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饲料级L苏氨酸产品检测标准.docx

    • 资源ID:6992520       资源大小:61.2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饲料级L苏氨酸产品检测标准.docx

    1、饲料级L苏氨酸产品检测标准饲料级L-苏氨酸产品检测标准目录1 范围 32 技术要求 33 试验方法 43.1 鉴别试验 43.2 L-苏氨酸含量的测定 53.3比旋光度的测定 63.4 水分的测定 73.5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113.6重金属的测定(比色法) 133.7饲料中铅的测定 143.8砷的测定 18附3.9、硼氢化物还原光度法(快速法) 25参考文献: 31饲料级L-苏氨酸产品检测标准GB/T21979-2008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级L-苏氨酸产品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糖质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提取制成的饲料级L-苏氨酸。化

    2、学名称:L-2-氨基-3-羟基丁酸分子式:C4HNO3相对分子质量:119.12(按200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结构式: 2 技术要求2.1外观和性状 本品应为白色至浅褐色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微甜。能溶于水,难溶于甲醇、乙醚和三氯甲烷。有旋光性。2.2技术指标 项目指标一级二级含量(以干基计)/%98.597.5比旋光度D20-26.0 -29.0干燥失重/%1.0灼烧残渣/%0.5重金属(以Pb计)/(mg/kg)20砷(以As计)/(mg/kg)22.3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3 试验方法除非另有规定,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应符合GB/T6682三级水规定。试验中所

    3、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它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3.1 鉴别试验3.1.1试剂茚三酮3.1.2 仪器红外分光光度仪3.1.3 鉴别方法 取本品0.05g,加水50ml使溶解,加茚三酮0.05g,加热溶液显蓝紫色,随温度升高颜色加重。 红外鉴别: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的对照图谱(光谱集957图)一致3.2 L-苏氨酸含量的测定3.2.1 试剂和溶液3.2.1.1 甲酸3.2.1.2 冰乙酸3.2.1.3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0.1 mol/L3.2.1.4 -萘酚苯基甲醇指示液;2g/L

    4、冰乙酸溶液。3.2.2 仪器自动电位滴定仪或酸度计: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合电极),并备有磁力搅拌器和滴定装置。3.2.3 分析步骤称取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试样0.2g,精确到0.2mg,加甲酸(3.2.1.1)3mL和冰乙酸(3.2.1.2)50mL使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3.2.1.3)滴定,用电位滴定仪滴定至终点。或选用指示剂,加-萘酚苯基甲醇指示液(3.2.1.4)10滴,溶液由橙黄色变为黄绿色。用时作空白实验。3.2.4 结果计算 L-苏氨酸含量X以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式中: V-试样溶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

    5、升(ml)V0-空白溶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119.12- L-苏氨酸的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c-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1000-将体积V和V0由毫升换算为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注意:标定高氯酸、滴定样品一定注意温度统一,最好在20。3.3比旋光度的测定3.3.1仪器 旋光仪:用钠光灯(钠光谱D线589.3nm)作光源。3.3.2测定方法试样在105干燥至恒重,称取干燥试样约3g,精确到0.2mg,加水温热溶解(若样品溶液颜色较深,溶解后加少量活性炭,过滤,用水洗剂数次),并全部转入5

    6、0ml容量瓶中,调节溶液温度至20,并稀释至刻度,中速定性滤纸过滤,滤液用旋光仪测定旋光度。3.3.3结果计算 L-苏氨酸在20下,对钠光谱D线的旋光度D20按下式计算:式中:-测得的旋光度 L-旋光管的长度,单位为分米(dm) C每100ml溶液中所含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3.4 水分的测定3.4.1原理根据样品性质的不同,在特定条件下对试样进行干燥所损失的质量在试样中所占的比例。3.4.2仪器和材料实验室常用及以下仪器、材料。3.4.2.1分析天平:感量 1mg。3.4.2.2称量瓶:由耐腐蚀金属或玻璃制成,戴盖。其表面积能使样品铺开约.3g/c.3.4.2.3电热鼓风干燥箱:温度可

    7、控制在1032。3.4.2.4电热真空干燥箱:温度可控制在80 2,真空度可达13kPa.3.4.2.5应备有通入干燥空气导入装置或以氧化钙(CaO)为干燥剂的装置。(20个样品需300g氧化钙)。3.4.2.6干燥器:具有干燥剂。3.4.2.7砂:经酸洗。3.4.3采样按GB/T 14699.1 采样。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避免发生损坏和变质。3.4.4试样的制备按 GB/T 20195制备试样。3.4.5 分析步骤3.4.5.1 试样液体、粘稠饲料和以油脂为主要成分的饲料称量瓶(3.4.2.2)内放一薄层砂(3.4.2.7)和一根玻璃棒。将称量瓶及内容物和盖一并放入103的干

    8、燥箱(3.4.2.3)内干燥30min1min.盖好称量瓶,从干燥箱中取出,放在干燥器(3.4.2.5)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准确至1mg.称取10g试样于称量瓶中,准确至1mg。用玻璃棒将试样与砂充分混和,玻璃棒留在称量瓶中,按3.4.5.2操作。其它饲料将称量瓶(3.4.2.2)放入103干燥箱(3.4.2.3)中干燥30min1min后取出,放在干燥器(3.4.2.6)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其质量,准确至1mg.称取5g试样于称量瓶中,准确至1mg.并摊匀。3.4.5.2测定将称量瓶盖放在下面或边上与称量瓶一同放入103干燥箱(3.4.2.3)中建议平均每升干燥箱空间最多放一个称量瓶当干

    9、燥箱温度达103后,干燥4h0.1h。将盖盖上,从干燥箱中取出,在干燥器(3.4.2.6)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1mg.以油脂为主要成分的饲料应在103干燥箱(3.4.2.3)中在干燥30min1min.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差不应大于试样质量的0.1%,如果大于0.1%,按3.4.5.3操作。3.4.5.3 检查实验为了检查在干燥过程中是否有因化学反应如美拉德(Maillard)反应而造成不可接受的质量变化,作如下检查。在干燥箱中于103再次干燥 称量瓶和试样,时间为2h0.1h.在干燥器(3.4.2.6)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1mg.如果经第二次干燥后质量变化大于试样质量的2%,就可能发

    10、生了化学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按3.4.5.4所述步骤操作。3.4.5.4 发生不可接受质量变化的样品 按3.4.5.1取试样。将称量瓶盖放在下面或边上如称量瓶一同放入80的真空 干燥箱(3.2.2.4)中,减压至13 KPa。通入干燥空气或放置干燥剂干燥试样。在放置干燥剂的情况下,当达到设定的压力后断开真空泵。在干燥过程中保持所设定压力。当干燥箱温度达到80后,家热4h0.1h.小心的将干燥箱恢复至常压。打开干燥箱,立即将称量瓶盖盖上,从干燥箱中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1mg.将试样再次放入8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30min1min,直至连续两次干燥质量变化之差小于其质量的0.2%

    11、。3.4.5.5 测定次数 同一试样进行两个平行测定。3.4.5.6计算 未作预处理的样品未作预处理的样品,其水分和其它挥发性物质的含量W1以质量分数表示,数值以%计,按式(1)计算: - (1)式中: m3_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4_称量瓶质量,如使用砂和玻璃棒,也包括砂和玻璃棒的质量,单位为(g);m5_称量瓶和干燥后试样的质量,如使用砂和玻璃棒,也包括砂和玻璃棒的质量,单位为克(g). 经过预处理的样品注:对难粉碎的样品见GB/T 20195。样品水分含量高于7%,脂肪含量低于12g/Kg,只需预干燥的样品,其水分和其它挥发性物质的含量W2亿以质量分数表示,数值以%计,按式(2)

    12、计算: -(2) M0 -试样经提取和/或空气风干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试样经提取和/或空气风干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M3-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M4-称量瓶(包括盖)的质量,如使用砂和玻璃棒,也包括砂和玻璃棒的质量,单位为克(g);M5-称量瓶(包括盖)和干燥后试样的质量,如使用砂和玻璃棒,也包括砂和玻璃棒的质量,单位为克(g);经脱脂的高脂肪低水分试样及经脱脂和预干燥的高脂肪高水分试样,其水分和其它挥发性物质的含量w3,以质量分数表示,数值以%计,按式(3)计算: -(3)式中:M2-从试样中提取脂肪的质量,单位为克(g);式中其它符号的含义同7.6.2.1 结果表示取

    13、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两个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超过0.2%,重新界定,结果精确至0.1%。3.5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3.5.1 本标准规定了动物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3.5.2 粗灰分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550灼烧所得的残渣。3.5.3 原理试样中有机质经灼烧分解,对所得的灰分称量。注:灰分用质量分数表示。3.5.4仪器设备除常用实验室设备外,其他仪器设备如下。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 马弗炉:电加热,可控制温度,带高温计。马弗炉中摆放煅烧盘的地方,灾550时温差不超过20。干燥箱:温度控制在(1032)。电热板或煤气喷灯。煅烧盘:铂或铂合金(如10%铂,90%

    14、金)或在实验条件下不受影响的其他物质(如瓷质材料),最好是表面积约为20cm2、高约为2.5cm的长方形容器,对易于膨胀的碳水化合物样品,灰化盘的表面积约为30cm2、高为3.0cm的容器。 干燥器:盛有有效的干燥剂。3.5.5采样重要的是实验室收到一份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且在运输及保存过程中不受到破坏或不发生变化。样品应以不破坏或不改变其组分的方式储存。采样按GB/T 14699.1执行。3.5.6分析步骤3.5.6.1试样制备试样制备按GB/T20195 执行。3.5.6.2实验步骤将煅烧盘放入马弗炉中,与550,灼烧至少30mi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0.001g.称

    15、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1)于煅烧盘中。3.5.6.3测定将盛有试样(6.2)的煅烧盘放在电热板或煤气喷灯上小心加热至试样碳化,转入预先加热到550的马弗炉中灼烧3h,观察是否有碳粒,如无碳粒,继续于马弗炉中灼烧1h,如果有碳粒或怀疑有碳粒,将煅烧盘冷却并用蒸馏水润湿,在(1032)的干燥箱中仔细蒸发至干,再将煅烧盘置于马弗炉中灼烧1h,取出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迅速称量,准确至0.001g。注:由上述步骤得到的粗灰分可用于测定盐酸不溶性灰分(参见ISO 5985)。对同一试样取两分试料进结果表示3.5.7结果表示粗灰分W,用质量分数(%)表示,按式(1)计算: (1) 式中: M2灰化后粗灰

    16、分加煅烧盘的质量,单位为克(g);M0-为空煅烧盘的质量,单位为克(g);M1-装有试样的煅烧盘的质量,单位为克(g);3.5.8精密度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3.6重金属的测定(比色法)3.6.1、试剂和溶液3.6.2盐酸:1+3溶液冰乙酸:6%(v/v)溶液硫化钠:1g硫化钠溶于10ml水中,临用时新配。铅标准溶液:1ml含0.01mgpb,称取硝酸铅0.160g,于烧杯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移于1000ml容量瓶中,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储备液,临用时准确稀释10倍。3.6.3测定方法称取1.0000g试样,置于瓷坩埚中,在电炉上小心炭化,再于550灼烧3h

    17、(或用灼烧残渣测定后的残灰),在残渣中加入4ml盐酸,于水浴上加热并蒸干,加10ml热水并浸渍2min,全部转入纳氏比色管中,加2ml乙酸溶液,并用水稀释至50ml,加2滴硫化钠溶液,放置5min,移取2ml铅标准溶液与试样同时同样显色作为标准,试样的颜色不得深于此标准。3.7饲料中铅的测定3.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饲料中铅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和饲料、单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干灰化法适用于含有有机物较多的饲料原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中铅的测定。湿消化法分盐酸消化法和高氯酸消化法。盐酸消化法适用于不含有有机质的添加剂预混料和矿物质饲料中铅的测定

    18、。高氯酸消化法适用于含有有机质的添加剂预混料中铅的测定。3.7.2原理3.7.2.1干灰化法 将试料在马福炉55015温度下灰化之后,酸性条件下溶解残 渣,沉淀和过滤,定容制成式样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其在283.3nm处的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3.7.2.2湿消化法试料中的铅在酸的作用下变成铅离子,沉淀和过滤去除沉淀物,稀释定容,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7.3试剂和材料 除特殊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符合GB/T6682中实验室二级用水。警告:各种强酸应小心操作,稀释和取用均应在通风橱中进行,适用高氯酸时注意不要烧干,小心爆炸。3.7.3.1 稀盐酸溶液,

    19、c(HCl)=0.6mol/L3.7.3.2.盐酸溶液,c(HCl)=6mol/L.3.7.3.3 硝酸溶液,c(HNO3)=6mol/L:吸取43ml硝酸,用水定容至100ml.3.7.3.4铅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1.598g硝酸铅Pb(NO3)2,加硝酸溶液(7.3.3)10ml,全部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该溶液含铅为1mg/Ml.标准储备液储存在聚乙烯瓶中,4 保存。3.7.3.5铅标准工作液:吸取1.0 mL.铅标准储备液(7.3.4),加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此溶液含铅为10ug/mL.工作液当天适用当天配制。3.7.3.6 乙炔:符合GB 6

    20、819的规定。3.7.4 仪器设备注:所用的仪器在使用前用稀盐酸(3.7.3.1)煮。如果使用专用的灰化皿和玻璃器皿,每次使用前不需要用盐酸煮。3.7.4.1 马福炉,温度能控制在55015。3.7.4.2 分析天平:称量精度到0.0001g.3.7.4.3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3.7.4.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附测定铅的空心阴极灯。3.7.4.5无灰(不释放矿物质的)滤纸3.7.4.6瓷坩埚(内层光滑没有被腐蚀,使用前用稀盐酸煮)3.7.4.7可调电炉3.7.4.8平底柱型聚四氟乙烯坩埚(60cm2)。3.7.5试样的制备 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500g,四分法缩分至100g,粉碎,过1mm的

    21、尼龙筛,混匀装入密闭中,低温保存备用。3.7.6、分析步骤3.7.6.1试样溶解干灰化法 称取约5g制备好的试样,精确到0.001g,置于瓷坩埚中。将瓷坩埚置于可调电炉上,100-300缓慢加热炭化至无烟,要避免试料燃烧。然后放入已在550下预热15min的马福炉,灰化2-4h,冷却后用2ml水将炭化物湿润。如果仍有少量炭粒,可滴入硝酸使残渣湿润,将坩埚放在水域上干燥,然后再放到马福炉中灰化2h,冷却后加2ml水。取5ml盐酸,开始慢慢一滴一滴加入到坩埚中,边加边转动坩埚,直到不冒烟,然后再快速放入,再加入5ml硝酸,转动坩埚并用水浴加热直到消化液2-3ml时取下(注意防止溅出),分次用5ml

    22、的水转移到50ml容量瓶。冷却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无灰滤纸过滤,摇匀,待用。同时制备试样空白溶液。 盐酸消化法依据预期含量,称取1-5g制备好的试样,精确到0.001g,置于瓷坩埚中。用2ml水将试样湿润,取5ml盐酸,开始慢慢一滴一滴加入到坩埚中,边加边转动坩埚,直到不冒烟,然后再快速放入,再加入5ml硝酸,转动坩埚并用水浴加热直到消化液2-3ml时取下(注意防止溅出),分次用5ml的水转移到50ml容量瓶。冷却后,用水定容至刻度,用无灰滤纸过滤,摇匀,待用。同时制备试样空白溶液。 高氯酸消化法称取1g试样(精确到0.001g),置于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水湿润样品,加入10ml硝酸(含硅酸

    23、盐较多的样品需再加入5ml氢氟酸),放在通风柜里静置2h后,加入5ml高氯酸,在可调电炉上垫瓷砖小火加热,温度低入250,待消化液冒白烟为止。冷却后,用无灰滤纸过滤到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冲洗坩埚和滤纸多次,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待用,同时制备试样空白溶液。3.7.6.2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吸取0 ml、1.0 ml、2.0 ml、4.0ml、8.0ml铅标准工作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盐酸溶液1ml,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用水调零,在283.3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3.7.6.3测定试样溶液和试剂空白,按绘制标准曲线

    24、步骤进行测定,测出相应吸光值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3.7.6.4结果计算3.7.6.5测定结果按式(1)计算:X-试料中铅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V1-试料消化液总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1-测定用试料消化液铅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毫升(ug/ml);2空白试液中铅含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每毫升(ug/ml);3.7.7精确度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结果表示到0.01mg/kg3.8砷的测定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总砷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和饲料、单一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25、。最低检测浓度:0.04mg/kg;原子荧光光度法为0.010 mg/kg。3.8.1银盐法(仲裁法) 原理: 样品经酸消解或干灰化破坏有机质,使砷呈离子状态存在,经碘化钾、氯化亚锡将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然后被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还原为砷化氢。在密闭装置中,被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Ag-DDTC)的三氯甲烷溶液吸收,形成黄色或棕红色银溶胶,其颜色深浅与砷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形成胶体银的反应如下: AsH3+6Ag(DDTC)=6Ag+3H(DDTC)+As(DDTC)33.8.2试剂和溶液 以下试剂除特别注明外,均为分析纯,水应符合GB/T6682二级水要求。 硝酸、硫酸、高氯

    26、酸、盐酸、乙酸、碘化钾、L-抗坏血酸 无砷锌粒,粒径3.00.2mm。 混合酸溶液(A):HNO3+H2SO4+HCLO4=23+3+4 盐酸溶液:C(1mol/L),量取84.0ml盐酸,倒入适量水中,用水稀释到1L。盐酸溶液:C(3mol/L),量取250ml盐酸,倒入适量水中,用水稀释到1L。 乙酸铅溶液:200g/L 硝酸镁溶液:(150g/L),称取30g硝酸镁Mg(NO3)2.6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200ml。 碘化钾溶液:(150g/L),称取75g碘化钾溶于水中,定容至5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 酸性氯化亚锡溶液(400g/L):称取20g氯化亚锡(SnCl2.2H2O)

    27、溶于50ml盐酸中,加入数颗金属颗粒,可用一周。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Ag-DDTC)-三乙胺-三氯甲烷吸收溶液(2.5g/L):称取2.5g(精确到0.0001g)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Ag-DDTC)于干燥的烧杯中,加适量的三氯甲烷待完全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三乙胺,用三氯甲烷定容,于棕色瓶中存放在冷暗处,若有沉淀应过滤后使用。 乙酸铅棉花:将医用脱脂棉在乙酸铅溶液(100g/L)浸泡约1h,压除多余溶液,自然晾干,或在90-100烘干,保存于密闭瓶中。 砷标准储备溶液(1.0g/ml):精确称取0.660g三氧化砷(110、干燥2h),加5ml氢氧化钠溶液(2

    28、00g/L)使之溶解,然后加入25ml硫酸溶液(60ml/L)中和,定容至500ml,此溶液每毫升含1.00g砷,于塑料瓶中储存。 砷标准操作溶液(1.0ug/ml):准确吸取5ml砷标准储备溶液(1.0g/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此溶液含砷50ug/ml,准确吸取溶液含砷50ug/ml溶液2.0ml于100ml的容量瓶中,加1ml盐酸,加水定容,摇匀,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ug砷。 硫酸溶液(60ml/L):吸取6.0ml硫酸,缓慢加入到约8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ml。3.8.3 仪器砷化氢发生及吸收装置砷化氢发生器:100ml带30ml、40ml、50ml刻度线

    29、和侧管的锥形瓶。导气管:管径为8.0-8.5mm,尖端孔为2.5-3.0mm。吸收瓶:下部带5ml刻度线。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360-800nm,分析天平:感量0.0001g.可调式电炉。瓷坩埚:30ml高温炉:温控0-950。3.8.4 分析步骤:3.8.4.1 试料的处理混合酸消解法配合饲料及单一饲料,宜采用硝酸-硫酸-高氯酸消解法。称取试料3-4g(精确到0.0001g),置于250ml凯氏瓶中,加水少许湿润试样,加30毫升混合酸溶液,放置4h以上或过夜,置电炉上从室温开始消解。待棕色气体消失后,提高消解温度,至冒白烟(SO3)数分钟(务必赶尽硝酸),此时溶液应清亮无色或淡黄色,瓶内溶液

    30、体积近似硫酸用量,残渣为白色。若瓶内溶液呈棕色,冷却后添加适量硝酸和高氯酸,直到消解完全。冷却,加10ml盐酸溶液煮沸,稍冷,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水洗剂凯氏瓶3-5次,洗液并入容量瓶中,然后用水定容,摇匀,待测。试样消解液含砷小于10ug时,可直接转移到砷化氢发生器,补加7ml盐酸,加水使瓶内溶液体积为40ml,从加2ml碘化钾起,按以下步骤操作。同时于相同条件下,做试剂空白试验。 盐酸溶样法矿物元素饲料添加剂不宜加硫酸,应用盐酸溶样。称取试样1-3g(精确到0.0001g)于100ml高型烧杯中,加水少许湿润试样,慢慢地滴加10ml盐酸溶液(3mol/L),待激烈反应过后,再缓慢加入8ml盐酸,用水稀释至约30ml煮沸。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洗剂烧杯3-4次,洗液并入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待测。试样消解液含砷小于10ug时,可直接转移到砷化氢发生器,用水稀释到40ml并煮沸,从加2ml碘化钾起,按以下步骤操作。另外,少数矿


    注意事项

    本文(饲料级L苏氨酸产品检测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