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师大版二下铅笔有多长.docx

    • 资源ID:6229554       资源大小:24.2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师大版二下铅笔有多长.docx

    1、北师大版二下铅笔有多长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2007-04-25 20:47:08) 转载标签: 教育数学教案 铅笔有多长教案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较小的各个长度单位。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本课时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设计思路: 1、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

    2、正确的概念。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活动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1)看直尺、米尺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2)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如摸一摸1分钱硬币的厚度,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1毫米或是1分米。(3)用手势比画1分米和1毫米。学生进行了观察直尺、寻找实物等感知长度的活动,这些感知对象的共同特点是长1分米或长1毫米。用手势比画1分米和1毫米,是建立相关概念的活动。(4)和1米、1厘米建立结构性联系。1分米的长度介于1米和1厘米之间,比1米短、比1厘米长。1毫米的长度比1厘米短得多。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

    3、在课程当中设计手指操,既能使学生放松心情,又能让学生通过手指的活动促进大脑的思维。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3、课堂小结,除了总结当堂学习内容之外,教师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积极地去预习下一课时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3、通过估算、测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重点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教具准备: 2枝铅笔(分别是6厘米3毫米和10厘米)、米尺、1枚一分硬币

    4、、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两个长度单位,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和厘米,分别用m和cm表示) 2、你说得真完整!谁知道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吗?(1米等于100厘米) 3、指名提问: 3米=()厘米 500厘米=()米 800厘米=( )米 4、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大家都来比划一下! 5、同学们对已学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二、探究新知 1、估算 (1)你能估计一下我这支铅笔有多长吗?(指名回答) (2)我想知道这支铅笔的精确长度,怎么办?(测量) 2、测量 (1)好办法!在测量之前,谁想提醒大家些什么?(指名

    5、回答) (2)听了这么多好建议,相信大家一定会量得很准确!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测量一下第一题中铅笔的长度。 (3)指名说答案(6厘米多3个小格)并到前面展示测量过程(投影) 3、认识毫米 (1)这位同学说6厘米多3个小格,3个小格是多少?一个小格又是多少?(1毫米) (2)没错,1个小格是1毫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mm来表示毫米。(板书:毫米 mm)请同学们在直尺上数一数1厘米之间有几个小格?是几毫米? (3)谁能用我们数出的结果说一个等式来表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师边听边板书:1cm=10mm) (4)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的物体有什么大约是1毫米?(指名回答) (5)出示1分硬币,

    6、感受1毫米。 (6)同桌之间互相比划1毫米的长度。 4、手指操 好,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小小手吧! 5、认识分米 (1)你能估计一下我手中的这枝铅笔有多长吗?(教师把两枝铅笔放在一起)指名回答并说理由。 (2)答案很多,谁的对?请同学们赶快动手量一量作业纸上第二题中铅笔的长度! (3)汇报结果(10厘米)同意吗? (4)谁还可以用另一种长度单位来表示这枝铅笔的长度? (5)对,也可以说这枝铅笔长1分米,因为10厘米就是1分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dm来表示分米。(板书:分米 dm) (6)谁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板书:1dm=10cm) (7)感知1分米的长

    7、度,请同学们在米尺中找一找1分米。 (8)指名说一说,从哪到哪是1分米? (9)只有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分米吗?还可以从哪里找到一分米?(指名回答) (10)同桌比划1分米的长(一人比划一人测量,然后再互换) 6、练习(1)同学们光会比划还不行,我们还要会准确的画出线段。在画之前,你想对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2)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按要求画一画,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3)投影汇报画线段的过程 7、游戏(确定长度) (1)教师比划长度,学生喊停 (2)学生按教师要求比划长度 (3)听指令做动作:伸右手、伸左手、摸耳朵、手背后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小结: 今天我们有学习了2个长度单位

    8、,它们分别是(分米)和(毫米),我们还知道了分米用英文字母(dm)来表示,毫米用(mm)表示,而且我们也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请看大屏幕!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我们很容易学会了分米和厘米,如果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分米、毫米来计算从我们学校到野生动物园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不行)那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 五、板书设计铅笔有多长毫米 mm 分米 dm1cm=10mm 1dm=10cm教 学 反 思 本节课在上课过程中没有重大失误,基本与备课情况一致。

    9、课后反思,我觉得本节课中我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毛病: 1、我对时间掌握不够好,在讲认识分米的环节中过于拖沓,导致时间安排不够得当,所以后面的练习不够充分。 2、备课过程中不够细致。备课时我安排了在米尺上找一分米的环节,但当时我没有想到学生不知道应该从米尺的哪一面找分米,虽然在课上我提醒了学生应从哪面去找,但却延误了时间,其次,米尺中没有零刻度的标记,这也是我之前备课没有备到的地方,所以很多孩子开始的时候不会找分米。 3、课堂组织语言不够精炼。每次上课时自己总怕孩子不明白我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反复强调我的要求。平时我已经注意到自己的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在克服,但在今天讲课过程中我觉得

    10、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本节课让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两个环节: 1、在教学毫米之后我加入了手操,通过手操的活动,不但让学生放松了心情,最后还促使学生又精神集中的回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有助于我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 2、最后课堂小结中我采用了教师设疑的方式来结束本课,我觉得通过这个环节真正的勾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这样对我下一课时的教学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对于数学教学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我渴望学习,愿意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教,我会在不断的听课、评课中留心学习,在教学之余不断反思,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北师大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案

    11、例分析及反思2012-03-14 | 铅笔 米长 多长北师大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案例分析及反思摘要:猜一猜,张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看着老师,估计老师的身高,并说出有多高。 学生猜完后,老师测量自己的身高:1米6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同学们用手势比划出1米有多长,1厘米.相关: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全套教学案例 北师大:栽蒜苗二教学设计 当“联欢图”出现之后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课题:铅笔有多长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0_4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通过测量铅笔、课桌等活动,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2、 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

    12、米之间的关系。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简单的推理能力。4、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 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 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米尺、直尺、一枚一分钱的硬币、橡皮、铅笔盒、小红绳。教学过程:一、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张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学生看着老师,估计老师的身高,并说出有多高。学生猜完后,老师测量自己的身高:1米60厘米。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同学们用手势比划出1米有多长,1厘米有多长。学生伸开双臂表示出约1米长,用食指和拇指间表示出约

    13、1厘米长。师:谁还记得米和厘米用英文字母怎样表示?学生说出米用m表示,厘米用cm表示。师: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明确:米厘米mcm师:刚才同学们对1米长、1厘米长都认识的很好,我们现在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一下我们的铅笔有多长,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铅笔,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学生测量后,汇报结果。学生A:我的铅笔13厘米多一些,差一点不到14厘米。学生B:我的铅笔9cm多一点点。学生C:我的铅笔是新的,正好是18厘米。师: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汇报,我知道有的同学的铅笔长度是整厘米数,能准确地表示出来;而有的同学铅笔的长度是几厘米多,却不能准确地表示出来,这可怎么办呢?学生思考,想办法,发言。(

    14、可能有的同学能说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师:同学们,要想准确表示出你们铅笔的长度,就需要用一个新的、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毫米。板书: 毫米。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越接近就越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在导课的情境创设上,我以这一理论为依据,从学生能看到的老师到估计老师的身高入手,让学生对所学过的长度单位进行回忆,且再一次去感知1米和1厘米的长度,为下面学生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此外,猜老师身高同时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学生显现出极大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没有按教材先认识分米再认识毫米,而是先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原因是想要遵照课题铅笔

    15、有多长,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手里的铅笔长度,学生的铅笔实际上是长短不一的,而书上编排好的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测量,直接认识分米,总觉得有些生硬、牵强。而让学生动手测量自己手里的铅笔,当铅笔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就会想到需要用一个比厘米要小的长度单位,很自然地导入到认识毫米。二、小组合作、观察测量,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1) 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观察直尺上除了有厘米的刻度线以外,还有什么?小组同学合作、交流,探究。汇报:直尺上除了有厘米刻度线外还有许多小的刻度线,这些小的刻度线把一厘米又平均分成了许多小格。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直尺上厘米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

    16、米。出示课件:直尺的放大图:提问:从0刻度到1刻度是几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从1刻度到2刻度间是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从2刻度到3刻度间呢?1厘米里有几毫米?小组的同学合作观察,探究、交流。汇报:每厘米间都平均分为10个小格,也就是说:1厘米=10毫米。老师指出毫米可以用英文字母mm表示。也可以写成:1cm=10mm(2) 引导学生动手测量1分钱的硬币的厚度。量完后学生明确1分钱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一分硬币,再手右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约是1毫米。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厚度约是1毫米?如学

    17、生说出10张纸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等等。(3) 师:同学们,学习了毫米之后,我想现在你肯定能准确地表示出你的铅笔的长了,请动手再测量一下你的铅笔,看一看它到底有多长。学生动手测量、然后汇报。学生A:我的铅笔长是13厘米8毫米。学生B:我的铅笔长是9厘米2毫米。学生C:我的铅笔是85mm(4) 估一估,量一量。你的估计测量结果你的铅笔盒的长度你的橡皮的长度分析: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自主探究应该成为课堂主要的学习形式,而操作也应该是学生理解新知的重要手段。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自己去发现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格,自己思考厘米里有多少个毫米,从而掌握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让

    18、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厘米间小格的长度,测量分钱硬币的厚度,并用手指夹住分钱硬币,然后抽出后再观察两指的间缝,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毫米的长度,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且探究出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再一次来测量自己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和橡皮的长度,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巩固这些知识。2、认识分米(1)引出分米: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了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是不是就已经够了呢?下面张老师就碰到了一道难题,请看:(课件出示:)桌子的高是7( )。这里要求填上合适的单位,该填什么呢?(学生可能会不加思考地填米、或厘米、或毫米。)当学生说出这些单位后,老师相应地演示出7米、

    19、7厘米、7毫米的长度,学生思考。(这时学生一片哗然)。师:填米、厘米、毫米都不行,那么这又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师:课桌的高度不到1米,用厘米、毫米作长度单位又太小,这还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同学们说一说:这个单位规定为多少合适?学生讨论、商量、交流想法。学生能说出10厘米作一个单位比较好,从而得出1分米。板书:分米师指出分米也可以用英文字母dm表示。(2)理解领会:10厘米=1分米1dm=10 cm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3)在米尺上每1分米系一根绳子作为记号,让学生思考:1米里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 10 分米1 m=10 dm(4)在你身上、周围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

    20、约是1分米?如自己的手掌长等。()现在想一想:课桌长7( )。怎样填?分析: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认识分米时我设计了一个疑问让学生帮我,当用学过的单位都不行时,学生想到要再创造一个新的单位来才行,学生这时候想到要有一个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最后通过小组商量,确定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这实际上是个小创造。同时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充分感知分米的长度,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且通过系绳这一活动理解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1、动手测量一下你的课桌高是多少。2、画线段:(1)30 m m (2)2 cm 5 m m (3)1 dm3、判断,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床长

    21、2 厘米 ( );牙刷长约13 毫米 ( );小树高3 分米 ( );老师的讲桌高9分米 ( );小明的身高 cm ( );橡皮的长约 厘米 ( )。分析:练习的设计,既要注重知识性,又要有“真实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既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要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反思:铅笔有多长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极容易混淆。我根据新课

    22、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较好的效果。1、 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现实的理解水平,还要抓住学生心理、思维的形象性、直观性特征,在创设情境以及教学过中,要贴进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还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观察、操作、思考,从而获取知识。本课从估计老师的身高,到动手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还有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课桌的高度等等,都为学生建立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2、 灵活地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地去按排教学层次,设计教学过程。遵照教材所提供的课题,适当地调节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使教学

    23、环节衍接更合理、自然。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认识毫米,能与教材所提供课题结合的更巧妙和紧密。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更有帮助。3、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新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同时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因为学生在活动中脑、手的结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合作、自主性的学习又能促进个性的发展。我让学生多次在合作中操作和探究,讨论和交流。如:观察、探究直尺厘米间的小格的长度、数量,测量铅笔长度、橡皮长度、课桌高度,一分钱硬币的厚度,在米尺上每1分米处系绳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从而把握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关系。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设计、学习活动的编排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是新的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也是我们每个人要认真领会和遵循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地充满活力。


    注意事项

    本文(北师大版二下铅笔有多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