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41107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改后.docx

    • 资源ID:7584060       资源大小:116.25K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41107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改后.docx

    1、241107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改后目录目录 1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 3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3 第二节 煤层 3 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特征 4 第四节 地质构造 5 第五节 水文地质 6 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8 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 9 第二章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0 第一节 巷道布置 10 第二节 采煤工艺 10 第三节 设备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 12 第三章顶板管理 15 第一节 支护设计 15 第二节 工作面顶板管理 16 第三节 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管理 17 第三节 矿压观测 21 第四章生产系统 22 第一节 运输 22 第二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22 第

    2、三节 供水 排水 26 第四节 供电 28 第五节 通讯 照明 31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2 第一节劳动组织 32 第二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4 第六章煤质管理 35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36 第二节 顶板 38 第三节 防治水 45 第四节 爆破 46 第五节 “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46 第六节 运输 54 第七节 机电 56 第八节 其它 67 第八章避灾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77 第一章 工作面概况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241107综采工作面位于2水平4采区,是112煤层4采区的第7个工作面,开采煤层为11-2煤层。本工作面可采范围西至切眼

    3、,东至-550西翼皮带石门保护煤柱,南至工作面风巷,北至工作面机巷。工作面东临西翼回风下山和西翼皮带下山,南临241105工作面采空区,西临西风井工广保护煤柱、西三边界回风上山保护煤柱和13煤西三回风上山保护煤柱;北临112煤层深部未采区。对应本工作面正上方为261302、241305A、241305B、241303B、241303A、241303工作面采空区;南部斜上方为241301、241301A、241301B采空区;北部斜上方为正在回采的261306工作面。本工作面风巷煤层底板标高为-563.9m-587.3m,机巷煤层底板预计标高为-598.7-622.5m。该工作面机巷走向长137

    4、5.2m(其中可采走向长134.7m全岩),风巷可采走向长1396.3m(其中可采走向长61.2m全岩),平均走向长1385.8m,平均倾斜长149.4m,平均斜面积207038.52m2。对应本工作面的地表为261302、241305、241303工作面的采后塌陷区。潘谢路从工作面上方斜穿过,张集煤矿进矿路从工作面西部上方北东向穿过,八丈沟从工作面上方北西西向穿过,西风井工业广场位于工作面西部上方。第二节 煤层1、煤层及其分布情况:112煤层:黑色,块状和粉末状,含镜煤条带,半亮型煤,结构复杂,本工作面内煤层含13层夹矸。112煤层走向7595,倾向3455。本面煤层倾角124,平均10,煤

    5、层厚较稳定,在构造附近可能会出现变薄现象,平均纯煤厚2.69m,平均全层厚度3.70m(含夹矸)。2、夹矸及其分布情况:本工作面112煤层含13层夹矸,大部分地区夹矸可对比,局部较乱,难以对比。距顶板0.39m左右含一层夹矸、大部分为泥岩,局部为炭质泥岩,此夹矸在本工作面大部分地段较稳定,平均厚为0.65m,局部增厚至3.2m左右,总体表现为东部稍薄,西部增厚的趋势。距顶板2.67m 左右发育一层泥岩夹矸,此夹矸在本工作面稳定可比,厚度一般为0.36m左右,局部增厚至1.0m左右。此外,本工作面内煤层局部夹矸存在尖灭,交错,重叠等现象,也促使煤厚局部变化较大。3、煤质(1) 原煤煤质情况11-

    6、2煤层: 黑色,碎块状、条带状、鳞片状,玻璃光泽,暗亮型煤,以气煤为主。平均灰分19.07%,为中灰-中低灰煤层。原煤发热量25.43MJ/Kg(6084Cal/g),为中高热-高热值煤层。原煤内在水份为2左右。(2)影响煤质的因素a、生产用水及煤层顶、底板砂岩水对煤质的影响:工作面生产用水及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在生产过程中混入回采煤流中,将增加毛煤的水份。b、夹矸对煤质的影响:本工作面112煤层含13层夹矸,其岩性以泥岩为主,该层夹矸在回采过程中将被截割成碎块或粉末状,可选性差,混入毛煤中将大大增加毛煤的灰份。c、煤层顶底板对煤质的影响:本工作面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受断裂的影响,煤层顶板裂隙

    7、发育,岩石较破碎,回采过程中,尤其是工作面周期来压期间,难免出现架前片帮、冒顶现象,使煤层顶板碎矸混入毛煤中,不容易手选,尤其在工作面风巷此特征表现尤为突出。(3)煤质预测241107工作面正常回采时,预计毛煤灰分为38%,水分为6%,平均发热量17.94MJ/Kg(4292 Cal/g);241107工作面回采期间过落差大于2m的断层及煤层“构造变薄带”、夹矸变厚区域时,预计毛煤灰分为44%,水分为6%,平均发热量为15.8MJ/Kg(3779Cal/g);241107工作面回采期间过落差大于5m的断层时,预计毛煤灰分为56.5%,水分为6%,平均发热量为11.38MJ/Kg(2712 Ca

    8、l/g)。第三节 煤层顶底板特征1、老顶:中、细粒砂岩,灰色、青灰色,石英为主,含量暗色矿物,硅质胶结,坚硬,层理发育,中厚层状,层面含大量黑色炭质碎屑及云母片,厚度3.524.73m,平均4.02m,较稳定。中、细粒砂岩普氏硬度系数为13.5。2、直接顶:砂质泥岩、泥岩,灰色,灰黑色,致密块状,略具贝壳状断口,含菱铁结核、黄铁矿膜,富含较完整的植物叶片化石(如栉羊齿、带羊齿、轮叶、瓣轮叶等,)厚度0.504.23m,平均1.80m,不稳定,局部煤层直接顶有缺失现象。砂质泥岩普氏硬度系数为4.58.7,泥岩普氏硬度系数为3.36.5。3、直接底:泥岩、砂质泥岩,灰色,块状、破碎,参差断口,含大

    9、量植物根茎化石,偶见白云母片,中部含铝质,下部含砂质。厚度2.3210.10m,平均4.94m。泥岩普氏硬度系数为3.25.6。砂质泥岩普氏硬度系数为4.48.3。(详见241107工作面综合柱状图)第四节 地质构造本工作面位于F10断层伴生向斜南翼,总体为一单斜构造,煤岩层走向7595,倾向3455,倾角124,平均10。本工作面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均为F10断层次生构造,其大致走向一般为北或北东向,个别为近东西向。从工作面风、机巷实际揭露的地质资料分析,这些断裂附近,裂隙极其发育,煤岩体发生不同形态的揉皱且极为破碎,局部倾角变化较大。这些断裂的特点为:均为正断层,走向延伸较短(如:仅仅10m

    10、煤柱,落差0.52m正断层,在241105机巷实见,而241107风巷却未揭露;在241107风巷实见,而241105机巷却未揭露),切割层位少,断层落差小(落差一般为1.02.5m),落差沿走向从北向南逐渐减小以至尖灭,同时还伴生一组同走向的小断层组。且在断层附近一般均伴生有不同程度的“煤层变薄带”。本工作面实际控制断层有46条,其中落差小于2m的断层有共24条,2m3m之间的断层有6条,3m及3m以上的断层有16条。这些断裂构造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程度,详见工作面实际控制断层一览表。工作面实际控制断层一览表(表1)断层名称性质倾向()倾角()落差(m)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程度F419正7555

    11、5在保护煤柱线内,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F078正95454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078-01正85451.0在工作面以外,对工作面回采无影响F085正1205570810对工作面回采有较大影响F085-01正120502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109正330650.510对工作面回采有较大影响F413 正24540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414正235353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415正340453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01正325651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03正115500.5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04正3205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

    12、小f241107-05正330501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06正32565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07正1504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08正1254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10正1155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11正1055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15正32075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16正45651.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18正20502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20正150551.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24正275352

    13、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25正100650.5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417正300553.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418正9585608036对工作面回采有较大影响F419正7555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420正330653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26正260552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27正1306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28正120601.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41107-29正854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30正1553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421正2905023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

    14、41107-31正6035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32正2955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241107-33正75302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083正70603.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082正125451.56对工作面回采有较大影响F081-1正10040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081正651055534对工作面回采有较大影响F084正28040800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273正10045651对工作面回采的影响较小F623正75501.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119正140552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SF29正150653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41105-

    15、01逆150351.54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f41105-02正80851.5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影响第五节 水文地质一、影响工作面回采的含水层(体):1、13煤采空区水241107工作面正上方为241303面、241303A面、241303B面以及261302面采空区。虽然上述采空区都做过探放水工作,但由于长期受13煤顶板砂岩水补给以及防火注水、注浆影响,采空区内局部低洼段可能有一定量积水。2、11-2煤顶板砂岩水根据241107工作面附近3个钻孔(1001、1102、1106)资料:11-2煤顶板砂岩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砂岩厚度为16.1732.23m,平均厚度为25.92m,含承压裂隙

    16、水。本矿井副井检查孔抽水资料:水位标高+20.94m,q=0.0033l/s.m,K=0.0147m/d,富水性弱。主井井筒揭露时最大涌水量为30m3/h。2、11-2煤底板砂岩水根据241107工作面附近3个钻孔(1001、1102、1106)资料:11-2煤底板以中、细砂岩为主,砂岩厚度为7.4020.66m,平均厚度为13.54m(统计底板以下20m),含承压裂隙水。本矿井-550西翼皮带巷揭露11-2煤底板砂岩时,最大涌水量为62m3/h,且稳定时间较长,说明该层砂岩局部赋含水,且静储量较大。二、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采用矿井水文地质规程中的经验公式法计算。根据241107工作面附近3

    17、个钻孔(1001、1102、1106)资料:11-2煤顶板砂厚度占11-2煤顶板岩石总厚度32.3464.46。241107工作面覆岩类型可定为中硬覆岩类型。采用公式为:H裂=100(.+.)+.式中:H裂-冒裂带高度M-采厚 上式中:采厚M取3.6,可算得最大裂高 H裂=44.1m三、充水因素分析1、13煤采空区水该区域11-2煤与13煤平均层间距为62.71m。由于经验公式算得的最大裂高为44.1m,因此工作面回采时,正常情况下导水裂隙带不会波及13煤采空区。2、11-2煤顶板砂岩水是工作面回采时直接充水水源。3、11-2煤底板砂岩水工作面回采过程中,11-2煤底板砂岩水有可能通过断裂构造

    18、带或底板破坏裂隙带等进入工作面内。四、涌水量预计1、13-1煤采空区水该区域11-2煤与13煤平均层间距为62.71m。由于经验公式算得的最大裂高为44.1m,因此工作面回采时,正常情况下导水裂隙带不会波及13煤采空区。该部分水量不计入241107工作面回采时的涌水量预计。2、11-2煤顶板砂岩水11-2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的涌水量预计采用“大井法”计算, “大井法“计算公式为: 1.366K(2HM-M2) Q= 24Lg(R/r0)式中:Q涌水量 (m3/h) H承压含水层底板以上水头高度 (m)K渗透系数 (m/d)M顶板砂岩平均厚度 (m)R010HK (m)r0(a+b)/4 (m)RR

    19、0+r0 (m)a工作面走向长度 (m)b工作面倾向宽度 (m)为与b/a有关系数确定系数值统计表:b/a00.20.40.60.81.01.001.121.141.161.181.18利用上述公式,计算结果见下表:参数HKMR0r0RabQ取值641.740.014725.92778432.31210.313881561.12613、11-2煤底板砂岩水11-2煤层底板砂岩局部赋含水,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不能排除底板砂岩水向工作面充水的可能,可列入工作面最大涌水量进行考虑,预计水量值取巷道揭露时的最大涌水量即62m3/h。4、工作面涌水量取值鉴于该区域已回采的241103工作面及241105工作

    20、面回采时涌水量的实际情况,预计本工作面回采时的正常涌水量为15-61m3/h。采用“大井法”计算涌水量及-550西翼皮带巷揭露11-2煤底板砂岩时的涌水量作为该工作面最大涌水量考虑,即该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61+62=123m3/h.。第六节 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1. 沈阳研究院对11-2煤的突出危险性区域划分为: F10断层以南,地质勘探线8-912线之间,-630m水平以上的11-2煤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而本工作面位于912勘探线之间,风巷煤层底板标高为-563.9m-587.3m,机巷煤层底板预计标高为-598.7-622.5m。因此,工作面处于无突出危险区。按照通风资料,根据24110

    21、3工作面、241105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统计分析计算, 241107工作面回采期间绝对瓦斯涌出量:Q绝大=9.43m3/min;q绝小=2.88m3/min;q绝平均=4.83m3/min。2、11-2煤层属于煤尘有爆炸性危险的煤层,煤层爆炸指数为57.34%。3、11-2煤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一般为36个月。4、地温:3237。第七节 储量及服务年限地质储量及服务年限见(表2)煤 层走向长(m)倾斜长(m)平均纯煤厚(m)容 重(t/m3)回采率(%)储 量(万吨)可采储量(万吨)服务年限(月)1121385.8149.42.691.449580.276

    22、.28由公式:工作面的服务年限=可采储量/设计月产量 =可采储量/(设计日产量天数循环率)。知 工作面的服务年限=76.2(0.335473095%) 8(个月)第二章 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第一节 巷道布置 1、241107机巷从-550西翼皮带石门内点(X=21366.456,Y=5421.295)按278方位拨门,先按平巷(3上坡)施工机头硐室至点(X=21367.872,Y=5411.396),后按15下山继续施工10米机头硐室,然后按15下山施工机巷,找到11煤后跟11煤顶板施工机巷至点(X=21567.770,Y=3055.775),总工程量约1480m。为241107工作面提供运煤、

    23、运料、行人、通风、供水等服务。 2、241107风巷自-550西翼皮带石门内点(X=21212.904,Y=5421.295,Z=-544.656)拨门施工,以278方位按平巷施工到点(X=21224.868,Y=5337.931,Z=-544.403)后,再从该点以278方位按16下坡施工直至巷道进入11煤,最后以278方位跟11煤顶板施工到241107切眼内点(X=21426.317,Y=3934.183),工程结束。总共1502.3米。为241107工作面提供回采、运输、行人及通风等服务。3、241107切眼自241107风巷内点(X=21426.317,Y=3934.183)拨门施工,

    24、以8方位施工到点(X=21576.770,Y=3955.775),工程结束。总共152米。为241107工作面提供回采、行人及通风等服务。巷道概况表(表3)巷 道名 称巷道长度(m)巷道标高(m)掘 进方 式支 护方 式宽高(mm)241107机巷1480-598.7-622.5跟顶U型棚拱形锚网索4800(净宽)3700(净高)4800(净宽)3600(净高)241107风巷1502.3-563.9-587.3跟顶U型棚拱形锚网索4400(净宽)3700(净高)4400(净宽)3400(净高)241107开切眼152-594.8-580.3跟煤层矩形锚网索4200(净宽)2700(净高)第二

    25、节 采煤工艺(一)、采煤方法1、采煤方法:本面采用后退式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2、采高:初采期间采高控制在3.0m以内;正常回采期间,为确保支架处于合理的支撑高度,保证采煤机正常运行,主要沿煤层顶、底板回采;煤层较薄或遇构造处,可适当降低采高,最低以能通过采煤机为准;煤层较厚处适当留底煤,但最大采高控制在3.6m以下。(二)、回采工艺(详见附图2-1)1、工艺流程:割煤装煤运煤移架推溜清煤2、落煤:(1)割煤方法:前滚筒沿顶板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截深800mm。 (2)进刀方式: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详见附图2-2)其顺序为: a、当采煤机割至下(上)机头(机尾)时,待采

    26、机以后30米处运输机推靠后,下(上)滚筒下降,上(下)滚筒升起。采机向上(下)运行,30米范围内只能部分推溜,不得移架。 b、采煤机向上(下)运行,沿运输机弯曲段逐渐切入煤壁,后滚筒割至30米处,既两滚筒全部进入煤壁后停机、推溜、移架,将运输机顺直,下(上)滚筒要升起,上(下)滚筒下降。采煤机向下(上)割至机头。 c、采煤机向下(上)割到机头(机尾)后,下(上)滚筒下降,上(下)滚筒升起,再向上(下)运行,随着采煤机的运行,移架、推溜正常工作,往复割煤。3、装煤:由采煤机滚筒螺旋叶片进行主装煤,利用刮板机铲煤板辅助装煤。4、运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将煤运到机巷转载机及皮带机。5、移架:(1)操作

    27、方式:本架操作,先略收侧护板,后略降架,边拉架边收伸缩梁,移够步距后立即升架,并将护帮板伸至煤壁,同时将侧护板及时伸到位。(2)支护方式:采煤机前滚筒割煤后,及时伸出伸缩梁护住顶板,后滚筒割煤后,及时伸出护帮板护住煤帮,移架采用带压移架,少降快拉。移够步距后立即升架,并将护帮板打至煤壁。(3)移架顺序:采取分段追机移架。(4)端头移架:先移中间架,后移机头(机尾)端头支架。6、推溜:移架后即可进行推溜作业,但要保持推溜与移架作业间距不小于6m,溜子弯曲段不小于15m,且严禁出现急弯。7、移机头、机尾:(1)移机头、机尾前必须先检查附近顶板支护情况,及时替掉影响推移步距内的单体支柱。(2)移机头

    28、、机尾时要注意观察其受阻情况,不可强行推移。(3)移机头、机尾时要将煤机停在距端头10架以外。(4)推过刮板运输机机头后,要保证其与转载机的合理搭接,减少带回头煤。(5)移机头、机尾前要先进行清理,机头与转载机的卸载高度保持不小于600mm。(6)移过的机头、机尾应与刮板输送机成一条直线。8、各工序作业间距:(1)割煤与移架间距为:5m以上;(2)割煤与推溜间距为:15m以上;(3)割煤与端头作业间距为:20m以上。9、综采工作面生产能力的计算: ANLSMC式中 A-工作面日产量,t/d N -采煤机日进刀数,根据本矿实际生产情况取每日进刀6刀 L-工作面长度, 149.4m S-工作面截深, 0.8m M-平均采高,3.4m -煤的容重, 1.44t/m C-工作面回采率,95 日产量A6149.40.83.41.440.953335.47t/d第三节 设备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工作面主要设备及主要技术参数(详见附图2-3)1、液压支架型号: ZZ760018/38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数量:102台主要技术参数:支架采高范围为1.83.8m;支架推移


    注意事项

    本文(241107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改后.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