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 资源ID:8026767       资源大小:104.54KB        全文页数:10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

    1、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教材简析 也许你吃过菱角吧?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他的故乡,去看看长满菱角的池塘,去听听采菱人欢乐的笑声,当然,也“品尝品尝”美味的菱角。 全

    2、文共有5段,第1段写故乡长满菱角的池塘远看似大大小小的水墨画。第2段写初春池塘渐渐有了生机,一过“黄梅”,菱叶就挤满池塘,菱盘上缀满小花。第3段写临近中秋,采菱女采“头朝菱”的情景。第4段写采菱时节,家家户户飘出的菱香。第5段写“我”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句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解读与提示 * “散漫”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很准确,也很有意思,它体现出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 “黄梅”在这里不是水果,是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 * 从“黄梅”前的“细小”“疏疏朗朗

    3、”到“黄梅”后的“涨满”“密密匝匝”,可见菱角的盛期是在“黄梅”之后。 * 多美的池塘呀!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 “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 * 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也那样迫不及待!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急切吧! * 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简单的文字描绘出的和谐、欢乐的场面。 *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吃着散发清香

    4、的菱角,“我”又想起故乡的“水墨画”了这是多么惬意的场景呀!要引导学生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 识字与写字教学:“嚼”是多音字,嚼舌根,倒嚼,咀嚼,本文念。书写的重点在“菱”“馨”“掐”“嚼”这几个字上,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不要多笔少点。 * 课后1题:有感情地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此题有助于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 课后2题: “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 “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 * 课后3题:叠词的运用是本课的特点之一,它们把池塘的美和采菱人的快

    5、乐表现得恰到好处,读起来有节奏美。此题旨在引导学生积累文中的叠词,积累语言。 没* 课后4题:背诵是积累好词佳句的有效途径,此题的完成要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 教学设计参考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播放体现江南水乡特点的音乐)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欣赏一段乐曲。师: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听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2. 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走进江南水乡,去欣赏清新淡雅如水墨画一样的江南美景。 二、初读课文,预习 1. 自由朗读课文,梳理自己不明白的字词,不理解的问题,并批注在旁边。 2. 读课文,同桌交流独立预习情况。 3. 老师针对读音、字形较复杂的字,指导认读和书写,

    6、特别注意“菱”“馨”“掐”“嚼”字的字形和笔顺笔画。 三、粗读课文,感知大意 1. 自由读课文,思考每段写些什么。 2. 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真读一读,看看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3. 再读课文,思考每段之间的联系。 四、品读课文,感受美丽 1. 故乡的“水墨画”指的究竟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概括介绍它们的?(理解第1段的比喻句) 2. 仔细读读第24段,看看从初春到中秋,池塘发生的变化和呈现的不同的美。 初春:池塘渐渐有了生机,菱叶细小,疏疏朗朗。 黄梅后:菱叶涨满水面,挤得密密严严,菱盘上缀满了小花,小蜻蜓、小青蛇等尽情地嬉戏。 临近中秋: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开始采“头朝菱”,动作轻快、熟练,

    7、划着扁舟,荡着水盆,穿行在绿色的“小巷”里。 3. 将写池塘美景变化的词语用不同符号勾画出来。 4. 家家户户煮菱角、品菱角,乐在其中。品菱角是有趣的,作者又是怎样介绍的? 五、巩固拓展,升华情感 1. 读完全文,你体会到些什么?(作者难忘故乡的美和童年的快乐) 2. 读课后第2题的两个句子,体会带点词语的妙处。 3. 抄写文中叠词。 4. 课前,我们搜集了不少关于菱角和江南水乡的资料,下面就来交流交流。 关于菱 菱是江南的特产,太湖的红菱是菱中的佳品,壳软薄而水分多,肉质细嫩,甜爽清香,味道甘美。菱可代粮,可作菜蔬,还是抗癌的药用食物。 关于水墨画 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水墨画

    8、被视为中国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 第二课:海滨仲夏夜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海滨仲夏夜独特的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4. 体会文中比喻句的意思和作用,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学生:搜集有关作者、海滨、仲夏夜的资料。教

    9、材简析 去过海边吗?见过海滨夜景吗?读完这篇海滨仲夏夜,你一定会赞叹不已,羡慕不已。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去欣赏这绚丽多彩的夜景呢? 课文共有10段。第1段写在晚霞映照下,大海壮观的景色。第2段写霞光消失后,天空显得高而远,启明星在空中闪烁。第3段写夜色加浓,星星与城市的灯光互相辉映,煞是好看。第47段写在优美的夜色中,我漫步沙滩,愉快而兴奋。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在沙滩上尽情欢笑、玩耍,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第8、9段写月亮上来了,海滩上乘凉的人多极了,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整个海滩。第10段写月亮升得很高了。 从上面的内容不难发现,前三段主要介绍海滨从黄昏到晚上的景色,后几段主要介绍人们在海

    10、滨享受美景的欢乐场面。 全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海滨仲夏夜的特点,要引导学生体会大量的比喻句,体会作者对这神奇的大自然景色由衷的赞叹与热爱。解读与提示1. 仲夏:农历一季的第二个月称“仲”。夏季的第二个月就叫“仲夏”。2. “壮观”一词是全段的重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其景象的具体描写理解内容。3. 引导学生通过“明灯”“高而远”“令人瞩目”等描写,想象夜空的美。 把海面上闪烁的灯光比作流动的珍珠,多有意思,多美呀!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灯光与星星互相辉映的华美景象。4. 眼前是美丽的夜色,脚下是细软的沙滩,耳边是温柔的海水声和清新的海风,认真品读这些文字,我们也会和作者一样内心充满兴奋

    11、和愉快。 空气中飘荡着的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沙滩上残留着的太阳炙晒的余温,还有尽情玩耍的人们使海滨充满生活气息。5. 从“尽情地说笑”“尽情地玩耍”可以看出辛劳之后的人们在海滩上的放松、开心。6. 满月映照下的海滩显得明亮而富有生气。要引导学生朗诵体会。 识字与写字教学:本文的生字应注意“瞩”“煞”“炙”是翘舌音,“仲”是翘舌后鼻音,写时重点指导“穆”“煞”“炙”的书写。7. 课后1题:可以结合教学过程完成。其特点为:晚霞映照下的浪涌,肃静夜空的启明星,海面上灯光与星星的辉映,海滩上人们的休闲与嬉闹。8. 课后2题:这是两个比喻句,第一句把浪峰上的霞光比作燃烧的火焰,体现出一种壮观。第二句

    12、把倒映在水面的灯光比作流动的珍珠,形象地写出了灯光的动态美。9. 课后3题: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到它们,对我们了解课文顺序有帮助。10. 课后4题:引导学生积累,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描写背诵下来。教学设计参考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海滨仲夏夜究竟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随著名作家峻青一起去欣赏海滨仲夏夜的迷人景色。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 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 分小组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 4. 读完全文,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海滨仲夏夜给你的感受吗? 三、细

    13、读课文,感受美景 1. 课文每段写了些什么? 2. 默读课文第13段,你能从中了解到什么?(学生交流,适时点拨学生抓住要点简洁地说) 3. 再次诵读这三段,评价后再有感情地读。(细细地读,体会夏夜迷人景色) 4. 面对迷人景色,人们有什么表现?(自由读后面七段) 5. 交流感受,总结出海滨仲夏夜的景色特点。 6. 请同学读相关的语句,注意把自己的体会融入朗读中。在互评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人们享受迷人景色时的愉悦和满足。 7. 再读课文,齐读、赛读。 四、再读课文,巩固理解 1.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吗? 2. 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完整而有条理地述说自己的想法。 3. 课文中有通过描写表示时间的

    14、词语,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体会按时间顺序记叙的好处。 4. 自由练读,再次感受夜色的迷人。 五、积累背诵,拓展升华 1. 这么美好的景色大家想记在脑海中吗?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再读一读,背一背。 2. 还见过类似的景色吗?请选择一处说一说。 作者简介 峻青:原名孙俊卿,山东省海阳县人。幼时家贫,只读了几年小学,十三岁就到了邻村一家工厂当童工。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家乡胶东半岛参加革命工作,并从事创作。1941年写出了第一篇作品风雪之夜。以后又陆续写了黎明之战马石山上小侦察员等短篇小说。1944年后曾任大众报记者,新华社前线分社随军记者,敌后武工队小队长。1948年随军南下,任中原新华社记者、中南人民广

    15、播电台宣传科长及编委。1952年从事专业创作,后调到上海作家协会工作。 第三课:草原即景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会规范、美观地书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边读边批边想象,感受草原的美丽与辽阔。3激发学生对祖国草原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边批边想象草原美景,体会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制作课件。了解作家萧乾的资料。2腾格尔天堂的flash(天堂.swf)。3准备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会员区flash美丽的草原我的家.swf)和伴奏曲。学生:搜集有关草原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教学过程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6、,引入课题1播放歌曲天堂。腾格尔的天堂是哪里?这里呈现了怎样的景色?让学生尽情描述。提到草原,许多人就会想到“一望无际”,想到“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就会想到蒙古包,想到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作者来到草原,也被眼前草原的美丽、辽阔深深吸引了,他提笔留住了眼前迷人的景色。今天我们将在作者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一碧千里的美丽草原。引入课题草原即景。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释题。3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搜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草原。4同学们,

    17、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访问内蒙古塔木钦大草原。那里一碧千里、翠色欲流。大草原是那样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大草原,亲眼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并勾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1)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2学生自由结成伙伴,通过阅读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1)学生浏览课文。(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引出对草原美丽和辽阔的介绍。三

    18、、分层朗读,感悟美景1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体会其作用。(1)学生自由朗读第1段,勾画出比喻句,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2)汇报交流对比喻句的体会。 指名读比喻句。指名交流比喻句的作用。引导学生批写比喻句的作用,交流学生的旁批。塔木钦草原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它多像海呀!)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课件演示)“没有缝隙”“寂静”“广袤”这些词让我们知道了塔木钦草原像海一样辽阔的特点。(相机板书:草原广袤)2学习第2段。(1)默读,并勾画出比喻句,想一想。(2)小组汇报学习所获。(3)全班交流,读中评议。说说你跟随作者看到了什么?你有何感想?引导学生谈感受,谈比喻句的作用

    19、。(4)教师指导批写:把呼啸的风比作奔腾而至的千军万马,可见风声之大呀!(5)齐读第2段。引导学生想象广袤草原上牧民的雄姿。(板书:牧民雄姿)3学习第3段。(1)指名读第3段。思考:塔木钦草原过去为什么被称作“旱海”?(2)从这段的描写中,可以体会到塔木钦草原的什么?(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的作用,并做好旁批。把石堆比作野兽,把牛群、马群比作巨石,从中让人体会到塔木钦草原之大。4读中体会,学习47段。(1)分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47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断进行理解体会,把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听。小组内交流

    20、自己所得。(3)全班交流学习所得。(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演示):重点引导理解以下地方。把云彩比作雄狮,顷刻间变成煤层,可见云彩的变幻无穷,从而形象地写出了塔木钦草原的无常气候。引导学生及时写好旁批。(板书:云彩变幻无穷)彩云顷刻之间会变成乌云,骤雨之中又透出太阳的亮光。把太阳的一道亮光比作一匹薄纱,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和描写的细致。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写好旁批。从“完整”和“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想到草原上的彩虹形成了一道巨门,美丽无比。(板书:彩虹绮丽)作者把云彩比作肋骨、岛屿、苍松古柏、银鱼,形象地勾画出了塔木钦草原上空云的各种形态。注意引导学生做好旁批。作者把公路比作黄色带子,以公路的小更衬托

    21、出了草原的大。提示学生做好旁批。草原上云彩变幻无穷,骤雨后又出现绮丽的彩虹,雨停之后,云彩又在空气中飘荡,而蓝天下的通天大道,将人们引向又一片草原。由此让我们了解到塔木钦草原是多么美丽、辽阔呀!(板书:美丽辽阔)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1回顾全文内容,配乐朗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作者写草原的美丽、辽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假如我们在塔木钦草原上,我们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充分运用比喻句这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草原美丽的景色和草原的辽阔。五、拓展练习1背诵课文第一、六段。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精美文段抄写下来。3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大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

    22、下,本文是萧乾爷爷几十年前看到的塔木钦大草原的景象,今天的塔木钦草原又是什么景象呢?请根据你查阅的资料,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一下草原的新景象。 第四课:吐鲁番的葡萄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葡萄沟的美好,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2感受课文比喻的新奇,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理解葡萄沟美好在哪里,它有哪些独特之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视频新疆好地方。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吐鲁番盆地、葡萄沟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激励1播放视频新疆好地方。2新疆有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它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吐鲁

    23、番盆地种植葡萄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3你们想去吐鲁番的葡萄沟品尝美味的葡萄吗?想去,事先就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才行哟,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葡萄沟的。4引入课题,齐读课题。二、体验(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注意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2检查朗读情况。3再读课文,思考每段各写了些什么,每段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二)品读课文,感受独特。1分组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也可按课文描写顺序来自学。读后小组探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也交流学习所获。2全班交流,共享资源。按课文描写顺序交流,抓住葡萄沟独特的地方。交流

    24、时,还可用自己搜集的资料作为佐证。(板书:独特)(1)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吐鲁番盆地成为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的原因。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吐鲁番有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板书:气候特征地理位置)(2)葡萄是吐鲁番的特产,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用“”画出作者描写葡萄藤的句子。它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葡萄藤对葡萄的爱护。)玛瑙:一种玉石,“绿玛瑙”代指什么?(代指像玉石一样的绿葡萄。)(板书:绿葡萄)进入吐鲁番,在庄园沿途看见了许多独特的砖砌房子,估计与葡萄有联系。(板书:砖砌房子)(3)这一段里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省略号让

    25、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当时内心的无比惊喜。)为什么呢?(因为作者见到了壮观的、望不到边的绿色长廊,由此可知,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之多。)(4)葡萄沟在人们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呢?(赫赫有名)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从“葡萄的世界,绿色的海洋”可见葡萄园之大。由此知道,葡萄沟是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其间流露出作者无比的惊喜与赞美。(5)这里解开了前面所写的各家各户的小屋之谜,具体地介绍了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板书:葡萄干)(6)最后一段,作者对“特产”的看法,也很独特,耐人寻味。三、升华1回忆吐鲁番的葡萄沟的独特之处。2品读文中的优美词句,选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摘抄下来。3今天的“旅游”到此结束了,请同学们回家把见

    26、闻讲给爸爸妈妈听。4总结:吐鲁番的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去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尝那里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5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去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下节课老师想请同学们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四、教学反思: 积累与运用(一)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借代”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在表达中的作用。2积累有关写景的四字词语,感受“用词准确、生动”在书面表达中的妙处。3学做读书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阅读所得,并与同学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

    27、积累习惯。4能将自己在童年生活中感到新奇、有趣的真实见闻和点滴感受文从字顺地写出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学准备教师:提供读书卡的范例;提供洋溢现代儿童情趣的习作;准备轻松、欢快的音乐。学生:准备制作读书卡的材料;搜集有关写景的四字词语;准备童年生活照片。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有感情地自读句子,边读边想。2从朗读中,你有什么发现呢?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船”指代水盆;“明灯”指代星星;“绿玛瑙”指代绿葡萄。4全班交流,并讨论:什么是借代?在文中使用借代,有什么好处?5小结: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就是借代。借代可使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化

    28、,唤起读者的联想。二、语海拾贝1导语:在汉语广阔的土地上,有一个奇妙的成语世界。你看,那里碧空如洗,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里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生机勃勃,让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那里至理名言,言简意骇,意味深长,让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你们看出了什么没有?1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准确地运用一些成语,将使我们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也能运用一些成语了,但是,还不够呀,所以,我们还得继续积累。我们就到语海中去捡拾一些成语贝壳吧!2自由读词语,读熟,并初步了解它们的意思。3合作读记成语,用喜欢的方式读记成语。4读了成语,你有什么

    29、发现吗?第一列与“山峰”有关,第二列与“波涛”有关,第三列与“雪景”有关,第四列与“水”有关。5在能背诵成语的基础上做个小游戏。游戏:我来说你来答或你来说我来答。(1)同桌合作做游戏。(例:问:与山峰有关的成语有哪些?答:)(2)师生合作(师可说成语的解释意思,生说出相应的成语)。6选择两三个自己喜欢的成语练习说一句或一段话。7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的出色表现,真为你们高兴!这次,我们又新学了不少成语。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时时处处积累运用成语,让成语伴我们一起成长。三、互动平台1自由朗读,了解对话内容。2小组合作朗读。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看法。准确使用词语,这是写好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用

    30、词准确,不仅能形象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原貌,而且还能够明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整段话或者整篇文章也因此而生动起来。4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呢?一要确切了解词意或用法;二就是表意要明确;三是用词要符合规范。5你有用得好的词语吗?说出来大家欣赏吧!谈谈你是怎么用好这个词语的?在说话和作文的时候,我们要善于从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6再次与同桌对读,巩固理解。四、综合性学习:制作读书卡1导语:“不摆卡片不读书”,语言学家张寿康的这句话,把小小卡片提到了学习的重要地位。卡片虽小,作用却大。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雷达”,实在是道出了卡片在学习研究中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记忆是有


    注意事项

    本文(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