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作品工作手册修订版节选.docx

    • 资源ID:7193940       资源大小:33.68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作品工作手册修订版节选.docx

    1、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作品工作手册修订版节选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作品)工作手册(节选)2010年11月最新修订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作品)实施细则(试行)撰写本科毕业论文(作品)是本科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一次综合性考核,也是在学期间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最后一次重要的训练和培养。根据我院各专业、方向的特点,为了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学业专长,毕业生可以选择撰写毕业论文或完成毕业作品。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论文(作品)的顺利完成,提高毕业论文(作品)的质量,保证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培

    2、养规格,特制定实施细则如下:一、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作品)的基本要求1毕业论文(作品)的撰写是一项创造性劳动,每位毕业生必须严肃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作品)的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遵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独立完成反映本人最高水平的论文(作品)。不允许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更不允许由他人代作。发现类似的情节,毕业论文(作品)不予通过,即不能毕业,也不能授予学士学位。2毕业论文(作品)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观点、理论观点正确;力求有作者自己的创见和观点,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理论联系实际;论文(作品)应有深度、有分析,材料丰富、可靠,并经科学加工,而不是

    3、对一般事物的简单叙述和介绍,也不是别人观点和材料的堆积;中心突出,层次分明,论述清楚,结构严谨,文字流畅。3毕业论文(作品)中所用引文、数据,必须注明出处,包括著作的作者姓名、被应用的文章名或书名,出版社的地址、名称和出版时间,页码等。引文和参考文献的格式另行规定。4上交的毕业论文(作品)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打印,字迹工整清洁,一式五份。二、完成本科毕业论文(作品)的步骤和方法1选题:学生根据本专业列出的题目进行选题。选题时,要在首先考虑题目意义的同时,根据本人的兴趣、基础和条件,选择恰当的题目。2准备阶段: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围绕选题,搜集、阅读有

    4、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和掌握在本题目上已有的研究成果,各种不同的观点、论据、数据资料,大力提倡学生在网上查询;认真考虑本篇论文(作品)所要阐述的中心、主要观点及主要论据、写作的框架。3撰写开题报告,并递交指导教师和选题论证委员会审定。开题报告要包括选题意义,主要内容(毕业论文提纲或毕业作品主要内容构思),实施技术路线和时间进度安排。论文提纲应列入文章的纲、目,分为几个部分或几个层次;写明论文的中心、重点、主要观点、结论等。4写作初稿。写作过程中要继续搜集、补充资料,写作要层次分明,条例清楚,观点正确,旗帜鲜明,论证有理有据,具有说服力。毕业论文(作品)的文字要简洁、通顺、流畅、无错别字。凡引用文字

    5、、数据应注明出处。写完初稿后,根据毕业论文(作品)的内容分别用英文和中文写一份论文提要并附上关键词。5毕业论文(作品)送指导教师审阅。将毕业论文(作品)的初稿及提要送交指导教师审阅,根据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可为止。6将毕业论文(作品)按规定的规格打印清楚,送交指导教师。三、本科毕业论文(作品)的文本格式1正文(除成段引文外)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1.5倍行距,A4白色复印纸打印,字迹清楚工整,不得大于或小于此规格。2毕业论文(作品)除正文外还应有封面、英文标题页、致谢、目录、论文摘要及关键词等。3毕业论文(作品)一律在左边装订成册。顺序为:(

    6、1)封面(Front cover,中文)。(2)英文标题页(单独用一页)。(3)致谢(Acknowledgements,单独用一页,对指导教师及相关人员致谢)。(4) 目录(Contents,单独用一页)。(5)毕业论文(作品)摘要与关键词A.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 and Key Words,摘要150200字,关键词最多5个);B.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摘要250300字,关键词最多5个)。(6)毕业论文(作品)正文(The bulk of the paper)(7)尾注(End notes,适用于MLA格式,另用一页)。(8)参考文献(APA格式用References;MLA

    7、格式Works Cited)。(9)附录(如理论语言学类毕业论文中所分析的大段语料及其来源,应用语言学类毕业论文中实证研究所使用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测试试卷等,翻译作品及评析类毕业作品中所翻译作品的原著,等)。四、本科毕业论文(作品)的正文内容要求(一)毕业论文的正文内容包括:题目、引言、主体、结语1. 引言:应交待两个问题。一是选题的意义(选题的背景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二是本论文准备探讨什么问题(可分几个方面来讲)。2. 主体:对本文选题进行系统的论述,可分若干部分进行阐述。3. 结语:至少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本文论述要点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二是对本文的探讨进行自我评价(本研究的

    8、创新性或意义、局限性、需要或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相关问题及原因,等等)。毕业论文正文部分的长度不得少于4000个英语单词。毕业论文直接或间接引用他人的文献,必须按照规定格式注明出处,加以注释,并在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引文不能超过论文的三分之一。参考文献须另起一页,不得少于15种,其中外文资料不得少于8种,网上资料不得超过3种。文学批评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Works Cited)采用MLA格式,其他领域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References)采用APA格式。(二)毕业作品(中学课例及反思)的正文内容包括:题目、引言、主体、结语1. 引言(Introduction)应交待两个问题:一是概括全

    9、文主要内容,二是文章的结构。2. 主体(Body):该部分包括三项主要内容:说课、详细教案和自我反思。A. “说课”部分:应包括六个要素:说学生、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设计。(1)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包括学生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起点能力分析;一般特点与学习风格差异。(2)说教材:说所选部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说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确立及其依据;说教材处理上应注意的问题。这要上靠课标、下托学生实际,找到前后左右的联系,从英汉对比中找到重难点,从而加以恰当处理。(3)说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选用的使用于本课或本单元的具体教法和教学手段,以

    10、哪种教学方法为主,哪几种方法为辅,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并说明这些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说教法时最好能说明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贯彻什么教学原则,采用什么教学模式,并简要说明采用的理论根据。(4)说学法: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说出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怎样学习所教内容的全面考虑,这包括学习历程安排和学习方法指导。要说明结合本课教学通过什么方式培养学生哪种学习能力,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兴趣等。(5)说程序:在叙述教学程序时,要按照教学步骤说出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活动,包括讲授的知识内容、练习、小结、反馈、矫正及作业布置等安排。要

    11、说明如何通过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好关键。说教学程序要求既有具体步骤的安排,又要有针对性的教法理论阐述,还应说明课型和各环节如何衔接。(6)说板书设计:说板书设计要求语言精练,说明板书的整体布局即可。B.“详细教案”样本:见附件2。C.“反思”的内容及要求(1)“反思”的内容:“反思”,也称“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共分四个部分:1)对本课的总体评价;2)选择本课2-3项主要优点加以评述,并需用教案中的具体实例加以说明;3)指出本课的不足之处,先指出不足,并说明原因,以及具体如何改进。4)再次肯定本课优点,提出改进措施。(2)“反思”的要求:反思部分必须紧密围绕相关教

    12、学法理论展开。C. 结语(Conclusion):至少应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全文进行简要的归纳总结;二是对全文的探讨进行自我评价(如反思的哪些部分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具体的课例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等等)。毕业作品(中学课例及反思)的说课、教案和课例反思部分加起来不少于4,000个英语单词。毕业作品(中学课例及反思)中直接或间接引用他人的文献,必须按照规定格式注明出处,加以注释,并在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引文不能超过论文的三分之一。毕业作品(中学课例及反思)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种,其中外文资料不得少于8种,网上资料不得超过3种。参考文献(References)须另起一页,采用APA格式。(三

    13、)毕业作品(外贸实务与评析)的正文内容包括:题目、引言、案例述评、总结1. 引言:主要交待选题理据,即,为什么要选译该案例?主要从该案例的意义与影响等方面入手。2. 案例述评:所选案例可以是作者自己亲身参与或全程跟踪的,也可以是非亲身经历的、国内主要媒体在近两年内报道的外贸实例,重在用所学外贸知识对所选案例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评析;要求用英语行文,不少于3000词。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案例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思路及采取最终方案的理据(相关外贸法规或国际通行惯例等);(2)案例中的双方失策或失误的地方,及可能的补救措施或本应该采取的更好的措施及可能效果; (3)案例中双

    14、方运作中值得借鉴的外贸策略、手段或经验等。3总结:概括总结案例述评中的要点,揭示该案例所反映的关于外贸实践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这部分要求用英语行文,不少于500词。毕业作品(外贸实务与评析)中直接或间接引用他人的文献,必须按照规定格式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并在评析之后列出参考文献。引用他人文献不能超过评析部分的三分之一。毕业作品(外贸实务与评析)外贸实务与评析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种,其中外文资料不得少于2种,网上资料不得超过1种。参考文献(References)须另起一页,采用APA格式。(四)毕业作品(翻译实践与评析)的正文内容包括:题目、引言、译文、翻译评析1. 引言:主要交待选题理据,即

    15、,为什么要选译该作品?主要从该作品出处及其自身的意义与影响等方面入手。2. 译文: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英美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以及一般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中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作品长度按汉语版本字数统计,要求不少于3000字。3. 翻译评析:对自己的翻译过程和翻译成果进行反思、评析。这部分要求用英语行文不少于1500词,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翻译中发现的难题和解决思路及采取最终方案的理据(翻译理论或翻译名家的实践等);(2)自己的翻译作品中最得意的地方有哪些,择要指出并评析3-5处;(3)通过翻译该作品发现或揭示的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翻译评析须尽量运

    16、用适当的翻译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其中直接或间接引用他人的文献,必须按照规定格式注明出处或加以注释,并在评析之后列出参考文献。翻译评析中的引用他人文献不能超过评析部分的四分之一。翻译评析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种,其中外文资料不得少于2种,网上资料不得超过1种。参考文献(References)须另起一页,采用APA格式。提交翻译作品时要附上原作,作为“附录”装订在“参考文献”之后。五、本科毕业论文(作品)成绩的评定(一)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毕业论文的成绩按五级记分制评定,分为5个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具体评定标准是:1优(1)准确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理论。(2)密切联系实际,有

    17、分析、有深度、有创见,对现实有指导意义。(3)中心突出,论据充足,论述清楚,说服力强,结构严谨,文字流畅。(4)材料丰富、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加工整理。2. 良 (1)能正确体现党的方针政策,较好地运用所学过的理论。(2)较好地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较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较清楚,文字流畅。(4)材料比较丰富可靠,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3. 中(1)能较好地体现党的方针政策,运用所学过的理论。(2)基本上能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较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较清楚,文字通顺。(4)材料较丰富可靠,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

    18、理。4. 及格(1)能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基本掌握与本文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2)尚能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阐述清楚,文字尚通顺。(4)有必要的调查资料和材料,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5. 不及格(1)违背党的方针政策,或在理论上有根本错误,基本理论掌握很差。(2)文章无中心,层次不清楚,逻辑混乱,文句不通。(3)没有调查资料或材料,或材料零乱、失真。(4)主要内容基本抄袭于他人。(三)毕业作品(外贸实务与评析)成绩评定外贸实务与评析作品的成绩按五级记分制评定,分为5个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具体评定标准是:1优(1)准确体现党的方针政策,综合运用所学

    19、过的理论。(2)密切联系实际,有分析、有深度、有创见,对现实有指导意义。(3)中心突出,论据充足,论述清楚,说服力强,结构严谨,文字流畅。(4)材料丰富、可靠,能运用科学方法加工整理。2. 良 (1)能正确体现党的方针政策,较好地运用所学过的理论。(2)较好地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较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较清楚,文字流畅。(4)材料比较丰富可靠,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3. 中(1)能较好地体现党的方针政策,运用所学过的理论。(2)基本上能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较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较清楚,文字通顺。(4)材料较丰

    20、富可靠,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4. 及格(1)能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基本掌握与本文有关的专业理论知识。(2)尚能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阐述清楚,文字尚通顺。(4)有必要的调查资料和材料,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5. 不及格(1)违背党的方针政策,或在理论上有根本错误,基本理论掌握很差。(2)文章无中心,层次不清楚,逻辑混乱,文句不通。(3)没有调查资料或材料,或材料零乱、失真。(4)主要内容基本抄袭于他人。(四)毕业作品(翻译实践与评析)成绩评定毕业作品(翻译实践与评析)的成绩按五级记分制评定,分为5个等级: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具体评定标准是:1优

    21、(1)翻译项目有很大的翻译难度。(2)译文忠实原意,语言流畅,文体得当。(3)翻译评析围绕难点和优点展开,对问题的论述全面、系统、逻辑严密,文字流畅;充分运用恰当的翻译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评析有深度。(4)翻译评析符合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体现很强的综合运用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2良(1)翻译项目有较大的翻译难度。(2)译文忠实原意,语言流畅,文体较得当。(3)翻译评析较好地围绕难点和优点展开,对问题的论述比较全面、系统、层次较清楚,文字流畅;较好地运用的翻译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评析较深刻。(4)翻译评析符合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体现较好的综合运用学科理论、方法

    22、和技术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3中(1)翻译项目有一定的翻译难度。(2)译文比较忠实原意,语言比较流畅。(3)翻译评析基本上围绕难点和优点展开,对问题的论述比较全面、系统、层次较清楚,文字流畅;能够运用翻译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评析有一定深度。(4)翻译评析符合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体现了一定的综合运用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4及格(1)翻译项目的翻译难度尚可。(2)译文基本上忠实原意,没有严重的错译;整体上,语言基本通顺。(3)翻译评析基本上围绕难点和优点展开,对问题的论述逻辑层次较清楚,文字基本流畅;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翻译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4)翻译

    23、评析基本上符合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体现了一定的综合运用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5不及格(1)翻译项目的翻译难度明显低于本科专业高年级的一般要求。(2)译文严重歪曲原作,有严重的错译,大部分译文不自然或晦涩难懂。(3)翻译评析没有突出难点和优点,对问题的论述逻辑混乱,层次不清;基本上没有运用翻译理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4)翻译评析基本上不符合学术论文的通用规范,没有体现出综合运用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翻译问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附件1: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作品)引文及参考文献格式规范I. IntroductionAcademic writing ma

    24、y use various styles of documentation, e.g.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Style, 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MLA) Style, the Chicago Style, and so on. But APA and MLA are the two commonly used ones. Both can be found in “style manuals” bearing their names, i.e., APAs Publication

    25、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and MLAs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1999).The choice as to which style of documentation is appropriate for a given paper may be determined by three factor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articular course, the standard for the disci

    26、pline in which you are studying, or your individual preference. A safe way is to consider which style will be most appropriate for your area of specialization. If you are pursuing a major in the humanities, consider learning the MLA style. If behavioral or social sciences are likely to be your inter

    27、est, then the APA style may be most appropriate. Generally, humanities disciplines may include literary, philosophical, cultural, historical,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 like. Social sciences may include applied linguistics, psycho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8、studies, and the like, which are mostly empirical studies involving statistic analyses.II. APA for Academic Writing: Essentials1. Text citationsSource material must be documented in the body of the paper by citing the author(s) and date(s) of the sources. The reader can obtain the full source citati

    29、on from the list of references that follows the body of the paper.A. When the names of the authors of a source are part of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the year of publication appears in parentheses follow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authors. The word “and” is used before the last author w

    30、hen multiple authors are identified as part of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 Commas are only used to separate the names of three or more (but not two) authors for a source, for example,Wirth and Mitchell (1994) found that . . . .B. When the authors of a source are not part of the formal stru

    31、cture of the sentence, both the authors and years of publication appear in parentheses. The ampersand & is used before the last author when multiple authors for a source are identified and commas are only used to separate the names of three or more (but not two) authors for a source. And when more t

    32、han two sources are cited parenthetically, they are ordered alphabetically by first authors surnames and separated and joined by semicolons in the parentheses, for example,Reviews of research on religion and health have concluded that at least some types of religious behaviors are related to higher le


    注意事项

    本文(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作品工作手册修订版节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