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docx

    • 资源ID:6430988       资源大小:108.3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docx

    1、第二单元综合测评第二单元综合测评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括号里)1某校八年级学生要开展一次“近代化探索的探究”专题活动,在这一主题下,下列哪个历史事件不可以进行探究()A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B戊戌变法为什么不能成功C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该不该 D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2历史课上,历史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近代史上的12位历史人物,让学生将这些人物进行一下分类,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分类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你帮他挑选出来()A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B张之洞、孙中山、袁世凯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D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2、3如果你的同学想搜集洋务运动时期的歌曲,你应建议他在下列哪段历史时期寻找()A19世纪60年代90年代B19世纪60年代80年代C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D19世纪70年代90年代4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农民时问道:“目前,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农民说:“我的心愿与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一致。”农民的心愿是()A自强B求富 C求知D自立5学校让以“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为主题出一期板报,宣传委员不需要查找下列哪个工业的资料()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汉阳铁厂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 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

    3、明洋务运动()A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B为民族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7一名洋务派成员可能会参与下列哪些活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民用企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ABCD8 1895年,身居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爱国壮举是()A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C公车上书D成立兴中会9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A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 B揭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C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D戊戌变法结束10张阿姨想利用网络查找一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她使用的关键词是“戊戌变法”,如果换一个关键词,最恰当的应是()A百日维新B公车上书C戊戌政变D中外纪闻11使康有为、梁启

    4、超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警醒并要求变法的事情是()A鸦片战争失败 B八国联军侵华C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D洋务运动失败12某学堂负责人因废八股,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A咸丰帝 B道光帝C光绪帝 D同治帝13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他是没有地方可逃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甘为变法而捐躯14在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A训练新式军队B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

    5、,创办报刊,开放言论15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共有的内容是()A改革政府机构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创办报刊16某旅行社的负责人说,他们旅行社将为去中国同盟会成立地旅游的游客提供优惠,旅行社负责人提到的是下列哪座城市()A曼谷 B新加坡 C东京 D檀香山17张教授用“三民主义”的内容给自己三个儿子当笔名,他三个儿子的笔名应是()A民族、民权、民生 B民主、民权、民生C民主、民族、民权 D民主、民族、民生18有的史学家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即孙中山)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

    6、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孙中山摸到的时代主题主要是()A要均分地主土地B要反对外国侵略C要自强、求富D要实行三民主义19广播里,广播员正在慷慨激昂地朗读着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广播员朗读的应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B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创立合众政府D驱除鞑虏,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创立合众政府20在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之前,老师先让同学们把自己对辛亥革命的了解写下来,下列是同学们对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了中华民国 B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推翻了清朝的统治21 2000年春,一

    7、群中学生在进行一次“老寿星”的社会调查中,遇到两位老人。当同学们询问她们有多大年纪时,较年轻的那位指着较年老者说:“她是我母亲。我出生于辛亥革命那年,我母亲出生时发生了甲午中日战争”。弄得在场的同学们莫名其妙。请你告诉同学们,这两位老人各是多大()A105岁和87岁B104岁和83岁C103岁和80岁D106岁88岁22在近代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他们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下图所示人物参与了()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23爷爷让小华给他介绍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小华可以介绍下列哪些内容()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

    8、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BCD24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A维新变法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5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A强学报B新青年 C中外纪闻 D民报二、非选择题(50分)26识图题图A 图B(1)图A是()图B是()。属于“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是(),参与创办万国公报的是()。(每问分,共四分)(2)将下列名言对应的人物序号

    9、填写在名言后的括号内。(每问分,共分)A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B变者,天下之公理也。()(3)这两个人物属于哪个派别?他们在19世纪末参与了哪一项重大改革运动?(每问分,共分)(4)在这次改革运动失败后,其中一人逃往国外,一人能逃却不逃,英勇牺牲。若是你,你会选择哪种做法,请说出理由。(分,言之有理即可)27下课了,红红和兰兰正在激烈地争论着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她俩为了能说服对方,引经据典,争论的相当激烈。争论的最终结果是,红红基本同意材料一的观点,兰兰基本同意材料二的观点。站在一旁当听众的芳芳小朋友被她俩的争论搞糊涂了,急切想弄明白二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请你帮帮芳芳小朋

    10、友,将下列几个问题的答案写出来。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请回答:(1)材料一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是什么(分)?它代表了哪个派别的观点?(分)(2)材料二对中国贫穷和落后原因的分析是什么?(分)它代表了哪个派别的观点?(分)(3

    11、)你同意哪个派别的观点?请说明理由。(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材料二: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据清史资料请回答:(1)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谁?(分)(2)对联中的“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分)该事件爆发于何时?(分)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分)他们为什么有各自的看法?(分)(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该事件的真相?(分)(至少讲二种方法)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

    12、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摘自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二: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即形式主义的方法。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以此为口号,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分)(2)陈独秀等人掀起的这场运动在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分)?结合材料二说说这场运动有哪些局限性。(分)李教授是

    13、个历史专家,他学习历史的一个窍门就是经常利用报纸上的新闻,自己给自己出题来学习历史。比如,他在一份残缺的报纸上阅读完下列内容后,给自己出了5道题,并迅速做出了答案。你是否也能答出这几道题,试试看。材料:“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摘自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请回答:(1) 材料中的“九十年前”具体指哪一年?(分)(2)材料中这场“革命”指什么革命?(分)“先生”是指谁?(分)(2) 有人认为“这场革命

    14、是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的第一次剧变”,原因是什么?(分)(4)“先生”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所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哪些?(介绍3个即可)(分)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一、单项选择题题号10111213答案DBABDDBCAACC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CCADABDCDBD二、非选择题26(1)谭嗣同,梁启超,谭嗣同,梁启超。(每问1分,共4分)(2)A(图A),B(图B)。(每问1分,共2分)(3)维新派,戊戌变法。(每问1分,共2分)(4)略。(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2分)27(1)李鸿章认为中国的工业技术(如兵器制造)落后于西方,但不缺人才,应

    15、引进西方先进技术(2分);洋务派(1分)。(2)梁启超则认为是思想方法的问题,中国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去创新,所以贫穷、落后(2分);维新派(1分)。(3)略(要言之有理,论据充足。)(3分)28(1)孙中山(1分)。(2)武昌起义(1分);1911年10月10日(1分);材料一对武昌起义持肯定态度,材料二对武昌起义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乱党叛乱(2分);因为这两则材料的作者站的立场不同,材料一的作者是站在革命派一方的,而材料二的作者是站在清政府一方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同(1分)。(3)上网、历史书籍(2分)。29(1)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每问1分,共3分)(2)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分)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1分)(1)1911年(1分)(2)辛亥革命。孙中山。(每问1分,共2分)(3)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4)创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等。(3分)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评.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