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美学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7548190       资源大小:30.5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美学复习资料.docx

    1、美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思考练习题:一、掌握下列概念:1、审美现象:审美现象是指一切有关人类活动所呈现出的现象。广义上它指任何与人类审美活动关联的现象;狭义上它指人类生活对美的欣赏,发现和创作等一切活动而呈现的现象。2、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是谁在发现和创造“美”。 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个体人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即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对应,指能引起人的美感的客观对象。如秀丽的山川、繁茂的森木,在它们被人欣赏时即为审美客体。审美客体是客

    2、观存在的,具有满足主体所需要的审美价值。3、审美体验:指人类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心灵感悟和愉悦,这个感悟和愉悦以特殊的感性积淀方式,积累于人类的历史中,从而成为促进人类不断进行乐此不疲的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也是指人在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审辩中所达到的精神超越和生命感悟,一种极为强烈的人格、心灵的高峰体验。4、审美关系:指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的一种审美价值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层,一是“静观”的关系,即在审美活动中,人与客体的关系是,人以一种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客体,主体通过“静观”让客体形式凸现;二是“对话”的关系,审美主体与客体不仅仅是纯粹接受和被接受的关系,还需要主,客体的对话与交流,审美主客体存

    3、在着一种辩证的互动,审美就在这个互动的动态关系中得到实现;三是审美主客体进入物我两忘的“存在”状态,即审美主体忘情投入审美活动时,主体,客体的疏离消失了。二、思考下列问题:1、鲍姆加登怎么提出“美学”这个概念的?西方美学史在19世纪以前,基本上与传统哲学研究的问题是一致的,即探索本体与经验两个方面的问题,美学还只是作为哲学的一个下属分支而没有独立出来。美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对事物本质的追求,二是对心理知情意的明晰划分,三是对各门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鲍姆加登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第一次赋予审美这一概念以范畴的地位,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能力,这种感性理解和创造美,并在艺术中达到完美。

    4、他认为美学即研究感觉与情感规律的学科。指出了美学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确定了它的任务和界限,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不同于逻辑学,因为它研究感性认识;美学不同于伦理学,因为它不研究道德问题的本质,只研究道德的感性现象;美学不同于理论哲学,真不是由于它本身,而是在于美的对比中引起美学的兴趣,完善的理性认识是真,完善的感性认识是美。在美学史上,这是第一次对美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作详尽的哲学论证。2、美学学科的组成是什么?美学学科由哲学美学,历史美学,科学美学三大部分组成。哲学美学永恒地关注美学的元命题“美是什么”,其对命题的探索跟随学术的发展而发展;历史美学史对美学思想史和美学学科发展的历史的

    5、探索,包括审美意识或审美趣味的流变史,艺术风格史,美学史;科学美学包括基础美学和实用美学,基础美学是指美学的基础理论,实用美学包括所有审美领域中,人类的具体审美活动,审美现象通过归类而呈现出的专门类别的美学。3、怎样认识美学学科的性质?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科学,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4、怎样理解美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不甚确定 太模糊)美学研究的对象因美学思想观点的不同而有些微的差

    6、异,审美的历史性使得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美学研究的对象选择不同。美学研究的对象,在今天首先是人和世界的审美关系,它包括了审美主客体,哲学美学对美本质的探索,人类一切的审美活动;其次艺术作为审美的集中体现,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的对象化感性形式,其美学价值也值得研究;再其次,审美的目的是人类通过对美的欣赏获得一种自由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也需要研究审美心理。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同美学研究的对象密切相关。美学研究对象的基本明确,美学研究的问题看分为一是美学学科的问题,二是哲学美学,三是美感的问题,四是审美活动问题,五是审美领域与审美形态问题,六是艺术与审美的关系,七是传统中国美学的审美范畴问题,八是审美教育问题

    7、。第二章思考练习题:一、掌握下列概念:1、真、善、美:真善美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三种最主要的范式。真对应着人类知识,其学科主要是工艺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属于“认识论”范畴,其使用的是描述语言,揭示事实世界的根本规律;善对应着人类意志,相应的时人的行为规范,制度,道德,人文学科,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使用的是指令语言,揭示价值世界的规律;美对应的是人的情感,相应的是人类个门艺术,属于“美学”范畴,其使用的时感觉语言,揭示心理世界的奥秘。二、思考下列问题:1、怎么认识真、善、美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次的美学作业)2、西方对美本质问题探索的主要历史脉络是什么?西方对美本质问题探索大致分为两派,主观

    8、派和客观派。(一)主观派是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主观派由柏拉图发端,他提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美都根源于 “美的理式”,即“美本身”。 他区分了“什 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这两个概念。他讨论了美的各种定义,提出了 美不是恰当,美不是有用,美不是善,美不是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 18世纪初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夏夫兹博里提出美在与人的“内在感官”,爱迪生提出“教养”和“态度”是审美主体的必要条件,休谟提出“美不是事物的属性,它仅仅在于静观的心灵之中,每个心灵都在感受着不同的美”。从英国经验主义开始,美本质问题已由哲学本体的问题转向了审美心理问题。 康德认为美“只能是客观

    9、的”。在其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提出“: 第一,趣味判断和利害、概念无关。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审美快感是一种完全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第二, 美具有误目的而又合乎目的性的形式,虽然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但只是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的活动,进而普遍必然地引起快感,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是判断对象美不美的真正原因。 第三, 快与不快的情感虽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有效性。”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在美学上,他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认为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不过是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 的客观性相。

    10、他的理念不是与客观事物相对立,抽象的存在于客观事物之外,而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克罗齐认为美的根源在于心灵。提出:“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美是心灵作用于事物而产生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先于理性,先于概念而产生的,是与理性和概念无关,孤立绝缘的现象,所谓“见形象而不见意义的认识”。(二) 客观派是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 客观派由亚里士多德发端,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所决定,依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形式与比例,美的事物要体现出“整一

    11、性”,强调审美对象的整体性对审美的重要价值。 英国艺术理论家荷迦兹认为美的基础是客观事物本身,提出“适宜,变化,一致,单纯,复杂和量,所有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约束,共同合作产生了美”。 英国十八世纪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 “美大半是物体的一种性质,通过感官的中介,在人心上机械地起作用”。狄德罗提出“美是关系”,提出:“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狄德罗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对属于事物本身形式上的秩序,对称等关系为“实在美”,对属于事物与其它事物相比较的联系为“相对美”。“美是关系”突破了单纯把美本

    12、质归结于客观事物的局限。3、康德的美本质观主要是什么内容?康德美学观是建立在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在美的本质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其美本质观主要内容是,审美判断是以情感为内容,不同于单纯的快感,单纯的快感是某种欲念的满足,审美的快感是一种完全不计较利害的自由的快感只要夹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美具有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所谓没有目的,即没有客观的目的,指不考虑对象的性质和用途,与概念、利害无关,虽然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但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和谐的自由 的活动, 才能普遍必然地引起快感,而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才是判断对象美不美 的真正原

    13、因。4、中国先秦对美本质问题的认识有什么特点?特点:中国先秦哲人不把“美本质”当初一个哲学上的思辨性问题,而是更愿意解释什么是美,探索审美活动中的美的滋味和美的享受。传统中国美学美善不分,常是结合善的功利来思考美的本质。先秦两汉中国古代贤哲主要是在关注人的情感立场上,从哲学、伦理层面探讨人类审美诸问题的。儒家着重强调了美和艺术的社会作用;孔子“兴、观、群、怨”的诗论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准则与“尽善尽美”的观念,孟子“充实之谓美”的主张,就体现了儒家美学思想鲜明的社会伦理化倾向。道家则从“逍遥”、“无为”的处世态度出发,强调艺术和审美的超越性、自然纯朴性;老子有关美善相依、大

    14、音希声的看法,庄子“虚静恬淡”、“身与物化”、“物以游心”的审美境界论。此外先秦的美学思想还呈现出情与理,认知与直觉,人与自然的统一以及把审美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的特点。5、为何说美是人的本质感性形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是人对自由的追求和需要,是人生生不息的解放自我,回归自我,整体地与自己所存在的世界和谐统一的过程。阶级社会的历史,是人的自由本质被异化的历史。在“真”的领域,人的异化表现是只需要把事实的量化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在“善”的领域,人的异化表现为把人当做非人。“美”是为了在使人类摆脱异化,还原人的自由本质,以感性的形式,将人的自由本质表现出来,并使人从中得到自由本质精神的释放,展

    15、示和重塑。美的本质是以感性形式使人的自由本质得以在审美对象上呈现,是用感性形式使人在对这个形式的观照中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为这个形式。第三章思考练习题:一、掌握下列概念:1、美感:狭义的美感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形成审美关系后的心理活动与心理感受,是一种悦目怡情的心理状态,是理性消泯于感性的,由快感升华的自由心灵的感动,是审美活动中对美的欣赏,认识和评价;广义的美感指美感心理,即包括狭义的美感层次,也指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函括审美理想,审美修养,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等。“迷狂”说:美学理论之一,又称灵感说,由柏拉图首先提出。柏拉图认为美感是人的灵魂在一种“迷狂”状态下对美的“理式”的

    16、回忆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艺术家在创作中借助神灵凭附而处于如醉如痴的“迷狂”状态,才能创作出作品。认迷狂是一种神志昏迷、精神恍惚、类似疯狂的失常状态,是灵感的基础,由神灵凭附造成,它是艺术家创作的动力。具有“迷狂”状态的人,见到美就回忆起生前世界里真正的美,欣喜若狂,产生爱慕与向往之心,发狂地追求理念世界的美,而把现实世界的一切置之度外。思考下列问题:1、 谈谈你对西方传统美感思想的认识。西方传统美感思想大致有柏拉图的“迷狂”说,“内在感官”说,“对化”说,以及近代心理美学学派从心理学角度对美感的认识。这些不同流派对美感思想的认识包含如下共识,一是认为美感和快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感受,美感形成于快感

    17、,以人的感官为基础,但超越了快感,具有了快感所不具有的人的精神,人的理性的内容,美感是感性和理性和谐统一的一种心理感受;二是美感的心理和情感的体验,离不开人的认识功能,人的认知,想象,情感及社会功利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美感的形成;三是美感作为审美活动中必然产生的人的心理感受,既与审美个体的特殊性有关联,也同时具有人类共同的标准,美感的客观共同性与美感的个体特殊性,是以一种很复杂微妙的联系,融合在一起。2、 你怎么认识“内在自然”的人化?“内在自然”的人化指人的情感,需要,感知,欲望等,这些生理性的内在自然的东西逐渐演变成与动物完全不同的的人化的“内自然”。内在自然的人化使得审美主体获得一

    18、种与动物完全不同的心理本体,获得了审美的情感。“内在自然”的人化在没的领域是人的情感领域,人通过心理本体即人性心理的形成,来实现人的审美能力。“内在自然”的人化,一是感官的人化,是人可以通过感官所获得的感性的非功利性呈现,二是情欲的人化,是审美超越生物需要和享受的重要前提。此两方面的人化,提供了美感形成的基础。3、 你怎么认识美感获得的过程?美感只能是从人的实践感性活动中获得,美感的获得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审美准备,审美实现,审美效果。在审美准备阶段,审美理论和审美态度是关键,审美理论使得审美主体可以更好的理解“美”,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审美态度使得审美主体从日常的现实功利性生活状态中超越出来,

    19、与审美对象保持一个心理距离。审美实现阶段是狭义美感的获得过程阶段,通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四方面相互交织发生作用,最终是审美主体获得审美愉快。审美效果阶段,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的复杂心理过程,获得心灵的巨大愉快,获得了审美感受,这种审美愉快是理性消泯与感性的,自由心灵的感动,此种愉快的反复产生,也是审美活动的反复进行,逐渐积淀成审美经验,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最终形成个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孕育出审美的理想。第四章思考练习题:一、掌握下列概念:1、审美活动:人类精神生活方式之一,其目的为了满足人的审美欲望。人对于外部世界有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也有认识、审

    20、美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审美活动使人得到了爱美的情感上的满足。审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依赖于人的审美能力,这种能力除了有先天具备的因素以外,还有待于后天的训练,审美活动的开展依赖于物质条件。审美活动是一种非功利的感动兴会,是心灵自由状态下的心理活动,是赏心悦目令人愉快的,可以通过美的幻想激发人强烈的情绪。2.审美感应:是审美主体同审美客体之间审美关系的发生,审美感应具有直接性,个人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其中审美感应的整体性指审美的产生,在于主体与客体刹那的精神的契合和沟通。审美感应的产生,在于客体的意象形式及在这个形式所秉有的精神,与主体心灵形成某种“同构”,故而发生共鸣。在审美感应中,直觉中的主体常

    21、常处于忘我状态,现实和想象浑然一体。3、审美表现:审美表现是审美直觉意象通过想象再次呈现和完成的过程,既可视为将审美直觉“外化”为艺术形式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主体心灵“寻找”意向性结构的过程。审美表现是主体在审美体验、意象创造中的情志的反映,艺术表现是通过形象塑造对艺术家思想、情志的物态化,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现实的审美关系、对现实的态度和审美创造的能动性。4、审美欣赏:主体对客体进行感受、体验、鉴别、评判和再创造的审美心理活动过程。又称“审美鉴赏”。它主要是形象思维活动过程,目的是在审美认知中获得情感的愉悦和情性的陶冶。它从对客体对象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开始,经过选择、分析、判断、体验、品味和联想

    22、、想象、情感活动,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其感性阶段可产生审美的快适感,理性阶段达到客体与主体的融合一致,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获得高度的美的享受。因主客观条件的各种差异,审美欣赏可有多种类型。一个时代的审美欣赏的爱好和趣味,既影响个人的审美取向,又对该时代的文艺创作起导向作用,并影响到文艺批评,可以促使一代文风的形成与发展。二、思考下列问题:1、你怎么理解审美活动及其存在方式?根据“审美活动”和存在方式“审美感应 审美表现 审美欣赏”回答即可2、你怎么认识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根据第二次作业回答)第五章思考练习题:一、掌握下列概念:1、形式美: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

    23、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2、自然美:自然事物的美。与社会美合称现实美。主要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如田地、园林等;另一是未经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对象的美,如星空、大海等。它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最高表现形态是人体美。3、社会美:社会美即人类社会生活的美,是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社会美是人类创造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的美,来源于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人类求真向善的本

    24、质力量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挥,从而创造出社会美。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更偏重于内容,社会美总是与那写反映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进步的道德观和政治理想直接连结在一起。社会美与善密切相关,但不等同于善,它不具有直接的功利性,它把善变为个体高度自觉自由的行动,从而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二、思考下列问题:1、怎么认识形式美与事物美的形式之关系? 形式美可以来自对象的质感,也可以来自对象的形状或色彩,是对象自然属性所引起的人的审美感应,是一切人的感觉到的形式所引起的人的审美感觉,形式美是对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事物美的形式则触及到个人情感,感情的流动。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

    25、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其次,形式美和美的形式存在方式不同。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2、举例说明你对形式美、自然美、社会美的认识。形式美:黄金分割 彩虹自然美:大自然的优美风光社会美:人性之美,如多弱势群体的帮助与关怀3、 艺术美是怎么体现的?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特有属性,

    26、是审美的最高形态。艺术美集中体现在艺术的形式,意境和风格上。艺术美源于现实美,艺术美作为美的创造形态,是艺术家审美体验物化的产物,它不仅包含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也包含艺术家对现实审美意向和审美评价。艺术生产的目的在于以升华了的审美体验去陶冶灵魂,艺术家必须用整个灵魂和全部心血孕育一种新的现实,使其具有特殊的审美功能,能给人以纯粹的审美感受。艺术家一方面将自己的人格襟抱、喜怒哀乐倾注在艺术形象中,匠心独运,使情成体,塑成一种审美氛围、审美形象,使艺术品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艺术家将其熟练的技巧转化为美的创造,通过作品的完善布局,高超的语言文字驾驭能力,以虚写实,以少见多,见人之所未见,

    27、言人之所未能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样,就在作品中呈现出或飘逸、或豪放、或清澄、或粗犷的艺术美风格。艺术美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比现实美更集中理想,更带普遍性,更具有永久的审美价值。第六章思考练习题:一、掌握下列概念:1、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大致分为优美和崇高,喜剧与悲剧,丑与荒诞。2崇高:崇高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阳和完整

    28、的体现。在这种审美活动之中,对象和审美主体都获得了新的意义;或者说,崇高是一种通过人生实践和审美活动,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对立冲突中重建起来的具有肯定性价值内涵的审美形态。3、优美:优美是西方美学的基本审美形态之一,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优美可以唤起人的本质力量与异己力量在很美活动中所达成的高度吻合一致状态。概而言之,优美是理想人生境界与人生实践完满统一的现实呈现和展示。 4、悲剧:悲剧是人在生存实践中,由于人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冲突,使有价值的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冲突、毁灭中,让人体会到斗争的勇气和理想追求的力量

    29、感,从而激发人的存在力量、斗争、勇气等一种审美形态。5、喜剧:喜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经历了从一种艺术形态到审美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喜剧以笑为载体,笑及其原因的探讨是戏剧理论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形式与内容的背离,它包含着快乐机制,同时又是一种挑衅性的发泄,其中也存在着滑稽因素。喜剧感的笑包含着人类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真与善的肯定,是一种严肃性的笑。6、丑:在社会中与美对立,表里不一、内外不符、荒唐矛盾、反常混乱、给人以恶性的刺激,从反面肯定正面的价值和情感的一种审美形态。二、思考下列问题:1、怎么理解审美主体对审美形态的作用?审美形态的内涵是人在长期的审美实践历史中积累下来的,对审美状态进行归类的

    30、一种方式,美在主客关系之间。审美形态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经验的总结,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审美的需要,进而逐渐形成了各种审美形态的类型;审美形态的类型与人类的审美经验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悲剧作为一种基本的审美形态,经历了从古希腊时代一直到今天,其内涵一直在不断丰富,不断把人类审美经验总结,充实和修正进悲剧类型的定义中;审美形态还同审美主体的审美潜能有关,如审美主体的感官感觉能力,审美主体的精神感觉力,审美主体的实践感觉力都影响着审美形态的生成。2、怎么认识悲剧与喜剧的审美特征?悲剧和喜剧是历史必然性的两种形态,是人生的两种存在状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表达人生的深刻性和复杂性,

    31、都具有社会性,既含有对人行为的社会性价值的确认,又含有人在实践过程中自我价值的确认。悲剧的审美特征:一是悲剧审美的形态的美感心理轨迹,不是直线呈现,而是曲线呈现。悲剧是以人的本质力量被否定的形式,来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最终被肯定的目的,它必然在感性形式上先给人以绝望和压抑,通过绝望与压抑,激发起人的本体力量,从而肯定人自身,并从中获得肯定后的愉快感受。 二是在悲剧形态的审美心理中,人的理性比较比较突出。在悲剧的审美形态中,需要依靠巨大的道德力量感来战胜我们面对的苦难,从而得到升华和超越,要依靠理性来战胜我们的感性无法把握的恐惧,使我们获得对对象的胜利感。三是在悲剧形态的审美过程中,人的内心充满矛盾

    32、的两种力量。一方面审美主体会为悲剧冲突中正义一方灾难或毁灭而沮丧惊恐,另一方面又会依靠理性来战胜这个恐惧,激发人的主体的确立。喜剧的审美特征:“寓庄于谐”,“庄”是指喜剧冲突所包含的价值,表明看是滑稽,其实是有深刻价值的。喜剧往往在感性形式的内在冲突中,以倒错中显现真实和夸张中显现真实,来突出喜剧的审美特征。3.怎么区分生活中的丑与审美形态的丑?怎么看待“审丑”?生活中的丑主要体现在真和善,尤其是善的领域,它诉诸于人的理性,它需要人以理性思维去判断,接近生活中的理解的“恶”,生活中的丑,在伦理和认识领域呈现,其功利性很强。审美形态的丑只是借助丑的感性形式。来突出一种精神震撼,被借助的感性形象本身,并不一定在价值判断上是恶的。审美形态的丑,与审美主体之间没有直接的功利关系,不能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如何看待“审丑”:丑作为审美的一种形态,是广义审美的内容。只要是进入审美领域,具备美的感性形式的丑,都是审美对象,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给人审美感受。“审丑”也是一种审美活动。4、 举例说明你对康德关于崇高的思想的认识。康德认为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


    注意事项

    本文(美学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