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TD无线网络规划优化指导.docx

    • 资源ID:6347198       资源大小:35.54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TD无线网络规划优化指导.docx

    1、TD无线网络规划优化指导TD无线网络规划优化指导目 录概述 41. TD新站入网工作原则与工作目标 52. 频点与扰码 51.2.1 频点分配 61.2.2 扰码规划 61.2.3 时隙码道配置 63. 邻区与切换 81.3.1 邻区配置 81.3.2 切换优化 94. 23G互操作 91.4.1 23G网络结构 91.4.2 23G邻区 91.4.3 23G重选 101.4.4 23G切换 111.4.5 23G互操作指标技术应用 115. 数据优化业务 121.5.1 并发用户数优化 121.5.2 小区吞吐量优化 131.5.3 HSUPA优化 146. 室分系统优化 151.6.1 设

    2、计要求 151.6.2 验收要求 167. 接入性优化 171.7.1 覆盖优化 171.7.2 接入优化 188. 保持性优化 199. 完整性优化 191.9.1 多小区联合检测 191.9.2 动态UpPCHShifting 201.9.3 基于质量切换技术 20概述近期总部下发了2012年网络工作会报告明确指出工作目标“一个必须,三个极致:必须实现GSM网络质量领先,巩固当前的立身之本,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将流量管理做到极致,互联网内容做到极致,四网协调管理做到极致,锻造我们可持续发展之基” 另外,总部给我省制定了重点工作和基本要求。 治理“高切换、弱覆盖”小区: 高切换优化:在采用更

    3、多驻留TD网络的23G互操作前提下,优化频繁23G互操作小区,改善呼叫切换比大12以上; 弱覆盖优化:完善主城区TD深度覆盖与连续覆盖,整改弱覆盖室分小区,主城区TD站间距不应大于GSM,弱覆盖与质差小区占比不超过5%,主城区道路测试TD时长不低于95%。 推动新技术应用,完善TD网络优化手段: 网优手段完善:推动TD MR的开启与优化分析,5月底前,省会、计划单列会、沿海发达城市必须100%开启MR; 新技术应用:推动上行质量切换、多小区联合检测、智能动态信道分配等干扰抑制技术的推广,缩短23G重选时延,降低TD网内干扰。 加强TD/2G联合分析,提升TD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对2G业务热点区域

    4、尤其是2G满配小区要分析数据流量分布,业务使用、终端类型、用户习惯,提出TD的建设需求,并有针对性进行23G联合优化,有效支撑GSM业务分流。TD网络要在进一步提升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更易驻留TD网络的参数设置策略,做到TD网络“先进后出”。通过加强热点区域连续覆盖,同时在确保TD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调整23G切换/重选参数,增强广播信道功率,扩大TD网络覆盖范围,TD网络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促进TD“质”、“量”共同提升。1. TD新站入网工作原则与工作目标(一)TD新站入网原则TD新站应加强城区覆盖补盲,进一步完善业务热点区域的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TD新站应有序入网,避免新站入网对TD网络

    5、质量产生冲击。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现网质量影响,在基站调测、单站测试、工程优化期间,新开通站点应开启CellBar功能。工程优化后(OMC数据配置完成后一周内),关闭CellBar功能,激活小区,基站状态设置为运营,不能设置为调测状态。新开通基站应同时完成TD网内与23G优化联合优化,严把TD工程验收关,工程验收完毕后,方可正式入网使用。基站经纬度核查将TD系统内部GPS位置与基站工程参数进行校对,对经纬度偏差大于100米的小区进行核查,确定是存在位置偏差,还是远端拉远小区。天线参数核查完成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权值参数设置,权值参数设置应与实际安装的天线型号相匹配;驻波比等指标抽查新站开通前,要对

    6、驻波比等重要指标进行检测,不达标的基站不得验收入网,应进行及时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加载业务。小区基础信息平台管理TD室内外小区基础信息应纳入网优平台统一管理,建立完善的TD基础信息管理制度,确保平台数据与实际网络参数一致。(二)TD新站入网目标新站建设目标应完成邻区优化、切换参数优化等工程优化内容,新站现场测试以及网管性能统计指标应符合新站入网标准,实现100%新站规范入网;小区基础信息同步更新制度实现100%新站规范入网,同时建立完善的基础信息。2. 频点与扰码1.2.1 频点分配目前我省使用A+F频段共35MHZ组网,主载波一律配置在A频段,F频段做为扩容使用。室内外采用异频组网方式,R4

    7、和HSDPA异频组网,具体如下:表一:A频段分配原则 场景室内室外频点号F1F2F3F4F5F6F7F8F9100551006310071100801008810096101041011210120中心频点(MHz)20112012.62014.220162017.62019.22020.82022.42024备注中兴区域HSDPA频点建议优先使用F5,F6,诺西区域HSDPA频点建议优先使用F8,F9表二:F频段分配原则场景室内室外频点号F1F2F3F4F5F6F7F8F9F10F11F12940594139421942994379445945594639471947994879495中心频

    8、点(MHz)18811882.61884.21885.81887.4188918911892.61894.21895.81897.41899备注HSDPA频点建议使用F7,F81)A频段上需配置1个或2个的HSDPA载波。2)建议六忙时平均HSDPA最大用户数大于3个的小区,可开启3块HSDPA载波,本小区的HSDPA载波数配置小于或等于本小区的总载波配置。3)如专用于H业务的频点分配到主载波则在主载波上配置H时隙。1.2.2 扰码规划原则上以扩频因子为16作为复合码组的规划,其余参照以下细则。1)相邻小区不能使用同频同码字和同频同码组。2)邻区的邻区不能采用同一扰码组(扰码组共32组)。3)

    9、相邻小区的不能出现零时延重码。4)优先分配扰码对互相关值低的扰码,当有多个扰码对都满足要求时(低于相关值门限),优先分配相关值低的。5)当有重码码字需要被使用的时候,优先使用大时延重码。6)次优码(相关值大于门限)优先使用在偏远地方,次优码优先选择相关值接近门限的码字。1.2.3 时隙码道配置根据业务调配需求合理配置公共信道、控制信道和PS资源调度策略,建议各类资源配置标准如下:全网上下行时隙配比统一设置为2:4。主载波 2:4配置,hsdpa时隙数:3,PCCPCH、PRACH分别占用码道数:2个;SCCPCH占用码道总数:4个;HS-SICH、HS-SCCH分别占用码道数:4个(HS-SI

    10、CH在TS1,HS-SCCH在TS3);HSDPA载波的HS-PDSCH占用3个业务时隙(TS4,TS5,TS6),如表1。表1下行TS0上行TS1上行TS2下行TS3下行TS4下行TS5下行TS61PCCPCHHS-SICH1DPCHHS-SCCH1HS-DSCHHS-DSCHHS-DSCH2PCCPCH3HS-SICH2DPCHHS-SCCH245SCCPCHDPCHDPCHDPCH6SCCPCH7SCCPCHDPCHDPCHDPCH8SCCPCH9DPCHDPCHDPCH1011DPCHDPCHDPCH1213DPCHDPCHDPCH1415FPACHPRACHDPCHDPCH16辅载波

    11、 2:4配置,hsdpa时隙数:3,HS-SICH、HS-SCCH分别占用码道数:4个(HS-SICH在TS1,HS-SCCH在TS3);HSDPA载波的HS-PDSCH占用3个业务时隙(TS4,TS5,TS6),如表2。表2下行TS0上行TS1上行TS2下行TS3下行TS4下行TS5下行TS61HS-SICH1DPCHHS-SCCH1HS-DSCHHS-DSCHHS-DSCH23HS-SICH2DPCHHS-SCCH245DPCHDPCHDPCH67DPCHDPCHDPCH89DPCHDPCHDPCH1011DPCHDPCHDPCH1213DPCHDPCHDPCH1415DPCHDPCHDP

    12、CH16辅载波,HSUPA和HSDPA共载波的码道配置图(如表3),E-RUCCH、E-AGCH分别占用码道数:2个;E-HICH占用码道数:1个;HS-SICH、HS-SCCH分别占用码道数:4个;FPACH占用码道数:1个,HSUPA载波的E-PUCH占用1个业务时隙(TS2),HSDPA载波的HS-PDSCH占用3个业务时隙(TS4,TS5,TS6)。表3下行TS0上行TS1上行TS2下行TS3下行TS4下行TS5下行TS61ERUCCHE-PUCHE-AGCHHS-DSCHHS-DSCHHS-DSCH23HS-SICH1HS-SCCH145HS-SICH2HS-SCCH267DPCHE

    13、-HICH89DPCHDPCH1011DPCHDPCH1213DPCHDPCH1415FPACHDPCHDPCH163. 邻区与切换1.3.1 邻区配置(1)在配置邻区时,根据基站所在位置,正向配置两圈,反向配置一圈,地理位置上直接相邻的小区一般要作为邻区;(2)避免漏配邻区:需合理进行邻区配置,根据实际测试情况,室外TD小区的邻区数量不小于6(视实际情况而定),室内小区邻区数量不小于2;(3)避免邻区多配:邻区距离小于5km,邻区数量不大于16条;(4)邻区一般都要求互为邻区,在一些特殊场合,可能要求配置单向邻区(5)避免终端邻区测量异常:控制邻区频点数(计算时排除服务小区所使用的频点)不大

    14、于7;(5)室内外邻区不存在同频同扰,同频同码组;(6)所有TD小区不得出现同频扇区相对;(7)对于高层室内小区,建议低层出入口与室外小区配置1或2条邻区,高层只配室内小区邻区,而不配置室外小区邻区。(8) 诺西设备,定义跨RNC邻区关系时,应使用最高版本(R7版本)。1.3.2 切换优化1) 定期开展邻接关系的参数核查工作,包括:共站未配邻区、单配邻区、超远距离邻区、邻居个数、同频邻区个数、异频邻区个数、邻区顺序号重复检查(中兴设备)、邻区必配距离内未配检查;2) 扰码检查:邻区同频同扰码、邻区同频同扰码组、一定距离内同频同扰、一定距离内同频同扰码组检查;3) 切换参数检查: 小区切换入/切

    15、换出开关设置为“打开”; 切换算法选择开关设置为“打开”; 切换值迟滞,建议1g事件配置6db、2a事件配置为12db; 小区个体偏移(默认设置为0,正值容易切换、负值难切换,根据情况配置); 切换时间迟滞,当前一般设置640ms或1280ms。 过滤系数一般设置为6。建议:工程优化阶段考虑优化前期多配置邻区,然后根据OMC切换次数统计筛选邻区。4. 23G互操作1.4.1 23G网络结构 23G覆盖同一区域的RNC和BSC,原则上应归属在同一个MSC POOL或SGSN POOL,以减少系统间互操作时延。1.4.2 23G邻区做好23G邻区关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系统间邻区关系

    16、一致性问题,TD侧标识参数有MNCMCCRNC_IDCELLIDLACSACFREQ扰码,GSM侧标识参数有NCCBCCLACCIBCCH。(2)检查系统间邻区关系数量过多问题,G-TGGSM重选参数参数名称推荐值宏蜂窝微蜂窝最小接入电平(dBm)-98-100空闲模式小区异系统重选测量门限(dB)3至73至7重选时延(s)22重选迟滞1(dB)44说明:1、集团TD-G重选参数异常判断条件:(Qrxlevmin+Ssearch,RAT-85dBm Or Qrxlevmin+Ssearch,RATTD重选参数一般场景下GSM小区按下表推荐值进行设置。参数(中文)参数(英文)所有小区含义GSM侧

    17、TDD系统间重选门限TDD_Offset5至7-90至-84dbmGSM侧启动异系统测量门限Qsearch_I7一直测量对于覆盖高速路段小区,禁止G-T重选,建议设置值如下:参数(中文)参数(英文)高速场景小区含义GSM侧启动异系统测量门限Qsearch_I15不测量TD小区说明:1、TDD_Offset在NSN GSM设备侧参数为FDD;Qsearch_I在NSN GSM设备侧参数为QSRI;2、集团G-TD重选参数异常设置情况:Qsearch_I10or TDD_Qoffset8(高速场景以上述参数设置为准)。1.4.4 23G切换异系统3A切换参数推荐如下:推荐值参数名称宏蜂窝微蜂窝CS

    18、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dBm)-94-96-94-96CS业务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dBm)-76-76CS业务3A事件迟滞(dB)44CS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ms)12801280H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dBm)-98-98H业务异系统切换PS判决门限(dBm)-68-68HS业务3A事件迟滞(dB)44H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ms)12801280PS非H业务使用频率RSCP质量门限(dBm)-98-98PS非H业务异系统切换PS判决门限(dBm)-70-70PS非H业务3A事件迟滞(dB)44PS非H业务3A事件延迟触发时间(ms)12801280说明:集团TD-

    19、G切换参数异常判断条件:(UsedFreqCsThdRscp-HystFor3A/2-85 Or UsedFreqCsThdRscp-HystFor3A/2-85 Or UsedFreqR99ThdRscp-HystR99For3A/2-85 Or UsedFreqHThdRscp-HystHSPAFor3A/2-100)。1.4.5 23G互操作指标技术应用 基于IMEI的系统间切换为提升系统间切换指标,对于某些网间切换成功率低的终端,可禁止其发生切换。要求每月定期检查各个RNC的IMEI表,控制IMEI的数量(TAC号),尽量不超过100。 2D+3C策略应用对于PS系统间切换成功率低地市

    20、可以考虑采用2D+3C策略,为减小门限修改对PS系统间切换指标波动,建议2D Event设置为现网配置的本系统门限,Time to Trigger2D为640ms,2D值迟滞为2.5dB;2F Event触发门限设置为现网配置的本系统门限+6db,Time to Trigger2F为1280ms,2F值迟滞为0dB;3C Event触发门限设置为现网配置的异系统门限,Time to Trigger2F为640ms,3C值迟滞为2.5dB;策略应用后需要观察指标变化情况,优化差小区。5. 数据优化业务1.5.1 并发用户数优化 对于数据业务,应优先保证用户接入,再考虑用户吞吐量优化。1.5.1.

    21、1 帧分复用技术1) 帧分复用开启前需要评估该小区是否存在由于拥塞导致的HS接入失败、码资源利用率是否大于50%、忙时最大HS接入用户数是否大于等于6*N(N为HS配置的载波数);2) 帧分复用系数建议采用2倍复用,容量受限时优先考虑扩容:3) 部分老终端不支持帧分复用,功能的开启会影响掉线率、接通率等指标,开启后需要实时关注KPI指标波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解决。1.5.1.2 控制信道空分复用技术优先采用帧分复用,控制信道空分复用应与业务信道空分复用同步使用。a) 空分复用技术主要应用于室内分布系统,暂不建议用于宏基站;b) 同一个小区由多个单通道RRU或一个多通道RRU进行覆盖,2倍速

    22、空分要求单小区通道数量至少大于2个,4倍速要求单小区通道数量至少大于4个;c) 不同通道用户间隔离度至少能够达到12dB以上。1.5.1.3 拥塞控制算法拥塞控制是通过资源再分配提高高优先级用户的接入成功率。1) 一般情况不考虑用户等级区分,即CS/PS的RAB都不具有强拆其他用户的能力,都不具有被有强拆能力的用户强拆,否则,会造成PS/CS业务的掉话率攀升,该参数在CN侧配置。2) 集团测试期间为保证下载速率,VIP用户优先保证速率,则需要满足以下两点 默认VIP用户具备强拆能力,可以强拆所有普通用户; 默认VIP用户不具备被强拆能力,即不能被其他用户强拆。1.5.1.4 初始接入速率控制初

    23、始速率= minmaxNBR,GBR,业务最大速率NBR为RNC级参数-业务保障速率,GBR为RAB指派带下来的保障速率,为核心网针对S类保障速率,业务最大速率为用户能力速率。原则上保障速率设置32k,若某RNC下有30%个小区HS最大用户数超过6个,则保障速率应设置为16k。1.5.2 小区吞吐量优化1.5.2.1 业务信道空分复用技术室分小区由多个单通道RRU或一个多通道RRU覆盖,建议开启2倍空分复用,并同步使用2倍控制信道空分复用。1.5.2.2 调度算法优化优先考虑使用PF调度算法,载干比好的RNC区域可使用MaxCIR算法。禁止使用RR算法。1.5.2.3 控制信道功控优化1、HS

    24、-SCCH最大发射功率推荐值为-3db;2、HS-PDSCH总功率推荐值为30db;3、HSSICHSIRTARGET推荐值202,对干扰不高的小区,为了提高定点速率可以逐步提升,最大不要超过242。1.5.2.4 升速降速控制建议全网开启升速降速控制。由于1.6M的HSDPA业务至少需要上行32k的带宽支持,一个32k DPCH信道占用4个VRU,一个上行时隙资源只能接入4个上行32k的HSDPA用户业务。升速降速控制(诺西称为动态信道配置控制,即DCCC算法)的作用为:如果BE(I类、B类)业务有数据需要传送,同时也有资源可用的条件下,为该业务配置较大的信道带宽;如果BE业务的数据已经传输

    25、完毕或者只有少量数据偶尔传输,则为该业务配置较小的信道带宽。诺西的升降速门限设置:参数编号中英文名称推荐值1DCCC调速策略可升可降2上行BE业务初始接入速率D323上行DCCC金牌用户最大可调速率D1284上行DCCC银牌用户最大可调速率D1285上行DCCC铜牌用户最大可调速率D12864A事件触发门限D51274A事件触发时间D64084A触发后的挂起时间D800094B事件触发门限D1024104B事件触发时间D256011触发后的挂起时间4BD8000中兴升降速门限设置:字段含义字段名称ZTE缺省值4A事件报告次数满足多少次的时候,可以触发上调。EventANum34B事件报告次数满

    26、足多少次的时候,可以触发下调EventBNum24a事件时间迟滞e4aTimeToTrigger120ms4a事件上报后的缓冲时间e4aPendingTimer1s4b事件时间迟滞e4bTimeToTrigger1280ms4b事件上报后的缓冲时间E4bPendingTimer2s1.5.2.5 载波间动态负荷调整1) 现网每个小区配置2个HS载波都需要开启载波动态负荷调整;2) 中兴和鼎桥算法机制不一致,参数配置时需要考虑: 中兴NBR需要设置32k,负荷均衡容量差门限配置64k; 鼎桥算法是根据HSDPA用户数及RU剩余量判决。开启算法会增加用户HSDPA资源重配次数,增加掉线率,注意观察

    27、指标波动,异常情况及时分析解决。1.5.3 HSUPA优化1.5.3.1 开启原则 若RNC内R6及以上版本终端占比大于5%,则开启HSUPA。区域内每个小区需要配置2个HS,其中一个HS载波升级到HSUPA/HSDPA,另外一个载波保留为R4/HSDPA。UPA不设置在主载波。1.5.3.2 故障定位 当前UPA终端不成熟,出现业务异常时需要判断终端还是网络问题。1、 终端问题确认当前UPA终端性能还不成熟,可能出现的终端问题如下: UE默认等级能力较低,或者测试前UE等级能力被修改; 申请速率要大于UPA最大速率,比如上行512k/下行2048k; UE芯片问题,测试中总结UE对应芯片类型,是


    注意事项

    本文(TD无线网络规划优化指导.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