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 资源ID:6592658       资源大小:252.92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1、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优质育珠蚌(池碟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第一章 项目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优质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示范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抚州创新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1.1.3 技术依托单位:南昌大学生物科学系1.1.4 项目负责人:徐毛喜1.1.5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年繁育优质育珠池蝶蚌幼蚌1亿只、1龄后备亲蚌150万只、2龄后备亲蚌50万只、3龄后备亲蚌10万只,采收优质高档珍珠43.86吨,年加工珍珠能力100吨。每年向社会推广池蝶蚌育珠面积8万亩。主要建设内容:1、优质育珠蚌(池蝶蚌)

    2、良种繁育中心以南城县徐家乡白州池蝶蚌繁育基地为基础,改扩建育珠蚌(池蝶蚌)良种繁育中心,占地527.6亩,其中培育养殖池500亩。幼蚌培育池115.2亩亲蚌养殖池105亩后备亲蚌培育池252亩寄生鱼培育池21.6亩寄生鱼暂养池6.0亩混凝土预制块(厚8cm)护坡5.13万m2蚌苗繁育车间2000m2蓄水池2口 9亩科研业务办公培训用房800m2手术接种车间100m2生活用房400m2生产用房500m2工具及饲料、肥料仓库等200m2值班看护房600m21.2m1.5m引水干渠800mU型(0.5m0.4m)进水渠5705m1.0m1.5m排水干渠1500m0.8m1.0m排水明渠300m配电线

    3、1500m6.5m宽水泥混凝土路面进场主干道300m3m宽泥结碎石路面场区道路2600m科研、办公、生活区(占地3.5亩)绿地面积816m2硬质地面780 m2水井、水塔、水泵房及供水系统一套购置仪器设备139台(套、件)2、池蝶蚌良种繁育基地拟建设洪门、龙湖、鹏溪等5处优质育珠池蝶蚌繁育基地,总占地843亩,其中培育池面积800亩,幼蚌培育池800亩养殖池开挖土方42.67万m3混凝土预制块(厚8cm)护坡9.99万m2蚌苗繁育车间5处,总面积3000m2蓄水池10口 45亩手术接种车间5处,总面积300m2生活用房5处,总面积500m2生产用房5处,总面积500m2工具及饲料、肥料仓库等2

    4、00m2,值班看护房300m2。U型(0.5m0.4m)进水渠9128m 0.8m1.0m排水明渠480m配电线6000m3m宽泥结碎石路面场区道路4160m购置仪器设备280台(套、件)3、大水面标准化池蝶蚌育珠示范基地利用抚州市廖坊水库库汊建设标准化池蝶蚌养殖育珠示范基地6000亩。手术接种车间600m2配套生活设施900m2值班看护用房450m2库汊护岸、道路、低压输电线路浆砌石护岸1.2万m34.5m宽泥结碎石道路9.6km低压输电线路15km购置生产设备工具等285台(套件)4、池蝶蚌育珠综合养殖开发基地在龙湖、徐家、天井源、上塘、株良等六处水库(或库汊)建设池蝶蚌育珠综合养殖开发基

    5、地2560亩。畜禽栏舍六处,总建筑面积3600m2手术接种车间300m2生活设施600m2值班看护用房720m2库汊护岸、道路、低压输电线路水库或库汊岸边维修或码头修建等浆砌石0.2万m34.5m宽泥结碎石道路4.5km低压输电线路7.8km生产设备工具等132台(套件)5、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体系拟在浙江、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和福建等省及本省的进贤、都昌、丰城、万年、新建、上高、临川和黎川等县市区设立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点520个。负责各阶段质量监控检测和池蝶蚌育珠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的传授与指导工作。每年向社会推广池蝶蚌育珠面积8万亩。6、珍珠加工厂在抚州市工业园区,建设年加工100

    6、吨的珍珠加工厂一座。漂白车间450 m2分拣车间600 m2加工(打孔、串珠)车间800 m2包装车间250 m2办公、检测综合楼900 m2仓库350 m2锅炉房80 m2倒班宿舍1200 m2食堂300 m2公厕、配电间、门卫等辅助用房220 m2配套建设道路、停车场、照明、绿化、围墙等设施购置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526台套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0434.81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915.93万元,其他费用1179.88万元,预备费用354.79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409.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574.71万元。资金筹措:申请国家补助1000万元,市财政配套2400万元

    7、,向银行申请建设投资贷款5000万元,企业自筹2034.81万元。1.1.7 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三年, 2005年8月-2007年12月1.1.8 项目主要效益预测项目完成后,一方面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水产养殖结构,增加养殖户收入,另一方面又能培育高档优质珍珠,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和人们的需求。每年可向社会推广育珠池蝶蚌养殖面积8万亩,农民育珠收入约3.84亿元,平均每亩收入4800元,比纯养鱼效益高1600元/亩。社会效益显著。同时,项目单位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正常年份年收入22007.84万元、年利润2166.88万元、总投资利润率20.77、盈亏平衡点36.78,财务内部收益率19.59,贷

    8、款偿还期4.85年(含建设期3年)。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十分必要。1.2 资金申请报告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04年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化专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4)557号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继续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等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发改办高技(2005)166号2、农业部水产苗种管理办法(2005.1.5)3、农业部淡水养殖鱼类原良种场建设要点4、农业部主要养殖鱼类原、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5、江西省水产种苗管理条例6、抚州市农业发展“十五”规划;7、委托本单位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的咨询合同。1.3 项目主

    9、要技术经济指标(正常年份)表1-1序号项目单位指标1良种繁育中心(占地527.6亩)个11.1幼蚌培育池亩115.21.2亲蚌养殖池亩1051.3后备亲蚌培育池亩2521.4寄生鱼培育池亩21.61.5寄生鱼暂养池亩6.01.6蚌苗繁育车间m220001.7科研、检测等用房m218002良种繁育基地亩8003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亩60004综合养殖开发基地亩25605营销推广及售后技术服务点个206珍珠加工厂座17蚌苗万只1000081龄后备亲蚌万只15092龄后备亲蚌万只50103龄后备亲蚌万只1011有核珍珠公斤1205312无核珍珠公斤3180613串珠吨10014总投资万元10434.8

    10、115年销售收入万元22007.8416年总成本万元17674.1317年经营成本万元16928.7718年销售税金万元1099.5619年利润总额万元3234.1520年所得税万元1067.2721年利润万元2166.8822投资利润率%20.7723财务内部收益率19.5924财务净现值万元5325.8225借款偿还期(含建设期)年4.8526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年4.6127盈亏平衡点%36.78第二章 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2.1 国内外现状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工培育珍珠最早的国家。宋代文昌杂录详细地记载了中国人在距今1500年前就已经人工育成珍珠。国外人工

    11、育珠的最早记录是瑞典博物学家林奈(Linne),他在1761年才获得有柄珍珠,古代产珍珠的国家主要是中国、埃及、波斯王国、古希腊和印度,但由于天然蚌的出珠率很低(仅万分之一),因此产量十分稀少。到19世纪,中国的珍珠文化于清末传入日本。20世纪40年代,日本珍珠业开始发展,70年代初日本成为世界珍珠生产大国。中国淡水珍珠自1980年繁蚌技术突破后迅速发展,珍珠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产量之首,并连续20多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珍珠王国。珍珠的种类包括:珠母贝珠(和珠)、南洋珍珠、大岛珠母珍珠、黑蝶珍珠、淡水珍珠。珍珠分海水珠和淡水珠,所谓“河蚌海贝”是指产海水珠的称“贝”,产淡水珠的为“蚌”,但珍珠

    12、生产的过程都一样,即贝(蚌)苗培育成大贝(蚌)后植入圆核(淡水蚌植入薄片),母贝受刺激分泌碳酸钙形成珍珠,一般而言,养殖时间越长,分泌的珠层越厚,珍珠质量越好。现在世界淡水珍珠养殖的主要有中国、日本、美国、越南等;海水珍珠养殖的有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泰国、波利尼西亚及南美一些国家。我国有淡水蚌100多种,但适合养殖珍珠的蚌仅有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无齿蚌。目前生产上用得最广的河蚌为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珍珠的人工培育技术,是人们在采捕天然珍珠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和发展起来的。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人工培育珍珠的生产技术。70年代末以后,我国育珠技术有了突破和进步:

    13、(1)河蚌人工繁殖成功。我国的育珠是采捕天然水域中的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天然河蚌源已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为此,我国进行了河蚌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并获得突破,这为淡水育珠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确立了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在育珠中的地位:我国淡水育珠蚌有十几种,经反复育珠试验,从产珠的光泽、颜色、洁度、形状、大小、产量以及手术操作方便程度等多因素考虑,确认三角帆蚌与褶纹冠蚌为我国淡水育珠的最佳蚌种。(3)建立了“三小”嫁接技术体系,探索出了一套早繁殖、快速培育小蚌的方法;手术操作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规范了手术工艺和操作规程;确立了插低龄、中蚌、中片精品养法。改进了养殖方式:改

    14、吊养为笼养;改粗养为精养;改深养为浅养等。80年代至今,我国珍珠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养殖技术体系,整个育珠生产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全面进展。其中包括制片植片技术及操作工具的改进,快速育蚌新技术,大型海水珠、黑珍珠培育技术更趋成熟,淡水有核珠的试验成功和保核率不断提高,淡水珠蚌制片采用新的撕膜法,植片改排片法移植为卷片移植的新工艺,一些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开始直接用于生产。与此同时,我国珍珠成分的研究和珍珠临床的研究、珍珠粉的药效试验、珍珠临床应用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珍珠粉的医药应用提供了全面、科学的依据。池蝶蚌(Hyriopsis schligili)是日本特有蚌种,产于日本

    15、滋贺县的琵琶湖,是优质淡水育珠蚌。池蝶蚌是目前世界上培育淡水优质珍珠的首选蚌种。抚州创新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一股东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在全国首次引种成功。通过近几年的驯养、繁育和育珠性能研究,证实了池蝶蚌性能优于我国的三角帆蚌,它具有壳宽大、个体重、外套膜和贝壳珍珠层厚、晶杆粗长等特点。经与三角帆蚌进行育珠对比试验,成活率比三角帆蚌高6.8%,分泌珍珠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优质珍珠比例是三角帆蚌的2倍,且抗病性远优于三角帆蚌。2005年1月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优良新品种审定。2003年2月25日,由抚州创新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一股东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主

    16、持完成的省科技计划“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由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先生为主任委员以及国内知名水产、贝类共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成果鉴定,肯定了池蝶蚌是一种优良的育珠蚌源,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的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2 技术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淡水珍珠技术和质量都落后于日本。究其原因主要是与育蚌珠源密切相关。国内珍珠产业发展已经受到优质淡水蚌源短缺的影响。由于三角帆蚌自然资源日益枯竭,远不能满足生产所需的蚌源;人工繁殖、培育的蚌,在开始几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时间长了,由于近亲繁殖,品质退化,手术蚌的成活率和珍珠品质受到了很大影响。在我

    17、国大部分淡水珍珠养殖地区,三角帆蚌种质退化十分严重,许多养殖者急功近利,不重视技术进步,忽视蚌种质量,繁殖亲蚌多为同一水体来源,亲蚌个体小,质量差,其结果是仔蚌生长速度慢,个体差异大,抗病能力差,成活率低,使培育的珍珠质量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使我国珍珠养殖产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解决育珠蚌源物种单一性,抚州创新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其中一股东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底引进四冬龄池蝶蚌原种108只作为繁殖用亲蚌,进行了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1998年人工繁育获得成功。通过7年来与三角帆蚌育珠性能比较研究,全面掌握了池蝶蚌的形态、结构、生态、繁殖习性及育珠性能,证明了池蝶蚌的育珠

    18、性能明显优于三角帆蚌。利用池蝶蚌良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可大大地提高珍珠产品质量,提升我国珍珠产品国际竞争力。这一高科技成果,体现了当今育蚌技术发展趋势,为我国优质淡水珍珠养殖提供了一个新的蚌源,为实现优质育珠池蝶蚌的快速繁育,为抚州、全省甚至全国提供充足、优质、高产的育珠蚌苗,全面提高养蚌育珠生产的成活率和珍珠质量,实现优质淡水珍珠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2.2.1 育种 雌雄鉴别根据外观和鳃丝的特征,同龄的雌蚌个体比雄蚌略大,雌蚌生长线稍宽、壳宽较大、后端较园、外鳃丝间距较密。雄蚌壳宽较小、蚌体较 长,后端略尖、外鳃丝间距较。性腺成熟年龄引进的种蚌为4岁龄,故1998年该蚌进入繁殖盛期,与

    19、有关资料介绍相符。但1998年繁育的小蚌,2000年5月已有部分成熟,并可排出钩介幼虫。只是数量较少,质量不高,通过观察,池蝶蚌在第3龄就开始性成熟,4冬龄进入繁殖盛期,到6冬龄仍保持旺盛的繁育率。池蝶蚌繁育季节为57月,比三角帆蚌晚7d左右。繁殖习性多次排卵,分段成熟、成熟一批释放一批,分批排尽,一只母蚌在繁殖可排卵45次。钩介幼虫的成熟标志是,已脱离卵膜,足丝和钩具有附着力。寄主鱼:黄颡鱼。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黄颡鱼作寄生鱼。黄颡鱼具有耐低氧、生活力强、不易死亡、外鳃大,寄生率高,性情温和,操作方便,容易管理等优点。技术要点:蓄水池面积要求大,水深适中,控制肥水浓度。蓄水池在繁殖前必须干塘,

    20、用生石灰浆遍泼洒后晒塘57d,再灌注新水。繁育池规格也110.2m3用塑料管引水入池,进出水口都要用细网拦好。寄主鱼黄颡鱼须先喂饱育壮,增强体质,在寄生前23d经防病处理后入池进行适应性锻炼。采用流水采苗法。2.2.2 养殖池蝶蚌的小蚌养殖采用了0.40.40.1 m3的小网框养殖小蚌。分箱时,将5cm以下的小蚌继续留在箱中养殖。当箱中的小蚌长至7cm左右时,可用于无核珍珠的手术接种。有核珍珠手术预备蚌的培育当圆网袋内的小蚌长到10cm时,用长网袋腹缘向上吊养,当预备蚌长至13cm时,即可用作手术。池蝶蚌有核珍珠的手术接种将13cm以上的的预备蚌进行了有核珍珠手术,手术用核为78mm园球核,每

    21、蚌插610粒,手术后一个月,成活率为95%,固核率平均 80%。2.2.3管理施肥管理育珠蚌主要摄食浮游生物中的藻类,通过给水体施肥来培育藻类。有机肥和无机肥均可。有机肥以家畜、家禽粪肥为好;无机肥常用氮肥、磷肥及氮磷复合肥;最好能将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起来使用。在养殖过程中,要根据水色及透明度的变化进行施肥,做到肥、活、嫩、爽,利于育珠蚌的恢复和生长。养蚌的水体经常使用生石灰,是调节水质的重要措施。一般在淡水水体中的用量为每立方米20克左右。整个养殖过程要根据不同的生长期用有机肥,或无机肥,或生石灰等,调节水质和肥度。蚌病防治蚌病发生原因:一是环境因素变化超过蚌体的耐受限度。水温过高或温差变化

    22、剧烈,会使育珠蚌的新陈代谢失调;酸碱度太低太高,育珠蚌也无法适应;水中溶氧量的高低影响育珠蚌的生长和健康;有毒物的污染对蚌体造成伤害;施肥不当也会影响蚌体的健康,严重时会由此得病。二是育珠蚌的健康状况下降。如因插片手术、运输不当,暂养堆积等原因造成育珠蚌体下降进而感染疾病。三是水体中存在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寄生蠕虫;各类致病生物之间可相互诱发,如寄生虫的侵入会为细菌感染打开缺口、创造条件。蚌病的种类:一为细菌性蚌病,是养蚌的多发病,主要有烂鳃炎、烂斧足病、胃肠炎等。此类病发病率高、传染快,处理不及时易引起大量死亡,造成严重损失。二为寄生性蚌病,以原虫、线虫为主。一些小型原

    23、生动物往往侵入蚌的外套腔、鳃组织中,虽然不会直接引起蚌的死亡,但为细菌入侵打开了方便之门,常见并发各种细菌性疾病。三为病毒性疾病。蚌病防治技术措施。首先对养蚌水体进行严格消毒,包括暂养池消毒,手术过程消毒,育珠水体清塘消毒。其次要查明病原,对症下药。常用的给药方式有水体泼洒药物和豆浆药饵给药两种。2.3 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抚州创新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对池蝶蚌的驯养、繁殖、培育的方式进行探索,并在小蚌繁育、培育、育蚌珠手术接种、水质管理、生态防病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创新,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池蝶蚌繁育技术,制定了池蝶蚌育珠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和全国首家池蝶蚌

    24、种质标准(企业标准),为池蝶蚌在我国育珠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依据。池蝶蚌在抚州引进驯化与育珠成功,为我国的河蚌育珠和珍珠生产开辟了新蚌源和高质量珍珠产品。这项技术成果的推广和运用,将为解决国内因三角帆蚌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品质退化而带来的蚌源问题,为提高国内淡水珍珠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为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发挥巨大的作用和影响。2.4 产业关联度分析我国是珍珠生产大国,珍珠产量占世界95%,但珍珠产值仅占世界的10%。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育珠蚌三角帆蚌过渡开发利用,种质退化严重,抗病力下降,培育的珍珠产品质量较差,养殖效益低下,严重制约了淡水珍珠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池蝶蚌

    25、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淡水育珠蚌,池蝶蚌培育的淡水珍珠享誉全球。本项目立足于抚州创新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池蝶蚌繁殖、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和育珠产业化经营,带动和促进池蝶蚌育珠良种良法大面积生产应用,推动抚州市乃至全省优质淡水珍珠产业的发展。本项目的产业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4.1 高新技术成果为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本项目拟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技术,已通过了由中科院水生所曹文宣院士等国内水产界知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省级成果鉴定。抚州创新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经过7年时间的池

    26、蝶蚌驯养、育珠性能及繁育、育珠技术研究,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池蝶蚌繁育和育珠技术。池蝶蚌引种并繁育、育珠成功,在全国属首家,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是我省水产界第一个直接从国外引进并驯养、繁育成功的优良品种。项目应用的优质淡水育珠蚌池蝶蚌,是目前世界上培育淡水优质珍珠的首选蚌种,它具有个体大、双壳鼓、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厚实,分泌珍珠质能力强,所产珍珠圆、光、大,品质优良等特点,适合在我国淡水水域养殖,为优质淡水珍珠养殖及产业化示范提供了良好的品种资源。2.4.2 五项创新技术措施可提高淡水珍珠养殖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主要技术为“池蝶蚌繁育及育珠养殖技术”,包括亲蚌培育、繁殖、蚌苗培育、生物防

    27、治、无核与有核珍珠插片和育蚌培育等技术。抚州创新水产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根据三角帆育珠生产技术,对池蝶蚌的繁殖、培育、育珠及水质管理进行探索和创新。五项创新技术措施是:寄生鱼寄苗放养、脱苗创新;流水挂框加泥法培育小蚌创新;提前钻孔单吊有核珍珠手术预备蚌培育创新;手术蚌二次插片技术创新;生态防病创新。在满足社会对池蝶蚌良种需求的同时传递技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服务,本项目通过池蝶蚌的产业化开发,可使淡水珍珠的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大提高,从而提高农民淡水珍珠养殖的积极性,增加农业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创建和谐平安社会。2.4.3 新蚌源为实现生态养殖和产

    28、业化发展提供可靠的用种平台长期以来,由于育珠蚌源的品种单一、种质退化、抗病力下降以及育珠技术落后等原因,使得国的淡水珍珠产业不稳定,珍珠质量上不去,养殖效益不高。目前国内三角帆蚌发病率高达3050%,极大地影响珍珠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蚌源,来解决这项核心问题,让我国的三角帆蚌自然种群得到休养生息,重建新的种群优势,池蝶蚌具有极大的抗病毒性能,具育珠性能好,是理想的育珠蚌源。江西是我国水产品生产的重点省份,生态环境优、水质好、污染轻,具有发展“绿色+特色”优质水产品的天然优势,做大做强江西“绿色+特色”水产业和把江西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战略的实施,为本项目提供了发展空间。

    29、本项目建设可为本省及周边省份提供良种幼蚌和后备亲蚌约1亿只。2.4.4 珍珠串起的产业链能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珍珠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宝,它光彩夺目,晶莹美丽,是珍贵的装饰品和药材,也是我国名优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珍珠的应用十分广泛,珍珠系列产品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珍珠是卫生部批准的20余种可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之一。从目前市场需求看,低档珍珠主要用于医药、食品保健、美容化妆等方面,高档珍珠用于装饰和工艺。主要产品有:珍珠饰品与工艺品(珍珠项链、耳环、戒指、吊坠、珍珠塔等);珍珠美容品(珍珠霜、洗面奶、爽身粉、香波、牙膏、肥皂等);珍

    30、珠药物(珍珠明目液、珍珠降压灵、六神丸等);珍珠营养保健品(珍珠口服液、珍珠含片、珍珠蜂皇浆、珍珠茶等);珍珠食品添加剂(珍珠酒、珍珠纯净水、珍珠酸奶、珍珠醋等)纯珍珠粉(普通珍珠粉、超微珍珠粉、可溶珍珠粉等)。珍珠串起的产业链条,涉及养殖业、首饰加工业、医药、食品等数十个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珍珠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必将进一步加深和拓展。大力发展珍珠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对促进农民增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出口创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2.5市场分析2.5.1 国内市场1、珍珠作为珍珠盛产地的中国,淡水珍珠年产量占到了世界珍珠产量的95%之多,在国际珠宝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珍珠市场分布较广,但重点是浙江、江苏、广西、广东四个地区。浙江珍珠市场规模最大影响也最大的是诸暨市,2001年诸暨市投资亿元,新创建了一个“中国珍珠城”,年成交额均保持在30亿元以上。广西是我国海珠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产量占全国海产珠的45%。国际市场将世界珍珠分为三大类,即西珠、东珠和南珠,西珠产于西欧(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东珠产于日本,南珠即产于中国南海北部湾沿岸的浅海地带。国际市场上盛传“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说法,南珠也被誉为“世界珍珠之王”。南珠是广西在世界享有声誉的特色经济产品。北海市建立有规模宏伟的“中国南珠城”,经营面积达


    注意事项

    本文(优质育珠蚌良种繁育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