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二年级上册错题记录1.docx

    • 资源ID:6220652       资源大小:524.14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二年级上册错题记录1.docx

    1、二年级上册错题记录1学生作业错题记录本年级:二年级 内容:上册 教师:张利雅、何燕燕、周晶晶、韩一红、吴晓红、 章岳萍、孔忠伟、刘建丹、蒋国芬 杭州市浦沿小学教育集团二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9.25米和厘米的认识小明身高约120( )。答案:厘米很多同学会误填成“米”,因为学生们觉得人的身高很高应该用长度单位“米”。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拿到题目后不应急于做题,而应将题目先看一遍,看清要求后再做。好习惯不是一句空话,而应从身边每件小事养成。具体方法:张开你的手臂,大约是一米。让学生去思考,你可能有120米高吗?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

    2、析对策或建议长 度单 位这支铅笔长( )厘米。 答案:7 (列式:10-3=7厘米)部分孩子的答案为6,列式为:9-3=6(厘米),不难看出,他们测量的是铅笔的笔身,而没有算上笔尖的长度。经过了解,因为指向刻度9的线被加粗,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被加粗的线,而且又刚好指向9,于是很多孩子就没有再往后看,算出答案9-3=6(厘米)。审题不仔细。练习方法:记住歌谣:“0点对起点,终点对一端,终点起点的方法”的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的提高审题能力,培养孩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长 度单 位比大小64米73厘米-9厘米 答案:很多孩子根本没注意长度单位,上来就算,73-9=6

    3、4,故很多同学写的“”。事实上该题根本无需计算,只要注意到了长度单位,结果随之而出。练习方法:还是培养孩子审题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9.25测量下列哪种测量方法正确?1 )此题往往在第二小题出错,孩子没有仔细观察该图,误以为与纸条下边那条边的左端对齐的是“零刻度线”,事实上并不是零刻度线,而是尺子的左端。练习方法:同样是在做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孩子认真审题和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长 度单 位要知道学校操场有多长,应用()来量。 答案: 三角尺 米尺 卷尺错因分析:1.部分同学没有按题目要求写序号,而是直接写的汉字。2.极

    4、少数学生选的米尺,没有真正理解卷尺的用途。练习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多接触这三类尺子,感受它的用途。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长 度单 位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画一条比5厘米长的线段。错因分析:1.一部分同学的审题能力太差了,不能读懂题目的意思。2.一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或者惯用思维定势,做过第一题的有时把第二题理解成第一题,反之类似。练习方法:1.把两道题放在一起比较后进行练习;2.反复读题目,区别题目之间的不同意思。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长 度单 位错因分析:学生不明白一次二次是什么意思,或一次是多少,只是一味地瞎猜;还有就是不理解还有多出来的该怎么处理,有的加,有的减,也

    5、是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练习方法:准备好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操作一下,这样的生活场景和生活能力的积累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是很能解决问题的。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长 度单 位错因分析:学生不知道这根米尺是如何摆放的,还有就是没有想到从底到高的长度就是1米。练习方法:实践操作是不太可能,也很难实施,只有通过类似的实物演示,如用10厘米的牙签穿过一个马铃薯,来测出马铃薯的长或宽等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第二单元 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1、课堂作业本第9页第3题1号车 2号车 3号车 4号车 18元 25元 20元 34元(

    6、1)1号车、4号车各买一辆,共要付多少钱?(2)50元钱够买哪两辆不同的玩具车?、(3)小可买了两辆玩具车,共59元。小乐买的玩具车与小可买的玩具车没有一辆是相同的。小乐要付多少钱?2、课堂作业本12页第3题第3小题错误率较高,对于关键句小乐买的玩具车与小可买的玩具车没有一辆是相同理解的不到位,导致错误的产生。第一对于单位“千瓦时”不理解。第二不清楚用电量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可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参考家里的电表以及电量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还有可以知识延伸出水表、汽车计程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

    7、3、课堂作业本15页第2题第2小题二年级共有84人我知道:原来共有少先队员38人。国庆节又有25人要入队了国庆节后还有多少人不是少先队员?4、课堂作业本19页第4题5、课堂作业本20页第2题审题不清,问题是多少人“不是”少先队员,很多学生看成了多少人“是”少先队员。学生太粗心,毛估估看了一下就连线,绝大部分学生把52和28,62和38连了起来。没有仔细观察图意,第一个问题错误率比较低,第二个问题错的较多。题目意思读清楚,可以圈出重点的字词。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能力。可以在做题的时候自己画画图,用画图来解决问题。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00以内的加减法6、课堂作业本

    8、21页第2题淘气今年7岁,妈妈比我大25岁(1)妈妈今年几岁了?(2)三年后,淘气和妈妈相差( )岁。第二个问题错误率相对比较高,基本上都是25+3=28岁。要让学生明白不管过了多少年,淘气和妈妈的年龄差是永远不变的。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00以内的加减法错因分析:学生不能理解题意是其中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就是此类题目有些排列组合的意思在其中,可以说是超前让学生感知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了。练习方法:有顺序地把三种情况列出来。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00以内的加减法错因分析:不理解里程碑的意思,生活经验没有,同时也不知道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是什么。练习方法:采用动态演示的方法

    9、让学生明白上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已经行的路程,下面的数字表示的是还要行的路程,总的路程是不变的。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00以内的加减法错因分析:大部分学生把次数的1、2、3当成起点了,认为从1开始的话进18退10后是9,那么从2开始的话进18退10后就是10,一次类推。练习方法:1.明确次数的意思,找到第二次的起点是9;2.可以让学生明白进18退10,实际上是进了8,这样做更简单方便;3.还可以让学生联想到平时的飞行棋,也是这样进进退退。第三单元 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9.25角的初步认识(一)画一个直角,并标上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已经会画角和直角,就是审题不够

    10、仔细,题目要求标上各部分的名称,很多孩子忽略了。练习方法: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拿到题目后不应急于做题,而应将题目先看一遍,看清要求后再做。好习惯不是一句空话,而应从身边每件小事养成。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出4个直角。部分孩子对于斜线的直角不会画,往往会画成锐角的形状。最主要的原因是不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一条直角边进行比对,进行画错了另外一条直角边。练习方法:先找两条直角边之间的顶点,再找其中的一条直角边,采用顶点对顶点,直角边对直角边的方法。在实际的生活多接触这类题型,可可以通过旋转成直的形状再来画直角。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数角的个 数数角的个

    11、数,有什么特点,怎么数方便。学生数角时,只数单个的,忘记数组合在一块的角我认为在学生无法用眼睛辨认的情况下,一定要借助画图的方法,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减少错误的发生。练习方法:还是培养孩子认真做题的习惯,可以适合教授一些奥数的思想:最小间隔数一直加到1,有了数学模型,多次练习后,学生会形成自己的方法。第四单元 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乘法的初步认识有多少只脚?2 X 12 X 42 X62 X8学生没有仔细读题,不清楚要算什么,看到脚就数了脚的只数,再直接乘以2,这也说明这部分孩子读题意识薄弱,审题能力较差。另外又有图又有文字,学生就兼顾不好,有

    12、的时候只看图,有的时候只看文字。针对孩子们的这一错误,引导学生做图文应用题时,要先看文字,再看图,要养成先审题再思考的做题习惯。像这一题,先得看清楚,求的是脚的总只数。再看图和算式,就很清楚了,一只鸡有两只脚就是1个2这么多,那么两只鸡就是2个2,这样题目就迎刃而解了。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2-6的乘法口诀最大的长方形代表几?4(4)X(2)=(8)这样类似的题型是碰到过的,这一题出现这样的错误,说明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正确的,根据已知的长方形代表4这个信息推算最大长方形代表几?出现这个错误是学生没有找到最大的长方形,把下面这一个当作是最大的了,其实是整个图形。找图形要

    13、仔细,再把下面的长方形也分成两份,那就是有4个小长方形这么多,也就是4个4这么多。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2-6的乘法口诀共有几根火柴?(4)x(3)+(0)=(12)(4)x(3)-(3)=(8)错误一是把火柴棒看成3个正方形,一共是3个4根,但是没有考虑重复使用的那2根。错误二是学生考虑到了重复的根数,但是多数了一根,以为3个正方形就重复3根。这一题可以把它看成正方形,但一定要看清楚重复用了几跟,不然就会出现前面提到的这些错误。另外也可以把火柴棒分成横放的和竖放的,横放的是2个3根,竖放的是4根;(2)x(3)+(4)=(10)或者把3根看成一份,那这样的有3份,再多

    14、一根;(3)x(3)+(1)=(10)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2-6的乘法口诀8角/个 8 X 9 =( 8)元( 9 )角学生看到前面是8乘9,后面就直接填了8元9角,没有真正理解算式的意义。如果是8 X 9 =( )角,可能做错的学生会少一些。当问学生8 X 9 =( )角时,学生基本都会回答72角,为什么,因为八九七十二。那么8 X 9 =( )元( )角?学生很快就知道是7元2角。所以做这样的题目是可以给学生一个台阶,让他跳跳再过去,问题自然解决了。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一表

    15、内乘法一下列图形中,有二个直角的是( )。1 数一数,试一试。右图中有( )条线段, 一共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数一数,下面一共有多少个角?右面的图形中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图形 里有几个角?2个 3个 4个 没有一个因数6,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一共有几只 ?小明有35个苹果,小红的个数比小明多13个,小明比小刚要少9个,求小红与小明分别有几个?学生对于找直角,会运用方法,但要找全直角,就会有一定的问题。学生在数角时,不会把组合起来的角的数进去。学生在数时,没有一定的顺序,因此会少数。学生在数角时,会把外面的直角给漏掉。学生会所曲线也当作为是角的边。学生不知道,运

    16、用乘法来解决问题。学生不会用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特别用减法,学生不知道要减多少?学生在计算个数,往往会看到多就加,看到少就减。而忘记是跟谁比的。因此在计算时,小刚的个数变也了39减9。注意审题,根据题目意思找题。在找直角时,注意先判断哪些可能是直角,然后在用尺子帮助去判断。在讲解这个题目前,先问学生什么叫组合的角,让学生两个角还可以组全在一起变成一个新的角。然后在来讲题目。注意先找单个的角,然后打组合的角。在数时,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先数单个,在数两个组合在一起,数三个组在一起,在数四个组全在一起。同时还要结合算式:3+2+1=6个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数角时,先数里面,如果外面的角也是小于1

    17、80度,那么也要数进去。讲解时,要复习解的特别,然后在来讲解此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时,注意强调角的两条边是直的。比较加数,因数这个两个数量关系的意思。同时要让学生感受新学习的因数和意思。就是几个几人意思。两种方法,都要强调,一种先不看,一种是补。然后补是一种较难的思考方法,在讲解时,要提醒学生先补上去,变成几个几,然后在减去。讲解注意两题的比较,关键要弄清,是跟谁比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分清。同时,可以提醒学生以后在解题一定需要更加仔细,然后把关键词要圈一圈。第五单元 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9.25观 察物 体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的。教材中从正、侧、上三面

    18、来观察物体,但实际做题往往出现许多要求左右侧面的问题,特别是看到的左侧面连线的右侧面这样的问题。对部分学生来说左右不分。练习方法:拿到题目后不应急于做题,方向一致,看到图像就是答案,方向不是一致的,和看到的图案是相反的方向。所以做这样的题目是自然给学生一种思维的方式,让学生顺着这样的思路思考,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观察物 体看镜子写数字。看着镜子写数字对学生难度不大,关键在于看镜子写时间,特别是对于半时,部分学生总是会弄错。练习方法:练习的时候可以训练学生将试卷翻过来,顺着太阳光的方向查看,关键在于位置对应不要书写的时候弄错。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画对称轴的方法,

    19、画出左右对称的时针,这种方法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观 察物 体你能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部分学生对称点找错,数格子缺少方法,因此画出的另一半往往错误。小部分同学没有将对称点画在线上。练习方法:这里主要借助于“画一画”对称图形的对称点,找出相应的对称点,同时检验是不是在同一横线上,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也有助于“猜测、验证”及感受“无限”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观 察物 体猜一猜有不少孩子左右弄错。主要原因使用看镜子时间的方法在解决照镜子的问题,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了。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1、用手中的铅笔或者橡

    20、皮当道具,把图当镜子来照照镜子。2、把镜子里的图像就看成是一幅图。图上是左面就是左面,图上是右面就是右面。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观 察物 体在不对称的图形下面打“”有不少孩子还是在打钩。有不少孩子把最后一幅图当成不对称图形。1、读题审题能力还要加强。说明解决题目还不够仔细。2、做题目的时候不够灵活,只会从一个角度来看,而不会从多角度进行解决。第六单元 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123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7的乘法口诀课堂本第45页鞋子7元一双,填下表:数量/双246价格/元142135学生会做成:数量/双246810价格/元1428422135数量前三个为2、

    21、4、6,学生会先入为主地认为有规律,没有看到下面的价格,在数量后面很自然地写上8、10。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题目看清楚,尤其是观察到下面的价格为几元,再根据价格来算一算。11.248的乘法口诀课堂本第51页9个男同学站成一排。每两个男同学之间站3个女同学。(1) 女同学有多少个?(2)男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会做成:(1)93=27(个)错误原因:想当然地认为有9个男生,那么女生的数量应该是9个3,用乘法93=27来算。首先理解题意,每两个男生之间站3个女生,采用画图的方法,在每2个男生之间画上3个圆圈代表3个女生,再去数一数,一共有几个3。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1

    22、.26倍的认识课堂本第52页你知道它是几吗?(1)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正好是10,是7与一位数相乘的积。(2)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相差,是8与一位数相乘的积。(3)是9与一位数相乘的积,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的2倍。学生只能填出符合一个条件的答案,比如第一题有写学生就写37,忽视了第二个条件。乘法口诀在学生脑子里还没有系统地联系在一起,首先就是要熟练掌握口诀,根据第二句话“是7与一位数相乘的积”,可以先将7的口诀的积全部都写下来,然后对照第一个条件,找到符合的答案。12.2第六单元测试卷同步双测A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以后是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学生错误:24=8(米)分析:没能正确理解“对折再

    23、对折”的含义,或者漏看了“再对折”。策略:要提高审题能力,借助纸条或者在本子上画一画,可以看到一共能折出4个4。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2.2第六单元测试卷同步双测A找规律部分学生找不到规律,没法做。加强有关找规律方面的练习。一般找规律中采用的多为两数相加相减或者乘,先试一试,看到30、26和7、8相差很大,那么可以将7和8相乘,得出56,发现30+26也刚好是56。12.2第六单元测试卷同步双测A=24 =40 =( ) =( ) =45 =15 =( ) =( )只能找到满足一个等式的答案,或者将答案对调了一下,有点粗心。看到24,先想一想在口诀中有哪些积是24的,

    24、想到有46或者38,然后再把这两种答案逐一代入,计算得出符合第二个等式的答案。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2.20配套卷子(表内乘法二)根据得数写口诀。36 18 题目不读仔细,把写口诀和写乘法算式搞错了。加强读题目和分析题目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圈关键字。也可以让孩子用铅笔尖指着字一个一个读下去。以防止漏读和不读题目的现象。12.20配套卷子(表内乘法二)6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很多孩子喜欢用7+7+7+7+7=?来计算。在教学乘法的意义的时候,不要只停留在6乘7表示6个7或者7个6。而应该把话讲完整,6乘7表示6个7相加或者7个6相加。让孩子明白乘法是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5、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4.配套卷子(表内乘法二)选一选,填一填。(每个数只能填一次)8 3 7 24 18 6 21 4( )是( )的( )倍;( )是( )的( )倍;主要原因是题目读的不够仔细,有不少孩子是这样的:( 24 )是( 3 )的( 8 )倍;( 21 )是( 3 )的( 7 )倍;平时碰到这样的题目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审题的训练。主要问题是读题还不够仔细。而且有不少孩子是不读题目做题的。所以读题要多多的加强。1.5复习卷(表内乘法二)找规律1、4、9、( )、( )、36、49、( )、81。81、72、( )、( )、45、( )、27、( )、(

    26、)。主要问题是一年级的规律都是加减法的规律,所以孩子在找规律的时候也是这么考虑的。乘法的作业不要仅仅局限于计算和解决问题。还应该有其他知识点方面综合乘法的应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有变式的练习。第七单元 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2.13第七单元统计计算下面各题:62= 37= 96= 48=74= 39= 27= 53=44= 97= 55= 29=83= 75= 68= 36=64= 28= 78= 49=95= 43= 76= 58=把上面各题按得数进行分类A类题:得数小于20B类题:得数在2030之间C类题:得数大于30学生算错了口算乘法,那么只要算错了一个,

    27、第二部分的统计肯定会做错。有的学生算对了,但是没有数对。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乘法的正确率。数学错题记录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2.15第七单元同步双测试卷统计从4、5、6、7、8这5个数中选择2个数,写乘法算式,一共有20种写法,你能全部写出来吗?然后对所写的算式进行分类统计。学生错误:大部分学生写不完整这20个算式,有的学生将44也作为一种写法。分析:学生想到一个写一个,没有规律性地很容易遗漏。用4和5、6、7、8去相乘,再用5和4、6、7、8相乘,挑出一个数字和其余的相乘,这样有规律地去做,就不会漏掉。日期课题错题还原原因分析对策或建议12.13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对于最后一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信息,不知所措,很多同学都是在提出问题,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这类问题的原因。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明白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和你还知道


    注意事项

    本文(二年级上册错题记录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