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知识.docx

    • 资源ID:841588       资源大小:31.72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知识.docx

    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知识一、单选(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教育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价值,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持这种观点的是()A.精神分析学派B.行为主义学派C.认知学派D.人本主义学派【答案】D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人本主义学派主张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即“以学生为中心”;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认知主义学派重视教学生如何学习。因此答案是D。2.教育心理学中的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

    2、人数是()A.华生和斯金纳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C.弗洛伊德和荣格D.魏特海默和考夫卡【答案】B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模块中学习理论的内容。认知结构主义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A项中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C项弗洛伊德和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D项魏特海默和考夫卡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因此答案是B。3.桑代克初步解决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主张研究教育心理学应采用()。A.观察和测量的方法B.调查和观察的方法C.观察和实验的方法D.实验和测量的方法【答案】D【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

    3、心理学概述的内容。桑代克把动物心理实验的方法运用到教育上,还主张教育现象和教育理论必须有严格的实验验证,另外桑代克编了第一个标准化的教育成就测验,被公推为教育测量的鼻祖。因此答案是D。4.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采用“接竿实验”和“叠箱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学习的()。A.灵感-顿悟说B.灵感-试误说C.完形-顿悟说D.完形-试误说【答案】C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中学习理论的内容。苛勒是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采用“叠箱实验”和“接竹竿实验”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完形顿悟说”。“完形”由德文“gestalt”的翻译而来,有“形”

    4、、“式”、“完整”等意思,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因此答案是C。5.教育心理学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生的()。A.影响因素问题B.成长环境问题C.学习问题D.教师问题【答案】C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内容。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教育心理学的初创期,这一时期贡献最大的是桑代克,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答案是C。6.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A.

    5、发展心理学B.思维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记忆心理学【答案】C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概述的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因此答案是C。8.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的年龄是()A.3-6岁B.6-12岁C.12-18岁D.18-30岁【答案】B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埃里克森把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发展阶段,个体均有应完成的任务。3-6岁,儿童主要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客服内疚感,6-12岁儿童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12-18岁个体主要任务是获得角色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18-

    6、30岁主要任务是获得友爱亲密而避免孤独感。因此答案是B。9.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成为()A.最近发展区B.最近联合区C.最近运动区D.最近感觉区【答案】A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答案是A。10.随生理成熟曲线的变化,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在成年期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开始逐渐下降的智力是()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情绪智力D.三元智力【答案】B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卡特尔等人根据智力的不同功能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

    7、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人在20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晶体智力一般保持相对稳定。因此答案是B。11.儿童在听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会变得很混乱,这些儿童的道德水平处于()A.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C.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D.维护权威和秩序的定向阶段【答案】D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心理的内容。科尔伯格根据“海因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含两个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的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

    8、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去偷药,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因此答案是D。12.在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中,学习者表现出视觉、听觉和动觉刺激的不同偏好程度,属于()A.感觉通道的差别B.想象通道的差别C.思维通道的差别D.意志通道的差别【答案】A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心理的内容。学习者对于视觉、听觉和动觉刺激的不同偏好指的是感觉通道的差别。因此答案是A。16.在学生学业好坏的归因中,有的教师倾向于把原因归于外部因素(如环境、学生的能力),有的教师倾向于归为内部因素(如自身因素),这些倾向是()A.教师控制点B.教师教

    9、学技能C.教师教学能力D.教师教学管理【答案】A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心理的内容。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学生本人、学校等)或内部(自己)原因的倾向指的是教师控制点。因此答案是A。24.学习者利用原有知识经验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这种学习是()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信号学习D.发现学习【答案】A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A项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B项机械学习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C项信号学习即经典性条件作用,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D项发现学习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

    10、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题干描述的是意义学习,因此答案是A。25.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联结,联结的公式为()A.S-O-RB.R-O-SC.R-SD.S-R【答案】D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学习的联结理论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S)反应(R)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联结论又称刺激(S)-反应(R)学习理论。因此答案是D。26.“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而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持这种知识观的是()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B.信息加工学习理论C.符号

    11、学习理论D.生成学习理论【答案】A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心理的内容。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不是最终答案。因此答案是A。35.课堂心理气氛的决定因素是()A.学生学风的优略B.教师教风的优略C.学校校风的优略D.学生成绩的优劣【答案】B。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课堂管理心理的内容。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受教师、学生和教室中的环境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41.既是德育客体,又德育主体的要素是()A.教育者B.受教育者C.德育资源D.德育大纲【答案】B教

    12、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内容。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因此答案是B。42.学校要求各班推选3名校班“三好”学生候选人,张老师只把班上的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上报。张老师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A.教书育人B.严于律己C.德育资源D.教育大纲【答案】A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

    13、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题目中张老师只把成绩前三名的学生报为“三好”候选人,违背了这一要求,其他选项不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内容。因此答案是A。43.品德结构的四个要素中具有催化剂作用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感情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B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品德心理的内容。品德四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的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答案是B。44.小倩自私霸道,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玩,班主任老师通过和他交谈,循循善诱,小倩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

    14、点,主动和同学道歉,从此他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班主任老师遵循的德育原则是()。A.连贯性原则B.导向原则C.一致性原则D.疏导原则【答案】D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的内容。A和C项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教育者应主动协调多方面的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地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B项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D项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目中班主任和小倩交谈,循循善诱是疏导性原则,因此答案是D。45.桂阳小学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全

    15、校性的德育活动,一次是“文盲从我做起”评比活动,另一次是“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或形式是()A.德育管理B.德育途径C.德育模式D.德育价值【答案】B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德育途径的内容。题干中桂阳小学组织的两次德育活动,这种实施德育的渠道属于德育途径。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又称为德育组织形式。因此答案是B。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常用来描述教师职业道德的()A.创造性B.无私性C.社会性D.教育性【答案】B教育心理学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通常用来赞扬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像蚕和蜡一样牺牲自己成就别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教育心理学与德育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