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毒理练习题.docx

    • 资源ID:7562885       资源大小:31.48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毒理练习题.docx

    1、毒理练习题1、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也;衡量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剂量;3、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4、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中(S形曲线)类型较为常见;5、LD50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强;6、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7、Zch值大,说明二者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8、安全范围和暴露范围大,则人1、某种物质对生物机体损害能力越大,说明其毒性也越( 大 ) 。衡量毒物毒性大小的指标是剂量。引起动物机体中毒反应的剂量越小,毒性越( 大 )。23、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接触(暴露)标

    2、志物、效应 标志物和易感性标志物。4、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中( S形曲线 )类型较为常见。5、LD50 数值越小,表示外源化学物的毒性越( 强 );反之,LD50 数值越大,则毒性越( 低 )。6、Zac值小,说明化学物质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 窄 ),引起死亡的危险性( 大 );反之,则说明引起死亡的危险性( 小 )。7、Zch值大,说明二者之间的剂量范围大,由极轻微的毒效应到较为明显的中毒表现之间发生发展的过程较为隐匿,易被忽视,故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 大 )。8、安全范围和暴露范围大,则人群暴露发生有害效应的危险性( 小 )。9、跨膜转运根据其是否耗能,是否能逆浓度梯度

    3、,可分为( 主动转运 )和( 被动转运 )两种方式。10、生物转运中,颗粒物和大分子常通过( 胞吞 )和( 胞吐 )进出细胞。11、外源化学物在人体内常以( 血浆蛋白 )、( 肝、肾 )、( 脂肪组织 )和( 骨 )作为贮存库。 12、毒物的生物转化是( )。13、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转化方式,主要是( 氧化 )、(还原 )、( 水解 )和( 结合 )。14、A、B两外源化学物的LD50相同,但其曲线斜率不同。A物质的曲线斜率小,需要有较大的剂量变化才能引起明显的死亡率改变;B物质的曲线斜率大,相对小的剂量变化即可引起明显的死亡率改变。在较低剂量时,(A )物质的危险性较大;而在较高剂量时,(

    4、B )物质的危险性较大。判断题:对1. 毒物与非毒物之间的划分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错2. 某物质引起动物机体中毒反应的剂量愈小,说明其毒性愈小。错3. 一种有毒化合物作用于一个特定靶器官。对4. 接触时间、速率和频率是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对 5. 毒物进入机体的方式主要是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对 6. 肾脏是毒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肺、肠道、胆汁、乳腺、皮肤、汗腺及毛发亦可消除部分毒物。 错 7. 消化道的胃部是吸收毒物的主要部位。错 8. 外源化学物水解作用主要由酯酶、细胞色素P450酶、酰胺酶、肽酶催化。对 9. 化学毒经过代谢转化后毒性增强称为代谢活化。对 10. 脂水分配系数

    5、是物质在脂相中和水相中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在脂相和水相中的溶解度之比值。选择题:1、如检测人体的某些生物材料如血液、尿液、头发中的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可以准确判断其机体暴露水平,这些生物学标志称为( A )。A、接触性生物学标志物 B、效应性生物学标志物C、易感性生物学标志物 D、一般性生物学标志物E、特殊性生物学标志物2、某先天缺乏NADH-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的患者,当一次接触大量苯胺后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这种毒性作用应为:( E )A、速发作用 B、局部作用 C、过敏性反应 D、高敏感性 E、特异体质反应3、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是:( D )A. 接触途径 B. 接触时间 C. 接

    6、触速率 D. 剂量 E. 接触频率4、机体接触有机磷农药后,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致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及时水解而神经突触处,引起瞳孔缩小、肌肉颤动、大汗、肺水肿、肢体麻痹等中毒表现。这种毒性作用属于:( C )A. 速发作用 B. 局部作用 C. 全身作用 D. 高敏感性 E. 过敏性反应5、以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为代表的某些有机磷农药在急性中毒恢复后8-14 d又出现肢体麻痹、共济失调等临床表现相当严重的中毒性神经病,以下哪种概括更为合适:( D )A、局部作用 B、不可逆作用 C、过敏性反应 D、迟发作用 E、特异体质反应6、以下哪一种不是化学毒物出现选择毒性的原因:( C )A.

    7、物种和细胞学差异B.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C.生物所接触的毒物剂量的差异D.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亲和力的差异E.不同组织器官对化学毒物所致损害的修复能力的差异7、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 A )A. 尿中-ALA的含量 B. 中度铅中毒 C. 动物死亡D. 持续性肌肉松弛 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8、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更新,下列表示毒性的指标也会更新,除( D )外。A、阈剂量 B、急性阈剂量 C、慢性阈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 E、最大无作用剂量9、阈剂量是指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 C )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A、多数个体 B、一半个体 C、

    8、少数个体 D、全部个体 E、零个体10、绝对致死剂量是:( C )A.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B.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C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D. 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1、慢性毒作用带为:( B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最小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E、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2、急性毒作用带为:( E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 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D

    9、、最小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E、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13、Zac小,能说明什么:( A )A. 发生急性中毒的危险性大 B. 化学毒物从产生轻微损害到导致急性死亡的剂量范围宽C. 发生死亡的危险性小 D. Limac与LD50之间的剂量范围大 E. 发生慢性中毒的危险性大14、MRL为:( B )安全范围为:( E )ADI为:( A )暴露剂量为:( F )参考剂量为:( C )实际安全剂量为:( D )A、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至终生,而不产生可检测到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B、允许在食物表面或内部残留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最高含量或浓度。C、食品中化学物质的日平均接触量的估计值。D、用于

    10、致癌物质危险度评价的指标。E、衡量人群“暴露量”估计值与动物实验中获得的NOAEL差异大小的指标。F、是人群“暴露量”估计值与安全限值差异大小的指标。15、随着时间的延长,外来化合物的在体内出现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C )A、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 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 C、外来化合物的亲和力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特殊转运16、毒物的分布是指:( B )A、毒物进入胃肠道 B、毒物随血液到达各组织器官 C、毒物从染毒部位进入血循环D、毒物从血循环进入靶细胞 E、静脉注射染毒17、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指:( E )A、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 B、外来化合物的重

    11、吸收过程 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D、外来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 E、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18、肝肠循环的毒理学意义在于可以影响:( C )A、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发生的快慢 B、外来化合物毒作用的性质C、外来化合物毒作用持续的时间 D、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解毒E、外来化合物的代谢活化19、下列不属于P-450催化的反应类型为:( E )A. 脂肪族和芳香族的羟化 B. 羟基还原 C. 双健的环氧化 D. 杂原子氧化和N-羟化E. 水解反应20、下列不属于还原反应的类型是:( A )A. 酯裂解 B. 硝基和偶氮还原 C. 醌还原 D. 脱卤反应 E. 水解反应外源化学物生物转化酶

    12、存在的主要亚细胞结构是:( B )A. 内质网 B. 线粒体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E. 溶酶体21、甲基化反应供给甲基的是:( C )A、7,8-二氢二醇 B、甘氨酸 C、S-腺苷蛋氨酸 D、GST E、二醇环氧化物22、硫酸结合反应的供体是( D )A. 硫酸酯 B. 葡糖醛酸 C. 乙酰辅酶A D. PAPS E. P-450酶系23、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为( E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 C.操作方便D.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E.以上都是24、急性毒性试验一般观察时间是( C )A.一天 B.一周 C.两周 D.三周25、保健食品急性毒

    13、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为( D )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 B.易于饲养管理、操作方便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 D.以上都是26、保健食品毒性试验的体外试验方法常用( D )A.游离器官 B.原代培养细胞 C.细胞器 D.以上都是27、霍恩法的要求是(E)A. 4个染毒剂量组 B.每组动物数4只或5只 C.组距2.15 D.组距3.16 E.以上都是28、改进寇式法的要求是( E)A.设5-7个剂量组 B.每个剂量组小鼠不可少于10只 C.组距为几何级数D.死亡率呈常态分布 E.以上都是29、急性毒性是( C )A.机体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触化合物

    14、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24 h多次接触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效应D.是指瞬间给予动物,快速出现中毒效应30、评价急性毒性最主要的参数为:( A )A. LD50 B. Zac C. LD84/LD16 D. LD50和Zac E. Limac31、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D)A. 确定长期接触造成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B. 测试和求出毒物的致死剂量C. 为制定人类接触式的安全限量标准提供毒理学依据D. 为受试物毒性机制研究和将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E. 确定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32、急性毒性试验最常用的染毒途径是:( E )A. 灌胃 B. 经

    15、呼吸道染 C. 经皮肤染毒 D. 经注射途径染毒 E. 经口染毒33、急性毒性试验中,同一批实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为:( C )A. 不超过平均体重的5%。 B. 不超过平均体重的10% C. 不超过平均体重的20%。D. 在平均体重的510%之间 E. 在平均体重的1020%之间34、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 A )A. 以亚慢性毒性试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B. 以急性毒性试验所提供的毒效应和靶器官为基础。C. 由研究者自己决定。D. 病理组织学检查可以做也可以不做。E. 试验期间,动物因自发性疾病死亡时对试验结果无影响35、慢性毒性作用若参照LD50来进行剂量分组,则其中最高剂量

    16、组为:( A )A. 1/51/2 LD50 B. 1/501/10 LD50 C. 1/10 LD50 D. 1/100 LD50 E. 1/101/20 LD(亚慢为1/20-1/5LD50)36、脏器系数是指:( E )A. 某脏器在动物的体重中所占的重量 B. 脏器与脏器的比值C. 某脏器在所有脏器中所占的比重 D. 每1000 g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E. 每100 g体重中某脏器所占的质量37、关于蓄积系数K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 K=ED50(1)/ED50(n) B. K=LD50(n)/LD50(1) C. K值越小,化学毒物的蓄积性越小。D. K值与化学毒物的蓄积

    17、性成正比。E. 反复染毒时试验动物对化学毒物发生过敏现象,则K138、体细胞突变的不良后果中最受重视的是:( A )A、肿瘤 B、致畸 C、动脉硬化症 D、衰老 E、未知疾病39、DNA链上鸟嘌呤被胸腺嘧啶取代,此种突变称为( B )A、移码突变 B、颠换 C、转换 D、错义突变 E、无义突变39、碱基置换出现终止密码,所编出的蛋白质肽链:( B)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扭曲 E、畸变40、根据DNA损伤牵扯范围的大小,突变可分为:( A )A、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 B、体细胞突变、性细胞突变 C、基因突变点突变D、碱基置换、移码突变 E、转换、颠换41、下列变化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

    18、的是:( B )A、单体 B、缺体 C、环状染色体 D、非整倍体 E、整倍体42、如果减少或增加的碱基对刚好是3对,则基因产物的肽链中仅减少或增加:( D)A、3个 B 、6个 C、 2个 D、1个 E 、0个42、以下变化属于基因突变,除了:( E )A、转换 B、颠换 C、移码突变 D、碱基置换 E、裂隙43、以下改变中那一项不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 C )A、单倍体 B、多倍体 C、双中心粒染色体 D、三倍体 E、非整倍体44、Ames试验的指示微生物为:( B )A、鼠伤寒沙门菌的野生型菌种 B、鼠伤寒沙门菌的组氨酸缺陷型突变株C、鼠伤寒沙门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 D、大肠杆菌的野生型菌

    19、株E、大肠杆菌的色氨酸突变型菌株45、Ames试验的遗传学终点为:( B )A、DNA完整性改变 B、DNA交换或重排 C、DNA碱基序列改变D、染色体完整性改变 E、染色体分离改变46、关于前(间接)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必须经代谢活化才具有致癌活性的化学物质称为前致癌物B、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加氧酶是最重要的代谢解毒酶C、催化II相结合反应的代谢酶没有代谢活化作用D、前致癌物是亲电子剂,与DNA能直接反应E、致癌物经代谢活化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47、关于终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前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后生成的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B、终致癌物大多是亲核

    20、剂 C、终致癌物不具有直接与DNA反应的活性D、终致癌物大多是亲电子剂 E、致癌物经代谢转化,最后生成的代谢产物为终致癌物48、关于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DNA的反应活性B、绝大部分的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原型或经反应代谢活化后为亲电子剂C、其原型或经代谢活化后具有致突变性D、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E、作用一般是不可逆的49、关于非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不具有结合DNA的活性 B、在大多数遗传毒理学试验中为非致突变物C、经代谢活化可形成亲电子剂 D、一般具有可检测的阈剂量E、作用一般是可逆的,需长期染毒50、到90年代中期为止,

    21、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强度将化学致癌物分为:( D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E、5组51、.化学致癌的阶段学说,认为化学致癌是多阶段过程,至少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先后次序为:( B )A、启动、进展、促癌 B、启动、促癌、进展 C、促癌、进展、启动D、促癌、启动、进展 E、进展、启动、促癌52、癌基因学说认为体细胞转化为癌细胞涉及:(C;A、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B、癌基因和肿瘤抑;C、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D、癌基因的;E、与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无关;53、关于启动剂的特点,正确的是:(B);A、启动剂本身不具有致癌性B、大多数启动剂需代谢;C、有可检测的

    22、阈剂量D、少数是致突变物E、启动作;54、关于促癌剂的特点,正确的是:(52、癌基因学说认为体细胞转化为癌细胞涉及:( C )A、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 B、 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C、 癌基因的活化和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D、 癌基因的失活和肿瘤抑制基因的活化E 、与癌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无关53、关于启动剂的特点,正确的是:( B )A、启动剂本身不具有致癌性 B、大多数启动剂需代谢活化并与DNA共价结合C、有可检测的阈剂量 D、少数是致突变物 E、启动作用是可逆的54、关于促癌剂的特点,正确的是:( A )A、促癌剂的单独染毒无致癌性,必须在启动后才发挥作用B、大多数促癌剂需代谢活

    23、化,不与DNA共价结合 C、没有可检测的阈剂量D、通常是致突变物 E、促癌作用在早期时可逆的,无需重复染毒55、用于筛选致癌物的试验是:( C )A、构效关系分析、恶性转化试验 B、致突变试验、恶性转化试验C、恶性转化试验、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 D、哺乳动物短期致癌试验E、哺乳动物长期致癌试验56、B(a)P经物转化后的产物与DNA结合活性最高,既其终致癌物:( D )A、7,8-二氢二醇 B、9,10-环氧化物 C、4,5-二醇-9,10-环氧化物D、7,8-二羟基-9,10-环氧化物 E、4,5-二醇-7,8-环氧化物57、一般生殖毒性试验最常用动物:( A /B)A、大鼠 B、小鼠 C、

    24、家兔 D、家犬 E 、猴子58、致畸试验在( C )期处死动物,可准确观察受试物的致畸作用。A.孕前期 B.孕中期 C.孕后期 D.产后 E.哺乳期59、发育毒性几大表现中那一种常被忽视?( C )A死亡 B畸形 C生长迟缓 D结构异常 E功能不全60、以下哪项不是体外试验:( D )A大鼠全胚胎培养 B胚胎细胞微团培养 C生精细胞与间质细胞共培养D蓄积试验 E人胚胎肝细胞培养61、日本先天性水俣病属于哪一种化学物质慢性中毒?( C )A.铅 B.汞 C.甲基汞 D.二溴氯丙烷 E.亚硝氨62、有些化学物本身不致癌,但是它们与致癌物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却成为助癌物或促癌物,这种联合作用属于:(

    25、D )A 拮抗作用 B 协同作用 C 相加作用 D 加强作用 E 独立作用63、关于年龄对毒性作用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E )A 年龄越小毒物的毒作用越强B 年龄越大毒物的毒作用越强C 年龄越大毒物的毒作用越低D 代谢后解毒的毒物对老年人的毒性作用较成年人强E 代谢后增毒的毒物对婴幼儿的毒性作用较成年人强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历年真题卫生毒理学10外源性化学物引起有害作用的靶器官是指外源性化学物AB最早达到最高浓度的部位C在体内浓度最高的部位 D表现有害作用的部位E代谢活跃的部位A中枢神经系统 B脂肪C肝 D肺E骨骼130氟(F)的靶器官为E131铅(Pb)的靶器官为A83对某化学毒物进行毒性试验

    26、,测定结果为:LD50=896mg/kg,LD0=152mg/kg,LD100=1664mg/kg,Limac=64mg/kg,Limch=8mg/kg,其慢性毒作用带的数值为AB14C26 D112E20811关于生物学标志的叙述,错误的是BA又称为生物学标记或生物标志物C检测指标为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和它们所引起的生物学效应D分为接触生物学标志、效应生物学标志和易感性生物学标志三类E生物学标志研究有助于危险性评价1欲把毒理学剂量反应关系中常见的非对称S状曲线转换为直线,需要将BA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B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对数表示C纵坐标用对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

    27、位表示D纵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横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E纵坐标用概率单位表示,横坐标用反应频数表示138某农药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60mg/kg体重,安全系数定为100,一名60kg体重的成年人该农药的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应为DA0.6mg/人日 B3.6mg/人日C12mg/人日E60mg/人日9有害作用的质反应剂量反应关系多呈S型曲线,原因在于不同个体对外源性化学物的EA吸收速度差异 B分布部位差异C代谢速度差异 D排泄速度差异87在毒性上限参数(致死量)中,最重要的参数是EA绝对致死剂量 B大致致死剂量C致死剂量 D半数致死剂量7LD50的概念是CA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最大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

    28、最小剂量D在实验中,出现半数动物死亡的该试验组的剂量E抑制50%酶活力所需的剂量2有关半数致死剂量(LD50)的阐述,正确的是CA是实验中一半受试动物发生死亡的剂量组的染毒剂量BLD50的值越大,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50的值越小,化学物的急性毒性越大D不受染毒途径和受试动物种属影响E需要结合其他参数才能对受试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17如外来化合物A的LD50比B大,说明DAA引起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比B大 BA的毒性比B大CA的作用强度比B小EA引起死亡的可能性比B小81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是CA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 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D引起染色体畸变的最低剂量 E引起免疫功能减低的最低剂

    29、量81一般对致癌物制定的实际安全剂量在人群中引起的肿瘤超额发生率不超过EA10-2 B10-3C10-4 D10-5-68未观察到损害作用水平(NOAEL)是指AA不引起亚临床改变或某项检测指标出现异常的最高剂量B引起DNA损伤的最低剂量C引起免疫功能降低的最低剂量D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学物不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E引起畸形的最低剂量6下列属于无阈值效应的是DA汞所致的中毒性脑病, B四氯化碳所致的肝细胞坏死C氢氟酸所致的皮肤灼伤 E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88外来化学物在血液中主要与下列哪种蛋白结合CA铜蓝蛋白 B血红蛋白C白蛋白 D球蛋白E脂蛋白83使外来化学物易于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因素为AB浓

    30、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解离状态C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小D浓度梯度小,脂水分配系数高,分子大E浓度梯度大,脂水分配系数低,非解离状态83气态和蒸气态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D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化学物质的分子量C溶解度 E化学物质的沸点10脂溶性外来化合物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是AA简单扩散 B滤过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12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为AB膜孔滤过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E胞饮和吞噬9适宜于用气管注射染毒的空气污染物是AB可吸入颗粒物C二氧化氮 D苯E氯气6一般认为,不同途径接触化学毒物的吸收速度和毒性大小顺序为CA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经皮B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经口腔注射经皮D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经口肌肉注射经皮E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经皮经口16脂溶性化学物经口灌胃染毒,首选的溶剂为EA酒精 B水C吐温80 D二甲基亚砜79洗胃清除体内未吸收毒物的最佳时间是服毒后AB713小时C1420小时 D2127小时E


    注意事项

    本文(毒理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