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小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docx

    • 资源ID:6592649       资源大小:51.06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小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docx

    1、广东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小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广东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二年级第三册教案第一课 过中秋 第一课 过中秋 课 题: 过中秋 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节日传统节日中秋节的风俗与人文内涵,体验节日歌曲中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 教学目标二:能有表情的演唱抒情和活泼等不同情绪的歌曲,用歌声表现中秋节的意境,并能背唱其中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在指导下,人人参与自编自演活动。 教学目标三:能从长短不同的语言中懂得音的长短,能富有情感的朗诵配乐诗月姥姥,对语感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四:借助语言找到音的长短。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听关于中秋的故事

    2、看关于月亮的图片后,在唱关于中秋的歌曲时,更加的感情到位。 教学难点:对 XX XX X- X X 节奏的练习。 教具准备:卡片,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练习 2师生问候 二故事导入 1 以童趣色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家家户户要团圆的人文情怀。 2 让学生把课前自己准备的花灯都带到课上来,让同学们互相欣赏,为本课的主题过中秋营造氛围。 三学习新歌 1 学生听范唱,第二遍跟唱 2 学生分句跟琴模唱 3 听老师模唱,学生跟唱。 4 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 5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展示自己: A表演唱的方式

    3、 B舞蹈的方式,剩下的学生伴唱。 C选择打击乐器为他人表演伴奏的方式 D 用画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爱的花灯。 四 教授新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1 通过对话让学生说说中秋节除了观花灯、赏月外,还吃过月饼吗?都喜欢吃哪些品种的月饼?在爷爷为我打月饼歌曲中,让同学们把自己喜欢吃的月饼画出来,让大家分享。边画画边让学生听熟歌曲。 2 老师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3 师范唱,学生跟唱。 4 学会歌曲后,鼓励学生独立演唱此歌曲,并请同学们结伴为大家表演。 五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复习旧歌 中秋节 爷爷为我打月饼 三 学唱新个歌 1 先于爷爷为我打月饼进行对比,让学生谈谈感受。

    4、2 边听边随音乐的节拍左右摆动,感受抒情而流畅的歌曲韵律 3 模仿老师的样子边朗读歌词边做第一拍拍腿,第二、三拍拍手的律动。 4 在听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的做动作帮助记忆歌词,体验和感受歌曲的美感。 四 配乐诗朗诵 1 把配乐诗朗诵的的内容编个故事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一种幻想朗读月姥姥,培养学生朗读的语感。 五 练习 1 老师与学生合作游戏 2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举出语音与节奏长短相关的话。 3 分声部做一做书上的两个声部有节奏的声势练习,注意小声说,能相互倾听。 六小结 第二课唱唱、跳跳 第二课唱唱、跳跳 课题:唱唱、跳跳 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对五声音阶的相对音高概念,能打着手号唱准

    5、五个音组成的歌曲。 教学目标二:通过畅游和欣赏等音乐活动,使学生在唱唱跳跳的音乐活动中,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活泼愉快的音乐情绪,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变化等规律做出真确的反应。 教学目标三:进一步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珍惜同学之间友谊,培养热爱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这节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体验中,感受和表达“唱唱、跳跳”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进一步建立自信心。 教学难点:五声调式的音准的解决。 教具准备:卡片、头饰、小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导入 1 用卡片导入,学会手号的打法,以及唱准唱名,可用老

    6、师唱唱名,学生边打手号边模唱。 2 用游戏的方法帮助音高的听辩和模唱。 3 结合五声歌的内容,老师打手号让学生根据手号视唱唱名,逐句模唱。 三 学唱五声歌 生以听唱法学会这首歌 四 学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1用听唱法边唱边拍打节奏。 2 歌曲学会后,坐位前后左右自由组合,边唱边互相拍拍手,拉手,挥手进行律动。 3 进行畅游活动。 五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图片导入 把哇哈哈歌曲当背景音乐,让同学们看图说说新疆人有什么特点。结合画画设计新疆帽,让同学们相互合作,动手用手折新疆帽。 三 学习新歌 1 用听唱法学会此歌 2 让有新疆舞舞蹈动作经验的同学来设计表演动作,全

    7、班同学跟着模仿。并把大家认为折的最好的新疆帽奖给动作设计的同学戴,边歌边舞。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演的方式。如:歌唱、舞蹈、拍节奏伴奏、选择打击乐器伴奏。 四 欣赏小提琴独奏曲会跳舞的洋娃娃 1 欣赏完后,自由探索,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稳定、均匀的强弱和强弱弱节拍规律,让大家想一想、议一议、学一学。 2 让学生用走路、学时钟摆动、打击身体各部位或敲击乐器来表现强弱和强弱弱的效果。 3 让学生模仿洋娃娃的样子跟随音乐走高走低、渐强渐弱做律动。 五 小结 第三课奇妙的天空 第三课奇妙的天空 课 题:奇妙的天空 教学目标一: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云,能背唱其中一首。 教学目标

    8、二:学会打手号“fa”,能模仿老师打着手号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 教学目标三:能用体态动作表现抒情和活泼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两种不同节拍的歌曲伴奏,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对神奇奥秘的天空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对手号“fa”的认识以及对歌曲的熟练掌握。 教学难点:对三拍子歌曲和二拍子歌曲的对比。 教具准备:卡片,星星头饰,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新课导入 1 以谜语导入新课 2 复习旧的手号,学习新的手号 A 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老师打“fa”的手号,并进行模唱。 B 学生做书上的手号练习

    9、,并模唱。 3 说星星: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星星是怎样的? 4 做星星:让学生将自己打扮成星星,并表演。 三 学习新歌 1 听范唱 2 师生合作演唱,让学生感受ABA 3 用律动表现歌曲 4 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5 完整的用好听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6 赏星星:学生听“星星变奏曲”,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7 演星星:创设情景让孩子们感受和星星在一起的情景,并进行编排。 四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感受音乐 1 听两首音乐春节序曲、云片段,每组选出两个同学随音乐挥动彩带,感受音乐的情绪。其余的学生用手臂随音乐画线条来感受音乐。 2 请学生在

    10、黑板上画出第一首音乐的线条。 3 再听第二首音乐云音乐,请学生拍拍手,觉的可以怎样拍。老师提出要求:第一拍强,后两拍弱,感受三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 4 跟老师模唱第一乐句唱名。想想最后一个音有什么特点。 5 请一位同学用一种打击乐器把长音敲出来。 6 学生打手号跟老师模唱唱名,在每个长音的地方用三角铁敲一下。 7 老师模唱 3 5 6 5 - - 和 3 5 6 5 0 0 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用对比的方法感受音的长、短对音乐的影响。 三 歌曲学唱 1 出示课件:歌词和旋律走向。学生可边看边用手画旋律线。 2 歌曲唱到云朵像什么? 3 想想你看到的云朵像什么? 4 学生自由回答。 5 边听范

    11、唱边随老师一起做律动。请几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可以自己创编动作。 6 随琴唱出歌词 A 随琴轻声唱出歌词。 B 纠正学生演唱出现的问题。 C 用多种方法来演唱歌曲。 D 全体清唱一遍,用三角铁在长音处伴奏。 四 创编活动 1 请学生用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太阳出来。 2 老师用情节把各种声音连起来,学生进行表演一次。 3 歌曲前奏用打击乐器表现风、雨、太阳出来,完整地唱一遍歌曲云 五 欣赏童声合唱曲小白船 1 放小白船歌曲音乐,跟随老师朗读歌词。 2 边欣赏边跟着录音哼唱,自由律动,请全班以小组为单位,手拉手模仿小船,小组里选出做桂花树和玉兔的同学。 六小结第四课动物世界第四课动物世界 课 题:

    12、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一:从歌曲旋律的走向,感受上行、下行、同音反复。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高低变化。 教学目标二:从语言的朗读中体会音乐节奏里XO 的停顿。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能背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目标三:能听辩出长笛、低音大提琴的音色,用动作表现这两种乐器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教学重点:音乐的走向和音乐中的停顿。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旋律以及会画歌曲的旋律线。 教学准备:头饰、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律动练习 2 师生问候 二 教授新课 1 学唱歌曲前,先进行语言与音乐中的停顿的

    13、探索。让学生说一说: 一 二 三 ,开 步 走 , 抬 起 头 ,挺 起 胸 ,就 像 小 兵 雄 赳 赳。 X X X O X X X O X X X O X X X O X X X X X X X O 探索到说话中的停顿,导入音乐中的停顿。 2 欣赏歌曲野兔饿了,边听边一拍一下拍手,遇到音乐中的停顿用双手握拳表示。 3 轻轻地放背景音乐野兔饿了,让学生边拍节奏边朗读歌词,停顿处双手握拳或让学生自己设计表示停顿的方法。 4 让学生对歌曲音乐有初步印象后,配合结合歌曲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听觉的分辨,感知音乐的上行下行。 A 先模仿老师做打手号唱旋律的练习。老师打手号唱野兔饿了的第一、二小结旋律,

    14、让学生模仿。 B 老师打手号唱的旋律用线条画出来。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三、四小节旋律,让学生模仿和画出线条,边唱边感受音的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C 听唱歌曲野兔饿了,边唱边用手势表示歌曲旋律的走向。 D 轻轻的放背景音乐野兔饿了,按照教材22页的要求,把停顿处睡觉的小兔用彩笔涂上颜色,加深对音乐中停顿的印象。 5 歌曲基本掌握后,让学生讨论歌曲的处理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来处理歌曲演唱的速度。 6 让学生边唱边做律动,进一步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7 改编歌词,请同学上台设计表演。 三 学唱歌曲小毛驴 1 老师分句打手号唱歌曲的旋律,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的相同乐句,音乐中的走向特点。 2 用听唱法

    15、学唱歌曲,第一遍先欣赏歌曲小毛驴,请同学们议一议,歌曲里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事?第二遍欣赏歌曲小毛驴时,让学生轻声跟唱,学着小朋友骑着小毛律从很得意的样子到摔下地,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3 结合歌词的朗诵配上打击乐器,感受小毛驴行走的节奏。请一部分同学朗读,让一部分同学自己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模仿小毛驴行走。没有乐器的同学用声势配合。 4 综合体验。歌曲熟悉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老师和同学进行分工合作,请一部分同学扮演小毛驴,一些同学自选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四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新课导入 1 故事导入 A欣赏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 B让学生谈谈听了

    16、这段音乐的感受,联想到什么动物?它是怎样上场的?合着音乐学学它走路的样子。 C 听辩演奏狮王进行曲的主要乐器,随音乐的节奏用跺脚、拍手和“嘣”哼唱主旋律的方法感受音乐。 2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小鸟的主题。 A 以“动物联欢会”为串线,欣赏小鸟音乐。 B 音乐形象的比较,让学生比较小鸟的音乐形象和狮子的音乐形象,说说对小鸟音乐的感受。 C 请一些同学戴上各类小鸟的头饰,随音乐的节奏自由飞翔,用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小鸟形象,其他同学学着演奏长笛的样子感受音乐。 3 欣赏大象的音乐。 A 继续以“动物联欢会”为串线,欣赏大象的音乐。 B 音乐形象的比较,让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的感受,联想到什么动物?

    17、它是怎样上场的?跟着音乐学学它跳舞的样子。 C 让学生模仿大象笨重的样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认识低音大提琴乐器,了解其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 三 做音的高低的游戏 1游戏前让学生静静欣赏加沃特舞曲。 2 在听觉上基本有高低概念后,让学生在座位上用动作表示听出的变化。 四 小结第五课唱游 第五课唱游 课 题:唱游 教学目标一:锻炼对动作的反应和协调能力,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和协同表演的能力。 教学目标二:学生做通过跟唱的方式提高识谱能力,音准能力以及节奏的准确性。玩具进行曲则让大家在唱游中通过自己用脚走进行曲步伐来参与的方式去进一步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唱游活动

    18、懂得相互间的合作和配合。 教学难点:在唱游中学生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新课导入 1 以做“照镜子”的游戏导入。 2 请两个同学站着做“照镜子”的游戏。 3 导入听唱歌曲学我做,学生按照歌曲要求进行活动,互相评价。 4 进行即兴创作的练习,在模仿的基础上,进入老师指导下的创作练习。 三 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声问候 二 唱游歌曲玩具进行曲 1 老师先在黑板上板书玩具 曲,让学生通过听歌曲录音、做律动去感受,找出两个适合这首歌曲的词填进去,启发学生听出进行曲的风格。 2 用

    19、听唱法学唱歌曲,边听歌曲边拍手感受歌曲节奏的行走特点。 3 学生分批进行音乐律动,表演的同学拍成一行、或围成一圈行走,边和着歌曲的节奏行走边自由的做一些具有个性化的动作。 4 根据歌曲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进行表演。 5 坐着的同学可用声势和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 小结 第六课要做好孩子 课 题:要做好孩子 教学目标一:能富有情感地演唱小朋友,爱祖国和什么船儿这两首歌曲。理解歌词内容,从感受歌曲美的意境中,培养 “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背唱其中一首歌曲。 教学目标二:能选择打击乐器并探索自然音源,为民间故事狼来了配音响,在创作的过程中,表现故事情节,并能用较流利的语言看画讲故事,发

    20、展语言智能。 教学目标三: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爱祖国、爱科学、诚实勇敢和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音乐形象的体验、创作以及表现。 教学难点:对歌曲的创作以及表演。 教具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导如新课 1 用对话的方式引入课题。 2 老师把歌词里的几个比喻提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找答案,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听唱歌曲。第一遍放歌曲小朋友,爱祖国的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一听,歌曲作了怎样的回答,和同学们的答案是否一致。第二遍让学生用模唱的方法,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 表现歌曲,继续跟着

    21、歌曲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时,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动作有表情地表现歌曲。 5 歌词基本熟悉后,进行填唱新歌的练习。 三学唱歌曲什么船儿 1 感受歌曲、表现歌曲 A 游戏“听音乐找座位”。 B 游戏“点虫虫”,玩中学唱歌曲。 C 游戏“乘飞船”,玩中巩固歌曲。 2 理解歌曲、创作歌曲 引言:刚才,我们的歌中唱了四种神奇的船儿,你还知道一些什么船儿呢? A 学生展示查找的资料,没有的可找老师借用。看到这么多奇妙的船儿,你能把它也唱一唱吗? B 老师讲“船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正是人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步发展创造而来的,鼓励他们应该热爱科学,具有发明创造的精神。 C 同学们在歌声陪伴下动手设计自己心目

    22、中最神奇的船儿。 D 全体学生手举自己的“船儿”尽情表演歌曲什么船儿至下课。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为叙事故事狼来了配音响。 全班分组围坐成4个半圆,教师在中间。 1 说一说、做一做 A 电脑多媒体屏幕展示一组故事狼来了的图片。 B 故事接龙,把八幅图片分别给八个小组,每组请一位同学讲图画内容。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内容讲故事,运用“语言智能”简单复述图片上的故事,从语言上的角度体验和表现故事情节。讲完故事请同学给故事取名。 C 让学生说出故事中出现的几种不同的脚步声,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 拍一拍、读一读 A 老师给出一节奏:XXX XXX XXXX XXX B每组按节奏

    23、说一句话,描述一张图片的内容。 方法:把八副图片编上号码,老师边打着快板边让学生按节奏说出一句话,并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 C 老师根据学生的创作的一句话,引导和改编成快板,在词句里划上小节线、时植线和反复记号。 3 想一想、仪一仪 分组讨论: A 为快板编简单动作。 B 为每幅画加音响效果。 4 配一配、演一演 A 在快板词里加进打击乐器和配音响的记号。 B 请每组试音响效果,反复演练本组承担的配音任务。 C 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齐读快板故事。全班合作表演时,教师要给各小组分工,各组明确参与配乐的地方及如何演奏,协商好后进行合作,教师担当起提示和调配的作用,注意控制好演奏的速度和力度。 5 编

    24、一编、说一说 A 多媒体出现第八幅图“牧童哪里去了?” B 请学生用节奏编故事结尾。 C 以“实话实说”的形式让学生用一句最简明的话,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最后多媒体展示关键词语“好孩子要诚实。” 三 小结第七课我们都是小乐手 第七课我们都是小乐手 课 题: 我们都是小乐手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习,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边唱边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二:通过歌曲玩乐器的学习,能较协和地用三角铁、小鼓、双响筒边唱边参与四个声部的合奏,培养学生多层次合奏的能力。 教学目标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小乐队的学习,巩固已学过的的节奏型,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多层次歌曲伴奏的过程,并能即兴创编简单的歌词,边唱

    25、边表演。 教学重点:打击乐器与歌曲的配合。 教学难点:歌曲当中的强弱的对比以及节奏型XXXXO XXXXX的练习与掌握。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电子琴,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二 游戏导入 1 学唱歌曲前,先做“感应强弱”的游戏。如:教师用强弱的力度拍歌曲前两小结的节奏,让学生用相反的力度模仿。 2 放歌曲的录音,先让学生用动作感受歌曲中擂大鼓和敲小鼓的强弱力度,再进入听唱歌曲的学习。 3 在学生可以背唱歌曲后,教师和学生用游戏的方法边唱边表演。 4 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大鼓和小鼓进行伴奏,没有乐器的同学也可以用跺脚和拍手来模仿为歌曲配伴奏,加入节奏声势和打击乐器的练习。 三 唱唱、敲敲玩乐器 1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花城出版社走进音乐世界小学二年级第三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