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毕业设计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docx

    • 资源ID:6471181       资源大小:34.2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设计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docx

    1、毕业设计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二一五年十一月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方案项目编号: 2015-11 所 长: 卢昌泰 总工程师: 康 强 勘察设计单位: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调查证书等级:乙级证 书 编 号:川林设(2015)乙字第7号发 证 单 位:四川省林学会项 目 名 称 :欧洲投资银行优惠紧急贷款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生态修复项目都江堰市实施方案调 查 单 位 :四川农业大学第二林业勘察设计研究所所 长 :卢昌泰 总 工 程 师 :康 强 项 目 负 责 人 :何静技 术 负 责 人 :审

    2、核 :卢昌泰 报 告 编 制 :康 强 王金德 图 件 编 绘 :邓丰兰 刘燕君 赵 芳 统 计 分 析 :刘燕君 喻 敏 彭鳕娇 赵 芳 调 查 编 制 人 员 :卢昌泰 康 强 何崇杰 王金德 冯永林刘燕君 蒲才军 邓 强 杨志刚 韦文君唐椿杰 张 岳 文 琪 喻 敏 杨 森严丽平 何 静 彭鳕娇 赵 芳 吴 婷 唐素平 协 助 人 员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 肖前刚 廖兴勇 谢中安 李文俊 都 江 堰 市 林 业 局 : 柳贤昌 林 彬 游先玖 陈 忠 都 江 堰 国 有 林 场 : 董忠映 叶 洋 龙-虹 口 自 然 保 护区 : 赵志龙 梁红英 1.项目基本情况1.1 自然地

    3、理状况都江堰市因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 都江堰是四川省省辖市,成都市代管。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的岷江出山口。东南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8公里。介于北纬30443122,东经1032510347之间。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交界,东与彭州市、郫县、温江县相连,南与崇州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3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8公里,总面积1207平方公里。灵岩山位于都江堰市区的西北角,它与玉垒山相邻,从灵岩山往北走不到十里就是著名的紫坪铺大坝,滚滚的岷江水顺流而下从灵岩山边奔腾而下涌入都江堰水利工程。在灵岩山的山角下有著名的旅游景点二王庙、

    4、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古堰景区。1.1地形地貌都江堰市西北部属龙门山脉中南段皱褶带山地,东南部是川西构造平原(成都平原),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地势,最高海拔4582m,最低海拔592m。地域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兼有高、中、低山及丘陵、平坝,大致为“五山二丘三分坝”。西北部山地峰岭连绵,沟深坡陡,为典型的侵蚀构造垄状高山体。靠西由南至北山体略缓,成南北走向,山地肥沃。东北部为丘陵区,坡缓山小,偶有农田相隔。东部、西部为平坝,为典型农业区。1.1.2气候都江堰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因地处成都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过渡地带,西北群峰耸立,地形骤然升高,阻碍东西季风气流,凝云

    5、降雨,构成为著名的“华西雨屏”带。年平均气温约15.2,年降雨量约1400mm。坝、丘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山区属“盆周山地”温凉气侯,气候凉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季长,秋湿冬干。1.1.3土壤都江堰市的土壤呈明显的垂直带谱分布,总体上分为五类,依次是平原冲积土,分布于海拔700m以下;山地黄壤分布于700-1600m,丘陵部分呈紫色土;山地黄棕壤分布于1600-2200m;山地棕色灰化土分布于2800-3500m之间;草甸土分布于3500m以上。1.1.4森林植被都江堰市植被属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在植物区划上属盆周西部中山植被区,龙门山植被小区,植被类型随海拔的

    6、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分布带。常绿阔叶林带:海拔750m以下为农田植被,森林植物以人工栽培的四旁树、竹为主。海拔7501500m是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叶混交林。由于其分布地理环境优越,水热充分,土地肥沃,人为活动较频繁,除个别风景区外,原始植被基本被人工林、次生林所取代。人工林主要有杉木林、柳杉林、桦木、喜树及厚朴等“三木药材”林,次生林主要为桦木、青冈、灯台、丝栗、润楠、化香、刺楸等,是历史上采伐后不断交替形成的林分,林相不整齐,林分质量不高。落叶阔叶为主的混交林:海拔15002300m,植被以落叶阔叶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建群种主要以壳斗科、槭树科、桦木科、漆树科、山毛榉科树木为主。伴生的常绿

    7、树有木兰科、山毛榉科、栲属、石栎属、樟科的乔木。原生树木品质较好,但采伐破坏严重,次生落叶先锋树种占林分主要地位。高山针叶林:海拔23003200m,植被为亚高山暗针叶林,优势树种为冷杉、铁杉、落叶树为槭树科植物。大部分区域植被保护良好,是都江堰市的生态林保护重点植被类型。高山灌丛及草甸:海拔3200m以上,植被属亚高山灌丛,草甸及流石滩植被。主要有杜鹃花科、蔷薇科、小蘖科、毛茛科、菊科等植物。是最脆弱的生态植被类型,属绝对禁止商品性经营的类型。1.1.4.1森林资源现状都江堰市总面积120769.0hm2。其中,集体85816.5hm2,占幅员面积的71.06%;国有34952.5hm2,占

    8、幅员面积的28.94%。全市林业用地面积72531.3hm2,占60.05%;非林业用地48237.7hm2,占39.94%。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2434.2hm2,疏林地12.2 hm2,灌木林地8093.7hm2,未成林造林地 204.3hm2,苗圃地100.7hm2,无林地1686.2 hm2。全市有林地覆盖率为51.69%,灌木林覆盖率为3.35%,四旁竹346700吨,约4.51%的覆盖率;四旁树2299277株,约1.68%的覆盖率。森林覆盖率(有林地加灌木林地、四旁树等占地面积覆盖率)为61.23%。都江堰市现有活立木总蓄积5149568m3,其中有林地4860829m3,占活

    9、立木总蓄积的94.4%;疏林地98m3;散生木68239m3,占1.3%,四旁树蓄积220660m3,占4.3%。国有林蓄积2876444m3,占总蓄积的55.86%,集体林蓄积2273124m3,占总蓄积的44.14%。1.2社会经济状况全市幅员面积1208km2,有19个乡镇,1个工业区,总人口61.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9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52元。农业用地24973hm2,林业用地72531 hm2,其它用地23265 hm2。耕地面积19453 hm2,人均耕地面积0.044 hm2。粮食单产577kg,粮食总产量16.85万t,人均占有粮食量276kg。灵岩河流域面积4

    10、.8km2,总人口1300人,其中农业人口有400人,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1/3,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0800万元。1.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林业项目管理机构健全,设立了四川省林业厅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都江堰市林业局行业行政管理体系,从事计划、林政、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营造林生产、林产加工贸易等方面指导、调控、监督和管理。都江堰市林业局下辖科技绿化造林科、林政资源科、计划财务科、办公室等科室,1个国有林场、7个片区林业工作站。现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42人,其中工程师12人,助理工程师25人。全市营林、路桥、房屋建设等各类人才齐备。近年来,求真务实的都江堰林业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工作全局,

    11、在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林木种苗等工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工程实施经验,为林业系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1.4灾害的损失及评价1.4.1 灾害损失情况“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都江堰市林业基础设施及办公设备受到严重损毁;24个基层站点有17座房屋已大部分垮塌或成危房,不能使用;森林损毁14333hm2,其中生态公益林9000hm2,经济林5333hm2;直接经济损失累计14.6亿元。1.4.2灾害影响评价“5.12”地震造成都江堰市森林植被严重毁损,森林覆盖率下降,使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伴随着大量次生灾害的发生

    12、,导致全市森林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珍稀野生动物(如大熊猫)栖息场所受损,林业产业与森林生态旅游设施严重破坏,林农增收渠道减少,加重了森林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和林业产业发展的压力。2.设计原则2.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的林业生产基础设施设备,坚持依靠科学、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因灾施策,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全面恢复森林植被,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重建结构稳定、效益显著、质量优良的森林生态系统,保障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2建设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优

    13、先安排受灾特别严重,恢复重建工作难度大、任务重的区域,确保灾后重建按照轻重缓急有序开展。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原则。灾后重建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受灾林区职工群众意愿和当地民族风情,改善受灾林区生产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对林区灾情全面调查、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受灾区域、损失程度、自然地理条件,分类制定项目建设方案、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林区灾后重建任务重、周期长、资金需求大,要在各级政府主导下,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灾后重建工作。2.3建设目标(1)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使用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开

    14、展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开展植树造林、林草恢复,林区基础生产设施和森林防火与森林安全监测体系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森林保护能力建设,实现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都江堰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运用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理论,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工程自然修复为主。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受损植被。(3)恢复重建森林防火、动植物病害防控设施和林区基础设施,为生态修复提供基本的保障条件。3.布局与范围3.1 项目建设布局3.1.1 布局原则(1)属于都江堰市政府认定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重点规划范围;(2)突出重点,点面结合,能为灾区全面生态修复提供示范

    15、;(3)项目区相对集中,便于实施和管理;3.1.2项目区布局 灵岩山位于都江堰市区的西北角,它与玉垒山相邻,从灵岩山往北走不到十里就是著名的紫坪铺大坝,滚滚的岷江水顺流而下从灵岩山边奔腾而下涌入都江堰水利工程。山顶上有古老的寺,在灵岩山的山角下有著名的旅游景点二王庙、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古堰景区。由于灵岩山的地理位置独特,再加上它的山势秀美,满山被高大的乔木所覆盖,使得灵岩山显得格外幽静,凉快。在它的山角下有缆车可直达山顶,山顶上有古老的寺庙“灵岩寺。在山顶上你可以俯瞰都江堰水利工程,还可以俯瞰几乎是躺在山的绿色怀抱中的都江堰城区风光。因此在布局时应慎重考虑其周围的恢复措施或者项目开发应于当地的经

    16、济、建筑物布局、交通发展等相结合。3.1.2.1 林草植被恢复林草植被恢复面积4000hm2,分布在虹口乡、龙池镇、向峨乡、紫坪铺镇、青城山镇、中兴镇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市国有林场。其中人工造林涉及虹口乡、龙池镇、向峨乡、紫坪铺镇、中兴镇5个乡镇;人工点撒播涉及虹口乡、龙池镇、向峨乡、紫坪铺镇、青城山镇5个乡镇;封山育林涉及虹口乡、龙池镇2个乡镇及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都江堰市国有林场两个国有林区单位。3.1.2.2 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恢复重建(1)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野牛坪新建1座了望台;并维修大水沟桃子杠了望台。(2)重建向峨乡红光村、紫坪铺镇岷江村、玉堂镇龙凤村巡护、管护用房。

    17、(3)重建虹口乡联合村、深溪村及龙池镇龙池湖边的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所属的2个保护站及1个大熊猫监测站用房。(4)重建虹口乡久红村及龙池森林公园内监测站用房。(5)重建向峨乡鹿池村、紫坪铺镇岷江村、大观镇大观村3个木材检查站及大观镇丽江村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6)将大观镇丽江村防火、防病虫用房与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合并重新修建。(7)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巡护道路。(8)在虹口乡深溪村及联合村建设林区道路。3.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3.2.1 林草植被恢复都江堰林草植被恢复面积4000hm2。人工造林800.0hm2、人工点撒播158.2hm2,封山育林3041.8hm2。3.2

    18、.2 生物多样性保护设施恢复重建瞭望台重建1座,了望台维修加固1座,巡护、管护房重建1200m2,保护站点用房重建1500m2,监测站用房重建1080m2,工作站、检查站用房重建1600m2,防火、防病虫用房重建280m2,巡护及防火道50km,林区道路16km。3.2.3 能力建设(1)配置防火设备873件(套)。其中高压水泵10组,锄头100把,砍刀100把,斧头90把,水袋10袋,接力水泵10台,防火车1辆,帐篷10套,扑火装备90套,水枪10支,消防铲78把,消防多用铲80把,消防桶80个,野炊工具10套,油锯20把,发电机10台,手持对讲机12台,风力灭火机20台,森林防火巡护工作服

    19、100套。(2)配置病虫防治设备80台(个)。其中太阳能测报灯10台,背负式机动喷雾机10台,机动打孔机10台,高枝剪10把,监测工具箱10个,手动喷雾机10台,调查工具箱10个,手推远射程喷雾机10台。(3)技术培训10期,制作培训资料2000套。4.营造林技术设计4.1 建设目标在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使用国外优惠紧急贷款开展都江堰灾后生态修复,开展植树造林、林草恢复,林区基础生产设施和森林防火与森林安全监测体系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森林保护能力建设,实现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促进都江堰市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运用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理论,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工程自然修复

    20、为主。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恢 复受损植被。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修复都江堰市林区受损房屋、管护站点、巡护道路、森林防火、病虫防治等生产设施;林草植被恢复面积4000hm2,全市森林覆盖率恢复3.3个百分点,生态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初见成效。4.2 营、造林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林业作业设计是林业工程总体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按年度将总体设计确定的建设内容、技术要求和建设资金落实到山头地块,其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营造林工程的质量和资金使用的效果,因此林业作业设计必须编制技术先进、可操作性强。(1)作业设计要符合总体设计确定的工程建设范围、建设对象、设计内容、

    21、年度计划、技术标准及相关规程和管理规定。(2)作业设计要充分体现造林高标准、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在树种选择和技术措施上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营林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科研成果。(3)各项技术设计、施工作业顺序、时间、劳动安排、资金概算、保障措施等要求科学合理。(4)小班调查、统计。要根据操作细则,将年度建设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进行详细的小班区划调查和现场设计。内业面积求算和小班转绘必须达到精度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小班调查设计一览表。(5)技术设计。在小班调查和现场初略设计的基础上,编制符合当年造林地块特征的造林类型表、立地类型表、封山育林措施类型表和单位投资模型表。(6)作业设计

    22、说明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简炼,设计采用的技术经济指标、标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4.3 造林技术措施4.3.1造林地选择造林地选择严格遵循项目“环保规程”规定和造林模型的技术要求,选择坡度小于35的滑坡体、崩塌体,落石损毁林地、泥石流滩地、曾被堰塞湖淹没的林地或因地震荒弃的非基本农田等地段。4.3.2整地整地要严格按照小班造林施工设计及 “四川省地方标准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 进行,保留林地内5cm以上乔木树并注意保护好地块中保留的原有植被,以防止水土流失。春秋两季整地均可,根据立地条件,采用穴状整地方式,其规格为404030(模型3)、606050

    23、cm(模型4)和404040cm(模型5),整地时生土作梗,熟土回填。4.3.3栽植树种选择:本次应用一些绿化效果好、适应性强或同时具有较好经济效益的树种,主要选用:桦木、漆树、雷竹、方竹、苦竹、厚朴等树(竹)种。栽植季节:海拔1000m以下地区9月中旬至11月中旬;海拔1000m以上地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次年2月上旬至4月上旬。栽植应在阴天或雨后进行,切忌晴天、土干或土冻时节造林。要尽量做到当日起苗,当天造完,当日造不完的苗木要很好地假植,保护好苗根湿润。埋土时深送高提,避免窝根,扶正、浇水、踏实。用于栽植、补植造林的苗木质量等级必须符合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24、规定的GB-、级苗木标准。栽植密度:模型3阔叶纯林,株行距23米;模型4竹类纯林,株行距44米,模型5为厚朴纯林,株行距23米,“品”字型配置。栽植方法:项目造林全部采用人工植苗方法。栽植前应剔除等外苗、废苗和假植过程中发生霉烂及在运输过程中受伤的苗木。栽植技术:按下列技术要求做到精细栽植。浅根系扩展型树种,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舒,适当深栽(苗高的1/3入土)。分层覆土,压实。深根系直根型树种,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伸,分层覆土,深栽压紧。覆土时应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层层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在栽植时,每个小班选取土壤条件较好的适中地段,在林内(不同穴)预栽15%苗木供补植。4.3.4施肥为维

    25、护和增加土壤肥力,保持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收支平衡,促进林木旺盛生长,在对幼林进行除草、松土、灌溉的同时,对幼林进行合理施肥。各造林实体应结合林草、林药间作多施有机肥,以减少化肥施用量。4.3.5配套工程措施在造林顺坡方向每隔50m挖一条截流沟,在冲沟内建谷坊,在滑坡体下部修建拦挡库坝,以防治水土流失。同时,视现地实际情况辅以水泥护坡、尼龙网护坡、草绳带护坡等简易治山措施。4.4 造林树种设计4.4.1树种选择原则(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优先选用具有优良品质的乡土树种和有成功经验的引种树种,做到既能满足造林目的的要求,又能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2) 生态优先,兼顾景观原则。在遵守适地适树

    26、的原则下,选择具有防风、防火等生态功能强的树种,同时兼顾都江堰山体绿化美化的景观特色。4.4.2 树种选择都江堰只要是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根据上述选择原则,以常绿、半常绿或落叶乔木树种和常绿阔叶林为主,其中乔木树种为柳杉、楠木、水杉等。将其作为植被恢复以及水土保持的林分。同时还将其发展为生态保护林类型。也根据其海拔的不同将进行不同的植被种植,其中包括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兼用林等的区分。5.种苗设计5.1 水源涵养林工程 水源涵养林以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而经营和营造的森林,是以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为目的的特殊林种。其作用机理为: (1)林冠截留:5%10%。把大气降水分配为林内降水、

    27、树干茎流和林冠截留。 (2)枯枝落叶层截持:约占8%10%。吸水能力和透水性强,可达自身干重的24倍。减缓了水在土壤坡面上的流速,减小径流泥沙量。增加了入渗。 (3)林地土壤对水分的调节: 70%80%。孔隙度较大,特别是非毛管孔隙,加大了入渗率和入渗量。根系的新老更替,增加了土壤的孔隙水分通道。改善了持水性和透水性。5.1.1 树种的选择(1)选择原则:经济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以乡土树种为主。 寿命要长,不早衰,不自枯,且自我更新能力强。 以深根性、根量多和根域广的树种为主。 树冠大,郁闭度高,枝叶繁茂,枯枝落叶量大,混交树种最好具有根瘤。(2)树种选择 水源涵养林

    28、一般应由主要树种、次要树种及灌木组成。要注意乔灌结合、针阔结合、深浅根性树种结合。南方主要树种可选马尾松、侧柏、杉木、云南松、华山松;伴生树种可选麻栎、高山栎、光皮桦、荷木等;灌木树种可选胡枝子、紫穗槐等。5.1.2 密度及种植点(1)密度:水源涵养林的造林密度,可根据造林地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可适当密些,一边尽快郁闭,及早发挥作用。在种植时各小班进行分别布置。选择乔灌混交或乔木之间的混交。 (2)种植点配置采用品字形配置(相邻行的种植点错开呈品字形排列)5.1.3 抚育管理(1)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采取全封、半封的方式封山育林; (2)穴状除草松土,连续三年五次。第一、二年每年两次,第一次在

    29、五月中旬六月上旬,第二次在六月中旬七月中旬进行。 (3)除蘖定株,注重割灌。 (4)修枝。5.2 水土保持林工程水土保持林:以调节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保障和改善山区、丘陵区、农、林、牧、副、渔等生产用地,水利设施,以及沟壑、河川的水土条件为经营目的的森林。5.2.1 树种选择(1)选择原则 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 选择树根以深根性、根量多和根域广的树种为主。 树冠大,郁闭度高,枯枝落叶量大。(2)树种选择树种的选择搭配,一般采用桥灌混交型的复层林。该区树种的配置考虑到适地适树和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做到乔灌结合、针阔结合。树种选择了云南松、麻栎、栓皮栎、旱冬瓜、直杆桉、马桑、胡颓子等。5

    30、.2.2 密度及种植点(1)密度:造林密度在立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密植,尽量造混交林;灌木可选择0.51.0m。在种植时各小班进行分别布置。选择乔灌草混交。(2)种植点配置在平面上实施网、带、片、块相结合、林、牧、农、水相结合。在结构配置上做到乔、灌、草相结合、植物工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力求设计合理。5.2.3抚育管理(1)前三年进行全封。 (2)成苗后进行穴内松土、除草、培土,连续三年。 (3)除蘖定株。 (4)修剪枝 (5)采取半封轮封。5.3 护坡薪炭林工程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控制坡面的水土流失。薪炭林营造投资少,见效快,生产周期短;薪炭林作为燃料不污染环境;良好的薪炭林, 其水土保

    31、持及其它综合经济效益也不容忽视。5.3.1 树种的选择(1)选择原则在营造护坡薪炭林的树种时应选择速生、丰产、热值高、耐旱、耐贫瘠,耐平茬、萌发力强、生物量高、适应性强的原则。(2)树种的选择 生物量高 萌生能力强 热值高 适应性强5.3.2密度及种植点(1)密度:因雨量大,一些轮伐期的树种,也可达此密度,如台湾相思、大叶相思、尾叶桉、木荷等。(2)种植点的配置土地利用规划中,可选择距村庄(居民点)较近,交通便利而又不十分适于用作较高经济利用(如农业、经济林、用材林、草场),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作为人工营造护坡薪炭林的土地。 造林密度在立地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适当密植,尽量造混交林;灌木0.51.0m。种植点以控制坡面水土流失、生物量高为原则。5.4 沟道防护林工程5.4.1 树种的选择(1)选择原则在水流缓,来水面不大的沟底,可全面造林或栅状造林;在水流急,来水面大的沟底中间留出水路,两旁全面或雁翅造林。沟底防护林配在河滩外缘和坡麓地带,起保护河滩,抬高滩地等作用。因此在选择营造沟底防护林的树种时应遵循耐水淹、根系发达等原则。(2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设计灵岩河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