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docx

    • 资源ID:7240740       资源大小:30.7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docx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萦绕(yng) 襁褓(qing bo) 阐述(chn) 浩劫(ji)B枷锁(ji) 歧途(q) 拙劣(l) 允许(rn)C湛蓝(zhn) 姊妹(z) 嵌人(qin) 沉甸甸(din)D气氛(fn) 分崩离析(bng) 召唤(zho) 凋零(d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决择 贴切 膏药 不修边幅 B枯躁 趋势 剥削 风口浪尖C纳闷 权威 估量 阳奉阴违 D前沿 干预 扶植 招谣撞骗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

    2、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B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我问自己。C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D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5下列句中,文学常识错误的一句是( )A闻一多原名闻家骅,著有诗集红烛死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B演

    3、讲词又叫演说词、讲话词,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C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王阳明,文章号召中国青年一代要有格物致知精神。D王选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被誉为“当代的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6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表现为走

    4、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A B C D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8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暗杀了人,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无耻啊!无耻啊!A设问引用反复 B反问比喻反复C反问引用反复 D设问比喻反复9诗文名句积累。(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2)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黄鹤

    5、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_,_”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5)晏殊在浣溪沙中惋惜与欣慰交织,又深含理趣的句子是:_,_。(6)陋室铭中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_,_。(7)横眉冷对千夫指,_。(8)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_。(9)_,学诗谩有惊人句。(10)沉舟侧畔千帆过,_。10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1)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在_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共同革命的生活中,保尔和

    6、_相爱了,但“革命高于一切”的信念最终扼杀了保尔对她的爱恋。二、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春思二首(其一)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释)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历乱:烂漫1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什么特点?1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7、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管夷吾举于士(_)(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3)行拂乱其所为(_)(4)人恒过。然后能改(_)(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5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1处)行拂乱其所为16孟子中的说理散文大都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请以选文为例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四、现

    8、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最后的牵手雷抒雁这一次,是父亲的手握在母亲手里。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琢出来的作品。可是,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很久都是相对无言。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手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要喝水吗?”母亲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的手。母亲知道,父亲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撒离。不

    9、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来共同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的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到了胸前,她感觉到父亲的手指还在动。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母亲明白了,全力握紧那平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有一滴浑浊的泪从父亲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许多记忆一下子酒上母亲的心头。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在自己手里。那时,父亲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母亲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母亲心甘情愿地让自已的手停留在他的手里。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

    10、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他也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吹了一口神奇的气,什么都有了。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难道就是这两双手一相牵,就能相中一生?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中滑落。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开始远去了。母亲的手在父亲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屋于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

    11、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时间到了!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望着那一张曾经无比熟悉,突然变得陌生的脸,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母亲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选自读者,有删改)17文章线索有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选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明线:_暗线:_18选文第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的妙处。20选文第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特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第

    12、段中“母亲明白了”是指“她”明白了丈夫只是要再一次握紧她的手。B例数第二段中“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一句,运用了想象,写妻子感觉丈夫的生命融汇到了自己身上。C全文以丈夫牵妻子的手这一标志性动作,突出夫妻俩厚重真挚的爱情和相伴相守。D第段对“手”的描写,写出了“最后的手”的特点:皮肤灰黄,肌肉消失,干瘦无力。E.父亲离世之际,父母心手相牵,父亲的生命已经融入母亲的生命中。在母亲的心中,父亲并没有离开,会永远陪伴自己。五、综合性学习22校学生会要举行“亮我青春风采”的演讲比赛,下面是李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帮他修改完善。(A)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

    13、接受挑衅。世上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不管前面的困难有多大,阻力有多大,(B) 我们是青春的拥有者,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勇气是号角,让等待观望的人信心满怀;勇气是给人力量的强心剂,让许许多多精神萎摩的人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勇气是向前奔腾的漱流,推动待相貌豫的人勇往直前。(1)(A)处画线句有用词不当的毛病,应将“ ”改为“ ”。(2)请在(B)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过渡自然。六、作文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回望过去,我们身边的父母师长、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他们曾以各种特有的方式陪伴过我们成长,给予过我们力量。请以“别样的_情”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写作提示与要求:

    14、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严禁抄袭或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A.襁qing-qing,阐chn-chn;B.劣l-li;允rn-yn;C.甸din-din;故选D。2C【解析】【详解】A决择抉择;B枯躁枯燥;D招谣撞骗招摇撞骗;故选C。3D【解析】【详解】A别具匠心:意思是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使用正确;B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使用正确;C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形容声名非常显赫。使用正确;D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该成语与“影响”搭配不当,可改为“潜移默化”;故选D。

    15、4C【解析】【详解】C顿号表示的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而逗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消融”“归化“后面有语气词“了”,中间应该用逗号。故选C。5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本段文字是一段叙事性文字,可用逻辑顺序法、倒推法来解答此题。根据原文中第一句,再抓住第二句中的关键词“但是”,可确定第二句是紧承原文的,是首句;第二句是说“浅阅读”的缺点和不足的,抓住第五句关键词“表现为”,在看内容正是进一步解说“浅阅读

    16、”的确定和不足的,所以紧承第二句;第四句是针对“浅阅读”的缺点做出的假设,抓住关键词“如果”,可确定紧承第五句抓住关键词“那么”,可确定第三句是紧承第四句的;第一句句意发生转折,进而讲“深阅读”,用倒推法可确定为尾句。故选:C。7A【解析】【详解】B两面对一面的问题,删除“能否”;C“防止”与“不”重复,删除其一;D缺宾语,句末加“的号召”。故选A。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

    17、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8A【解析】A.句是设问而非反问,句是反复。利用排除法作答。9(1)在水一方 (2)波撼岳阳城 (3)白云千载空悠悠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5)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6)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7)俯首甘为孺子牛 (8)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9) 我报路长嗟日暮 (10)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需要注意

    18、的易写错的字是:“撼、淤、泥、濯、清、涟、孺、嗟”。10(1)保尔柯察金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朱赫来 丽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本题考查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理解。11景物有:草、柳、桃花、李花。特点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12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

    19、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示例二:“惹”是招引(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11本题考查诗歌景物的描写。这首诗前两句是在描绘春景。“草色青青柳色黄”中写的景物是草、柳,“桃花历乱李花香”中写的景物是桃花、李花。这两句展现了春天青草丛生,绿柳抽芽,桃花烂漫,李花飘香的景象,可见春天的景象是生机盎然的。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

    20、景等来理解。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大概就是他在贬谪期间所写的。从内容上看,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当时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其次在答题时,分三步完成:一、要先分析“惹”字的本义,即“招惹”。二、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从修辞上看,“惹”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春日人格化;从词语运用上看,是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三、结合诗中的“愁”“恨”等词来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13 狱官 语气助词。表停顿 违背 犯错误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4 (1)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

    21、使他的筋骨劳累。(2) (一个国家)如果国内没有能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的威胁。(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15 行拂乱/其所为 16 选文首段列举六位名人的成功事例形成排比。使文章读起来非常有气势;且句式长短错落。变化有致。读起来节奏感很强。给人以节奏美。 【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古今异义词,作:奋起,指有所作为。词类活用词,过:犯错误。1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

    22、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得分点是“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拂,通“弼”,辅佐。出: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外。15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根据句意:使他

    23、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故句子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16孟子善用排比(也善于将排比、对偶夹在一段文字里用),往往对于同一论题,采用一连串整齐的句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有如干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汩汩、一泻千里、不可阻挡的气势。如文章开头,运用归纳椎理的方式一口气举了六个圣贤成功的事例,形成了一组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排比句,这就从数量上予以强调,说明了“生于忧患”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给读者以深刻印象。【点睛】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24、。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17 (父母的)牵手。 父母相伴一生的深情。 18外貌描写,生动地写出了父亲手的干瘦和苍老,体现出父亲饱经风霜,且病

    25、得很重。1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弥留之际的父亲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不舍(表现出父亲对母亲的深厚感情)。20插叙,补充交代了父母从第一次牵手起,便一直双手相牵共同面对生活的幸福记忆,写出了父母的牵手具有神奇的力量,表现了父母之间具有深厚的感情。21DE【解析】17此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理解。线索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贯穿整个情节发展的脉络。它把作品中的各个事件联成一体,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或某一贯穿始终的事物。一部叙事作品通常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只有一条。本文的线索有两条,通读全文可知,本文从头至尾都在写父母的牵手,因此明线是:(父母的)牵手;文章通过对父母牵

    26、手的细节描写以及父母牵手以来一些过往经历的回忆,表达了父母这一生相伴相爱的深厚感情,因此暗线是:父母相伴一生的深情(父母之间的深厚感情)。一般来说,暗线往往是情感线索。18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从描写的角度考虑,“灰黄的皮肤”“不安分的筋,暴露着”属于外貌描写,“灰黄”“斑点”写出了父亲手的干瘦和苍老;“不安分的筋,暴露”“灰黄”写出了父亲的饱经风霜和病得严重。19这道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理解。比喻句的答题格式:运用比喻的修辞

    27、手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本题从“那手像渴望自由的鸟”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轻轻地转动”“反握住”可以看出,这里表现了在弥留之际的父亲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不舍。20本题考查学生对插叙作用的理解。插叙的作用为:(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结构紧凑等。通读文章,从“贫困的时候”“苦难的时候”可以看出,选文第两段补充交代了父母从第一次牵手起,患难与共的幸福记忆。从“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可以看出,父母只要一牵手,一切都有了,写出了父母的牵手具有神

    28、奇的力量,表现了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21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错在“丈夫只是要再一次握紧她的手”。应该是:表现了父亲在弥留之际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不舍。B错在“写妻子感觉丈夫的生命融汇到了自己身上”。应该是:妻子感觉到了丈夫对自己的依恋和不舍,得到了一种精神的力量。C错在“全文以丈夫牵妻子的手这一标志性动作”。应该是:全文以父母的牵手这一标志性动作。故选DE。22(1)挑衅 挑战(2)示例:都要义无反顾勇敢前行【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能力。阅读划线句子,其中的“挑衅”为贬义词,使用不当,为了突出我们的勇气,应将其改为“挑战”。(2)本题考查句子的补写。根据前文内容,可以看

    29、出其表现的是“困难”“阻力”大,后文表现的是“勇气”对青春的促进作用,再根据关联词“不管”,可以补出以“都”为句首字,表达勇气促进作用的句子,如:“都要义无反顾地勇敢前行”。23别样的亲情生活中,虽然有些人与你非亲非故,但在他们身上,你总能感到一丝温暖,感受到别样的亲情课后暖男上完体育课,刚跑完步的我们汗流浃背,总感觉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着,叫嚣着要凉爽的清风。我赶紧脱下外套,静静地享受惬意的清凉。“快把衣服给我穿好!”林老师雄浑的男中音如一道响雷在我们头顶炸响,我暗暗翻了白眼,心想:“这么热,衣服怎么穿得住?这个林老师莫非有病?”“再热也给我穿好了!我看谁不穿迫于林老师的威压,我们只得顺从地将衣服穿好。那时,我不理解林老师的苦心,心中充满了不满。直到家长会上,林老师向家长们解释这件事:“这个季节很容易感冒!我是怕孩子们感冒,才出此下策”在门外偷听的我,心中一下子涌现出无限的温暖和敬意。原来,林老师还是个暖男啊黄昏女人巷子里的那个女人一直独自一人生活,每天晚上都睡在狭小的店里。一个黄昏,放学回家的我又走过这条小巷。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女人正一边捧着书,一边品着香茗, 静静地享受着一份静谧与诗意。她抬起头,视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