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天津化学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综合题综合.docx

    • 资源ID:8091047       资源大小:528.59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津化学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综合题综合.docx

    1、天津化学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综合题综合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省是“三农大省,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1)科学保护和使用土地当前,土壤酸化是引起土地生产潜力减退的重要原因,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在种植农作物之前,首先要检测土壤的酸碱度,请写出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_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_。 (2)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化肥某化肥可能含有KNO3、NH4Cl、(NH4)2CO3、(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份,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已知:AgCl、BaSO4均是既不

    2、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_ 含有铵根离子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少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有_存在取所得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有NH4Cl存在(实验评价)在步骤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_。(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只写1个)。(3)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联合收割机等许多农用设备的工作部件主要由钢铁组成。试计算如果冶炼2000t含杂

    3、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答案】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 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 有氨味产生 (NH4)2CO3 AgNO3溶液 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4Cl生成,干扰NH4Cl的检验。 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3500 t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常见化肥的检验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碱度的操作方法:向土壤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静置,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

    4、色卡对照,读出pH;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原因是熟石灰显碱性,可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2) 实验探究: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会有氨味产生;样品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则产生的沉淀不是硫酸钡,是碳酸钡,说明含有碳酸根离子,说明混合物中存在(NH4)2CO3;含有氯离子的铵盐,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氯化银沉淀;因此: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该化肥样品和少量熟石灰放在研钵中混合研磨有氨味产生含有铵根离子另取少量该化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完全溶解,滴加足量的硝酸钡溶液,再滴加足量稀硝酸,过滤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有(NH4)

    5、2CO3存在取所得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有NH4Cl存在实验评价:在步骤中不能用氯化钡溶液代替硝酸钡溶液的原因是加入BaCl2溶液会有NH4Cl生成,干扰NH4Cl的检验;实验反思:铵态氮肥不能和熟石灰混合使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2NH4Cl+ Ca(OH)2 = CaCl2 + 2NH3+ 2H2O;(3) 解:设冶炼2000 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 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x=3500t。答:冶炼2000 t含杂质2%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3500 t。点睛: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物质质量一定参加反

    6、应的(或生成的)纯物质质量。2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_生成。(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实验操作测定结果白色固体成分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_pH7_CaCl2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某同

    7、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_?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_?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_。(4)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若用160 kg NaOH配制的溶液恰好能处理340 kg铝土矿,最终得到1 004 kg NaAlO2溶液。计算:该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

    8、_。【答案】水 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aCl2、Ca(OH)2 pH=7 玻璃棒 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 经过滤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杂质,呈碱性 60% 【解析】【详解】(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2)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是pH7,说明是氢氧化钙剩余,因此白色固体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钙和剩余的氢氧化钙;因为白色固体是氯化钙,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所以pH=7;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aCl2、Ca(OH)2

    9、pH=7(3)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共同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加入过量的BaCl2可以除去硫酸钠杂质,NaOH可以除去氯化镁杂质,加入Na2CO3溶液可以除去氯化钙杂质及过量的氯化钡试剂分别产生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钡沉淀;由于在操作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是过量,因此过滤后的滤液中除了含有氯化钠外,还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应该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再进行蒸发操作;(4)设Al2O3的质量为x x=204kg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100%=60%答:(1)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60%。故答案为:(1)水;(2)用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

    10、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aCl2、Ca(OH)2;pH=7;(3)玻璃棒;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除去溶液中的钙、钡离子经过滤后的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等杂质,呈碱性,因此,还需加入适量稀盐酸,从而把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除去,调节溶液的pH=7;(4)60%。3已知某种治疗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是铝碳酸镁片,化学式为AlaMgb(OH)16CO34H2O,假设药品中的其它成份受热不分解、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硫酸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铝碳酸镁片的组成 (实验一)取m g该药片,研成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C增重2.16g,装

    11、置D增重0.44g(1)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l2O3、MgO、CO2和水,则为分别测定CO2和水的质量,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应选择:C _, D_(填序号)浓硫酸 碱石灰 氯化钙 纯碱(2)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定量空气,其操作方法是关闭弹簧夹_,打开弹簧夹_,目的是_(3)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_,关闭弹簧夹_,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_(填序号)排净空气防爆炸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D影响测定使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D被充分吸收(实验二)另取m g该药片,加入100 g 9.8%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滤去不溶物,得到含有MgSO4和

    12、Al2(SO4)3等溶质的滤液,向滤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稀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加入NaOH质量的关系如图已知:MgSO4+2NaOH=Mg(OH)2+Na2SO4,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Al(OH)3+NaOH=NaAlO2+2H2O,Mg(OH)2不溶于NaOH,NaAlO2可溶于水(1)图中NaOH加入0.80g,仍没有沉淀,说明滤液中含_当加入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有_,其中Al(OH)3的质量是_g,则x=_g(2)有医生建议患有严重胃溃疡的患者最好慎用该药,试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这样建议的理由是_(3)试确定铝碳酸镁的

    13、化学式为_【答案】 b a 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干扰 b a 稀硫酸 Al(OH)3 Mg(OH)2 1.56 8 该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气体,严重胃溃疡的患者服用会产生胃穿孔 Al2Mg6(OH)16CO34H2O 【解析】【分析】【详解】实验一:(1)铝碳酸镁片加热分解的产物为Al2O3、MgO、CO2和水,则为分别测定CO2和水的质量,装置C和D中盛放的药品是固体应选择:氯化钙,碱石灰,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先将水吸收,利用碱石灰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获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二者的顺序不能换,因为碱石灰也能将水吸收,故选 ;(2)实验开始前先通入一定量空气,其操作方法是关闭弹簧夹 b,打开

    14、弹簧夹a,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干扰;(3)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b,关闭弹簧夹a ,点燃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使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入C、D被充分吸收,故选;实验二:(1)根据“MgSO4+2NaOH=Mg(OH)2+Na2SO4,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Al(OH)3+NaOH=NaAlO2+2H2O,Mg(OH)2不溶于NaOH,NaAlO2可溶于水”, 由图象分析,NaOH加入0.80g,仍没有沉淀,说明滤液含硫酸,当加入NaOH的质量到x时,生成的沉淀有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图象分析沉淀3.48g为

    15、Mg(OH)2,Al(OH)3的质量量为5.04-3.48g=1.56g;设:与硫酸镁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与硫酸铝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得x=4.8g; 解得y=2.4g则x=4.8g+2.4g+0.8g=8g;其中Al(OH)3的质量是1.56克g,则x=8g;(2)胃酸存在盐酸,该药中存在碳酸根离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容易使胃壁穿孔;(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根据以上数据,3.48gMg(OH)2中镁元素的质量为1.44g,原子个数为6个,Al(OH)3的质量1.56g,铝元素的质量为0.54g,原子个数为2个,故铝碳酸镁的化学式为Al2Mg6(O

    16、H)16CO34H2O。4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工业上以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杂质为Fe2O3)为原料,通过下列流程生成氯化钡晶体(BaCl2xH2O)并进行组成测定。已知:BaSO4+4C4CO+BaSCaO、BaO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1)焙烧时,焦炭与杂质Fe2O3也会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焦炭,其目的是使重晶石充分反应,提高产率和_。(2)焙烧时,温度和时间对硫酸钡转化率的影响如下图,则最佳温度约为_,时间约为_min。(3)酸溶时,硫化钡(BaS)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H2S),该反应方程式为_;气体X成分除H2S

    17、和少量挥发出的HCl、水蒸气外,还含有_。(4)除铁反应中试剂Y可以是_(填字母)。a.NaOH溶液 b.氨水 c.生石灰 d.BaO固体证明铁已除尽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_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已除尽。(5)滤渣水洗的目的是提高晶体产率和_。(6)测定晶体(BaCl2xH2O)的组成:.称取24.4gBaCl2xH2O晶体,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再边搅拌边滴加稀硫酸到沉淀完全,静置;.过滤并洗涤沉淀; .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后,称得BaSO4沉淀质量为23.3g。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_(写出计算过程)操作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

    18、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BaS,这使x的测定结果_(填“偏低”、“偏高”或“不变”)。【答案】3CFe2O32Fe3CO 提供热量(维持反应所需高温) 1000 60 BaS2HCl=BaCl2H2S H2 d NaOH(合理即可) 减少废渣中可溶性钡盐对环境的污染(环保) 2 偏高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题意,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一氧化碳,故填;通入过量焦炭后,可使重晶石充分反应同时焦炭燃烧可维持反应的高温热量,故填提供热量(维持反应所需高温);(2)根据曲线图所示,在1000时,硫酸钡转化率最高,故填1000;根据曲线图所示,时间在60min时,硫酸钡转化率最高,故

    19、填60;(3)硫化钡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钡和硫化氢气体,故填;在重晶石中,有氧化铁杂质,经过焦炭高温会生成单质铁,铁和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故填;(4)到该步骤时,含有杂质氯化亚铁,故在不引入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铁,加入氧化钡固体,生成氯化钡和氢氧化亚铁沉淀,过滤后可出去铁,故填d;判断滤液中是否有亚铁离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则可判断铁是否完全去除;故填;(5)水洗为了清洗滤渣中的钡盐,防止对自然环境的污染;(6)根据题意可知,设定氯化钡质量为y:,y=20.8g,即氯化钡为20.8g,因为称取氯化钡水合物晶体为24.4g,那么水的质量为,;若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

    20、,但是在称量过程中,会误认为沉淀物都是硫酸钡,故称量的沉淀质量会偏小,那么计算出的氯化钡质量就会偏小,同时在计算氯化钡水合物中水的质量就会偏大,计算x数值会偏高,故填偏高。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 定量的SO2(Na2SO3 +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1) 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

    21、易被氧气氧化:2 Na2SO3 +O2=2Na2SO4;(2) 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3)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作出猜想)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3: _。(实验探究I)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有变质,还是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_已部分变质(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探究II)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

    22、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 (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2)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3)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4)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K;(5)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由此,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解释)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_(填”偏小”或”偏大”)。乙组仍使用第一次实验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第一步:称取试样ag;第二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稀盐

    23、酸;第三步:过滤、洗涤、烘干沉淀;第四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bg;第五步:计算溶液中Na2SO3的溶质质量分数=(1-142b/233a) 100%。试完成下列问题:(1)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2)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_;(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答案】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和Na2SO4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消失,生成气体 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 10% 偏小 使溶液中Na2SO4全部转化成沉淀 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NaCl、BaCl2,烘干时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质量偏大 密封保存防止氧化 【解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主要考查了

    24、盐、酸、碱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认真审题,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作出猜想:猜想1是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还可能有的猜想3是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和Na2SO4;实验探究I:若已部分变质,则固体成分是Na2SO3和Na2SO4,BaCl2与Na2SO3和Na2SO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3和BaSO4沉淀,其中Na2SO3能与盐反应产生SO2气体,BaSO4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消失,生成气体,则亚

    25、硫酸钠已部分变质;评价:由实验探究I的分析可知,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甲组方案不合理;实验探究II:甲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C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说明反应过程生成了6.4g的二氧化硫。设:生成6.4g的二氧化硫需亚硫酸钠的质量为x,Na2SO3 +H2SO4(浓)=Na2SO4+SO2+H2O126 64x 6.4g x=12.6g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100%=10%;解释:反应后的装置中充满了生成的二氧化硫,若没有进行第4步操作,生成的二氧化硫没有全部吸收,测得的二氧化硫质量偏小,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偏小;乙组实验:(1) BaCl2

    26、与Na2SO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BaSO4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溶液中Na2SO4全部转化成沉淀;(2)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NaCl、BaCl2,烘干时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质量偏大;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亚硫酸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保存亚硫酸钠时,应密封保存防止氧化。6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填“增大”或“减小”)。(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

    27、。(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答案】减小 B 3.65% 【解析】(1)根据溶液pH的变化分析解答;(2)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2)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3)由图像可知,酸碱恰好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设2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 36.520 g4% x x0.73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65%答:稀盐酸中溶质

    28、的质量分数为3.65%。7漳州小吃手抓面,制作时要用发到大树碱,大树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为了测定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小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10g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CaCl2溶液,生成1g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K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K2CO3的质量分数_ (填“偏大”或“偏小”)【答案】(1)往左盘加树碱至天平平衡;(2)胶头滴管;(3)搅拌,加速溶解;(4)大树碱中K2CO3的质量分数为13.8%;(5)偏小。【解析】试题分析:(1)指针偏右,说明左盘大树碱样品小于10g,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往左盘加大树碱,至天平平衡;(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胶头滴管;(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4)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根据两种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K2CO3CaCO3+2KCl138 100x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化学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综合题综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