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机械制造行业第八章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和机械化配套技术.docx

    • 资源ID:7768820       资源大小:32.22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机械制造行业第八章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和机械化配套技术.docx

    1、机械制造行业第八章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和机械化配套技术第八章 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和机械化配套技术第一节 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一、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旱作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农业大国,现有耕地94970khm2,旱区约占60%,其中无灌溉条件的耕地占97.5%,水浇地仅占2.5%,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以及人均占有耕地多,日照长,温差大,富有农业生产潜力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因干旱缺水,农业多以旱作为主,但在传统的耕作制度下,由于土壤的过度耕作和地表裸露,造成耕地退化、土壤水蚀风蚀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产量低而不稳。特别是近年来北方尘暴、沙化愈来愈烈,造成巨大损失,极大地制

    2、约了西部的发展。山西省除秦岭以南外,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旱作农区。长期的农耕活动,造成生态失衡,加之气候干旱,致使地表裸露,耕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在冬春干冷季风作用下,陕北黄土高原不仅经常遭受沙尘天气的危害,裸露的农田也成为起尘扬沙的尘源。流失的水土泻入千里黄河,造成河水泥沙滚滚,河道淤积。长期以来,人们重视农田开发利用,轻视耕地修养生息,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劣趋向。而保护性耕作是以保水保土为核心的少耕免耕、残茬覆盖、生物覆盖和作物轮作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研究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

    3、技大学都在试验研究中形成了一套先进成熟的技术。实践表明,这种耕作方式明显减少了风对土壤的侵蚀,增加了雨水积蓄,可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大大缓解了传统耕作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压力,尤其适用于像陕西这样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改进传统的耕作技术,推广以秸秆覆盖和减少耕作为主要措施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对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以及农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是旱作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改革。二、保护性耕作技术机理(参考第一章内容)三、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1、保护性耕作技术定义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

    4、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2、保护性耕作主要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容主要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播种、化学除草。围绕其技术内容开展相关的农事活动,如地表作物残茬处理、合理深松、免耕施肥播种、用化学药剂进行杂草控制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田作业,实现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挥其作用。免耕或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用免少耕播种机将种子和肥料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第一种方式是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第二种方式是用带状旋耕播种施肥机一次完成带状开沟、播种、施肥、覆土、镇压作业。技术的关键在于选用适于实施区的免耕播种机和选择

    5、与播种机配套的施肥装置,确保化肥科学使用。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农作物秸秆经机械作业处理后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核心,秸秆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四种方式,即:一是粉碎秸秆处理粉碎前茬作物秸秆后抛撒,使秸秆均匀的覆盖在地表;二是直立秸秆处理在风沙大的地区,收获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压,使其倒伏在地表;三是留根茬处理在使用作物秸秆的地区,作物收获时,留根茬高度到2030cm;四是粉碎浅旋处理在风沙较大的地区,秸秆粉碎后,用旋耕机浅旋表土,使作物秸秆与旋耕层土壤混合。技术的关键在于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作物而采用不同的秸秆处理方式。杂草、病虫害

    6、控制和防治利用化学药剂控制杂草、病虫害,也可用地表耕作机械或人工控制杂草。除上述作业外,还要根据土壤条件和免耕地表的秸秆覆盖状况确定合适的深松作业周期及采用的深松方式,或全方位深松或局部深松。 3、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工艺流程前茬作物秸秆或根茬处理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条件进行合理深松免少耕播种施肥处理杂草控制及防治病虫害处理第二节 旱区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实施保护性耕作要从前茬作物的收获环节开始,确定作业工艺,合理安排秸秆处理、深松、表土作业、播种和田间管理等作业内容、作业方法及配套作业机具。下面根据陕西农业生产情况介绍几种典型作物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农艺要求。 一、一年一熟区冬小麦保护性耕作农艺要

    7、求冬小麦的保护性耕作体系主要由碎秆覆盖和免少耕播种技术组成,其技术工艺为:收获秸秆处理深松休闲期除草播前表土作业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1、冬小麦收获及秸秆覆盖 收获时间为6月上中旬,收获可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或用割晒机或人工收获小麦。其中,使用带秸秆粉碎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为防止过高的割茬影响后续播种作业的质量,收获时割茬高度应控制在10cm左右,粉碎过的秸秆覆盖地表要均匀,如因停车卸粮或因排除故障而导致秸秆成堆,应人工将成堆的秸秆挑开撒匀;使用不带秸秆粉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或背负式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时,覆盖的秸秆一般需进行粉碎,所以可在收割时保留较高的割茬(20cm以上),这样可以减少联合收

    8、割机的喂入量,提高工效。而用割晒机或人工收获小麦时,割茬应控制在10cm以下,收割的小麦应采用地头脱粒后将秸秆就地均匀地铺撒在地表;但对用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的地块,其割茬可留高些,待脱粒后将秸秆铺撒在地表,再用秸秆粉碎机粉碎。2、秸秆粉碎作业 为了保证良好的秸秆覆盖效果及减少播种时的堵塞现象,一般应进行秸秆粉碎作业。秸秆粉碎用锤爪式秸秆粉碎机或甩刀式秸秆粉碎机均可。秸秆粉碎应在休闲期的第一次雨后(杂草长到10cm左右)作业,这时秸秆较干,粉碎效果好,同时可消灭杂草,减少一次单独的除草作业。3、深松作业 对于土壤较粘重(壤质土壤容重在1.3g/cm3以上,粘质土壤容量在1.4g/cm3以上的地区

    9、)或刚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层存在的地块,应进行深松作业,以利雨水入渗。深松时,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长秸秆会影响深松机的通过性能,故应在秸秆粉碎后进行,并且选择高地隙深松机。为减少深松后地表可能会出现的沟垄,可选用带翼铲的深松机,如带上合墒器,地面将更平整。4、休闲期除草 旱区种植冬小麦地块的休闲期为79月,正是高温雨季,故田间杂草可能较多,除了秸秆粉碎时除草外,根据杂草情况,应及时进行必要的除草作业。除草可以人工锄草、机械除草,也可以用除草剂(如百草枯等)除草。需要注意的是,用除草剂除草时,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药剂不易进入地表土壤中,故应加大剂量。5、播前表土作业 保护性耕作与传统

    10、耕作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取消铧式犁翻耕,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实行免耕播种,这样对冬小麦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地表容重较大,免耕播种时阻力大;二是收割机收获、运粮、深松等作业时会在地表产生沟辙,地表平整度较差,会影响播种质量;三是秸秆覆盖量过大或分布不均时,会影响播种机的通过性。所以,应在播种前进行必要的表土作业。播前表土作业是相对深松、翻耕等深层作业而言,它仅对表土、杂草及覆盖物产生影响。表土作业一般可选用缺口圆盘耙、浅松机、弹齿耙等,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旋耕机进行浅旋。用圆盘耙进行表土作业时,除实现松土、平地、除草外,圆盘耙还会把部分秸秆混入土中,有利于播种机的通过。但在土壤含水量不合适(较大或过

    11、小)时圆盘耙耙地会出现较大的坷垃,对密植作物的播种和出苗有一定的影响,故耙地要在土壤墒情合适时进行。带碎土镇压轮的大箭铲式浅松机和带小铲的弹齿耙比较适合冬小麦的保护性耕作,前者用大箭铲在土层下58cm处通过,随带的碎土镇压轮可实现碎土等;后者的小铲和弹性铲柄会在作业时产生震动,也有利于碎土。表土作业后,地表的土壤容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可以减少播种机的开沟阻力40%左右,这一点对小型播种机意义较大;浅松还有良好的除草作用,可代替播前的一次除草;浅松后的地表平整度有较大的改善,可以提高播种质量。浅松作业一般在播前12天进行。用旋耕机进行浅旋也是表土作业的一种。浅旋作业能松土平地、除草,并将秸秆部分

    12、粉碎混入土中,有利于为播种创造良好的种床,但旋耕作业会打死土层中的蚯蚓,对土壤结构破坏较大,不利于保水保土。所以,一般不提倡进行旋耕。只有在刚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区,可能因没有其它表土作业机具,或因为对免耕播种机掌握不好等原因,为了保证良好的播种质量,可过渡性地使用旋耕。在开展冬小麦休闲期旋耕作业时注意应在播种前1015天进行,以保证旋耕后土壤有足够的时间回实,否则,刚旋耕完播种,会出现土壤过于松软,播种深度无法控制的现象,浅旋深度也要控制在10cm以内。6、播种作业 播种是在地表有大量的秸秆覆盖且大多为免耕条件下进行,地表作业条件复杂,又要同时完成施肥作业,对免耕播种机具的作业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13、,免耕播种机具是该环节作业质量好坏的关键。播种时应选用良种,发芽率要求在90%以上,纯净度要高,不能有麦芒等杂物存在,以免影响种子的流动;为减少病虫的危害,播种前应进行药剂拌种,拌种药剂应根据当地病虫害的具体情况选用。施肥与播种同时进行,施用的肥料一般应长效和速效兼顾,一次施肥应保证小麦全生育期的需要。免耕播种的播种深度一般为3cm左右,化肥施用方式根据播种机的不同而异,有垂直深施、水平分施、侧深施等,无论哪种方式施肥,施肥量在10kg/亩以上时,一般要求种子与化肥的垂直距离要保证在4cm以上,而且施肥量越大,间距也应越大,以免造成烧种。垂直分施和侧深施的效果优于水平分施。施用的化肥应选用颗粒

    14、肥,如尿素、二铵等,粉状化肥容易结块,流动性差,会影响施肥效果。播种前应对化肥进行检查,不允许有大于0.5cm以上的块状肥加入肥箱,以免堵塞肥管影响施肥量;所加化肥应当干燥,不允许用潮湿易结块的化肥。 播种量和施肥量一般与传统耕作相同。7、生长期管理 旱地冬小麦的生长期管理主要指杂草和病虫害控制。一般在次年小麦返青后是杂草与病虫害的多发期,要经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防治,采取喷洒除草剂、农药、中耕等措施,不使其发展成灾。冬小麦种植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按农艺要求灵活开展作业,有的作业未必一定按农艺要求进行。如前茬小麦产量低,小麦长势差,秸秆覆盖量小于200kg/亩,没有必要非开展秸秆粉碎作业;另外深

    15、松、除草和表土作业也应根据需要进行。二、一年一熟区春玉米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春玉米的保护性耕作体系由碎秆覆盖、免耕倒秆覆盖和深松碎秆覆盖等技术组成,工艺流程为:秋天收获摘玉米穗秸秆粉碎或整秆覆盖免耕或深松休闲表土作业免耕施肥播种杂草控制田间管理 1、春玉米收获在1011月进行,不论是机收还是人工收获,最好选用摘穗收获工艺,不要将玉米苞皮留在地里(因为玉米苞皮韧性大,不易腐烂,留在地里会影响播种作业)。 2、秸秆处理 收穗后的玉米秸秆要作为覆盖物留在田间,由于作业工艺的不同,覆盖有整秆覆盖和粉碎覆盖两种方式。 整秆覆盖可以是立秆,也可以是倒秆。整秆覆盖适合冬季风大地区。但整秆覆盖时,由于秸秆很长,

    16、会对次年的播种产生影响,所以此种覆盖方式不适合玉米产量高、秸秆量大的地方。粉碎覆盖是收获玉米后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后均匀地覆盖在地表,其覆盖效果好,保水能力强,但粉碎的秸秆易被风刮走或在田间集堆。所以对粉碎后的秸秆覆盖地可采用缺口圆盘耙(重耙)耙地,耙地可将部分秸秆混入土中,减少秸秆被大风刮走或集堆的可能性,也有利于冬季降水的入渗。3、深松(选择性作业) 对于土壤较粘重(壤质土壤容重在1.3gcm3以上,粘质土壤容重在14g/cm3以上的地区)或刚开始实行保护性耕作且土壤中有犁底层存在的地块,应进行深松作业,以利降水入渗。为减轻长秸秆影响深松机的通过,深松作业应在秸秆粉碎后至入冬前的休闲期进

    17、行,同时选用高地隙深松机。深松后出现的沟垄能增加地表的粗糙度,有利于保土(地表越粗糙,越不易发生水蚀),故在休闲期可不进行诸如平地等作业。 4、播前表土作业(选择性作业) 春季播种前,应考察地表状况,决定是否进行表土作业。假如地表不平度较大,秸秆多或成堆,则应进行如浅松、弹齿耙耙地或必要时选用旋耕机浅旋。表土作业可改善地表状况,尤其是在地温较低的地方,还可提高表土地温,有利于播种和出苗。假如地表状况较好(平整、秸秆量适中),则可不进行表土作业,直接播种即可。5、玉米播种 春季播种玉米时,应用免耕施肥播种机一次完成玉米的播种和施肥作业。玉米播种应选用良种,因玉米播种机多为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故要求

    18、玉米种籽的发芽率应达到95以上,且应大小均匀;为了防治病虫害,必须选用包衣种籽。施肥与播种同时完成,要选用颗粒肥,长效与速效肥兼顾,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肥箱。为保证下肥顺畅,化肥中不应有结块存在。播种和施肥深度应根据土壤墒情而定,一般情况下,玉米种籽的覆土为3cm左右,化肥则应施在种籽的正下方、侧下方或侧面(取决于播种机的类型),种肥间距应保证在5cm以上。假如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实行深开沟、浅覆土,保证种籽种在湿土上。冬季地温较低或无霜期短的地方播种时还应注意一点就是尽量将种行上的秸秆分到两边,这是为了种行能多吸收阳光,以利地温提高和玉米生长。6、田间管理 为了防止杂草滋生,玉米播完后一

    19、个星期左右时应喷洒除草剂一次。可选用如,2,4-D丁脂等除草剂,全面封闭地表,抑制杂草。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喷药时应加大剂量;玉米出全苗后,应根据出苗情况进行间苗、补苗等。北方旱区春玉米种植区一般亩苗数应控制在4500株左右,若玉米行距为70cm,则株距应为20cm左右(可用667除以行距再除以亩要求的株数来计算株距);若缺苗不多,可以用间出的苗进行补苗,若缺苗较多,则应补种,补种时应先将种子在水中浸泡24小时,使种子吸足水分,间苗、补苗的同时可进行人工除草。三、春小麦、莜麦及其它小杂粮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春小麦、莜麦、谷子、豆子、黍子等作物的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与冬小麦等作物基本类似,可结合种植

    20、作物参考运用。四、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的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可参照本教材其它章节的相关内容执行。第三节 陕西省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实施要点一、总则第一条 为了保证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实施的规范化,达到保水保土、抗旱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特制定本实施要点。第二条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保护性耕作的主要作业是:秸秆及残茬覆盖、免少耕施肥播种、杂草及病虫害防治、深松等。目前,主要应用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生产。第三条 实施本项技术应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试验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 推广保护性耕

    21、作机械化技术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坚持机械化、半机械化并举的原则,积极引导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各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参考本要点制定具体实施规范。二、秸秆及残茬处理技术第五条 秸秆粉碎还田覆盖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 适合玉米产量较高的地区,如秸秆太多或地表不平时,粉碎还田后可以用圆盘耙进行表土作业;春季地温太低时,可采用浅松作业。还田方式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置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采用秸秆粉碎机作业可在当年收获后进行,也可在下年春季播前进行。具体机具作业要求为:收获机具性能要求:籽粒损失率2%,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苞叶剥

    22、净率85%秸秆切碎质量要求:切碎长度10cm,切段长度标准差2%,切段长度相对误差13%,使用可靠性:有效度90%2小麦粉碎还田覆盖 适合用联合收获机收获,土地又比较肥沃、疏松的地区。地表不平或杂草较多时可用浅松作业,秸秆过长时可用粉碎机或旋耕机浅旋作业。还田方式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粉碎装置和秸秆粉碎机作业两种。采用秸秆粉碎机作业可在当年收获后进行,也可在下年春季播前进行。具体机具作业要求为:收获机具性能要求:总损失率1.5%,含杂率2%,破碎率2%,使用可靠性:有效度90%,秸秆切碎质量要求:切碎长度10cm,切段长度标准差2%,切段长度相对误差13%,使用可靠性:有效度90%第六条 整秆还

    23、田覆盖1玉米整秆还田覆盖 适合冬季风大的地区,人工收获玉米后对秸秆不做处理,秸秆直立在地里,以免秸秆被风吹走;播种时将秸秆按播种机行走方向撞倒,或用人工踩倒。2小麦整秆还田覆盖 适合机械化水平低,用割晒机或人工收获的地区。麦秆运出脱粒、土地进行深松、再覆盖脱粒后的整秸秆。第七条 留根茬处理 在风蚀严重及以防治风蚀为主,且农作物秸秆需要综合利用的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采用机械收获时留高茬+免耕播种作业和机械收获时留高茬+粉碎浅旋播种复式作业两种处理方法。1留高茬 农作物成熟后,用联合收获机或割晒机收割作物籽穗和秸秆,割茬高度控制在2030cm,残茬留在地表不做处理,播种时用免耕播种机进行作业

    24、。留高茬可采用留统一茬口高度或留梯状茬口高度两种方式;留统一茬口高度方式是在连片的农田内收割同一种作物时,保持割茬高度不变。留梯状茬口高度方式是在连片的农田内收割同一种作物时,按机械割幅交替保留不同的割茬高度,形成阶梯状茬口。2.留茬粉碎浅旋 留茬方式同上。播前或播种时,用旋耕灭茬机或旋耕播种机进行残茬处理作业。要求对残茬、秸秆粉碎长度6cm,旋耕作业使土壤与粉碎的残茬、根茬混合均匀,以保证机械正常播种作业质量。处理方式可采用全幅灭茬浅旋耕或带状灭茬浅旋耕两种形式;全幅灭茬浅旋耕是将农田上的作物秸秆残茬及浅表层土壤及作物根茬进行粉碎和旋耕作业,同时对农田进行平整。带状灭茬浅旋耕是用带状灭茬浅旋

    25、耕作机具将农田播种带的作物秸秆残茬进行旋耕粉碎并混合于浅表层土壤中,非播种带不进行灭茬旋耕作业。三、免耕、少耕播种技术第八条 免耕播种 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作业。第九条 带状旋耕播种 用带状旋耕播种施肥机一次完成带状破茬开沟、播种、旋肥、覆土和镇压作业。第十条 作业要求1玉米免耕播种作业1.1 播种量:春玉米一般亩播种量为1.52kg(亩保苗25003500株);夏玉米一般亩播种量1.52.5kg(亩保苗45005500株);半精密播种单双籽率90%。1.2 播种深度:玉米的适宜播种深度在46cm,沙土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12cm。1.3 施肥深度:一般

    26、为810cm(种肥分施)。1.4 行距要求:播行要直,行距一致。2小麦免耕播种作业2.1 播种量:冬小麦一般亩播种量46kg;春小麦一般亩播种量为1820kg。2.2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在35cm,要求播深一致;落籽均匀,覆盖严密。3出苗率80%。4选择优良品种,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5播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或浸种处理。第十一条 机具性能要求1免耕播种机要适应免耕覆盖地的特殊要求 除要有传统播种机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功能外,一般还必须有清草排堵功能、破茬入土功能、种肥分施功能和地面仿形功能。2玉米免耕播种机

    27、性能指标2.1 粒距合格指数60%;2.2 重播指数30%;2.3 漏播指数15%;2.4 种子破损率1.5%(机械式),1.0%(气力式);2.5 播种深度合格率75%。3小麦免耕播种机性能指标3.1 各行的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3.9%;3.2 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1.3%;3.3 种子破损率0.5%;3.4 播种深度合格率75%。四、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第十二条 为防止病虫对播入的种子和作物造成危害,实施播种作业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和除草剂地面喷洒,以避免发生草害和病虫害。1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防治覆盖秸秆病虫草害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使覆盖田块农作物生长过程

    28、中免受病虫草害的影响,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目前主要用化学药品防治病虫草害的发生,也可结合松土作业进行机械除草。1.1 病虫草害防治的要求 为了能充分发挥化学药品的有效作用并尽量防止可能产生的危害,使用化学药品必须做到:高效、低毒、低残留;先进可靠的施药机具;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1.2 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 除草剂的剂型主要有乳剂、颗粒剂和微粒剂,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时间可在播种前或播后出苗前,也可在出苗后作物生长的初期和后期。除草剂在播前或出苗前施入土壤中,半月内降雨有较好的效果,早期控制杂草。播前施用除草剂通常是将除草剂混入土中,施除草剂和松土混合可联合作业。也可在施药后用松土部件进行松土配合

    29、。除草剂施入土壤中的深度一般为57cm,施除草剂的装置位于播种机之后将除草剂施于土壤表面。作物出苗后在它的生长过程中,可将除草剂施于土壤的表面。1.3 病虫害的防治 主要是依靠化学药品防治病、虫、鸟、兽和霜冻对植物的危害。一是对作业田块病虫害情况做好预测;二是对种子要进行包衣或拌药处理;三是根据苗期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药物喷洒;施药量的计算公式:施药量(mL/hm2)=流量器流率(mL/s)/步行速度(m/s) 有效喷幅(m)10000;1.4 施药的技术要求 根据以往地块杂草病虫的情况,合理配方,适时打药;药剂搅拌均匀,漏喷重喷率5%;作业前注意天气变化,注意风向;及时检查,防止喷头、管道堵漏。

    30、2植保机具的选用 结合农村实际以小型为主,可选用喷雾、喷粉机具和超低容量喷雾机具。五、深松技术第十三条 深松的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水入渗速度和数量;作业后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不仅减小了机具作业量,且减少了由于翻耕后裸露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第十四条 局部深松 采用单柱式深松机,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是:1适耕条件 土壤含水量在15%22%。2作业要求 2.1 密植作物(小麦) 深松间隔:4080cm;深松深度:2330cm;深松时间:在播前地表处理环节。2.2 宽行作物(玉米) 深松间隔:4080cm,最

    31、好与当地玉米种植行距相同;深松深度:2330cm;深松时间:播前进行。3配套措施 条件适宜地区在作业中应加施底肥,天气过于干旱时,可进行造墒。4作业周期 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次数,一般24年深松一次。5机具要求 采用凿形铲式或带翼形铲的深松机作业。第十五条 全方位深松 采用倒V型全方位深松机,根据不同的作物、不同土壤条件进行相应的深松作业,主要技术要求是:1适耕条件 土壤含水量在15%22%。2作业要求 深松深度:3550cm;深松时间:在播前秸秆处理后作业。作业中松深一致,并不得有重复或漏松现象。3配套措施 天气过于干旱时,可进行造墒。4作业周期 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一般24年深松一次。六、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工艺体系制定的原则第十六条 保护性耕作工艺体系,要以实现抗旱增收和保水保土为目标,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发展多项技术的综合优势。制定时应考虑以下几条原则:1秸秆覆盖包括地面秸秆覆盖与地下根茬固土两部分,减少蒸发主要靠地面覆盖,减少风蚀则主要靠根茬固土。一般情况,要秸秆全程覆盖,并在播种后秸秆覆盖率不低于30%。只有在一些以防治风蚀为主,农民又需用秸秆的地区,可以留高茬收获,秸秆运走,以根茬固土为主。2取消铧式犁进行翻耕作业,当土层容重过大时,可用深松机进行松土。3为确保播种质量,播种前应检查地表,根据覆盖物和地表状况确定是否进行表土作业;


    注意事项

    本文(机械制造行业第八章陕西省保护性耕作农艺要求和机械化配套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