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主要内容摘要.docx

    • 资源ID:7119394       资源大小:110.1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主要内容摘要.docx

    1、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主要内容摘要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 2006年11月24日八大内容组成:作为国家首批区域规划试点之一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其制订工作目前已接近尾声,规划8个方面的内容已基本敲定。 在此间召开的“第六次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陈宣庆说,目前长三角规划的送审稿基本完成,已签发到相关省市征求意见,待进一步完善后,将报送国务院公布实施。 陈宣庆在主题发言中介绍,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主要由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一、明确长三角区域发展指导思想原则。长三角地区将逐步在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带动中西部加

    2、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我国全面参加全球竞争中,发挥核心作用。规划强调,长三角地区应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践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 二、将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一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一方面,长三角要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中心和利用全球化资源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另一方面,要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为核

    3、心,与其他城市相配套衔接、以大都市圈为组织架构的综合经济区。 二是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长三角地区是东亚地理中心,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要冲。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将成为西太平洋重要的世界城市群和产业密集区,在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三是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经过“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努力,使长三角具有较强推动产业升级和集约发展的创新能力,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同时形成较为完备的重化工业、加工制造和高新技术的产业组织和分工体系,形成石化、钢铁

    4、、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集群,成为集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国际营销和强大商务功能于一体的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四是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位于东亚地理中心,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要冲。随着上海航运中心的建设,长三角将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最重要窗口,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与此同时,长三角也将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

    5、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三、确定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框架为“一核六带”,即强化上海这个发展核心,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 “一核”即强化上海发展核心。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枢纽、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配置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以及创新源头的作用。整合利用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增强集聚和组织引导能力,促进区域整体优势发挥和竞争力提升。“六带”,包

    6、括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海发展带、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沿(太湖)湖生态服务带。一是优化提升沪宁、沪杭沿线发展带,目标是建成具有世界发达水平的都市连绵区域。这一发展带主要包括沪宁杭交通沿线地区,将按照集约、创新、优化的原则,加快高技术产业集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成为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提升、服务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发展的区域。 二是重点建设沿江发展带。根据规划,长江沿线的县市区将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引导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等产业向沿江地区集聚;建成特色鲜明、规模聚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基础产业基地和城镇聚集带,并成

    7、为具有全球影响的长江产业带的核心组成部分。 三是重点建设沿(杭州)湾发展带。沿杭州湾县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港口条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制造加工业和重化工业。这一发展带的目标是建成功能协调的现代制造业聚集带和城镇聚集带,以带动长三角南翼发展。四是积极开发沿海发展带,即拥有沿海岸线的县市区,依托临海港口,培育和壮大港口物流、大型重化工和能源基地,发展新兴的临港产业、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综合经济带。五是积极培育宁湖(湖州)杭发展带,拓展长三角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功能。宁湖杭沿线县市须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环境开发容量及其生态屏障功能,选择与生态经济相协调的开发方向和模式,重点发展高技术

    8、产业、旅游休闲、现代物流、生态农业以及资源加工业,积极培育城镇集聚区,形成生态产业集聚、城镇有序发展的新型发展带。 六是引导发展沿湖(太湖)生态服务带,成为全国性重要旅游休闲带和区域性会展研发基地。环太湖乡镇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在保护太湖及其沿岸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研发等服务业和特色生态农业,严格控制用地开发规模和强度,突出开发理念创新和空间布局优化。根据规划,长三角地区还将完善其他沿路发展轴带,重点建设泰(泰州)锡(无锡)湖(湖州)南北拓宽轴、通(南通)苏(苏州)嘉(嘉兴)南北物流和轻工经济轴、杭(杭州)绍(绍兴)甬(宁波)产业和港口联动轴、宁(南京)

    9、通(南通)城镇集聚发展轴、申(上海)苏(江苏)浙(浙江)皖(安徽)西部拓展轴等,共同形成长三角地区分工明确、功能齐备、等级合理的网络状总体开发格局。四、提出城镇体系发展整体思路,重点优化沪宁、沪杭沿线城镇功能,加快沿江、沿(杭州)湾城镇发展,做大沿海和宁湖(湖州)杭沿线的城镇规模,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 五、明确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做大做强石化、钢铁、电子信息产业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业、纺织轻工和旅游业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具有先导作用的新

    10、型产业。 六、重大基础设施协调与建设方面,规划将综合交通和能源作为两大重点,提出加快沪宁、沪杭、杭甬、沿长江、沿海和宁湖(湖州)杭6大重点交通通道建设,以及综合运输枢纽建设;同时提出了煤炭、油气、液化天然气、电力和新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案。 七、提出区域内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实行差别化土地政策:对沪宁杭沿线,采取最严格措施保护优质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对沿江(长江)、沿湾(杭州湾),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对沿海和宁湖(湖州)杭线及其他沿路发展带,适度安排建设用地;对沿湖(太湖)地区则控制土地开发强度。 八、确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类是引导性政策措施,如在区域内推进投融

    11、资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另一类是协调性政策,主要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引导性政策是指对长三角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特殊性政策。主要包括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区域发展促进基金,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激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地方科技攻关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协调性政策方面,主要是打破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区域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区域内各类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一体化水平。相关链接:1. 长三角地区加快“错位”发展 避免“同城效应”新华网上海月日电(记者李荣)长三角通过区域高速公路网和规划筹建中的城际

    12、轨道交通网,正在不断拉近各地的“距离”。与此同时,各地的错位层次却在逐渐拉开。 长三角在拉近区域内城市间的“距离”,加快产业、市场和科技人才对接的过程中,也使各地的错位层次逐步清晰。国家发改委国土所专家杨朝光说,长三角今后的发展态势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结构的转型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快速增强,总体而言将进入一个区域结构的加快调整期,各地的错位发展将为调整提供充足的空间。 据相关专家的分析,长三角中心城市和直接腹地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完成了城市功能的集聚,新兴市场要素正在注入,传统生产能力正在逐步溢出,核心区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趋于下降。这时候跨区域的调整将是必然趋势。结构调整不应是“走老路、摊大饼

    13、”式的外延扩展,而应该以错位发展来加大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专家杨桂山说,长三角地区未来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具实力的经济发展区域、全球制造业的集聚基地、亚太地区的国际门户和世界级的城市群,应该在区域内以错位发展为指导思想寻找新的战略空间。可错开核心区石化、钢铁、装备制造等重化工的发展重点,选择次一级的城市圈发展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要在长三角建立有特色的休闲旅游服务基地和生态安全的节点地区,以此形成长三角产业的平衡。 相对处于长三角外延部分的地区,目前正在长三角新一轮发展中寻找“错位”的“坐标”。湖州地区拥有中国十分之一的毛竹,境内有太湖、南浔古镇、莫干山、江南第一

    14、湿地和古生态等六大旅游品牌,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已具备发展体系。湖州市常务副市长谈月明认为,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线路的开通,使大上海与周边地区的“同城效应”越来越显现。如何在这种态势下找到各自的定位非常重要。他认为,浙西北的新鲜优质农产品、旅游资源等正在成为长三角核心大城市市场上的鲜亮特色,新兴“轻型”绿色制造业、旅游服务业和生态产业相结合将是这个后发地区的“错位”发展形态。相关专家也表示,长三角区域内部将从“错位”走向平衡。 2. 长三角区域发展呈现新特点 总体水平不断接近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的专项研究成果“2006年度长三角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11月9日新鲜出炉。与上年度相比,长三角

    15、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变化有什么特点?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该课题项目负责人郁鸿胜说:长三角区域城市整体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四大城市板块集聚起发展优势,城市群之间的总体水平不断接近,这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新特点。 长三角区域“15+1”城市群,2005年继续保持了快速平稳的持续增长的态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963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8.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61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07元,比全国高出48.7%。 在新出炉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有6个城市排名比上年度有了“进步”,有8个城市的座次被赶超,只有原来的首位城市上海和第二位城市苏州仍继续保持原位。郁

    16、鸿胜指出,杭州、南京这两个省会城市和宁波市,都向前跨进了一位,名列排行榜第三、四、五位,这表明长三角城市群中特大城市、大城市板块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整体性优势不断增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领跑”作用十分显著。 郁鸿胜还从该项目重要专项指标的变化,分析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发展新态势:苏中板块城市排名上升较快。该区域的南通上升7位,扬州上升3位,泰州上升2位。其主要原因是:南通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占有优势,二产发展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南通市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长了28.3%,第三产业增长了17.7%,第三产业的长足进步成为了南通市竞争力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而卫生医疗方面的指标则提高了扬州市

    17、的竞争力。从人均GDP上升最快的城市看,上海、杭州和舟山各上升了1位。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最快的城市看,绍兴市上升了2位;而从地方财政收入上升最快的城市看,绍兴市上升了3位。(记者 郑蔚 吴越)3.长三角旅游业发展要警惕引资焦虑和项目饥渴新华网上海月日电(记者 蔡国兆、裴文彬、姚玉洁)作为各方看好的新经济产业,政府大力推进、民间激情四溢,旅游业近来成为长三角各路资本最热衷的产业之一。记者日前采访的不少专家称,包括旅游业在内的长三角各大产业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需要冷静的反思。其中,“引资焦虑症”和“项目饥渴病”是在下一轮产业发展中尤其需要避免的。 政府民资齐上旅游业“风云激荡” 南通博物苑

    18、新馆、南通城市博物馆、珠算博物馆分别开工,“南通将在城区内的濠河周边打造一个环濠河博物馆群。”南通市副市长蓝绍敏不久前对记者说。 苏州、扬州等城市的博物馆建设也如火如荼。有关信息显示,这几年江苏几乎所有省辖市都在新建、扩建博物馆。 “通过博物馆经济夯实城市文化底蕴,是政府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在各大城市的“十一五”规划中,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地方旅游经济被摆到了相当突出的位置。江苏省镇江市就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至年,实现“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跨越,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确保达到。 在政府积极扶持下,长三角民资也

    19、对旅游产业表示了浓厚的兴趣。相关调研显示,长三角旅游业投资已出现民资唱“主角”的现象。在浙江省,目前旅游业新增投资中以上来自于民营资本。 应从“招商”走向“选商” 在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引资焦虑症”开始在各地出现。 在浙江省宁波市,桃花岛的一个景区在最初的时候被一个完全缺乏资金实力和远期景区规划的私人老板购买,最终由于经营不善而不得不转卖给另外的投资商。“这中间出现了对景区资源的浪费。作为专业职能部门,旅游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在对民营企业选择的时候,应在考虑投资商的资金实力之外,更多地考虑投资商的后期经营管理理念和能力、投资商的资信等,以保证景区开发的品位以及经营的良好效益。

    20、”一份名为浙江省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产业调研的报告指出。 通过对以往经验的反思,目前的宁波市已经从“招商”走向“选商”。国家旅游局与宁波市政府联合组成的中国旅游投资洽谈会组委会也表示,对于有可能造成资源浪费的包袱型项目,即使其进入条件再宽松、要求再低,也将拒之门外。 但华东师范大学博导沈玉芳称,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表现出“焦虑”的现象依旧在长三角地区有着不同程度的存在。其主要表现是政府对民营企业投资旅游等产业的把关不严。 “这种招商焦虑症不仅对地方政府,对参与投资的民营企业也有百害而无一利。”这位专家告诫说。 盲目开发现象需要避免 而在长三角个别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不仅存在“引资焦虑症”,还表现出相当

    21、程度的“项目饥渴病”。这种“项目饥渴病”的重要“症状”是不考虑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空间,盲目开发。 在江苏省常州市,一个名为“前后北岸”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部分建筑最近遭遇了强制拆迁。当地政府计划将这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成一个兼具商业、旅游、休闲、文保功能的区域。根据有关规划,“前后北岸”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将大幅缩小,临街地带将建造一批相当现代的商务场所,区域内的“藤花旧馆”等文保单位也要拆掉重修。 “相关规划有上级部门的批准,在程序上是合法的。”常州文管会主任吕耀明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解释。但尽管有当地文物局的表态,尽管规划也不是一个完全拆毁式的规划,不少文物专家和当地百姓依旧对规划表示了质疑。文博专

    22、家、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谢辰生说,随着“前后北岸”的“整治”,常州将丧失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机会。 在“前后北岸”规划中,常州市明显有着对文物进行开发利用、挖掘其旅游、休闲、商业功能的意向。有关专家指出,文物可以开发,但一旦是盲目的开发,带来的后果将未必不是“无悔”。 常州的例子可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据介绍,在长三角,旅游等产业的一些开发项目确实存在急功近利、忽视环境、忽视地方文化传承的现象。 “这些情况都是项目饥渴病的表现。项目不应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主要抓手,市场环境的营造才是第一位的。这是各地政府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需要予以警惕和关注的。”沈玉芳说。4.长三角招商选资,

    23、开始学“挑肥拣瘦”新华社上海专电(记者蔡国兆徐寿松姚玉洁)近三年花5亿元从企业收回3400亩土地在昆山开发区的“土地收回运动”,预示着一种新的招商引资思维在长三角地方政府逐渐显现。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招商引资,而是招商选资”,长三角不少地方官员说。从“捡到篮里都是菜”到“挑肥拣瘦”,从盲目引资到“反向考察”,从给政策给优惠到“讲故事”长三角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正“升级换档”。 “以金钱换空间”思路的转换 在很多局外人看来,昆山开发区近来一直在做一些“傻事”:为了让一个1996年建厂运营的纺织企业迁走,开发区向企业支付了9600万;为了让一个1991年投资昆山的外资制鞋企业顺利转移到外地,开发区

    24、花了2000多万元 “这些企业当初是我们请进来的,昆山今天的繁荣有他们的一份贡献。现在我们要进行产业升级,要让他们走,地方上应该作出合适的补偿。”江苏昆山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宣炳龙这样说。 2003年起,昆山开发区开始动员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外地转移。3年时间里,开发区在这一方面总共花了5亿元。 昆山开发区正在进行的这项“腾笼换鸟”工作,被很多专家形象地称为“以金钱换土地,以金钱换资源,以金钱换空间”。随着长三角经济迅速发展,空间承载能力已经成为当地政府考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长三角要变,也不得不变。”转变增长方式已经成为长三角各地官员的共识,而从招商引资走向招商选资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抓手”

    25、之一。 “我们正在慢慢学会挑肥拣瘦。”嘉兴市市长陈德荣说。 “反向考察”招商选资标准出台 “我们希望做到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传统化。绍兴的开发区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是进行集约发展,提升单位土地的投资量和产出量。”绍兴市市委副书记顾秋麟说。 在长三角各大城市,一系列招商选资的规划已经相继出台。“我们在引进企业时选择的标准有三条,一是要符合当地主导产业方向,二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能要达到一定水准,三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不能太大。”无锡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周斌介绍说。 曾经有一个造纸项目希望落户在无锡,这个投资总额达18亿美元的项目产出也会相当可观,“但我们只能忍痛放弃,因为项目的污染排放达不到

    26、我们引进企业的要求。” 长三角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思路变革直接带来了各地招商方式的转型。“虽然还存在不少问题,但长三角的地方政府已经不再是捡到篮里都是菜,开始有意识地规避招商引资的盲目性。”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祖强评价说。 根据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的介绍,在柯尼卡美能达与无锡方面协商投资事宜时,当地政府曾多次到日本对母公司进行“反向考察”,同时在企业投产初期也对其进行全面环境评估。 “这是一件好事,是对地方负责的态度。从长远看,这也是对企业负责的态度。”该公司负责人黑岩这样说。 “讲故事”选资困惑与选资出路 但长三角的“招商选资”路向也带来了一个“负面效应”考察投资者数量

    27、的减少。 “具体数据我拿不出来。但一个直观的现象是,以前饭店里消费的70%是投资客、考察团,现在这个比例大幅度减少。”一位地方官员告诉记者。但在宣炳龙看来,招商模式的转变是迟早的事:“无论是土地还是劳动力,昆山纳税前十强的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占去多少资源。相反,一些动辄几万人几千亩土地的企业并没有为昆山带来多大效益。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选准目标,拿出一些吸引人的规划,然后去寻找团队、洽谈技术、游说资本。” 宣炳龙反复用了一个词“讲故事”。这个词在投行界非常盛行,本质含义是阐述现实条件、描绘美好前景。宣炳龙认为,要吸引高效、优质资本,靠的既不是软磨硬泡、死缠滥打,也不是给政策、给优惠,只有一个办法

    28、诱惑!给对方一个有足够诱惑力的“故事”。 昆山开发区的龙腾光电项目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它是国内继北京京东方、上海上广电之后的第三条5代TFT-LCD液晶显示屏生产线,将带动玻璃基板、ITO导电玻璃、液晶材料及液晶电视等上下游产业发展。正是昆山发达的制芯产业和完善的产业配套,“诱惑”了这样一个高科技项目落在小小的昆山。 “昆山开发区现在主攻电子制芯产业、精密机械和高档民生用品。引资项目大大减少,但引资质量却有了一个飞跃。长三角招商需要在认清自身资源禀赋的前提下,确立适宜的主导产业,然后主动出击。”宣炳龙说。经济洼地在隆起 新长三角“经济鸿沟”渐平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镇农民陈良华发现,收割

    29、完这一茬夏麦,上半年家里的钱袋比往年“厚实”了不少,而他在嘉兴市工作的姐姐,财富“增长感”却没有这么明显。统计部门对此的解释是,上半年嘉兴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远远超过城镇居民。新近出炉的年中统计公报显示,长三角苏、浙、沪三省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在明显缩小,欠发达地区经济也出现超常增长。“长三角城乡发展、不同地区的发展已经出现从不平衡到平衡、不协调到协调的携手共进势头。区域内经济鸿沟呈缩小态势。”不少学者在解析长三角2006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缩小 “嘉兴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嘉兴市常务副市长王洪涛说。上半年,嘉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而在去年,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0.2%和14%,其间的差距达到了四个百分点。这种收入增速农村赶超城镇的现象不止在嘉兴出现。在长三角其他地区,类似的情形也日益明显。2006年上半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70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9%。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855元,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3个百分点缩小为1.7个百分点。上半年的数据同样显示,在江苏、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也分别由去年的2.4个百分点、四个百分点缩小为0.3个百分点和两个百分点。 “城乡收入增幅差距的缩小毫无疑问与地方政府加大新农村建设力

    31、度有着密切关系。以浙江为例,上半年全省财政支农支出38.6亿元,增长26.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652.8亿元,增长23.6%。”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教授说。但新农村建设会如此立竿见影么?有人就两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提出质疑。对此,徐长乐解释说,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个体经济、集体经济推动了长三角经济的发展,到了90年代,长三角城市迅速崛起,但这一区域农村经济也在依托城市实现转型与升级。在这个意义上,长三角农村相对落后,但从来没有放松过发展。 “苏浙沪入选百强县数量占全国近一半,不少农村地区已经出现微型城市化迹象。目前,这一区域的农村经济在国家政策的刺激下正在实现瓶

    32、颈突破,伴随这一过程,农民收入也出现了加速增长态势。”徐长乐认为,长三角经济在经历了十余年高速发展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迅速上升,城乡差距将逐渐弥合。2005年,苏、浙、沪分别实现生产总值18272.12亿元、13365亿元和9143.95亿元,位居全国前列。“随着部分产业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农民至少可以在工资性收入、房屋土地租赁收入等方面有所获益。同时,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和龙头农业企业的壮大,也使农民收入得到较为可靠的保障。”徐长乐说。经济洼地在“隆起” 在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明显缩小的同时,长三角地区间的不平衡也出现了弱化的迹象。江苏的苏北和浙江的衢州、丽水、舟山是长三角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上半年的数


    注意事项

    本文(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主要内容摘要.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