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 资源ID:7358751       资源大小:89.2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

    1、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知识点汇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 声现象 基础知识物理量字母单 位路程s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时间t时(h)、分(min)、秒(s)速度v米/秒(m/s)、千米/小时(km/h)备注:公式s=vt,v=s/t,t=s/v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2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声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二:声音的传

    2、播声的传播通过介质,并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1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2 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气体,液体3 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速和回声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 声音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做声速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同种温度下,V固体V液体V气体3 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在气体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快4 声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这样反射回来的声波就是回声。5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拓展: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声源距离障

    3、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加强原声;回声定位;回声测距3 回声测距离:2s=vt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怎样听到声音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非神经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3 听到声音的条件:听觉系统正常;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声音有足够的响度;有

    4、传播的介质二:骨传导和双耳效应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重点: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杆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频率决定音调)1 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2 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3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疑点: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不是声音的大小,也不是声音的音色。如:

    5、男低音、女高音二:响度(振幅决定响度)1 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2 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3 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4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三:音色:1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2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3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1 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说,凡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

    6、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 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1 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2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三:控制噪声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

    7、噪声进入耳朵即消声(从声源出);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第五节:声的利用一:声与信息1 回声定位 2 声呐测距,探测鱼群3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用超声波做“B超”二:声与能量1 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声波能传递能量2 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第二章 光现象 基础知识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太阳是自然光源,电灯、烛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恒星不是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是真空中的

    8、3/4,在玻璃中光速为真空中2/3 光速:V气V液V固 “光年”表示的是距离,而不是时间。4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等光的反射(光学基础,属于定律)光的折射(光学基础,属于定律)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定义光遇到水面,镜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物体在镜面所成的像定律或成像特点三线共面,二线分居,两角相等。(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即(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

    9、面内(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物像大小相等;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位于物像连线的中垂线上。现象后视镜、反光镜(凸面镜)太阳灶、手电筒(凹面镜)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光的反射(光学基础)光的折射(光学基础)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光路图ON= = rM位于SS的中垂线上 M备注入射光线可垂直照射物体表面,此时反射角入射角0。;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路可逆发生折射时,一定会发生反射,而且光路可逆凹面镜(会聚光线)和凸面镜(发散光线)也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5.能绘制简单的光路图如:已知入射光线和(平面镜、水面、玻璃等),

    10、做出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已知物像做出平面镜等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1 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2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三原色:青、黄、红 透明物体的颜色有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3 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红外线作用:热作用:加热食物 热谱图诊病 红外遥感: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火灾等遥控:电视机、空调等4 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

    11、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杀菌:医院的紫外线灯紫外线的荧光效应:验钞机、防伪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对人体骨骼生长和健康有好处。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1.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ABC),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DEF)。2. 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光心距离叫做焦距。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4.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如:图1中的丙和图2中的丙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过焦点,对凸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实焦点,是折射光

    12、线过焦点(如图1中的甲)对凹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2中的甲)过焦点的光线经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对凸透镜来说,它的焦点是实焦点,(如图1中的乙图所示)对凹透镜来说是虚焦点,是入射光线的正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2中的乙图所示)5. 照相机的镜头是个凸透镜,调焦的作用是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拍近景时,镜头往前伸,拍远景时,镜头往后缩,光圈控制进入光的多少,快门控制暴光时间。6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为物距,即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v为像距,f为焦距)由此可得出:一倍焦距定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倒虚正来成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

    13、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明视距离为25cm。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之后;近视眼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只前。8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眼镜的度数=100焦度 焦度=1/f9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也是凸透镜,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镜头。第四章 物态变化 1 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2 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前注意: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时注意: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14、,温度计玻璃泡放在液体中稍等一会儿,稳定后在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除了体温计)被测液体并且时视线和温度计液柱相平。3 物质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4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从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缓慢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剧烈的汽化现象。5 液化有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6 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

    15、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1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 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3 电荷(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开关控

    16、制电路的通和断,导线连接电路作用。4 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用电器再到负极 ,在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5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开路:断开的电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6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7 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单A) 1A=1000 m A 1m A=1000uA8 电流表使用注意(两要两不要):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处电流表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要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还应该注意:使用电流表前,应该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指零,若不指零,应先调零用试触法选择量程,要从大量程的接线柱开始。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个支路电流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书复习知识点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