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印.docx

    • 资源ID:6792032       资源大小:24.9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印.docx

    1、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印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 单元教材分析 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地用心去感悟。本组教材是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进行编排的,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两篇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综合训练语文园地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周恩来少年时代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故事,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文并请他到家里做客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叶老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乌塔讲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赞扬了乌塔极强的

    2、独立自主能力。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等等。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认知观念,还要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尊重他人、懂得感谢,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

    3、的部分。 3.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6.能对课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7.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8.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回忆成长中体验到的快乐,思考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对文中的人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 3.围绕成长的故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学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及写法,学习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4、 难点 认真阅读,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在体验人物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形成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课时安排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课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课时 乌塔 1课时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5课时 总课时 11课时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认识并理解“帝国主义列强、租界、得意扬扬、 惩处、巡警、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等词语,并通过结合上下文、资料引入以及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并使学生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圈点勾画”,为文章做批注的方法,并渗透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画

    5、面的意识。 3.整体解读文本,通过合理想象画面、补充资料,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不振”的含义,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了解周恩来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周恩来有更多的认识。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

    6、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过程一 、导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初读课文,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这么远大的志向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字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请看大屏幕,认识这些字词吗?咱们一起来读一读。注意字词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它们也是有感情的,试着结合你的理解,用心读

    7、一读。(PPT显示下面字词) 师:请大家把生字词带到课文里,再快速地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快速读课文)师:谁能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原因。 聚焦“中华不振”1.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从小就树立了这么远大的志向呢?课文中有一个词说明了原因。请把它找出来?(学生找出“中华不振”) 2.师:“中华不振”这个词正好与“中华崛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师:让我们走进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去看看当时的中国到底是怎样的不振。4.师:观看完短片,相信你的内心感受又不一样了,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个词。 五、全课小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了课文

    8、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周恩来从小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2.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阅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2.难点 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抓住词句,体会情感。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七、八自然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中华不振”,做上记号。 交流反馈。 师: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中华不振”,找到一处的同学再认真读,仔细找,可能你会有

    9、新的收获。你们找到哪几处?师:当你看到这句话,哪个字很快跃入你的眼帘?(PPT“闯”字变红)。通过这个“闯”字,你感受到什么? 师:抓重点词理解句子,这是学习的好方法!咱们继续交流。师:同学们读读这段话,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师:这里与中国的别处有哪些大不相同?中国的别处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师:中国的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而这里生 师:同学们,多么鲜明的对比,多么强烈的反差,从这个“大不相同”我们可以知道中华不振! 是啊!这些现实的确反映出当时中华不振。还有谁找到了哪些句子? 师:(声音沉痛)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文中谁的行为深深地刺痛了你的心。(交流反馈,大个

    10、子洋人)师:从哪里看出的? 师:是呀,这些人本应将妇女送医院,赔礼、道歉,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后悔,可洋人非但没这么做,反而得意扬扬,他凭什么轧死了人还得意扬扬? 师:大家想想,当时中国妇女期待的是什么?得到的却是什么?(学生交流) 师:中国巡警的表现让你感受到什么?他们的所作所为还让你感受到什么?(愤怒、痛心、失望)谁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你此刻的感受!(读“谁知反而”这句话。) 师:当时真是一个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世界!中国巡警的行为刺痛我们的心,更深深地刺痛了少年周恩来的心!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感受一起来读这句话!(学生齐读)师:面对同胞的惨死,面对妇女无助的哭诉,他们为什

    11、么不把拳头砸向洋人?为什么不为自己的同胞讨回一个公道?(学生交流:因为在外国的租界地,中国人是无处说理的,不敢怎么样。) 师:他们能做什么?他们能说什么?能做的只是紧握着拳头,能说的只是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呀。因为这是洋人的租界,难怪伯父告诫周恩来。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感同身受! 二、走进内心,产生共鸣。 1.师:然而,在中国的土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不平等事件,激荡着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他经常独自沉思。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用你的笔,走进周恩来的心里,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来。 2.师:谁能分享周恩来的内心世界?(交流反馈学生的对话。) 3.师:魏校长的

    12、这句话,不仅是对周恩来的同学们说的,也是对我们所有中国人说的,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句话。(齐读课题) 三、回顾教材,总结全文。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不仅激励着周恩来,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话题。我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几句话送给大家,我相信,它对大家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一定有所帮助。(PPT出示,范读)教学反思: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

    13、深刻的语句。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教学重难点1.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叶老对青少年的热情关怀,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教学重难点1.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难点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

    14、内容。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我”和叶圣陶老先生之间的几件事? (学生自由读文) 2.师:读完了吗?老师先来考考大家。谁会读?(采取多种方式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开火车读等。) 3.师:你能读懂哪个词语?(学生交流)4.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三、抓住词句,交流探讨。 1.师:咱们首先来看看叶老是怎样给“我”修改作文的?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发现的?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相对应的语句。(学生读书勾画) 2.师:谁来交流你找到的句子?(学生交流) 3.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15、?(学生交流) 4.师:第一眼看到作文被修改成这样,作者当时的感受怎样?(学生交流:惊讶、惊奇等) 5.师: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话。(学生读句子) 6.师:同学们,叶老还修改了哪些地方?(学生交流)(PPT显示) 7师: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9.师:同学们,我们也看到了作文中修改的地方非常多,作者是不是全部都写了出来呢?(学生交流) 10.师:是呀,面对密密麻麻的修改,作者抓住了其中最典型的几个例子,不仅写出了他看到的修改的作文情况,还写出了当时的心情和感受,这些表达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6、。11.师:同学们,在我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难以忘怀的经历,回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观赏某一幅画,某一处风景,或者某一个场面,试着像肖复兴一样,把你观察到的,以及当时感受到的写出来,写一段话。(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12.抽学生交流,师生评议,总结优点,指出不足。四、全课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悟叶老平易真诚的人品,感受叶老人格的伟大。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感受叶老的品质,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2.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同学们,从上节课学习的第一个小故事中

    17、我们感受到了叶圣陶先生对作文修改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这节课咱们继续深入品读,去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叶老先生不但认真、细致地修改了“我”的作文,令“我”意外的是,这一年的暑假,“我”居然收到了去叶老先生家做客的邀请。交谈中,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高高在上,反而和“我”十分融洽,这融洽的氛围通过字里行间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够体现融洽呢。二、 抓住词句,感受融洽。 1.师:叶老先生不但认真、细致地修改了“我”的作文,令“我”意外的是,这一年的暑假,“我”收到了到叶老先生家做客的邀请。像叶圣陶先生那样的大作家,没有想象中的高高在上

    18、,反而和叶老先生的交谈却十分融洽。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够体现融洽呢。 2.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感受他们交谈的融洽。读吧!(学生齐读) 三、品味语言,走进内心。 1.师:当作者沉浸在和叶老先生融洽交谈中时,他的眼前看到了那一墙绿绿的“爬山虎”。(PPT显示) 2.师:当作者看到这一片绿绿的爬山虎,感觉怎样?(学生交流) 3.师: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读吧!(学生朗读)4.师:透过这美丽的爬山虎,你能体会到当时“我”的心情如何?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 5.师:“我”为什么这么高兴、激动?6.师:咱们继续交流。文中还有哪里写了那片绿绿的爬山虎?PPT出示: 7.师:我们一起来读一

    19、读。(学生齐读)这就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学生读课题) 8.师:读着读着,让人感受到这一墙爬山虎充满了一种生机与活力。也感受到“我”充满了信心和活力。“我”为什么也会充满信心和活力?(学生交流) 9.师:咱们通过对这两句话的品读,不光感受到了爬山虎的美丽,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叶老亲切、平和的人格美。 10.师:同学们,课文最后写到:(PPT显示) 11.师:现在大家知道课文为什么要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了吗?12.师:当肖复兴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时,他忘不了叶老先生对他的教诲,也忘不了(生齐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四、回顾教材,总结全文。 27*乌塔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抓文章主要

    20、人物之间的联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培养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克服依赖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经受锻炼和考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体会并学习乌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独立精神。 2.难点 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能对乌塔的言行做出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学生回答)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游?是和谁一起去的?(学生交流) 2.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

    21、脱的小学生,她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学生交流:乌塔) 3.师:对,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学生自由读文) 2.师:谁会读这些词语?(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3.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悟特点。 1.师:同学们,再次快读课文,想想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2.师:请再次细读课文,圈圈画画,看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乌塔的独立与自主?3.师:谁来交流你找到的地方?(交流)四、开展辩论,提高认识。 1.师: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乌塔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

    22、力,请大家就学习课文中产生的问题和想法谈谈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对不对。 2.师提炼正反方的观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 3.师:请大家再次深入阅读课文,辩论双方可以从课文中寻找依据大胆发言。辩论时应抓住重点语句展开辩论。 4.师:(综合辩论双方观点)同学们,通过这课的学习,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想想我们到底应该向乌塔学习什么。五、拓展延伸,亲身体验。 师:今天我们布置一个小任务,进行课外活动,主题为“我行我素独自出行记” 六、小结全课教学反思: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 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掌握书信的格式。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

    23、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信的内容,并学习书信的格式、写法。 2.难点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学生自由读文) 2.师:谁会读这些词语?(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3.师:谁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三、根据提示,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PPT出示: 1. 张国

    24、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2.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3. 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4.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 2.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四、交流讨论,读懂书信。 1.可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再全班进行交流。交流中,老师要做一些精辟的概述和引导。2.师: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嫉妒过别人吗?(学生交流)3.师:别人嫉妒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4.师: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

    25、什么要求。五、质疑解惑,拓展延伸。 1.师: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2.PPT 出示冰心的再寄小读者(具体的内容在备课资料里)。请同学们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 3.小练笔 师: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七教学重难点 1.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及习作能力。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结合

    26、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4.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5.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难点1.重点 自然、大方地进行口语交际,表达流畅;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积累古代积极向上的名句。 2.难点 掌握习作方法,快乐习作。教学课时 5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并融入自己的

    27、真情实感。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有交流的欲望,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难点 能正确看待成长中发生的事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二、明确要求,归纳话题。 1.师:请同学们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学生自读勾画) 2.师: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谁先来交流?(学生交流预设:PPT显示) 3.师:通过综合性学习,我们搜集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有那么多的故事留在我们成长的足迹中。接下来,让我们来讲讲自己或别人成长中的故事吧!在讲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他们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 4.师:请看大

    28、屏幕。(屏幕显示)PPT出示: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节选 5.师:现在,让我们也来讲讲自己或者别人的成长故事吧!(学生自由交流,引导注意内容丰富,表达清晰流畅,自然大方。) 6.师:在成长过程中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无论是自己亲身经历或者看到的、听到的一件事,还是读过的一本书,只要从中懂得了道理、学会了做人,便是自己成长中的故事。当然成长中有快乐,也有苦恼,有一位名叫王虹的小同学,她就遇到了一点烦恼,想寻求知心姐姐的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帮王虹解决烦恼好不好? 7.师:请大家读书中王虹小同学的来信。看她遇到了什么烦恼?(学生读完后交流) 8.师:如果你是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你该

    29、如何解决王虹小同学的问题?(学生交流) 9.师:可能家长有顾虑,经济上有负担等。假如请你给王虹小同学写一封回信,你准备写些什么呢?10.你们真是热心的孩子!真诚地告诉了王虹怎么去面对这件事情。还记得独立的乌塔吗?乌塔留给你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交流)你希望像她一样独立吗?(学生回答) 三、拓展升华 (播放背景音乐真心英雄)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过程 1.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2.大胆分享、交流自己的习作。3.初步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自由愉悦地习作。2.难点 初步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

    30、,明确要求。二、自选内容,强调要求。 师:同学们,相信通过上节课的交流你一定回忆起了成长过程中难忘的事;从独立的乌塔身上想到了很多很多;也找到了帮助王虹解决难题的办法。现在请大家认真思考,你想选择哪个内容来写?你选择的内容要注意些什么?(引导交流: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三、自由拟题,点拨写作。 师:发生在你身上的许许多多的事情中,你感觉哪件最难忘?这件事情怎么难忘?有什么意义?(学生交流) 师:根据自己选的习作内容起个有个性的题目。(学生交流预设:难忘的第一次成长的烦恼(快乐)等)咱们一起来交流自拟的题目。(欣赏及评点) 师:同学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