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XXXX年最新版.docx

    • 资源ID:7416026       资源大小:53.14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XXXX年最新版.docx

    1、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XXXX年最新版XXXXX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XXXXX安全评价公司二一五年十月附件:1.加油站平面布置示意图2.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3.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4.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5.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安全XX书6.应急预案备案表7.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1 安全评价的依据和X围1.1 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4第13号)2)中华人民XX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3)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4)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6)机关、团体、企业

    2、、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7)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号)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63号)9)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5号)10)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原国家安监局等公告,2003年第1号,2003年3月3日)11)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原国家安监局等公告,2003年第2号,2003年6月24日)12)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补充及修正表(安监管危化字2003196号)13)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卫法监发2003142号)14)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年版,公安部公告,2011

    3、年11月25日)15)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修订)(中国气象局令第24号)16)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管二字2003第38号)1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18)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312号)1.2 主要技术标准、规X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2)建筑设计防火规XGB 50016-20063)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X(2014年版)GB

    4、 50156-2012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19865)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T 13861-2009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XGB 50187-2012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8)建筑抗震设计规XGB 50011-2010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XGB 50191-201210)室外给水设计规XGB 50013-200611)室外排水设计规X(2014年版)GB 50014-200612)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13)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14)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

    5、006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XGB 50057-201017)供配电系统设计规XGB 50052-200918)低压配电设计规XGB 50054-201119)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XGB 50058-20142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XGB 50140-200521)安全色GB 2893-20022)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2894-20082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X 第18部分:急性毒性GB 30000.18-201324)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XGB/T 11651-20082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26)工作场所有害

    6、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2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2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2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30)加油站作业安全规XAQ 3010-20073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3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 408-911.3 相关文件资料1)营业执照2)土地证3)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4)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5)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6)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安全XX书7)应急预案备

    7、案表8)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9)加油站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报告10)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4 评价X围本次安全评价X围是针对该加油站的安全状况进行的,包括卸车、储存、加油等作业配套的工艺、设备、生产控制设施和土建、给排水、供电、消防等公用工程、辅助设施,以及周边安全防护距离等。2 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2.1 建设单位简介XXXXX加油站位于XXX,主要从事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的零售,属于XX公司分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该站已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现因公司重组,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加油站北侧为杂物间、停车棚;西侧为民房;南侧为架空通信线、上三路,隔路为XX省

    8、农业干部学校、综合楼(政府办公、民用、商用);东侧为停车场、店面、民房(具体见附件1:加油站平面布置示意图),周边内无重要建筑物。加油站占地面积2587m2建筑面积265.m2,站内建有油罐区、罩棚区、站房、辅助用房。,现有站内职工11人,安全管理人员5人。该加油站油罐区布置有5个油罐,均为室外埋地卧式钢罐,其中:汽油罐4个,容积均为15m3;柴油罐1个,容积为15m3,汽车加油站油罐总容积为67.5m3(柴油罐容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X(2014年版)(GB 50156-2012)的等级划分标准,该汽车加油站划分为三级加油站。该加油站储存、销售的油品为97#汽

    9、油、93#汽油和0#柴油。罩棚区内设3台加油机,用于车辆加油。2.2 工艺流程主要工艺流程为:2.2.1 原料来源及运输方式该加油站的油品由供应商供给,并由供应商使用专用油罐车负责运输。2.2.2 卸车油品槽车将油品通过公路运输至该站后,将槽车卸油管和储罐进油管通过快速接头对接,利用液位差,以密闭卸油方式将油品输送至加油站储罐。装卸区一次接受一辆油品槽车。2.2.3 储存油品常温常压储存于油罐中,油罐埋地设置,油罐顶部覆土,周围加填沙子或细土。2.2.4 加油储存在油罐中的油品经管道、加油机输入车辆油箱。2.3 站内主要设备、设施2.3.1 油罐油罐数目、规格参见表2.3.1。表2.3.1 油

    10、罐一览表序号储存物质容积(m3)材质放置方式备注193#汽油15碳钢卧式埋地293#汽油15碳钢卧式埋地393#汽油15碳钢卧式埋地497#汽油15碳钢卧式埋地50#柴油15碳钢卧式埋地2.3.2 加油机加油机数目、规格参见表2.3.2。表2.3.2 加油机一览表序号型 号枪数供应油品防爆标志1吉尔巴特BO560#柴油、93#汽油、97#汽油ExdibAT32吉尔巴特BO560#柴油、93#汽油、97#汽油ExdibAT33吉尔巴特BO5693#汽油、97#汽油ExdibAT32.3.3 供配电、防雷、防静电该站供电负荷等级为三级。站内用电引自站外路边380V低压电。供电系统采用380/220

    11、V低压配电。该站配电系统采用TN-S保护接地型式。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建、构筑物,按第二类防雷设计,其余按三类防雷设计。加油站工艺装置属于第二类防雷建、构筑物。加油站防雷防静电采用联合接地。该站还设置了小型内燃发电机,参数见表2.3.3。表2.3.3发电机参数表品牌型号燃油电压频率最大功率额定功率连续工作时间罗宾RGV1300093#三相380伏50赫兹10千瓦8千瓦10小时2.3.4给排水站内给水系统主要为生活给水;排水系统包括生活废水及雨水排水系统。站区给水由市政给水管道引入。站区的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站区雨水散流排出站外。2.4 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2.4.1 安全生

    12、产管理组织加油站现有职工11人,站长对安全生产负总责,设安全管理人员5人,具体负责加油站安全生产工作。2.4.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该单位制定了一套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各类人员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经营及销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3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3.1 危险物质特性分析3.1.1概述XXXXX加油站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有:汽油和柴油,其中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的有:汽油,列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有:汽油,无列入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的

    13、有:汽油和柴油。1)汽油在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中属第3类易燃液体,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属易燃液体。汽油的危险、有害特性见表3.1.2-1。2)柴油未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中属易燃液体。柴油的危险、有害特性见表3.1.2-2。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剧毒化学品目录、高毒物品目录、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等,对该项目所涉及的危险、有害物质的主要危险性进行辨别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不存在剧毒化学品、高毒物品、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和易制爆危险

    14、化学品。3.1.2主要危险物质的危险有害特性表3.1.2-1 汽油的危险、有害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汽油英文名:Gasoline;Petrol分子式: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分子量:无资料危险货物编号:31001UN编号:1203CAS号:8006-61-9理化性质性状:无色到浅黄色的透明液体。熔点():-6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沸点():40200相对密度(水=1):0.700.80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34临界温度():无资料燃烧热(MJkg-1):47.3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自燃温度():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高度易燃液体燃

    15、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46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聚合危害:无资料爆炸极限(V%):1.47.6稳定性:无资料引燃温度():415530禁忌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高度易燃,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高速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烧爆炸。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和爆炸。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毒性接触限值:PC-TWA(mg/m3):300溶剂汽油。急性毒性:LD50:67000mg/kg(小鼠经口)(120号溶剂汽油);LC

    16、50: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120号溶剂汽油)。健康危害健康危害:汽油为麻醉性毒物,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误将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

    17、可引起肝、肾损害。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配备易

    18、燃气体泄漏监测报警仪,使用防爆型通风系统和设备,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储罐等容器和设备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操作安全】(1)油罐及贮存桶装汽油附近要严禁烟火。禁止将汽油与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2)往油罐或油罐汽车装油时,输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减少油料的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沾油料的布、油棉纱头、油手套等不要

    19、放在油库、车库内,以免自燃。不要用铁器工具敲击汽油桶,特别是空汽油桶更危险。因为桶内充满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而且经常处于爆炸极限之内,一遇明火,就能引起爆炸。(3)当进行灌装汽油时,邻近的汽车、拖拉机的排气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发动,存汽油地点附近严禁检修车辆。(4)汽油油罐和贮存汽油区的上空,不应有电线通过。油罐、库房与电线的距离要为电杆长度的1.5倍以上。(5)注意仓库及操作场所的通风,使油蒸气容易逸散。泄漏应急处置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

    20、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作为一项紧急预防措施,泄漏隔离距离至少为50m。如果为大量泄漏,下风向的初始疏散距离应至少为300m。储运包装类别:【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炎热季节应采取喷淋、通风等降温措施。(2)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用储罐、铁桶等容器盛装,不

    21、要用塑料桶来存放汽油。盛装时,切不可充满,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对于1000m3及以上的储罐顶部应有泡沫灭火设施等。【运输安全】(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汽油装于专用的槽车(船)内运输,槽车(船)应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盖密封。运送汽油的油罐汽车,必须有导静电拖线。对有每分钟0.5m3以上的快速装卸油设备的油罐汽车,在

    22、装卸油时,除了保证铁地外,更要将车上油罐的接地线插入地下并不得浅于100mm。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汽车槽罐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3)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防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及人口密集地段。(4)输送汽油的管道不应靠近热源敷设;管道采用地上敷设时,应在人员活动较多和易遭车辆、外来物撞击的地段,采取保护措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汽油管道架空敷设时,管道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的支架或栈桥上。在已敷设的汽油管道下面,不得修

    23、建与汽油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汽油管道外壁颜色、标志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的规定。(5)输油管道地下铺设时,沿线应设置里程桩、转角桩、标志桩和测试桩,并设警示标志。运行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表3.1.2-2 柴油的危险、有害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柴油英文名:Diesel oil;Diesel fuel分子式:无资料分子量:无资料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UN编号:1202CAS号:无资料理化性质性状: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熔点():-18溶解性:无资料沸点():282338相对密度(水=1):0.80.9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

    24、: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燃烧热(MJkg-1):44.8临界压力(MPa):无资料自燃温度():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易燃,具刺激性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55火灾危险性分类:乙类聚合危害:无资料爆炸极限(V%):无资料稳定性:无资料引燃温度():257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25、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毒性接触限值:中国 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 MAC:未制定标准;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健康危害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

    26、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

    27、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包装类别: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

    28、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3.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相关场所分析3.2.1火灾爆炸汽油和柴油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当遇到以下情况时,容易发生火灾甚至爆炸:1)油品跑冒滴漏卸油时对液位检测不及时,加油员操作不当或计量仪表失灵等原因,可能导致油品外溢;卸油时胶管、密封垫破损,快速接头紧固栓松动,油罐、输油管线、连接法兰及其相关设施由于制造缺陷受到腐蚀,法兰未紧固等原因,可能导致油品滴漏;待检修的油罐清洗

    29、不干净,会导致罐内残余的油蒸气聚集。如果此时遇到明火、火花,则可能导致油品起火甚至爆炸(由于油蒸气密度大,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外泄、外漏的油蒸气易在管沟等低洼处聚集,油蒸气经聚集后达到其爆炸极限,遇火源可能发生爆炸事故)。2)油品遭遇静电或电气火花卸油车及油管、油罐、输油管线或其它相关设施无静电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损坏、或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采用喷溅式卸油,油品漫溢后使用金属器皿刮舀;收发油作业后罐内油品静置时间短,收发油作业中产生的静电未有效导除而开盖量油,量油口未设置导尺槽或导尺槽脱落,量油尺与钢质管口摩擦;清罐时使用铁质器具、现场人员使用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防爆区域使用非防爆式照明灯具、

    30、金属碰撞、电器打火、铁钉鞋撞击地面、穿脱化纤服装等;电气设备老化、绝缘破损、短路、接线不规X等原因,在一定条件下均有可能产生静电或电气火花。3)油品遭遇雷电火花现场避雷设施不符合要求或避雷设施损坏时,若在雷雨天卸油、量油、加油,则可能遭遇雷电火花。3.2.2 触电现场操作人员及电气维护人员在生产操作、维护检修过程中,若电气设施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未接地、接零),电气线路老化、绝缘破损、短路、超负荷用电、过载、接线不规X,电气防护装置失效,人员误操作,临时用电时没有按规X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装设可靠的漏电保护器等),都有可能发生触电而造成人员伤亡的危险。若防雷安全措施不当、不到位或失效,雷雨天有可能发生雷击事故而造成人员伤亡。3.2.3中毒和窒息在工艺过程各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当、相关场所油气的积聚


    注意事项

    本文(加油站安全评价报告XXXX年最新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