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验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9010整理版带答案.docx

    • 资源ID:6244053       资源大小:77.94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9010整理版带答案.docx

    1、实验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9010整理版带答案实验心理学 历年真题1990年2010年 99一1. 刺激复合感觉器官,会对反应时产生下列哪些影响( D )4P114 A减慢 B无影响 C先减慢后加快D加快2. 两点阈是哪一种阈限( A )5P152 A 绝对阈限B差别阈限C绝对差别阈限D相对差别阈限3. 在单字学习的再认和再测验中,能够再认和再现的单字在全部学过的单字中的百分比就是( D )1P4A. 自变量 B. 控制变量 C. 潜在自变量 D. 因变量4. 实验结果要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组内设计是( C )2P18 A较困难的B不可能的C较容易的 D肯定的5. 司机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或绿

    2、灯时的反应属于( A )4P110 A 选择反应B简单反应C辨别反应 D延缓反应6. 实验中出现低限效应的原因是( B )1P6A. 任务中等困难 B. 任务过于困难C. 练习交数不够 D. 任务过于容易7. 当进行再认测验时,低频字比高频字成绩( C )6P200 A. 更差 B. 一样 C. 更好 D. 无规律8. 对一种气味适应后对另一种在气味的阈限将( B )5P151 A. 不影响 B. 提高 C. 降低 D. 先提高后降低9. 恒定刺激法实验中,三类回答的实验易受被试哪些方面的影响( A )3P70 A. 态度 B. 血压 C. 性别 D. 智力10. 因变量的效度是指( B )1

    3、P5 A. 一致性 B. 有效性C 敏感性 D 可测量性二、多项1. 儿童的电报语言包括( AC )7P208 A. 内容词B. 轴心词 C. 算符 D. 开放性词2. 知觉恒常性包括( BD )5P165 A. 嗅适应 B 大小恒常性 C 视网膜象的恒常性D 颜色恒常性3. 从长远观点来看,对解决问题更有效的策略是( AD )8P248 A 理解 B 死记硬背 C. 机械背诵D 学会推理4. 反应时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D )4P116 A 额外动机 B 预备时间C 智力 D 年龄5. 下列词对中哪些属于联系群集( ABC )6P194 A粉笔黑板B 桌子椅子C男人女人D狗房屋三 1.

    4、 正常人比胖人更多地受 饥饿 影响而进食;胖人比正常人更多地受食物的 外现程度 的影响进食。9P2742. 两维图形的知觉分组原则中有 封闭性规律 、 连续性规律 、 相似性规律 、 接近性规律 。5P1553. 用最小变化法进行实验,被试会产生 习惯误差 或 期望误差 。3P594. 在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25岁以前反应时间逐渐 变快 ,60岁以后反应时间逐渐 变慢 。4P1175. 再认的保存量的计算公式如下;保存量认对 旧项目 的百分比数认错 新项目 的百分数。6P182五1. 短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很短(约1分钟),记忆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过程。6P1732. 实验中的高限效应:要求被试

    5、完全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得到了很好的结果,并且什么没有差别时,就是实验中出现了高限效应。1P63. 节省法:(重学法):一种测量记忆的方法,用来计算记忆的,保持量。6P168、183节省的%=100(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4. 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平时看到听到的,根据一定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即,人们实际上写的或说出来的句子,就是句子表层结构;句子深层结构则是指句子的基本的、比较抽象的意义。7P2185. 减法反应时:邓德斯认为,如果在简单反应中因增加了其他心理过程而使反应时间加长了的话,那么,增加的这些时间就是所增加的心理过程所用的时间。从辨别C反应时间中减去简单A

    6、反应时间,便是辨别这种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由于选择B 反应时间包括了辨别、选择和简单反应时间,而辨别C反应时间仅包括辨别和简单反应时间,那么,从选择B反应时间中减去辨别C反应时间,便是选择反应这种心理操作所需要的时间了。4P1116. 差别阈限:在50%的试验次数中引起感觉差别的最小刺激增量,这个最小的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叫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简称作j.n.d。3P56 六1. 简述部分报告法的实验程序。6P174答:斯波灵用一张有三行,每行有四个字母,共12个字母的卡片作实验材料。刺激卡片向被试呈现50毫秒。接着给被试一个声音,由声音来指示他报告哪一行字母。高音只报告他看到的第一行

    7、字母;中音只报告第二行字母;低音只报告第三行字母,三种声音是随机呈现的。斯波灵的部分报告法证实了,视觉形象的贮存,以在瞬间保存较多的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可以飞快地消失。2. 试述自变量的种类和特点?1P4答:1.刺激特点自变量:如果被试的不同反应是由刺激的不同特性,如灯光的强度、声音的大小等引起来的,我们就把引起因变量变化的这类自变量称为刺激特点自变量。2.环境特点自变量:进行实验时环境的各种特点,如温度、是否有观众在场、是否有噪音、白天或夜晚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时间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无时不在的自变量;特别是在记忆的实验中,你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不用时间作自变量的记忆实验。3.被试特点自变量:

    8、一个人的各种特点,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内外倾个性特征、左手或右手为利手、自我评价高或低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4.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被试的暂时差别通常是由主试的安排,也就是由主试给予的不同指示语造成的。3. 什么是闪光融合和临界闪光频率?5P132答:视敏度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的空间分辨能力;闪光融合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时间变化的分辨能力。例如,书桌上的台灯每秒钟开关一次灯泡,你能很清楚的分辨出亮与暗,甚至每秒10次也能分辨出亮与暗。当灯的亮-暗变化相当快的时候,由于眼睛不能分辨光那么迅速的变化,所以就把亮-暗迅速交替的光看成是连续的光了,也就是闪光融合了。我们把刚刚看成是连续光的时

    9、候,每秒钟亮-暗的周期数称为闪光融合频率,或者叫临界闪光频率。七 图表题 指出图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并对该实验结果做简要的说明。6P203答:1自变量有两个,一个是被试的不同(两个水平正常人、非正常人),第二个是单词的不同性质(两个水平快乐单词、不快乐单词);2因变量是学习单词需要学习的遍数;3控制变量是被试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以及智力等方面,单词的频率、意义性、难度等;4此实验是组内设计实验;5做法:被试包括16名在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6名正常人,两组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社会阶层以及智力等几方面都作了匹配。首先让被试本人用数字评价单词的快乐程度,然后为每位被试选择12对快

    10、乐单词和12对不快单词。要求被试把字单学到连续两次正确地回忆出来,以单词的性质(快乐与不快)为横坐标,以被试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学习遍数为纵坐标,可得到实验结果。6结果:如图,两类被试在达到标准所需的学习遍数上没有显著差别,虽然正常人学习的稍快些。但是两类被试与单词种类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正常人学习快乐单词快于不愉快单词,相反,精神分裂症患者学习不快乐单词稍快于快乐单词。7结论:学习的快乐性原则不适用于非正常人。八 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对输入字符速度的影响。2P倾斜度有10度、15度、20度。答:1.首先确定该实验为组内设计,即被试内设计,每个被试被轮流分配到不同的

    11、实验处理下进行实验。实验共有三种实验处理,即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分别为10、15、20度。2.把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三种实验条件下,在相同的规定时间内记录被试在每种实验条件下输入字符的个数。为了消除实验顺序的影响,可以采用拉丁方的方法安排实验顺序。通过比较被试在三种实验条件下输入字符的个数(或者是比较速度=个数/时间),就可以得出结论;计算机键盘与桌面的倾斜度对输入字符速度究竟有无影响。20001. 在时间估计准确性实验中,一只绿色小灯泡与电钟相连,主试按键让灯亮10秒,然后让被试按键复制10秒 时间,其中被试复制的时间长度是( C )1P8 A自变量 B控制变量 C因变量 D 潜在变量2.

    12、 提出制作心理量表的数量估计法的心理学家是( D )3P98 A 费希纳 B韦伯 C艾宾浩斯 D斯蒂文斯3. 视崖要测量的知觉是( C )P163 A成人深度知觉 B成人视敏度 C幼儿深度知觉 D幼儿视敏度4. 前摄抑制是指( D )普心7P196,实验6P184 A先后学习材料互相干扰 B先后学习的材料无关 C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 D 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5. 有实验证明,在记忆成人的主观组织程度与回忆数量是( B )6P202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无关 D无规律6. 当有人要你判断中年人得心脏病的概率时,你多半首先想到某些朋友有心脏病,然后再来判断中年人患心脏 病的概

    13、率。这样,你想起的例子多少就决定你判断的概率大小,这时你利用的策略是( B )8P265 A.代表性 B.可利用性 C.样本大小 D.记忆7. 移动哈诺伊塔的策略之一是( C )8P253 A整体策略 B部分策略 C 循环子目标策略 D记忆8. 认知失调是用来指( A )9P287A两种互不一致的认知 B两种互不一致的行动 C做事失败后所产生的不愉快状态 D与爱人吵架后所产生的不愉快状态二 :多选1. 在组间设计中,被试的分组原则应该是( BD )2P20 A. 用拉丁方平衡实验顺序 B. 匹配被试 C 用完全的平衡方法实验顺序 D 随机分配被试2. 个案法适宜于研究的对象有(ABD)2P53

    14、 A一个具有超常记忆力的人 B狼孩 C母亲语言与孩子语言的关系 D神童3. 反应时实验中防止“假反应”的办法是(AD)4P120A 改变每次发出预备信号与呈现刺激间的距离 B取消被试 C 实验前口头警告 D插入“侦察试验”4. 两点阈是( AD )5P152,普心5P89 A绝对阈限 B相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能觉察到两个点的最小距离5. 加工层次理论认为,记忆是认知系统对刺激物进行各种不同水平分析加工的产物,记忆取决于(BC)6P188 A. 加工时间 B. 加工层次 C. 加工与提取的一致性 D. 加工与提取的不一致6.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ABCD)8P245 A. 刺激的名称是否呈现

    15、 B噪音 C定势 D个性三1. 因变量的测量与选择应注意其 可靠性(信度)、 有效性(效度)和 敏感性 ;1P52. 可以用 等级排列法 与 对偶比较法 制作顺序量表。3P1023.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 受刺激的感觉器官 、 刺激的强度 ,刺激的 时间特性 和 空间特性 ,以及 有机体的适应状态 。4P112 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有 受刺激的感觉器官 、 刺激的强度 、 机体的状态 、 练习的作用 、 个别差异 。4. 彼得森实验支持了短时记忆的遗忘是 时间 造成的观点。6P1795. 象棋大师下棋经验以及他对于象棋的知识使他能迅速看出棋子之间的关系从而把几个棋子组成一个 块 减轻 了记忆的负

    16、担;6P177五1. 自变量的混淆: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因此也可以说,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1P72. 知觉辨认:知觉辨认是近年来测量记忆的常用方法之一。学习一系列的单字后,把学过的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起来,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所呈现的单字。其结果是学过的单字比未学习过的单字,正确辨认的百分比高。6P1833. 记忆广度:短时记忆不可能贮存很多信息,7加减2,也就是59个项目,是短时记忆所能容纳的,通常认为这也就是记忆的广度。6P1764. 儿童的电报言语:布朗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3个23岁儿童的语言记录

    17、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儿童使用的文法是一种有规则地缩短了的成人文法的形式。他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电报言语”。儿童说的话就像打电报一样,尽量压缩、简化。分为内容词和算符。7P207六1. 简述平均差误法。3P71答:1平均差误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调动被试在实验中的积极性。2平均差误法的典型实验程序:就是实验者规定一个刺激为标准刺激,然后要求被试调节另一个比较刺激,使后者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3例如:在下面这个视觉长度辨别实验的例子中,规定150mm的线段为标准刺激,让被试者调节另一线段的长度,使它看起来和标准线段一样长。事实上不可能每次都能把比较刺激调节的和标准刺激一样长。这

    18、样,每一次比较就会得到一个误差,把多次比较的误差平均起来就得到平均误差。因为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所以可以用平均误差来表示差别阈限值。4求平均误差的方法有两种:a一种是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b另一种是把每次调节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之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5在运用平均差误法测量感觉阈限时容易产生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a为了消除动作误差,被试从长于和短于标准刺激处,开始调节比较刺激的次数要各占一半;b为了消除空间误差,标准刺激在左边和右边的次数也应各占一半。2. 简述彭瑞祥汉字特征抽取实验及其结果。5P157答:1我国心理学家彭瑞祥等(1983)

    19、曾使用速示器进行汉字特征抽取实验。2实验用汉字为30个常用汉字,每个汉字都制成幻灯片,其黑白对比为0.003(为了增加识别困难,把对比度降低),逐一投射到照度均匀的屏幕上。呈现时间从3毫秒开始,然后逐渐增加呈现时间,直至被试连续两次正确写下所呈现的汉字为止。实验要注被试在每次呈现后立即写下所看到的笔划或任何成分。3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对30个汉字辨认的书写过程有共同之处,特别对某些字尤为明显;被试的书写过程有两个特点:a对汉字右下角的笔划往往先抽取。b对结构上属于包围或半包围型的字,如“南”“虑”,被试先写下字的轮廊,然后填充内部细节。3. 通过分析“我看这本书很合适”这个句子,简述句子的表层结

    20、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7P218答:1乔姆斯基提出了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思想。表层结构:平时看到的或听到的,根据一定的文法组织起来的一串词,也就是人们实际上写的或说出来的句子,就是句子的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则是指句子的基本的、比较抽象的意义。2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关系:a两个句子可能有非常不同的表层结构,但是,它们的深层结构却可以是非常类似的,或者是相同的;b两个句子可以有类似的表层结构,但是它们的深层结构,也就是说它们的基本意义可以是很不同的;c有些句子的表层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但它们有不同的深层结构,即一个句子会有两种不同的意思,这种句子叫做“歧义句”。3 “

    21、我看这本书合适”这就是一个歧义句。它可以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意思,或者是这本书很适合我看,或者是我认为这本书很适合(做某种用途)。因此,为了要理解一个句子,我们既要考虑到句子的表层结构,也要考虑到句子的深层结构。4. 在一年的期间内,每个医院都记下男孩出生率超过60%的天数;你认为哪个医院在这样的天数多?为什么? a:大医院,b:小医院,c:两个医院大致一样。 (注:大医院每天约有45个婴儿出生,小医院每天大约有15个婴儿出生。)8P266答:1.小医院;2.因为它符合统计学公式的估计:小样本的数据更容易偏离平均数。七:图表题下图表示的实验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实验设计?说明你的理由 。2P27答:1.

    22、这是一个研究背诵方式时间对延缓再认的影响的实验,采用的是混合设计。2.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A.一个背诵的方式,它有4个实验条件:想象、句子、复述、数字。所有被试分成四组,每组只用一种方法背诵,就背诵方式而言,这是组间设计;B.另一个是背诵时间,它有5个实验条件:背诵2、4、8、16、20秒。每个被试都随机的进行这5中不同时间的背诵,就背诵时间而言,这是组内设计。3.因变量是再认的正确率。因此,这个实验是包含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的混合设计。八:设计题怎样进行实验去获得一条记忆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曲线? 6P186(右上角)答:1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做系列位置效应。2要用自由回忆的方法进行

    23、实验,以绘制一条系列位置效应曲线,证明系列位置效应,应该这样做:a自变量是项目的位置,包括15个水平; b因变量是每个序列记住的人数的百分比;c额外变量包括题目的难度、环境的因素等;d做法:设计15个项目,而且这15个项目的难度是一样的,例如单字的笔画一样多,单字出现的频率也一样。这样,我们就有了从1到15个项目的系列位置。每个被试以不同的顺序学习一遍这15个项目,然后让他们作自由回忆。把再现的成绩按系列位置登记,以项目的系列位置为横坐标,以再现的正确率为纵坐标作图,就可以绘制出系列位置曲线了。 3结论:实验结果说明,记忆的效果与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被试对单字中的头几个字再现得很好,中部的

    24、项目再现的不好,最后几个项目再现得也很好。01. 闪光融合频率测量的是人对( A )5P132 A. 时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 B空间刺激物的分辨能力 C物体形状的分辨能力 D物体颜色的分辨能力2. 波斯纳1970年用实验证明了,在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中,有视觉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的阶段。他所用的实验是( B )4P125 加法反应时实验 减法反应时实验 心理物理学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 当你查到一个电话号码刚要大电话时,有人叫你一声,你抬头打了个招呼,刚才记住的号码忘了,这种记忆现象是( B )6P178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主观组织. 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

    25、起,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呈现的单字,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 C )6P183 再认法 节省法 知觉辨认 偶联合法. 大医院每天约有45个婴儿出生,小医院每天约有15个婴儿出生,在一年内生男孩的比例超过60的天数( D )8P266 大小医院一样多 大小医院无规律 大医院多 小医院多. 默塞在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实验中发现,沉思的被试多提出( C )8P250 . 具体问题 . 假具体问题 一般问题 假一般问题. 提出问题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思想的心理语言学家是( A )7P218 . 乔姆斯基 . 彼德森 . 沃尔夫 . 塔尔文二、多选题. 在应用平均差误法测定感觉阈限时容易

    26、发现( BC )3P72 . 时间误差 . 空间误差 . 动作误差 . 习惯误差. 在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差别阈限时,上限与下限之间的间距称为( AD )3P61 . 不肯定间距 . 主观相等点 . 转折点 . 相等地带. 感觉登记中的信息( AD )6P176/普心P176 . 消失很快 . 消失很慢 能被意识到 . 可能进入时间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的特点( AB )6P182/普心P179 . 容量大 . 保持时间无限 . 容量是7个项目 . 保持时间在分钟以上. 为了避免单字的系列位置效应与单字本身的频率、意义性等属性发生混肴,应该( AC )6P201 确定单字频率和意义性 增加被试人数

    27、单字呈现顺序随机安排 每次以同样的顺序呈现单字. 使认识失调达到和谐的途径有(BC)9P287 克服避免失败的倾向增加一致认识的数目或重要性 减少不一致认识的数目或重要性 与朋友和谐相处三. 一项实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当一个自变量的效果在另外一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下不一样时,我们就说存在自变量的 交互作用 。1P11. 如果用数量估计法来制作比例量表,其结果支持 斯蒂文斯定律 。3P101. 当用选择反应时作因变量时,要考虑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之间的 互换关系 。4P121. 回忆时,人们倾向于按照群集的原则来组织材料,如果没有群集可利用,他们就用自己的 主观组织 。6P196. 经研究

    28、发现,儿童的语言能力与以下三个因素是相关的:1.儿童母系的复杂情况;2.母亲的情绪和言语响应;3.适当的玩具及其有效性。7P213. 调查发现,儿童词汇量的增长速度惊人的快,心理学家称之为 语言爆炸 。7P209. “代表性”和“可利用性”对被试判断事件的概率影响很大,虽然它们不是正确的线索。另一方面, 样本的大小 是一个正确的线索,但人们没有好好利用它。8P266. 一般来说,避免失败的倾向是干扰 积极的 动机的。9P278五. 因变量的信度: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信度指一致性,即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1P5. 自变量的混肴:如果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未控制好的因素,即额

    29、外变量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就叫自变量的混淆。因此也可以说,额外变量就是潜在的自变量。1P7. 视敏度:视敏度是人眼辨别外界物体细节的能力,用视角的倒数来表示。临床医学上称视敏度为视力。视敏度测量的是人眼对刺激物的空间分辨能力。5P127、129、132. 节省法:(重学法):一种测量记忆的方法,用来计算记忆的,保持量。6P168、183节省的%=100(初学时的诵读次数或时间)六、简答题. 什么是75%差别阈限?3P69答: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要求被只作两类回答时,要采用75%的差别阈限计算方法计算差别阈限值。取7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取25%次感觉

    30、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有了上限与下限,1/2(上限-下限)就是差别阈限了。这样,上限和下限的标准刺激比较都有75%的次数可以辨别。所以我们把这种计算差别阈限的方法叫75%的差别阈限。 . 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制成顺序量表?3P103答:在运用对偶比较法制作顺序量表时,要先将样品两两配成对;一对一对地放到被试者面前,让他们从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一个更喜欢的。由于把每对样品呈现给被试时,或一左一右,或一前一后。这样,便会产生空间误差或时间误差。为了消除这些误差,应该把每对颜色让被试比较两次。当每对样品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它们呈现的位置或时间先后,要和第一次的相反。这样,整个实验中每对样品

    31、的呈现顺序是完全随即安排的。最后把每个样品被选中的次数统计起来,再按选中次数按照大小排列,即可得到一个顺序量表。选中次数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 斯塔尔为研究幼婴对文法的理解,设计了一个儿童听偏好的实验。简要说明该实验是怎样进行的?其结果如何?7P217答:通过儿童的听偏好来作为幼儿文法理解率的指标。1自变量是句子的文法(两个水平,符合文法和不符合文法);2因变量是儿童听录音带的时间;3控制变量是句子的长短、文法的难度、儿童的智力、家庭环境等;4此实验为组内设计的实验,除实验组外还有控制组;5根据:选择2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如果这些儿童对符合文法的句子和不符合文法的句子,表现出确定的听偏好,那么,说明他们是能够辨别这些句子的。6做法:选择2岁的儿童作为被试,在两盘录音带上分别录了一些符合文法的句子,如“宝宝需要一些果汁”,和一些不符合文法的句子,如“宝宝一些果汁需要”。录音带放在一个实验装置里,它有两个放音器、两个计时器和两个开关。儿童只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心理学北京自考试题9010整理版带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