。 (三)课文分析


    注意事项

    本文(春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知识点梳理精编.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