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6503244       资源大小:95.9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教学设计.docx

    1、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教学设计Volume and volume unit classroom recording teaching design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2、改调整及打印。预习后的课堂更加精彩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学情介绍:从本学期开始,笔者在所教班级启动数学课前预习工作,学生的预习水平尚在初始阶段,即能够在预习时将重要的内容、定理用笔进行勾画;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一些概念;能够正确理解例题想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所运用的知识。预习要求:(一日三问)1、通过预习,我能找到书上哪些概念、定理、规律? 2、我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些概念、定理、规律吗? 3、我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评析:孔子一日有三省,我让孩子一日要有三问,通过这三问来自己检验预习的效果。)课堂实录:1、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啊?生:容积和容积单位。师:看来你确实是预习

    3、了!2、了解容积的概念。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了什么知识呢?你能够有条理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1:我知道了容积,一个物体所能装的物体多少,叫做容积。师:你怎么知道的。生1:我看书上28页,第一行的。(其他学生都不约而同地看书上的概念)师:好像你说的和书上有一点不同哦!生1:我觉得书上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师:哦!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个含义,真了不起,看来你的预习成效不小!(评析:看,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了,看来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孩子的回答让我震惊,也让我对孩子更加有信心,看来预习确实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知识,更好地把握知识。)生2:箱子、瓶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4、师:是吗?生齐回答:是的!师:除了箱子、瓶子、油桶,还有什么物体有容积呢?生1:纸盒!生2:杯子!生3:还有这个!(举起医药用的盐水袋)师:确实有容积!一般我们把纸盒、杯子、箱子等物体叫做容器。(板书:容器)(评析:孩子预习过了只是对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当孩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老师还是要“勇敢”地站出来,为孩子点拨、指引。)师:你们了解了什么是容积吗?生(非常自信)齐回答:了解。师:(出示一个小纸盒)什么是它的容积?生1:(把盒盖打开,用手在纸盒里捞一捞)这就是它的容积。(其他学生频频点头)(评析: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是真的理解“容积”一词的含义了!)师:能用语言描述一下吗?生1:它能装

    5、多少,就是这个纸盒的容积。师:很形象,谁能运用我们知道的概念,用规范的数学描述吗?生2: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的大小,叫做这个纸盒的容积。生3:还要补充一点,是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才叫做这个纸盒容积。师:听得真仔细,这样就更加完整了。你能再给大家说一遍。生2:这个纸盒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叫做这个纸盒的容积。(着重说了“体积”)师:(出示一个水杯)什么是它的容积?生4:(把瓶盖打开,用手在里面捞一捞)这个被子能装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师:除了装水,还能装生4: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杯子的容积。师:这样更加准确。师:再问自己一遍,你了解容积了吗?生:(更加自信,一齐大声说)了解!(评

    6、析:这是真的理解了,不但了解了字面的含义,我想在每个孩子的心里能够像放电影一样回忆到底什么是“容积”,它不再是冰冷的一串文字符号,而是活生生的形!)师:什么是容积?(学生回答,板书补充完整:(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叫做它的容积。)师:(课间出示碗、鱼缸、高压锅、水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说一说什么是这个容器的容积?(学生迫不及待地自己说起来。)等说得声音渐渐小起来,指明几学生说。(说的时候都自然地配合着相应的动作。)师:看来大家都了解了容积了。3、比较容积与体积的不同。(“竞猜游戏”,师出示两个尺寸一样的盒子,一个是塑料制成的,一个外面用白纸蒙着,看不出材质。)师:猜一猜,那一个容积大

    7、?生1:塑料盒子容积大。师:为什么有这种感觉?生1:感觉比较大。生2:旁边那个白纸蒙着的容积大。师:为什么?生2:说不定那个盒子的材料还要薄一点。生3:我还是觉得塑料盒子容积大,因为塑料已经很薄了。生4:我也觉得是塑料盒子大。(在学生的争论声中宣布“揭晓谜底”,全班突然安静下来,师缓缓地把两个盒子口转过来,对着大家,大家一起叫道:“塑料盒子!”)(评析: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当时孩子的神情,那时一副怎样的迫不及待啊!有的孩子紧张地握紧拳头,有的孩子脖子伸得不能再长了,有的孩子干脆巴在了讲台边从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孩子对知识的向往!心情无比激动啊!)师:为什么?生5:很明显,它装的物体体积小

    8、。师:你是目测的。生6:这个木盒子的材料比较厚,所以装的物体肯定少,容积就小。(其他学生会意地点头。)师:看来大家都觉得两个盒子的容积由大小之分,这是它们的不同,那有没有什么相同呢?(学生仔细地看着,几秒钟后,有些学生举起了手,有些学生却有点茫然。此时,教师将盒子一起翻扣在讲台上。)生7:它们的体积相同。(大家都表示同意。)师:怎么又相同了,刚才不是说不同吗?生8:一个是容积,一个是体积,不一样。(其他同学纷纷附和。)生9:体积是从外面量的,容积是从里面量的。师:怎么知道的?生9:我预习时看到书上有。师:在什么地方?生9:28页第二段。(大家纷纷看书。)(评析:书的作用多大啊!相比起以前,有的

    9、新授课上完都没有打开书一下,把孩子最有力的学习利器丢在一边,真是得不偿失!而现在,书的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了!)师:书上还说什么了?生10:体积计算的方法和容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师:这句话大家怎么理解?生11:都要用长宽高来求容积。师:长、宽、高怎么测量?生12:从里面测量。生13:也可以从外面测量。(其他同学一片哗然,教师示意大家安静。)生13:有些物品从里面测量不方便,可以从外面测量,减去它的厚度。(大家若有所思,之后表示同意。)师:你们觉得呢?我们要注意“听话”的艺术!不过,从外面测量再计算容积,中间的计算还不是很简单的呢,课后大家可以试一试。(评析:预习后的课堂容易让孩子“乱”,因为觉得所

    10、学习的知识都弄懂了,大家都急于发表意见。此时,教师的调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既要把孩子都安抚住,还不能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师:那么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生14:计算的方法相同,但是体积一般量物体的外面,容积一般物体的里面。(教师正准备小结,见有一学生举手。)生15:还有。(捧起书朗读28页第三段。)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板书:升、毫升)(评析:如果没有预习,学生不可能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细节,就是因为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所以学生才能对知识的把握更加完善。)师(激动):你预习的真仔细!这是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吗?(学生都表

    11、示同意。教师顺势往下引导。)4、认识容积单位。师:你在生活当中见过这些容积单位吗?在哪里见过?生1:(实物投影展示饮料瓶)饮料瓶上有,350ml。师:(板书:ml。)这是什么意思。生2:毫升。师:350毫升表示什么意思呢?生3:表示这个瓶子的容积是350毫升。生4:不是,表示里面盛的饮料是350毫升。师:哪一个更准确?(大家大部分都同意生4。)生5:应该是饮料350毫升,因为前面有几个字我看见了,“净含量”。师:观察的真仔细,这几个就说明问题了,350毫升表示的应该是(学生齐声说,饮料)(评析: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孩子往往容易忽视,有必要给大家一个正确的认识!)生6:(出示药用的针管)这里也有,到

    12、这里是2毫升,到这里是4毫升。师:只有毫升吗?生7:(出示一个大饮料瓶)大的饮料瓶上有“升”。这个“l”就表示升。(教师板书:“l”。)师:还有其他的吗?大家互相看一看。(学生互相看看自己带的实物和周围同学带的实物。)师:你还知道哪些升和毫升的知识?生1: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分米。师:在哪里知道的?生1:看书的,在28页红色方框里。师:看来预习帮助你了解了不少知识啊!对这三句话有疑问吗?(都摇头表示没有疑问。)师:真理总是通过实践来证明的,想验证一下吗?(教师试验,出示量筒和量杯。)师:谁认识它们,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生1:这是量杯和量筒。师:(再实物投影上展示

    13、刻度。)能具体一点吗?生1:这是一个1000毫升的量筒和1升的量杯。(用1000毫升的量筒里装红药水,倒入1升的量杯里,学生发现正好倒满。在倒的过程中,学生非常激动,尤其当最后一些水倒入量杯里,发现正好倒满,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师:想说什么?生:1升真的等于1000毫升。(板书:1升=1000毫升)师:他用了一个“真的”,是真的吗?生(大声说):真的!(评析:如果只是让大家把书上的知识读读背背,孩子势必会觉得索然无趣。但是用实验来验证,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不说,对孩子的思想上也会有不少冲击。切记不要将书本神圣化,不要将老师神圣化,只有敢于怀疑的人才会有更多的创造!)生1:老师,那1升真的等于

    14、1立方分米吗?师:还是试验证明。(将1升量杯里的红药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塑料盒里。当试验进行到后半段有的学生激动地站起来,当最后一滴水倒入盒子里,水面虽然颤颤巍巍,但是没有泼洒出来,学生欢呼起来,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师(等待了约5秒,大家情绪稍稍平复):想说什么?生(齐声):1升真的等于1立方分米。(特地重读“真的”二字)(板书:1升=1立方分米)师:我们下面来试验:1毫升=1立方厘米。(有的学生不同意,表示不需要试验了,请他来说理由。)生1:不需要试验,我们根据1升=1000毫升,1立方分米=1升,就知道1立方分米=1000毫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生2:

    15、我也觉得是这样。1升就是1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是1000立方厘米,1升又是1000毫升,所以1000立方厘米=1000毫升,1毫升当然就等于1立方厘米。)(学生们仔细听着,微微地点着头。)师:是吗?大家明白了吗?生表示都明白。师:这两位同学真了不起,把我们大家都教会了,省去了我们不必要的试验,我提议(没有等老师说完,大家都鼓掌表示感谢,两位同学都非常高兴。)(评析: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在这样的课堂上,由于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就敢于站出来表现自己,如果没有预习给他的“底气”,我想,这样的场景可能不会出现。)小节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巩固。 1、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16、(齐说,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2、利用这个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呢?生:能够将一些有关的名数进行改写。3、独立完成28页练一练1。指名汇报答案。选择其中不同类型,说说是怎样想的。 4、你还能出几道给大家练习吗?生1:3800毫升= ( )升。(板书)师:谁能解答曹老师的这个问题。曹老师,这么多同学举手,你来点一个。生2:3800毫升=3.8升。生1:对。(学生纷纷举手要做小老师。)师:下面要求高一点,要出一个类型不一样的!生3:0.3升 =( )立方分米。(点名)生4:0.3升 =300立方分米。生3:对。(见一学生情绪很激动,让其说一说。)生5:大家听好,0

    17、.25毫升 =()升。(板书)(很多学生都喊出来“250毫升”,生5笑着摇头。大家觉得很奇怪,陷入沉思。不一会儿,有些学生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迫不及待的举起手来,生5点了一个学生。)生6:0.25毫升=0.00025升。生5:对!师:能说说为什么?生6:毫升转化成升,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1000,所以应该是0.00025升。(有些一开始不明白的学生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师:(生5)出的题目很有水平,让我们很多同学一开始都上当了,失败是成功之母,总结一下失败的教训?生7:我们一看到这个数觉得很小,就觉得应该先乘进率1000,其实这是一个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

    18、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1000。(大家纷纷点头)师:以后我们一定要先看清楚类型再作,而不能凭感觉。好了,总结失败的教训,下次就一定能成功!(评析:这个环节非常有趣,没有想到这么多孩子原来都是渴望做“老师”的,尤其是那个难住大家的孩子,获得了很多来自于其他孩子的 “注目礼”,不只是孩子,连我都很敬佩!真的没看出来,原来我们的学生很有水平,是我以前太过小心翼翼,在不经意间,其实他们都长大了!)5、容积的计算。师:所有的知识都介绍完了吗?生1:还有一个例题,这是求容积的。师:大家能看懂例题吗?(学生都表示懂了。)师:谁来教大家呢?生2:这个例题告诉我们这个长方体油箱的长、宽、高,因为求容积的方法和求

    19、体积的方法一样,所以只要用长宽高,就得到长方体的容积。生3:还有。求出来的单位是立方分米,要把它转化为升,因为问题中问的是多少升。(没有人举手。)师:通过这两位老师教,大家弄懂例题了吗?(学生表示懂了。)师:刚才(生2)王老师说求容积的方法和求体积的方法一样,所以只要知道长、宽、高就行,是吗?什么地方的长、宽、高。生4:里面的长、宽、高。师:外面的行不行?生5:外面的不行。外面的就是求体积。师:对啊!一定要从里面量,这一点很重要。(评析:“该出手时就出手”,千万不要以为预习以后就应该把课堂完全让位给孩子,孩子是需要老师的,尤其当孩子把握知识不到位、不准确时,一定要及时指出、纠正,让孩子有正确的

    20、认识。)6、容积计算巩固。师:长方体行,正方体呢?自己完成书上28页练一练2。(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学生作业。)师:有问题吗?你怎么知道0.064立方米=64升?生1: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升,所以1立方米=1000升。师:言之有理吗?(学生点头)(生1)李老师也很不错啊,教会了大家一个重要的知识,那就是1立方米等于(学生齐回答:1000升) (评析:孩子教孩子,一样可以教的好!而且,那是真正的丛学生实际出发!)8、课堂小结。师:通过预习上课,你有什么感受?获得了哪些知识?生1:通过预习,我了解了一点书上的知识,但是经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学的更加深刻了。(师:更牢固了是吗

    21、?)生2:我知道了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还知道了容积的概念。生3:还有容积和体积的区别,要知道容积的话,一定要从里面量。(评析:没有预习,对于孩子来说,课堂就是知识的幼苗成长的过程;课前预习过后,对于孩子来说,课堂时知识的小树蓬勃生长的过程,孩子那一个“更加”说的多好!)7、巩固练习。1、想想填填。6.09立方分米( )升 ( ) 毫升1750立方厘米( )毫升( )升9.8升= ( )升( )毫升(你是怎么想的?) 2、联系实际填适当的单位。一瓶可乐有250( )一桶色拉油有2.1( )一瓶红药水有20( )一个集装箱的容积是120( )一辆冰箱的容积是180( )(一个集装箱的容积是120(

    22、 ),学生有疑问,有的说填“升”,有的说填“立方米”。)师:1立方米有多大?生1:如果把一张课桌想想成一个长方体,两个这样的长方体大约有1立方米。师:120升有1立方米吗?生2:没有,10个120升差不多1立方米。(学生若有所思地点头。)师:哇!如果填“升”怎么样?生3:差不多十个集装箱才有这么大!(学生作手势)(学生们都笑了!)生4:应该填立方米,升太小了。(学生表示同意。)师:如果以后有同学有机会看到集装箱,一定要给大家描述一下!(评析:孩子没有见过集装箱,就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利用身边的实物来比一比,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立方米”“升”的区别,从而正确地进行判断。)3、进一步了解生活中

    23、的数学。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运用到了容积的有关知识,出示:一瓶墨水是( )毫升 一瓶葡萄糖水是( )毫升 摩托车油箱的容积是( )升师:希望大家通过课后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好吗?下课!(评析:从从课中拓展到课后,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就是一个无止尽的过程,不要因为铃声的想起而把美妙的数学知识中断。)课后反思: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预习后的数学课该如何定位?因为通过预习学生已经大致了解了书上的知识,有一些高层次的学生甚至还对这些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可能再像从前一样,把所有的新知识都一一呈现,而是要把握好“度”的问题,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还要注重拓展和研

    24、究,力求使学生在预习后上课既觉得轻松,又能有更多的收获。这就是我对预习后的数学课堂的总体定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吸引学生的眼球,体现一个“趣”字。孩子在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总觉自自己已经会了,学习兴趣上就会受到影响,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我觉得预习后的课堂应该“趣”字为先。增强学习趣味性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1)“话趣”语言幽默风趣,抑扬顿挫; (2)“事趣”要让学生看到听到有趣的内容; (3)“形趣”形式多样新颖,依据环节、内容的不同不断变换。在本节课中,教师始终都以一个积极的状态和孩子一起学习,教师的语言也是高低起伏

    25、,充满激情。在设计中,增加了“猜一猜哪个盒子的容积大”游戏,验证“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的两个试验,还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下了功夫,例如:为了让孩子理解“容积”概念,在教学中教师注重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不但让学生“听”概念,“看”实物,还让学生“摸”容积;为了解决集装箱的容积到底用“升”还是“立方米”,让大家把两张桌子和集装箱作比较。 2、学习方式的多元,关注一个“适”字。 每个孩子学习的能力不同,在学习上所能到达到的程度也是千差万别的,新课标提倡“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预习可以帮助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在新课的学习中更加适应,容易接受;可以帮助学有余力的孩子“想”法

    26、更多,“挖”得更深。在课堂中的学习方式上,除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之外,学生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有实效性。在预习后的课堂上,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充分展示自己,帮助学习能力弱的孩子理解还不明白的知识,做一个“小老师”。有时候,这种由学生来教学生的形式比教师直接教学生的效果还要显著,因为我们毕竟是从教师的角度,从成人的角度出发来把握孩子的学习基础,但我们毕竟不是孩子,所以或多或少的和真正孩子的想法有出入,而孩子之间的互教互学就没有这样的障碍了,这才是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3、练习注重扩展,体会一个“用”字。一节课有四十分钟,但

    27、是这四十分钟的容量到底是多少,却是因人而异的。相比起以前的课堂,我明显感受到课堂的容量变大了,因为有预习的铺垫,新课的内容可以节约不少时间,而这些时间都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般练习扩展的内容包括: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知识的扩展与深化、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等等。通过这些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大大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并积极把学习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有效的预习,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失为一个好举措。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研究方法,积累资料,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开放和精彩。-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注意事项

    本文(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堂实录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