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广东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 二 第二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x

    • 资源ID:6853024       资源大小:28.3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广东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 二 第二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x

    1、广东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 二 第二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二章 古代诗文阅读 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时作业 基础自测 1.(2009年汕头潮南区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梅花落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1)诗的前四句,写“花”写“雪”,虚实相间。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_(2)诗的后四句表达了什么人的何种思想感情? 答:_答案:(1)前两句,分写梅花刚开放和天山的雪未消融,属于实写;后两句,写的是幻觉,天山冬雪被想象成落下的梅花,而

    2、初开的梅花又如雪在眼前,实中有虚。 (本题要防止学生对虚实概念没有理解,不知何谓诗歌创作中的“虚与实”,没有按照题目要求“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来回答,没有具体内容) (2)表达的是闺人(女子)对远在万里之外的征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是一首“闺怨诗”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剖析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的复杂心理状态。在唐代,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思征夫词;一是怨商人语。这是有其历史原因、社会背景的。由于唐代疆域辽阔,边境多事,要征调大批将士长期戍守边疆,同时,唐代商业已很发达,从事商品远途贩卖、长年在外经商的人日见增多

    3、,因而作为这两类人的妻子不免要空闺独守,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这样一个社会问题必然要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抒写她们怨情的诗也就大量出现了)2.(2009年韶关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楚江怀古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注: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1)“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 答:_ (2)全诗

    4、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答案:(1)“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意思接近即可)(2)诗题怀古,实是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仕途失意,泛游楚江,听到“猿啼”,看到“微阳”、“乱流”等萧瑟清冷的暮秋景色,让诗人倍感寂寞悲凉,对景怀人,很自然地想起屈原来。“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5、他想起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然而,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全诗以悲愁作结,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愁苦之情。(意思接近即可)3.(2009年佛山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未展芭蕉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1)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答:_(2)咏物诗一般要有所寄托,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寄托,历来没有定论。你认为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寄托? 答:_答案:(1)将未展芭蕉比作蜡烛。比喻非常新颖,蜡

    6、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绿”、“冷”,“绿”给人以翠脂凝绿的美丽联想;“冷”则使人感到那紧紧卷缩的蕉烛上面似乎笼罩着一层早春的寒意。 或: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在料峭春寒中卷缩着“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寒意袭人的环境的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 或:将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会被东风暗拆看”,既准确地传达出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和不易察觉,又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少女娇羞的情态,形神兼备,意味无穷。 (2)学生解读合理即可。例:诗人巧妙地把一个情窦初开而又娇怯含羞的少女比作未展芭蕉,寄托了作

    7、者的希望:在爱情的追求上要勇敢大胆,不要半藏半掩。4.(2009年烟台检测)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钟陵禁烟寄从弟 李中 落絮飞花日又西,踏青无侣草萋萋。 交亲书断竟不到,忍听黄昏杜宇啼。注:禁烟:指寒食节,这一天,家家禁止烟火,进行祭祖、踏青等活动。 (1)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就诗歌首句中“落絮飞花”和“日又西”两个意象加以分析。 答:_(2)试分析诗歌结句是怎样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 答:_答案:(1)“落絮飞花”,描绘了柳絮漫天飞舞、飘荡不定的情景,寄托了作者远离亲人的飘零之感;“日又西”,写日出日落,日复一日,时间漫长,突出了作者一天天处在思念亲人的情感煎熬之中。 (2)

    8、古人多用杜鹃啼鸣表示思乡,黄昏时分,杜鹃哀啼,自然引发诗人思归之情;“忍听”,即“不忍听”,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愁苦。 5.(2010年惠州调研)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秋山,诗人登楼诗有“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句,此处化用。 (1)本诗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析。 答:_(2)绘画艺术中有所谓“密不透风,疏可走马”之说。诗歌的表现同样有疏密的问题,有些东西不是表现的重点,就应从略,使之疏朗;有些东西是表现的中心,就应

    9、详写,使之细密。疏密相间,详略适宜,才能突出主体。请谈一谈你对本诗疏密特点的理解。 答:_答案:(1)诗中表达了诗人一种悲喜交集的情绪特点。喜的是阔别重逢,旧情仍在;而且此地秀色宜人,可修身养性。悲的是漂泊流转,岁月蹉跎。 (2)疏的地方:诗的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颔联“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表现的时间最长,表现的空间最宽,表现的人事最杂,但只用了疏朗的笔墨,就起到了铺垫、陪衬的作用。密的地方:颈联和尾联细腻地描写了今日的相聚、痛饮和欢笑,突出了故交情笃,也写出了自己的心迹,这是全诗的重点和主体,能给人留下真切的印象。6.(2010年顺德区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六月二十日夜

    10、渡海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 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此诗为哲宗病死、诗人遇赦自海南岛渡海返回大陆时所作。苦雨终风:下个不停的雨,吹个不停的风。鲁叟乘桴:孔于曾慨叹自己的主张无法实现,想坐木筏到海外去。(1)第一联和第二联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_ (2)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人生态度的是哪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_ 答案:(1)第一问:比喻;第二问:用“苦雨终风”变晴,“云散月明”喻自己受到的各种打击和挫折已终结,表达了遇赦北还的喜悦之情。(2)第一问:“九死南

    11、荒吾不恨”。第二问:遭受人生打击,历尽坎坷艰险,仍心胸坦荡,乐观豁达。7.(2010年江苏启东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咏示客陆游 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 羞将枉直分寻尺,宁走东西就斗升。 吏进饱谙箝纸尾,客来苦劝摸床棱。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注: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箝纸尾: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摸床棱:遇事模棱两端。(1)诗人在首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作用? 答:_(2)有人说在尾联“笑”字里可见放翁的眼泪。请结合全诗对这一说法作简要分析。 答:

    12、_答案:(1)反衬手法。用上元(元宵)灯火的彻夜通明,反衬诗人的颓唐潦倒,表现诗人悲从中来的感慨。 (2)白发稀短,老态颓唐,令人唏嘘;官场黑暗,枉直不分,令人愤慨;走东西,就斗升,屈辱难忍;走投无路,只有退隐山林。这笑,是一种无可奈何,是一种愤世嫉俗,是诗人壮志难酬的悲哀。8.(2009年江门调研)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怀示邻里 北宋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注;时为元符三年(1100年)春,作者落职居于徐州。蜗成字:断墙上留有蜗牛爬过的痕迹,弯弯曲曲如同篆字。剩

    13、欲:即颇欲、很想的意思。 (1)诗中的哪些形象的描写照应了标题中的“春”字,请分别指出来。答:_(2)尾联作结,照应春游未行之事,兼说今日所思所想。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 答:_答案:(1)蜗成字、燕作家、风翻蛛网、雷动蜂窠、未开花。 (2)“屡失南邻春事约(屡次失约,都未能与邻居同去春游赏花),只今容有未开花(现在也为时不晚,或许还有没开的春花可供赏玩吧)”;由写以往“剩欲出门”却未作春游,到写如今决定外出也为时不晚,诗势顿生波澜,隐约流露出诗人深沉的意愿,若作反复吟味,可知这两句暗含有诗人认为辅政出仕为时未晚,还可以有所作为的心情。9.(2009年深圳调研)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

    14、日偶成(宋)程灏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1)这首诗在情调上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般写秋日的诗作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具体说明。 答:_ (2)这首诗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最喜欢这首诗。请结合诗句内容,指出这首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基本精神。 答:_答案:(1)一般的秋日诗比较消沉,惆怅。本诗则显得从容不迫、闲适自在。顺天适命,宠辱不惊。(举例。如: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2)(示例):顺天适命,宠辱不惊;心怀坦荡,天人合一的境界;化用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标榜了主体人格超越于物质享受和权力欲望的高扬和升华。(如有学生结合冯友兰人生的境界一文作答,答得好的可得满分)本题答案多元,其中有道家的思想,有儒家的思想,也可说是儒道合一。(但是道家的思想可能更多一点) 10.(2009年汕头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泊舟严滩真山民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蓬。 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 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 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注:严滩:即严陵滩,相传东汉初年隐士严子陵在这里隐身钓鱼,故名。真山民:真名不详,宋末进士,宋亡归隐。(1)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

    16、想感情? 答:_ (2)首联一个“孤”字领起全诗。请具体分析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这一“孤”字。 答:_答案:(1)全诗表现了诗人因国家沦亡而漂泊无依、孤独凄苦(悲苦)的感情。(关键词“国家沦亡”,“漂泊无依”和“孤独凄苦”) (2)用拟人手法表现“孤”。独自泊舟严滩,身边没有亲友,唯有禽鸟作伴共赏明月,只能和芦叶同吟晚风,这就表现了诗人的孤独。用衬托的手法表现“孤”。隔着水面星星点点的渔火,远远传来哀怨凄清的笛声,此情此景更衬托出诗人的孤苦。 用比喻手法表现“孤”。诗人把自己比喻为天边的一只孤鸿,孑然一身,凄惶无依,形象描画出诗人漂泊生涯的孤寂。(其他如情景交融、渲染铺陈等,只要所列艺术手

    17、法及分析能够表现“孤”的内涵即可)11.(2009年汕头聿怀中学综合)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塞上秋望 (清)冯云骧 龙沙落日山衔水,登台怅望寒云里。猎骑返城西,秋风大将旗。 飞蓬迷鸟路,白雁哀鸣去。绝塞易黄昏,孤城早闭门。(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呼应了词题?这些意象的描写有何作用? 答:_(2)一般说来,词的下阕应抒发情感,可文中却看不到抒情的句子。请通读全词,说说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答案:(1)词的上阕中呼应词题的意象有“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猎骑、大将旗”等。“龙沙、落日、山、水、寒云”等体现了边塞特有的自然风光;而“猎骑、大将旗”等凸现了边塞将士特有的生

    18、活。通过这些意象的描写,作者着意渲染了奇异壮丽、雄浑苍凉的宏阔境界,刻画了边关特有的生活情调。 (2)全词从“登台怅望”抒发了主人公登台远眺而生思归之愁。下阕“飞蓬”原指断根干枯后随风飞转的蓬草,这里就暗喻了行踪漂泊的戍边将士;“鸟路”原指险仄山径,也可比喻归家之路;而一“迷”字,则说明了戍边将士归家之路的遥遥无期;而“白雁哀鸣”既是写景,也烘托了将士们归家无期的内心痛苦。12.(2009年惠州模拟)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营

    19、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_(2)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 答:_答案:(1)上片主要通过对月、桐、人声、鸿等事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2)本词反映了词人苏轼抑郁寂寞、孤独痛苦的心绪;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孤高自赏、不愿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能力提升 13.(2009年肇庆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

    20、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_(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_答案:(1)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 (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喻情于景的功力。(本题考查了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背景和词的内容揣摩作

    21、者的感情。)14.(2009年广东四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答:_答案:(1)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惋惜”或“惆怅”或“感叹”) (2)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写景动静结

    22、合。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杨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以动衬静的写法。“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远景与近景交错。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答案超出以上四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5.(2009年汕头二模)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夜雨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

    23、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新丰孤馆:新丰是汉高祖思念故乡丰邑而建的,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宿新丰的旅舍,备受店主人冷落。 (1)请分析这首曲前三句的艺术表达效果。 答:_(2)“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是怎样表现词人的思亲之情的? 答:_答案:(1)词人选用了“梧桐”、“芭蕉”、“夜雨”这些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表现离愁、客思、寂寥悲伤的意象,来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情景交融,言短意长,生动地渲染了离愁别绪。前三句由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三句鼎足对),没有一点做作的痕迹,妥帖自然,而齐整中又见变化,读来起抑扬顿挫。

    24、词人善用数字,如反复连用几个“一”字,描写游子思家,长夜难眠,辗转枕上,数着桐叶声声,蕉雨滴淅,将词人愁肠百结、忐忑难安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2)这里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遂使此曲更添伤情,深扣人心。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文已尽而意有余,荡气回肠,引人遐思。 16.(2009年南昌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天净沙湖上送别 张可久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1)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25、答:_ (2)曲中用了诸多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丰富作品的意蕴。请对“满湖烟雨”这一意象作简要分析。 答:_ 答案:(1)在绿柳如烟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别心上人,匆匆策马启程。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丝万缕的离情别绪。 (2)“满湖烟雨”既是眼前之景,又渲染了愁绪的浓重,与前面的“小小人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与分别之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17.(2009年韶关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塞外杂咏(清)林则徐 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

    26、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注:塞外杂咏写于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后被贬新疆伊犁的途中。(1)简要说明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除此之外,第二首诗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_(2)这两首诗都有一个“笑”字,但所表达的情意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答案:(1)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一首诗中的“笑”,第二首诗中的“导我”“笑”“伴寂寥”都是拟人。塞外杂咏还运用了比喻手法(万笏,琼瑶,晴雪)或双关手法(满头晴雪共难消)。 (2)马上作中的“笑”是豁达的自嘲,表达的是作者长期从军,南北驱驰,保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塞外杂咏中的“笑”是寂寞的苦笑,表达的是作者被贬边疆的满怀愁情、满腔不平。18.(2010年中山六校联考)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


    注意事项

    本文(广东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第二章 二 第二节《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