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归纳.docx

    • 资源ID:7789851       资源大小:18.7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归纳.docx

    1、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归纳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归纳1、功(A)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功的定义式:注意: 时, ;但 时, ,力不做功; 时, .2、功率(A)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P=Fv3、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A)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的值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

    2、能的减少量: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的起始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具体运动路径无关。4、动能(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5、动能定理(A)合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或 。6、机械能守恒定律(B)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可表示为:E(机械能)=Ek(动能)+Ep(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式中 是物体处于状态1时的势能和动能, 是物体处于状态2时的势能和动能。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

    3、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实验目的: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下落高度的测量:等于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比较V2与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则说明机械能守恒8、能量守恒定律(A)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9、能源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A)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

    4、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成不利于利用的了。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1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A)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的实际运动就叫做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

    5、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相同的效果。(2)独立性:某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因为其它方向上是否有运动而影响自己的运动性质。(3)等时性:合运动通过合位移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通过分位移的时间相等,即各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11、平抛运动的规律(B)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平抛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a=g恒定,方向竖直向下;

    6、(2)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x=v0t y= gt212、匀速圆周运动(A)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小结一、匀速圆周运动.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_都相等的圆周运动叫匀速(率)圆周运动。.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线速度】,计算公式 或。线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匀速圆周运动是一般变速运动。【角速度】定义式:(一定要用弧度用单位)。计算公式: 或=v/

    7、r 或。【周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T=1/n 。.在处理不打滑的皮带传问题时,要从两个相等入手。皮带相连的两轮缘上各点的_相等;同一轮上各点的_相等。二、机械振动【回复力】回复力是按力的_(性质、作用效果)命名的;【简谐运动】物体在跟振动位移大小成_,方向总是指向_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简谐运动.(即:F回=-Kx.)振动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移是指从_位置指向_位置的有向线段,振动位移X的方向与振动物体在该点的速度方向_(有关、无关)【简谐运动的规律】10.简谐振动的加速度a=_.a总与X_(指向_位置).当振动物体向着平衡位置运动时,a与V_向,物体做加速度逐渐_的_速运动

    8、,_能转化为_能(机械能守恒);当振动体远离平衡位置运动时,a与V_向,物体做加速度逐渐_的_速运动,_能转化为_能(机械能守恒).20.在位移大小相等的位置处(即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有大小相等的回复力、速率、加速度、动能、势能,即具有对称性.【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10振幅(A):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_,即位移的最大值.是标量,是表示振动范围或_的物理量.对简谐振动,振幅不随时间而变.20周期(T):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经历的时间.是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完成一次全振动是指振动物体的位移和速度大小和方向经历一定时间后又重复地回到了原来的值.30频率(f):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也是

    9、表示振动快慢的物理量.f=1/T,单位:1Hz=1/秒.固有周期:简谐运动的周期与_无关,只由振动系统本身决定的40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_.4、简谐振动的图象.简谐振动的图象X-t是一条正弦(余弦)曲线.它表示振动物体在各个时刻的位移.由振动图象可求:10任一时刻振动的位移X(t);20振幅A;30周期T(频率f);40任一时刻振动的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的趋势.50任一时刻振动的加速度方向及大小变化的趋势.三、机械波1.定义:_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注意】机械波向外传播_,介质本身并不_迁移.产生机械波的必要条件是:10产生_的波源;20有传播_的介质【横波与纵波】:

    10、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_的波叫横波.在横波中,最凸起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_的波叫纵波.有明显的质点分布最密集处(叫密部)和质点分布最疏处(叫疏部).2.波长()、波速()和波的频率(f)波长:两个相邻的,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_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_波长.故有:v=S/t=_.或v=_.波速:即 _传播的速度.(不是质点的振动速度)它由传播波的_决定,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波速恒定,_随f和变化频率:就是_的振动频率.同一列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_保持不变.3.波的图象定义:用横坐标(X)表示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介质

    11、各质点的_位置,纵坐标(Y)表示_各质点偏离_位置的位移.简谐波的波形是正弦(或余弦)曲线.波形、某质点的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三者间的关系是:某质点的振动方向高一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功(A)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功的定义式:注意: 时, ;但 时, ,力不做功; 时, .2、功率(A)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功率: ;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力与速度方向一致时:P=Fv3、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A)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 .重力势能的值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有关.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

    12、做功的关系: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重力做多少功重力势能就增加多少.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的起始位置有关,而跟物体的具体运动路径无关.4、动能(A)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动能越大.5、动能定理(A)合力在某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或 .6、机械能守恒定律(B)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统称,可表示为:E(机械能)=Ek(动能)+Ep(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

    13、能保持不变.,式中 是物体处于状态1时的势能和动能, 是物体处于状态2时的势能和动能.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A)实验目的: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速度的测量: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下落高度的测量:等于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比较V2与2gh相等或近似相等,则说明机械能守恒8、能量守恒定律(A)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9、能源 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A)能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能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

    14、物质基础.人类利用能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柴薪时期、煤炭时期、石油时期.能量的耗散:燃料燃烧时一旦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它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电池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又通过灯泡转化成内能和光能,热和光被其他物质吸收之后变成周围环境的内能,我们也无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重新利用.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耗散.能量耗散表明,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即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但在可利用的品质上降低了,从便于利用变成不利于利用的了.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1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A)如果某物体同时参与几个运动,那么这物体的实际运动就叫做那

    15、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叫运动的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规律有相同的效果.(2)独立性:某方向上的运动不会因为其它方向上是否有运动而影响自己的运动性质.(3)等时性:合运动通过合位移所需时间和对应的每个分运动通过分位移的时间相等,即各分运动总是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的.11、平抛运动的规律(B)将物体以

    16、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平抛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a=g恒定,方向竖直向下;(2)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x=v0t y= gt212、匀速圆周运动(A)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匀速圆周运动不是匀速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13、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A)线速度:物体在某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其方向在圆周的切线方向上.表达式:角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表达式: ,

    17、其单位为弧度每秒, .周期:匀速运动的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频率: ,单位:赫兹(HZ)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间的关系:.14、向心加速度(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这个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大小:方向:指向圆心.向心加速度是描述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线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5、向心力(B)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与线速度的方向垂直.向心力的大小: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的大小为向心力的作用: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向心力是效果力.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不能认为物体多受了个向心力.向心力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或某一个力的分力或某几个力的合力.16

    18、、万有引力定律(A)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表达式:17、人造地球卫星(A)卫星环绕速度v、角速度 、周期T与半径 的关系:由 ,可得:,r越大,v越小;,r越大, 越小;,r越大,T越大.18、宇宙速度(A)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 .会求第一宇宙速度:卫星贴近地球表面飞行地球表面近似有则有19、经典力学的局限性(A)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解决宏观问题,不适用于高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微观世界.补充:曲线运动速度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