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7611167       资源大小:27.6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

    1、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资料2017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1 通信网的组成 终端设备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2 引入交换的原因(1)互联线对数随终端数的平方增加(2)终端距离较远时,需要大量的长途线路(3)为了保证每个终端与其他终端相连,每个终端都需要有(N-1)个线路接口(4)当增加N+1端口时,必须增设N对线路 因此全互联方式很不经济,且操作复杂,当N较大时,互联方式无法实用化3 全互联方式的缺点 连线数:N(N-1)/2 接口数:N(N-1) 长途线路费用高 终端异构时情况将更加复杂4 全互联线对的计算方法 N(N-1)/25 通信3要素 终端 传输 交换6 交换节点和汇接节点(教材2)

    2、7 交换节点的接续类型(1)本局接续:本交换机内部用户线之间接续(2)出局接续:用户线与出中继线之间的接续(3)入局接续:入中继线与用户线之间的接续(4)转接接续:入中继线与出中继线之间的接续 8 交换节点的基本功能(1)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来的呼叫信号(2)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来的地址信号(3)按目的地址进行选路和中继线上转发信号(4)能控制连接的建立(5)能按照所收到的释放信号拆除连接9 交换技术的分类(1)按传输信号方式: 模拟交换与数字交换(2)接续控制方式: 布控交换与程控交换(3)传输信道占用方式: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4)传输带宽分配方式:窄带交换与宽带交换(5)按交换

    3、器所承载的业务分类:话音交换、数据交换、图像交换及多媒体信息交换等(6)按交换器所应用的场合分类:电信网络-电信交换、计算机网络-IP交换(7)按交换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分类: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帧中继、ATM交换、 IP交换、光交换、软交换10(1)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1)连续消息:消息的状态随时间是连续变化的, 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音等。(模拟消息) (2)离散消息:消息的状态是可数的或离散的, 如符号、文字和数据等。(数字消息) (3)模拟信号:对应于模拟消息的电信号形式。是指代表消息的信号及其参数(幅度、频率或相位)随着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4)数字信号:对应于数字消息的电信号

    4、形式。是指信号幅度不随时间作连续的变化,只能取有限个离散值的信号。 (2)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模拟通信:(1)以模拟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 (2)主要缺点:抗干扰能力弱、保密性差、设备不易大规模集成 数字通信:(1)以数字信号来传送消息的通信方式。 (2)主要优点: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设备易于集成化、 便于计算机处理 (3)模拟交换/数字交换模拟交换:以模拟信号为对象的交换方式。传输和交换的信号是模拟信号的交换机称为模拟交换机。(模拟交叉接点)数字交换:以数字信号为对象的交换方式。传输和交换的信号是数字信号的交换机称为数字交换机(数字交换网络) (4)布控交换/程控交换布控交换:是利用布线

    5、逻辑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步进制、机动制和纵横制等机电制交换机都是布控交换机。程控交换: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即存储程序控制)的一种交换方式。程控交换包括模拟程控交换和数字程控交换。11电路交换 (1)定义:是指固定分配带宽(传送通路),连接建立后,即使无信息传送也占用电路的一种交换方式。 (2)基本过程:建立阶段、信息传送(通话)、连接释放 (3)特点:采用固定分配带宽,电路利用率低。 要预先建立连接,有一定的连接建立时延。 无差错控制措施。 用基于呼叫损失制的方法来处理业务流量,过负荷时呼损率增加。 不适于突发业务和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12分组交换1) 定义:类似于报文交换技术

    6、,将报文分成若干个报文组(packet),每个报文组要加上地址、编号、校验码,然后以报文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到达目的地再按编号组装成原报文。2) 优缺点:优点:1、加速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2、减少了出错几率和重发数据量3、由于分组短小,更适合于采用优先级策略缺点1、仍存在存储转发时延2、当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时,可能出现失序; 且在终端交换机,需要对数据排序,增加 交换机复杂度3、当分组交换采用虚电路时,传送方式与电路交换类似,链路建立及释放占用时间。3) 两种服务方式:1、数据报(datagram) 2、虚电路(virtual circuit)13虚电路1)定义:首先网络在通信两端建立逻辑连

    7、接,然后用户数据以分组为单位沿该路径顺序传送到达终点(逐节点转发)。2)特点:类似于电路交换,但通路不是一直占用。14数据报1)定义:以分组为基本单位逐节点转发,且不同分组可沿不同的路径传输。2)特点:类似报文交换。重点书后习题:P291:为什么要引入交换?(1)互联线对数随终端数的平方增加(2)终端距离较远时,需要大量的长途线路(3)为了保证每个终端与其他终端相连,每个终端都需要有(N-1)个线路接口(4)当增加N+1端口时,必须增设N对线路 因此全互联方式很不经济,且操作复杂,当N较大时,互联方式无法实用化2交换节点有哪些基本功能?(1)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来的呼叫信号(2)接收和分

    8、析从用户线或中继线来的地址信号(3)按目的地址进行选路和中继线上转发信号(4)能控制连接的建立(5)能按照所收到的释放信号拆除连接3通信的三要素是什么?终端 传输 交换10什么是分组交换?定义:类似于报文交换技术,将报文分成若干个报文组(packet),每个报文组要加上地址、编号、校验码,然后以报文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到达目的地再按编号组装成原报文。12什么是虚电路?定义:首先网络在通信两端建立逻辑连接,然后用户数据以分组为单位沿该路径顺序传送到达终点(逐节点转发)。13什么是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虚电路:定义:首先网络在通信两端建立逻辑连接,然后用户数据以分组为单位沿该路径顺序传送到达终

    9、点(逐节点转发)。数据报:定义:以分组为基本单位逐节点转发,且不同分组可沿不同的路径传输15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有什么不同?随路信令(CAS:Channel Associated Signaling) -信令与用户信息在同一信道上传送或信令信道与相关的用户信息传送信道一一对应。公共信道信令(CCS:Common Channel Signaling) -将局间中继线上若干条话路(几百条或更多) 的信令集中在一条公共的数据链路上传送。16中国一号信令规定了哪两种信号?线路信令和记发器信令17中国一号信令的计发器是如何发送的?教材P25 最后一段20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分别通过什么信道(时隙)传

    10、送的?略PS:其实没找到PPT相关练习题(先自行解决,后期补上)电话交换信令补充部分1 路由选择的一般原则:能在低等级网络中疏导的话务量,尽量不在高等级交换中心疏导2 长途网路由选择规则1)先选直达路由,再选迂回路由,最后选基干路由。2)在选择迂回路由时,先选直连受话区的迂回路由(自 下而上) ,后选经发话区的迂回路由(自上而下)3 本地网路由选择规则1)先选直达路由;2)选择两端以上路由时,先选汇接次数少的路由4 编号计划1)国际长途电话编号国际长途字冠 + 国家代码 + 国内长途区号 + 本地网号码13位 24位 68位国际长途字冠由各国自行规定 例:中国:00 ; 英国: 010;比利时

    11、: 91。国家代码 中国:86:81美国:12)本地网编号本地电话网的用户号码包括:局号和用户号。 PQR(S)ABCD 如采用8位编号,PQRS为局号,ABCD为用户号码。最大容量为8000万号。3)国内长途编号国内长途字冠 + 国内长途区号 + 本地用户号码5信令部分1)信令,随路信令,公共信道信令,数字型线路信令,PCM30/32帧结构,记发器信号,2)3种情况的信令接续示意图,缩写信令意义PPT相关练习题第二章1时隙交换时隙交换的实质就是将一个话音信息由某个时隙搬移至另一个时隙,由时分接线器来完成的同步时分复用(TDM)一个帧的若干时隙,按顺序编号,标号相同的成为一个子信道,传递同一路

    12、话路信息,速率恒定。(话路和时隙是“对号入座”的)同步时分复用技术,也称为“位置化信道”每个用户的采样周期都是125us,都能在接收端正确还原统计时分复用(STDM)统计时分复用,又称“异步时分复用”。把公共信道的时隙实行“按需分配”,即只对那些需要传送信息或正在工作的终端才分配给时隙。PCM帧结构PCM30/32帧结构的特点:1)一帧周期为125us,分成32个时隙TS0 TS31。每个时隙传输8位二进制码。2)32个时隙中,TS0为帧同步时隙, TS16为标志信号时隙,其余时隙传送30路的话音信号。3)每个话路的传输速率: 8000HZ8bit=64kbit/s4)复用后线路基群的传输速率

    13、: 32 64Kbit/s=2048 kbit/s=2Mb/s5)16 帧为一复帧,复帧周期为2ms2.T型接线器(Time switch)又称时间型接线器:1)组成(位数,单元数,容量等等):由语音存储器(Speech Memory SM)和控制存储器(Control Memory CM)组成功能:完成同一复用线(PCM线)上不同时隙间的交换。SM:1)暂存时隙的数字语音信息;2)每个TS占用SM的一个单元; 3)SM容量对一条PCM而言, 容量=328bit。CM:1)提供时间信息: 即在哪一时隙对SM进行读或写(由CM的地址单元号提供);2)提供地址信息: 即在某个时隙对SM的哪一地址进

    14、行读或写(由CM内容提供);2)工作原理(读出控制,写入控制)见书P33或PPT3.S型接线器(组成,工作原理)1)空间交换单元(空间接线器或S接线器)2)功能: 完成对传送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不同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它不改变时隙的位置(即不具有时隙交换的功能),简称为S接线器 。3)组成: 由电子交叉矩阵和控制存储器(CM)构成。4)控制方式:输入控制:按入线配置控制存储器 输出控制:按出线配置控制存储器5)工作原理:见书P35/P36或PPT4.T-S-T总时隙TS号=HW线时隙号8+HW号中间时隙的确定:反相法1)选定一个方向的时隙为X,2)则另一个方向中间时隙为 (x + n/2)mod

    15、N N:为复用线的时隙数具体过程见教材P36书后习题:P531 数字交换的本质是什么?时隙交换的实质就是将一个话音信息由某个时隙搬移至另一个时隙,由时分接线器来完成的。2 在读出控制方式下,T接线器中SM的写入及读出原理?见教材P333 在写入控制方式下,T接线器中SM的写入及读出原理?见教材P355 S型时分接线器可以实现不同母线上不同时隙的交换吗?为什么?答:不能 原因:S型时分接线器实现的是空间交换,即不同母线相同时隙的交换。7 T接线器的功能是什么?基本组成包括哪些部分?功能:进行时隙交换,完成同一母线不同时隙的交换,即把某一时分复用线的某一时隙的信息换至另一时隙。组成:语音存储器SM

    16、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8 S型时分接线器的功能是什么?基本组成包括哪几部分?功能:空间交换,即相同时隙不同母线的交换组成:m X n交叉点矩阵和CM组成9 8PCM30/32系统中,输出并行码的时隙数和速率各是多少? 时隙数=256 每一端的脉码传输速率为2.048Mbit/s,则并行码的速率为2.048/8=0.256Mbit/10以16端脉码输入为例,求HW15TS24D的变换后的时隙是多少?公式:总时隙号=HW上的时隙号X8+HW号则变换后时隙=24X8+15=20711有32端脉码输入,问传输速率为多少?若采用串/并变换,速率可降为多少?(答案不确定,看时请慎重)串行变换:传输速率=2.

    17、048X32=65.536Mbit/s并行变换传输速率=65.536/32=2.048Mbit/s131415/16-23略(重点中的重点,期末必有一道!但也简单,看书反复琢磨)PPT习题第三章1硬件组成话路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控制系统),维护与操作系统2 模拟用户电路功能及含义在数字程控交换中,用户电路(SLC)有七大功能,其七大功能的英文字头市BORSCHT,又称BORSCHT功能,其含义如下:B:Battery feed 馈电R:Ringing control 振铃控制C:CODEC&filters编译码和滤波T:Test测试O:Overvoltage protection 过压保护S:

    18、Supervision 监视H:Hybrid 混合电路,即二/四线变换3 数字用户电路定义:是数字用户终端设备与程控数字交换机之间的接口电路。如数字话机、个人计算机、数字传真机及数字图像设备等。S接口:数字终端信息采用四线制方式时使用。S接口的帧结构在250s内要传送48bit,传送 速率为192kbit/s。在目前的电话网中,用户线大都是二线制, 故 S接口用的较少。1)时间分隔复用法具体内容见教材P622)回波消除法具体内容见教材P634 信号部件 单音频和双音频信号的产生,节约法(教材P65)书后习题:P731指出程控交换机主要由哪几部分软件组成?中央处理器系统,维护和操作系统(不确定答

    19、案)4模拟用户电路BORSCHT功能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案上有5程控交换机的馈电电压是什么?用户通话时馈电电流一般是多少?馈电电压一般为48V。 在通话时,馈电电流在1850mA之间。馈电有两种方法: 电压馈电 电流馈电6程控交换机中振铃控制一般采用部件什么实现?振铃继电器10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数字信号音是什么电路产生的?是如何产生的?由数字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数字信号音产生过程:对要求产生的信号音进行抽样,抽样频率为8000HZ,也就是每隔125us时间抽样一次;再将每次抽样幅度进行编码,写入只读存储器(ROM)中,最后在计数器的控制下,按一定规律读出只读存储器中的内容,就产生了数字信号音。11

    20、试计算1380HZ+1500HZ数字多音频信号所需只读存储器的容量?求1380与1500最大公约数得20HZ,1/20=0.05=50ms 5ms/125us=5000us/125us=400400/4+1=101则只读存储器得容量为101个存储单元18什么是乒乓法?为什么用乒乓法?时间分隔复用法又称“乒乓法”。它是将时间分成两段,在一段时间里传送一个方向的信息,正在另一端时间里传送另一个方向的信息,就好像打乒乓球似得。19简述回拨消除的基本原理?(教材P63)22程控交换机中信号部件处要完成成哪些功能?单音频信号的产生,双音频信号的产生,数字音频信号的发送,数字音频信号的接收PPT练习题第四

    21、章1状态迁移 步骤: 1)输入处理 2)内部分析 3)输出处理三种不同情况的迁移状态并举例1)在同一状态下,输入信号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处理结果。如振铃状态下,主叫挂机,应按中途挂机处理;如果被叫摘机,则应按通话继续处理,转入通话状态。2)在不同状态下,输入同样的信号,也会转移到不同的状态。例如,同样是摘机信号,是在空闲状态下输入的,则认为是主叫摘机呼叫,如在“振铃”状态下输入摘机信号,就被认为是被叫摘机应答。3)在同一状态下,同样的输入信息,但环境条件不同,也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例如,在空闲状态下,主叫摘机,若此时交换机内有空闲收号器,则应送拨号音,将状态转制为“等待收号”的状态;若此时交换机

    22、内没有空闲的收号器,则应向主叫送忙音,将状态转移至听忙音的稳定状态。2 输入处理:基本任务对用户线、中继线监视、检测和识别功能具体包括用户线扫描监视中继线线路信号扫描接收数字信号(如DTMF信号等)等等用户线扫描程序基本任务:对用户线的状态进行检测并及时发现用户线的状态变化。用户线状态: “通”形成直流回路,用“0”表示 “断”断开直流回路,用“1”表示 “通”“断”变化号盘话机的拨号脉冲监视周期: 用户摘挂机扫描,100200ms; 拨号脉冲扫描,810ms。1)摘机识别原理图,群处理,会举例说明(看PPT)2)挂机识别原理图,群处理,会举例说明(看PPT)3 软件管理技术(教材P100)1

    23、)实时处理技术2)多重处理,能对多道程序运行示意图进行解释说明(图4-25)3)群处理,多处理机4程序的级别划分 三种执行级别优先级故障级时钟级基本级优先级由上到下依次降低5 程序的启动原则,能对各级程序的转移进行解释说明(教材P102图4-26)6 时间表(教材P105)书后习题 P1111指出从程控交换机主要有哪几部分软件组成?1)在线程序2)支援程序4什么是实时处理和多重处理?多重处理有哪几种处理方法?(教材P100)实时处理:所谓实时处理就是指用户无论在任何时候发出请求时,交换机都应立即响应,受理该项要求,并在允许的时限内及时给于及时处理,实现用户要求。多重处理:多重处理是指交换机的处

    24、理设备面对众多的呼叫,将几个任务“同时”进行处理的方法。多重处理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法:(1)安优先次序依次处理 (2)多道程序同时运行5什么是群处理?(教材P101)所谓群处理是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多个输入同时处理。6/7/(见教材P83或PPT)15呼叫处理过程中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状态包括哪几种处理?主叫摘机,拨号,被叫摘机,主叫或被叫挂机16输入处理的任务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主要包括那些程序?基本任务:及时发现新的处理要求,并对用户线与中继线的状态进行监视、检测和识别,然后将其放在队列或相应的存储区中。主要包括的程序有: 用户线扫描程序脉冲号码扫描程序双音频号码扫描程序中继线扫描程序 24在

    25、稳定状态迁移的过程中,同一稳定状态,输入信号相同,得出的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答:不一定相同原因:环境条件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25 在稳定状态迁移过程中,不同的稳定状态,输入信号相同,得出的结果是否一定相同或者一定不同?答:一定不同26程序执行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基本级按顺序依次执行。2)基本级执行过程中可被中断插入。3)中断级在执行过程中,只允许高级中断进入。4)基本级被时钟中断插入后的恢复处理应体现基本级中的级别次序。27程序交换机的程序分为哪几级、各级是如何启动的?其级别关系如何?28时钟中断周期是10ms,脉冲收号扫描程序,位间隔识别程序,用户扫描程序执行的周期分别是10ms,1

    26、00ms,200ms根据上述要求画出时间表和转移表,填写有关内容?29多重处理和群处理是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什么?是,多重处理是对不同的任务同时进行处理,而群处理是对同一个任务的多个输入进行处理。PPT习题第五章书后习题 P1281移动通信系统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如何?组成:移动台,基地站,移动交换中心,与公用固定通信网相连的中继线等构成移动台:能通过无线接入通信网络,完成各种控制和处理以及提供主叫或被叫通信业务;提供接口功能,通过MSC与市话用户通话,或通过基站与其它MS通话;主要有车载式、手持式、便携式三种形式。 基地站:负责射频信号的发送、接收和无线信号至MSC的接入;具

    27、有信道分配、信令转换、无线小区管理等控制功能。移动交换中心:完成对本MSC控制区域内的移动用户进行通信控制与管理:移动台各种类型的呼叫接续控制;通过标准接口与基站和其他MSC相连,完成越区切换、漫游及计费功能;用户位置登记与管理,用户号码和移动设备号码的登记与管理;服务类型的控制,对用户实施鉴权;提供连接维护管理中心的接口,完成无线信道管理功能等。2移动通信系统可以采用什么方式与固定通信网相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用户线接入,市话中继线接入,移动电话会接中心接入8什么是漫游,漫游技术主要有哪几种?漫游:移动用户由归属交换局(或归属局)控制区进入被访交换局控制区后,仍能获得移动业务服务的网络功能。

    28、人工漫游:两地运营部门预先定有协议,为对方预留一定数量的漫游号,用户漫游前必须提出申请。半自动漫游:漫游用户至访问区发起呼叫时由访问区人工台辅助完成。用户不必事先申请。(因漫游号回收困难,很少使用)自动漫游:网络可自动检索漫游用户的数据,并自动分配漫游号,对于用户来说没有任何感觉。9什么是越区切换和越局切换?越区切换:是指两个基站属于同一个MSC管辖。越局切换:是指两个基站分属于不同的MSC管辖。第六章1.ATM的基本概念,信元结构(画图)ATM的含义:是一种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以固定长度信元为单位、面向连接的信息转移(包括复用、传输与交换)模式。 信源结构:(教材P130) 2.信元传送处

    29、理基本原则,掌握虚通路和虚信道1、信息发送顺序从字节1起始,8bit的字节以增序方式发送。对于各域而言,首发比特是最高有效位(MSB)。2、误码处理方法信头差错控制(HEC)字节可以纠正信头的一位错码和发现 多位错码,对无法纠正的信元予以丢弃。对信息域不采取任何纠错和检错措施。接收方收到的ATM信元只保证信头正确,不保证信息正确; 因信头错误的信元被丢弃,使得不是所有ATM信元都能送到。3.banyan网络:画图(教材142)(1)构建方法(2)性质:唯一路径性质、自选路由性质、内部阻塞性质、出线冲突,并能举例说明4.ATM协议参考模型:书p147页书后习题P1651什么是ATM?他有哪些特征

    30、?ATM的含义:是一种采用异步时分复用方式、以固定长度信元为单位、面向连接的信息转移(包括复用、传输与交换)模式。 TM技术具有下列特征: (1)所有信息在ATM网中以信元(Cell)形式发送,它采用固定长度数据单元格式,由信头和信息域组成;(2)ATM是面向连接的技术,同一虚连接中的信元顺序保持不变;(3)通信资源可产生所需的信元,每一信元都具有连接识别的标号(位于信头某域);(4)信元信头具有本地重要性,即用于路由选择的标识符只在特定物理链路上才是唯一的;(5)信息域被透明传输,它不执行差错控制;(6)信元流被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2ATM信源结构如何?影响ATM信源长度的因素有哪些?请说明在UNI上和NNI上信源格式的不同?(教材130)6在ATM系统中,什么是虚通路?什么是虚信道?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请指出VPI和VCI的作用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