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重要性.docx

    • 资源ID:6551875       资源大小:25.0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重要性.docx

    1、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重要性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云南航天医院外科张泽媛2016年5月18日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单纯性地为患者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取得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患者的情绪稳定。那么所使用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才能顺利实施,这样做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关键词:患者、患者家属 、心理、护理 前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逐渐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而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情绪恰恰

    2、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疾病治疗的成败与护理工作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要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除了对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类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病痛的突然性,自觉症状明显,患者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有的患者病情严重、内心恐惧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有的甚至自暴自弃。有时患者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所以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现为生硬、粗暴。绝大多数患者对入院后需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会产生恐惧和

    3、不安心理。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患者,考虑到经济问题,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同时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患者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他们过分照顾患者、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所以我们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双管齐下必然事半功倍。 1什么是心理护理 72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 72.1

    4、疼痛的心理护理 72.2 焦虑的心理护理 82.3 恐惧的心理护理 82.4 悲伤的心理护理 93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 93.1 焦虑和紧张 93.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 103.3 怀疑和不信任 103.4 同病相怜感 103.5 依赖感 113.6 容忍 114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114.1 急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114.2 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124.3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144.3.1 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 144.3.2 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 165总结 181什么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心理学在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也是护理行为对患者心理活动影响的实施。人在患病后都会产生特有的心理

    5、需求和反应。因此,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如果家庭成员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对疾病的错误感受和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心理护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协助患者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通过心理护理,家庭成员尽可能为患者创造一个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身状态。 患者的心理需要主要表现为: (1)躯体需要主要是指患者的生理需要,如对空气、休息、睡眠、饮食与水、排泄、活动、安全等的需求。(2)感情及精神需要主要是指患者需要亲人、朋友的探视与关怀。即便有病时,也希望继续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事业有成

    6、。要求他人尊重自己,重视自己,关注自身的病情及以后等。2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2.1 疼痛的心理护理 某些肿瘤、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 对慢性疼痛的患者应转移其注意力,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与情绪,消除不良消极因素的影响,对缓解或消除疼痛十分重要。对患者正确看待疾病的行为给予正面的鼓励和关心,对患者不适当的疼痛表现不予鼓励和关心,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培养健康有益的心理和行为,有利于纠正不良的疼痛行为表现。2.2 焦虑的心理护理 患者表现出焦虑的情绪,是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

    7、态。不同患者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异。因此,在护理患者时,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患者进行正确的诱导。首先应尊重患者,让患者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患者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赖他人,使其减轻焦虑;其次要尊重患者的人格,让其感受到被尊重,可采取合理的消遣活动,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患者焦虑心理较重且不易缓解,可酌情给予安定口服,并及时处理引起焦虑的疾病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2.3 恐惧的心理护理 恐惧心理是由于患者认为对自己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所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状态。当患者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家属要尽量倾听患者的诉说或保持安静,也可对患者进行抚摸,必要时抱紧患者有助

    8、于稳定情绪。也可采用松驰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读书、看画报等,均有利于减轻恐惧和消除不良反应。2.4 悲伤的心理护理 悲伤是患者感觉或预感到将要出现失去亲人或重要事物时的一种心理反应状态。可表现为沉痛、哭泣、懊丧、忧郁或愤怒等,也可有饮食的改变,如饮食突然减少或不思饮食等。睡眠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时多梦,梦中易醒等。严重的患者可表现为极度抑郁,否认事实,强迫自己机械地去做某些事情,并有幻视、幻听、妄想、恐怖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态度冷漠。 在护理这类患者的时候,要尽量养活或消除产生悲伤的原因和促成因素,积极劝慰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找到坚持的力量

    9、,如和亲密朋友诉说等;通过和患者的深入交谈,提高患者自身价值;对患者表现的愤怒、哭泣和诉说表示关心和同情;对有孤独、抑制、愤怒情绪的患者,要劝说患者摆脱过去,面向未来,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3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3.1 焦虑和紧张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感到焦虑和紧张,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得到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医治;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焦虑与紧张,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反复陈述病情,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还有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心治疗,要求减少检查或提前出院。3.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家属对疾病了解后产生恐惧感并过于

    10、敏感,尤其是急危重患者家属更是悲观,此时医护人员要注意避免谈及有关生死问题的字眼;由于心疼患者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检查治疗产生的恐惧,家属常表现为患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不敢去看,或者躲开的行为。3.3 怀疑和不信任对疾病的不了解,查阅网上或书籍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自己查阅的资料为准,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表示怀疑,并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护理治疗;对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怀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更换主管医护人员;因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局限性引起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便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3.4 同病相怜感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亲和力极高,非

    11、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尤其是绝症或重症新人入院患者家属对老患者的经验信任程度超过医生。3.5 依赖感患者家属对患者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护理人员,对自己缺乏信心,生怕自行的行为会伤害患者。3.6 容忍对患者不正确的行为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属的共同表现,他们对患者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过激行为如辱骂医护人员也不劝阻,特别是一些绝症患者的家属,任其放纵,并对医护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4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4.1 急性患者的心理护理 急性患者,是指那些突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患者。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患者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无须实

    12、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患者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患者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患者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急性患者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因此急性患者的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

    13、衡。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患者,产生的濒死感,恐怖、悲哀、无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会对患者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急性患者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可亲,一般急性患者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患者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

    14、响抢救和治疗效果;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患者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患者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患者感到可亲、可信,从而获得安全感。4.2 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慢性疾病患者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慢性疾病患者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患者角色;一旦确诊,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

    15、,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但是,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慢性疾病患者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 、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对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

    16、调节情绪、变换心境 、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基础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例如,慢性疾病患者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患者自然就会情绪好转。又如,慢性疾病患者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需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患者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患者的信赖,就说明其中包含了心理护理。经验证明,慢性疾病患者大都空闲时间多,可以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组织必要的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等,活跃病房生活。对于因病情反复和病程长而失去治疗信心

    17、的患者,更要多安慰、多鼓励;已垂危患者更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护理,使之生理上舒服,心理上也减轻对病危的恐惧。4.3 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4.3.1 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常有如下的心理活动,对手术一是害怕,二是担心。怕的是疼痛与死亡,担心的是是否会出意外,是否会残废和

    18、毁容等。他们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一安排手术日就惶恐不安,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尽管在手术日的前一天晚上服用安眠药,仍难以入睡。有位女患者,由于精神上过度紧张,刚被推进手术室就大汗淋漓、心跳加快,不得不改期手术。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患者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待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要依据不同的患者,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

    19、须承受的痛苦。如准备在局麻下做腹部手术,就应告诉患者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牵拉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等。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来后不致惧怕。又如需作气管插管,或术后放置鼻饲管的患者,因将影响说话,应事先告诉他们到时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还要介绍有关专家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的,并突出强调他本人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另外做过同类手术患者的信息,对术前患者的情绪影响较大,护士可有针对性地组

    20、织交流。病房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情况,在患者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在术前让患者看一下术后观察室,介绍一下术后护理措施也是有益的。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的和必要的,并可使患者正视现实,稳定情绪,顺应医护计划。 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印象又很深。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生和护士的举止言谈,因为他们一进手术室就失去了对自己的主宰,一切痛苦大小甚至包括生命如何,全都由医生和护士掌握了。所以,医生和护士都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术中医生和护士都应注意

    21、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心理过度紧张时应及时安慰。器械护士必须手疾眼快地配合手术,医生之间要全神贯注、紧密合作,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当轻柔和谐。应尽量减少、减轻手术器械的碰击声,避免给患者的一切不良刺激。在术中一旦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生意外,医护人员要沉着冷静,不可张惶失措,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怖和紧张。4.3.2 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人,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活过来,颇感侥幸,这时他们渴望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

    22、,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以后了。因此,对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及时告知手术效果:当患者回到术后室或是从麻醉中刚刚醒过来,医生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疼痛的痛苦就能恢复健康了。这时,有的患者可能产生新的疑虑,不仅怕疼痛,更怕伤口裂开,发生意外。胸腹部手术理应咳嗽排痰,他们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这时护士应当重复讲述术前训练的咳嗽方法,鼓励他们大胆咳嗽排痰,并告诉他们适当的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同时医生和护士应当传达有利的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患者术后

    23、过度痛苦和焦虑。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部位、切口方式和镇静剂应用得恰当与否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患者如果注意力过度集中、情绪过度紧张,就会加剧疼痛。意志力薄弱、烦躁和疲倦等也会加剧疼痛。从环境方面来说,噪声、强光和暖色也都会加剧疼痛。因此,医生护士都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比如,术后六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帮助患者克服抑郁反应:术后患者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

    24、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患者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就要准确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鼓励患者积极对待人生:外科患者手术后大都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恢复过程。如果手术以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补偿的希望。若术后效果不好或以后不良(如恶性肿瘤已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患者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以后不良的患者,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有一部分

    25、患者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如胃切除)或残缺(如截肢),造成躯体缺陷的患者必然产生缺陷心理。尤其人生中的突然致残,会给患者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创伤,所以对可能致残的患者,护士术前要交待清楚,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5总结我们首先要“报喜不报优”,尽量多谈一些使患者和家属感到愉快、宽慰的话语和事情。安慰患者及其家属,目的是为了让患者精神宽松,早日恢复健康,所以,决不能把有可能增加其忧虑和不安的消息带去,还要避免谈论可能刺激对方或对方忌讳的话题。这是起码的道德。当见到患者及其家属后,一般先可以讲述一些,凭自己直观得到的印象,例如:“你的气色不错。”“你比以前胖

    26、了。”“你的精神很好。”接着,还可多讲一些医院外和与病情无关的内容,如单位里、家庭里甚至国内外的重大消息,尽可能地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然而一般来说,患者及其家属总要对探病者讲讲患者的病情和感觉,这时,应该认真聆听,并从中发现一些对患者有利的因素,以便接过话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慰。例如患者说过“胃口不错”的话,探望者就可以借题“发挥”,多讲些胃口好对战胜疾病的重要意义,使患者认同这是个有利条件,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有真挚的同情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理解家属对亲人生病带来的痛苦,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通过细致观察,专心倾听家属的陈述,仔细分析家属不同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


    注意事项

    本文(讨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心理护理重要性.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