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docx

    • 资源ID:8585491       资源大小:30.7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docx

    1、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饶芃子 小说是一种表现力最强的文学样式。同诗歌和戏剧相比,小说兴起较晚,但却发展很快。在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哪个国家,小说都是拥有最多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中国古代“小说”概念十分含混。在语义上同我们现在所指的小说完全不同。“小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指的是与高言宏论相反的琐屑之谈,不具有文体的意义。东汉初年,桓谭在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首次在文体意义上运用“小说”这个词。稍后,汉书艺文志中也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头巷语、

    2、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所谓“街头巷语、道听途说”,也就是“丛残小语”,就是琐屑的形式短小的“短书”。这一观念,后来因袭下去,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人对“小说”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从汉到清2000年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中国的古小说,多为形式短小的琐语。清代纪昀编的四库全书,将小说分为三类:杂文、异闻、琐语。把各种各样的杂著称为小说,却不包括在清以前已出现的唐传奇和宋元以来的白话小说。这正说明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小说”的概念,同我们现在作为文学概念的小说是不相同的。我们现在所指的小说,应具有叙事性、形象性、虚拟性、散文性等基本要素。我们正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点,来追溯中国小说的渊源及其产生、形

    3、成过程,并以它同西方小说的渊源和产生、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很早就出现叙事文体,如神话、史诗、寓言、实录、故事、传奇等。但是,小说作为叙事文体最成熟的类型却是很晚才出现的。在中国,唐传奇是最早的小说。在西方,小说的形成是在文艺复兴前后,它的成熟和繁荣还要更晚一些。小说作为各种文学样式中最后崛起的一种文学样式,18世纪以来它的成就是令人吃惊的。许多读者还把它看做吸收丰富人生经验、寻求哲理和道德指导的一种途径。比较中西小说的渊源及其产生、形成过程中的异同,既有助于我们探索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产生、形成的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中西小说在美学上各自具有的特色,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中西小说的

    4、渊源 西方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古希腊的神话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各个部落流传了几百年,现在通常所见的神话是从奴隶制古典时期各种古籍中搜集、编写的。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方面的内容,神话故事主要是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系谱、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生活的故事;英雄传说是关于远古的历史、人和自然斗争的各种英雄故事。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出现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公元前6世纪正式写成文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重要作品。荷马的时代是欧洲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荷马史诗中有不少古希腊的神话。荷马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伊利亚特描写的特洛亚战

    5、争,就是一次部落之间的大战,在这次大战中,一些部落联合攻打特洛亚,毁灭了这座城市。伊利亚特就是一部古代战争的史诗,也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史诗歌颂了战争中的英雄。奥德赛是描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之后离家和还乡的故事,写他离家之后,历尽千辛万苦,不怕困难,在不可想象的困难中表现了英雄的本色,是一部描写航海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史诗,既有浪漫的幻想,又有写实的特色和抒情的氛围。荷马史诗是经过世世代代的人相传下来的,当中有“人类童年”时代才可能有的天真美丽的幻想,也有人类早期那种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叙述,古希腊时代史诗的种类很多,荷马这两部史诗包括了各类史诗的特点。荷马史诗是近代欧洲

    6、史诗的典范,后来欧洲的许多作家都从这两部史诗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中取得素材。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在后来的悲剧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西方小说的产生。中国古代没有像荷马史诗那样的作品,但有丰富、美丽的神话传说,它们同样是中国小说产生的源头。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是记载远古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人们借神话歌颂敢于与自然搏斗的英雄,传播与自然斗争的经验,寄托战胜自然的理想。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等神话都集中体现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这些神话是劳动的产物,神话中的英雄,是远古人民智慧、力量和愿望的化身。这些古代的神话,开始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群众长期的艺术加工,

    7、日益丰富和系统化。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没有专门的集子加以记载和保存。屈原的离骚、天问、招魂、九歌等诗歌里,有不少神话传说的材料。庄子、韩非子、淮南子、列子等哲学著作里,也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山海经、穆天子传记载的都是神话传说,可视为这方面的专书。山海经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记述的有名山大泽、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以及鬼神灵怪。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游猎中所见种种。明胡应麟说它“文极赡缛,时有可观”、“颇为小说滥觞”。【1】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是后世志怪小说的发端。中国唐传奇以前的小说,通常称为古小说,古小说还不是小说,而是小说的原始形态。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是古小说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没有明显的界

    8、限,而且互相渗透,有不少神话中的英雄,在民间不断流传加工,后来就变成传说中的人物。但同神话相比,传说中的人物,较接近现实的人,现实性比较强,情节相对也曲折些。神话传说本身是故事,有简单的情节,有人物形象,这些都直接间接地为后世小说的产生奠基。从中西小说的渊源看,都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传说,它们都是在古代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是西方在古希腊就出现了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神话传说对后来小说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借助于“史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虽多,但记载杂乱疏略,对后世小说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志怪一类。二、中西小说形成过程的异同小说同西方叙事文学在形式上的区别,在于小说是一种散文作品,而西方

    9、早期叙事文学作品是用诗体记述的。中古时期欧洲出现的少数用散文写作的叙事文学,是从史诗向后世小说过渡较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中,有一类是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主要是歌颂部落的英雄,多以神话或历史的人物事件为依据。在这一类史诗中,冰岛的埃达、萨迦占有重要的地位。埃达是诗体。萨迦是散文叙事文学,内容包括史传、英雄传说、旅行记、家族史话等。在这些作品中,保存了北欧神话传说和史传故事的丰富材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向来为欧洲文学史家所看重。作为西方较早用散文写作的少数叙事作品之一,萨迦在小说形成过程的作用,也同样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除此以外,十二三世纪,在西欧骑士文学的

    10、繁荣时期,也出现了散文体的骑士传奇。当时,骑士文学最兴盛的是法国,但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骑士叙事诗一般篇幅都比较长,内容多是写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情,也有写他们冒险和征讨的故事,情节离奇,故事大都虚构的,在虚幻故事中表现骑士精神。在这些骑士叙事诗中,写大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作品比较多。13世纪还出现了这一题材的散文体骑士传奇。当时流传的奥卡森和尼柯莱特,就是一部用散文和诗交错写成的作品。亚瑟传奇不仅在当时最为闻名,它们的结构形式、人物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等,对后来欧洲的长篇小说有一定的影响,而它们当中的散文体的作品,在语言形式上,同后来的小说应有更为直接的联系。13世纪以

    11、后,用散文写的更多,便逐渐发展成为故事小说。 西 方早期的叙事文学,最发达的是史诗,从史诗到小说,有一个从诗体向散文体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最发达 的是史传文学。史传文学本质上是历史,用散文写的,不是诗。从史传到小说,有一个艺术化的问题。史传文学记叙的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实,是历史的实录;小说叙述的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虚构的故事,虽然它们都是叙“事”的。中国的史传文学,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对后代的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对小说影响的角度看,左传以写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见长,且有许多戏剧性的故事和场面;战国策以记言为主,当中有许多奇行异智的记述;史记写的

    12、人物传记,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又有比较完整的故事结构,人物活动背景也很广阔清楚,达到了史传文学的高峰,在那些刻画人物的传记中,已包含着小说的某些因素。所有这些,对中国后来的小说都有极为重大的影响。小说之所以能够完成史诗无法完成的艺术使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就是因为它是以散文语言为工具,是散文体的叙事文学。用“诗”叙事,只能粗略的摹写,“空白”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日益繁杂多样,文学要表现复杂的人生,在作品里创造充分具象、情境逼真的人生世界,已非以“诗”叙事的形式所能完成。而以散文体为语言工具的小说,在这方面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自由自在地运用散文

    13、语言创造出富于价值和美感的艺术世界。所以,用散文体叙事是小说同史诗和讲唱文学的区别,也是小说的艺术规定性之一,从西方早期的史诗到散文体叙事作品的出现,也成为催发小说产生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小说同实录文学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描写的是“虚拟的人生”。所以,中国古代的史传文学,虽然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它们写的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不具有艺术的虚构性,还不是小说,只能说它们当中孕育有小说的因素,为后来小说的产生提供了某些借鉴,使中国小说在其酝酿、形成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己的特殊营养。三、中西小说的初级形态比较中国小说的最早形态,是魏晋南北朝的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形成,是直接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还

    14、没有最后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只能说是小说的雏形。为了把它区别于唐传奇以后的小说,人们通常称之为古小说。古小说大致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古小说进行分类的是明人胡应麟,他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把小说分为六种: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2】现在看来,丛谈、辨订、箴规三种,不具有文学的意义,是属笔记。前三种中的传奇,始出于唐,不在古小说范围,他举的例子,除个别篇目外,主要也是指唐人作品。在古小说范围内的只有志怪和杂录两种,而这两种正是唐前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中国古代就比较迷信巫术,秦汉以后,又盛行神仙之说,汉末开始传入佛教。从魏晋至隋,神怪的故事,广为流传,形成

    15、了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产生了许多志怪小说。这些小说,充分地表现了当时流行的神秘思想与宗教迷信。正如鲁迅所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也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涂,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3】这就说明,志怪小说的兴起与社会上宗教迷信的风气是密切相关的。志怪小说内容十分庞杂,大多属于神仙灵异、佛教因果报应、人鬼交往的故事。这些故事基本上可

    16、分为三类:一是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等);二是夸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如托名班固的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等);三是讲述鬼神怪异、人鬼交往的故事(如干宝的搜神记)。这些故事最有小说意味的是第三类。干宝的搜神记中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其中干将莫邪、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等,是人们所熟知的作品。搜神记里还有不少动人的爱情故事,如兰岩双鹤写一对在兰岩隐居了数百年的夫妇,化成了比翼而飞的双鹤,后来一鹤被人杀害,另一鹤就常年哀鸣,呼叫它的爱侣,声音极其哀切。又如吴王小女写吴王小女紫玉爱上了童子韩重,同他私订终身。后来韩重去齐鲁游学,临行请他父母代为求婚,吴王不允,紫玉仇怨郁结而死。韩重回来

    17、以后,到墓前哀哭,紫玉鬼魂出来同他相见,并邀他进冢团聚,经历了三天三夜人鬼之间短暂、悲楚的团聚,具有艺术的感动人的力量。此外,刘义庆的幽明录中的庞阿、卖粉女子都是描写爱情的执著的故事,也很动人。志怪小说在文学史上留下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们为唐代传奇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志人小说的兴起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东汉后期,上层社会形成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叫做“清议”,那些善于品评的人称为名士。魏晋以后,士大夫好尚“清谈”,讲究言行举止,品评人物的风气极盛,因此,就有人把一些知名人物“清谈”的内容、风度、影响等记录下来,编成志人小说。志人小说同志怪小说不同,是写人,不是写神怪,是面对现实,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的生

    18、活。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它把汉末至东晋间士阶层的遗闻轶事,分为36类进行记述。这类作品的特点是善于即事见人,通过生活中的某一场面、一次精彩的对话,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特征,语言精练、生动,对后来三国演义等历史题材小说,有直接的影响。艺术内容的虚构性是近代小说的规定性。作为小说的雏形阶段,志怪小说比志人小说有更多的小说因素。志人小说基本上记真人实事,志怪小说则是虚构的,在此类作品里,有丰富的想像和幻想,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相对完整的情节,这些因素在后来各个时期各种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地增长、扩大、完善。到了唐代,又吸收了史记等史传文学刻画人物的手法,随之演变出相当成

    19、熟的文言短篇小说传奇。唐以后,白话小说兴起,志怪题材仍占极大比重,宋话本有灵怪、烟粉、神仙、妖术诸类,明清章回小说有神魔小说一门。其他小说同样含有程度不同的志怪成分,在艺术想像和表现方法上接受志怪的启示和影响。在西方,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传奇故事,对小说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主要是开拓了艺术想像的世界。神话和传奇都具有活跃不受限制的思维,但神话“是一种无意识虚构,而不是有意识虚构;原始精神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创造物的意义”。【4】传奇是一种有意识的虚构,作者通过这种虚构在作品里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具有早期小说的本质特征。十一二世纪,西欧各国封建制度已完全确立,出现了骑士阶层,与此相适应,出现了

    20、骑士文学。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同后来小说有密切关系的是骑士传奇。骑士传奇不同于英雄史诗,没有历史事实根据,作品的内容是出自诗人的虚构,大多是从民间传说和古希腊、罗马的故事延伸出来的,主要是表现骑士的生活理想和爱情观点,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的精神。骑士传奇题材狭窄,在构思上多以一二人物为中心组织故事情节,重视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腻描写,人物的对话比较生动活泼,故事较长,在艺术上已具有近代长篇小说的框架。小说的发展,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分不开。在西方,最早的城市文学是韵文故事。西欧各国从11世纪开始,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形成了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级。城市文

    21、学是适应市民阶级文化娱乐的需求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反映的社会面广,故事性和讽刺性强。当时最流行的列那狐传奇,就是一部故事性和讽刺性都很强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主要情节是写列那狐和依桑格兰狼的斗争。作品借野兽写人,把动物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和行为,来影射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表现当时新兴市民阶级的某些意识和观点。在城市文学中,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玫瑰传奇的作者是雅典诗人威廉德洛利斯,写作的时间是13世纪30年代前后。玫瑰传奇原是一部纯爱情题材的作品,作者未写完就去世,而由若望德墨恩续作,那已经是40年后的事,所以上下两部思想内容极不相同,上部写的是骑士爱情,下部

    22、则是表现市民阶级的思想,触及了当时的许多社会问题,批判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谴责教皇和贵族,是中古时期有影响的作品,也是中古欧洲最早表现人文主义思想萌芽的作品之一。中世纪的城市文学表现市民在对世俗生活的兴趣,具有较多的现实主义的因素,它所创造的是与现实有重合之处的虚构世界,这些故事的主题和模式,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表现现实的基因。韦勒克认为,小说偏重于“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事”,而传奇偏重于“叙述不曾发生过的事”。“小说是现实主义的;传奇则是诗的或史诗,或应称之为神话。”【5】可以说,传奇是小说的“幼年”,它与小说不同之点,就是它的虚构是超现实的,当它发展到面向现实的时候,小说就产生了。拿中国小说的雏

    23、形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同西方小说的初级形态骑士传奇和韵文故事比较,它们在中西小说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相似的。如果说,志怪小说和骑士传奇对于后来小说的贡献在于它们的虚构性,那么,志人小说和城市文学则为后来的小说展示了人生的客观性,而虚构性同叙事的客观性的结合,正是小说同纪实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的区别。四、中西小说的诞生及其发展中西小说都是在古代故事的土壤上孕育形成的。故事是类别最广的文学形式,小说是讲故事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它叙述的是现实生活可能发生的故事。小说和故事明显的区别在于:小说不仅讲一个故事,它还通过故事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和分析感情,展示人物对他们所处的时

    24、代和社会环境的反应,并给这一切灌注以思想,使其具有一个结构和审美的意义,有一种整体的连贯性和效果。既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还能启发读者对人生现实、社会历史等各种问题的思考。从中国小说的发展史看,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应当在唐代,其标志是唐代传奇。唐传奇直接继承了六朝小说的传统,又接受史传文学的哺育,从而有了巨大的发展。根据现在保存的材料,单篇的约40多篇,专集也有40多部,总共不下四百篇,其中广为流传的也有数十篇之多,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传奇创作的盛况。关于唐代传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也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

    25、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6】这是符合实际的论断。我们拿唐传奇同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作一比较,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一般都很简短,记事写人,只是“粗陈梗概”,志怪小说所记的神鬼故事,也还不能说是有意虚构,而是作者相信神鬼的存在。唐传奇虽有明显的志怪小说影响的痕迹,篇幅也不很长,但记事写人都比较细致,情节的发展,从头到尾,整个故事有始有终,作者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也表现人物的感情,并且注入自己的思想,使读者读了,不但知道故事的内容,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中得到某种人物的启迪。所以,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看,唐传奇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诞生。唐传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

    26、初唐到盛唐时期,是唐传奇的兴起和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写的仍属于奇闻异事,艺术上未脱尽六朝志怪模样,结构也未有肌体,但篇幅已较完整,描写较细致,颇有故事性,已初具传奇规模。这时期留下的作品不多,只有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三篇,都不是好的作品。二是中唐时期,这是传奇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名家辈出,佳作甚多,现在流行的唐传奇的名篇,多出在这个时期,代表作有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等,这些作品艺术上相当成熟,不但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开始刻画人物性格,并且有了显著的成就。三是晚唐时期,是传奇进一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作品的数量大大增加,还出现一些专集,如牛

    27、增孺的玄怪录、薛用弱的集异记、裴铏的传奇、李复言的续弦怪录等,这表明传奇在当时已成为独立文体,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内容上除了写志怪爱情婚姻外,还出现了大量豪侠主题的传奇,如红线传等,但这类作品有较大的局限性。唐传奇的繁荣是从中唐开始的。中唐以后,城市经济在盛唐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长安、洛阳、扬州等地手工业、商业繁荣,城市居民大为增加,优伶娼妓也多了起来,文人士子与她们的关系相当密切,写反映他们生活的传闻轶事,以及某些民间的爱情故事,一时蔚然成风。这是爱情题材传奇产生的社会基础。这一时期,唐代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很多,宦官专政,党争迭起,失意之人对功名的追求产生了幻灭感,从而采取了逃避现

    28、实的态度,人生如梦,求仙访道,颓废感伤的情调浓厚起来,所以就产生了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一类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讽刺了一些知识分子热衷功名的思想,具有现实政治意义。唐传奇之后,白话小说兴起,取代了文言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流。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变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小说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学。中国小说之所以诞生于唐代,是因为唐代出现了工商业繁荣的城市,产生了市民阶层,与此相应,也出现了同他们的文化生活相适应的文学小说。但唐传奇是用文言文写的,是出于文人之手。到了宋代,市民阶层壮大了

    29、,为适应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说话”业十分发达,“说话”艺人同书会文人合作,共同创造了用白话文写的话本。宋代话本往往是相传颇久的集体创作。它们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某些要求,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两点:揭露冤狱,鞭挞官场的黑暗;表现妇女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和行动,著名的话本错斩崔宁和碾玉观音就是这两方面的代表作。宋代话本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开端。到了明、清两代,又演进成章回小说,并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著作,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其中又以红楼梦成就最高,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发展的最高峰。“五四”以后西方小说创作方法传入,同中国传统结合,形

    30、成了新小说。有学者在回顾中国小说发展历程之后说:“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到小说正式诞生的唐代,经历了千余年;从唐传奇到章回小说,经历了四五百年;从金瓶梅到红楼梦,经历了约二百年;从红楼梦到五四,经历了百余年,从这历程看,小说的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阶段之间的间隔,越到后世时间越短。”【7】这一论断是符合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实际的,但他没有揭示出这种现象的原因。现在看来,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与社会前进的步伐日快,外来文化影响增多,小说在面向社会现实以后自身影响的扩大等各方面的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同中国小说的诞生相比,西方小说的诞生差不多要晚四五百年。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小说的出现,都是与商

    31、业文化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分不开的。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它标志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主张一切以“人”为本,来反对神的权威。这是因为“中世纪把思想体系的一切其他形式都合并在神学以内”,【8】因此,“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9】资产阶级为了反对教会,就要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要求个性解放,提倡平等。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新文学也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的。这种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内容上注重反映现实,艺术上抛弃了中古的象

    32、征的梦幻文学,用写实的手法,发扬和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为近代欧洲文学中的各种文学体裁奠下了基础。欧洲早期具有近代特点的短篇小说,围绕一个或几个主人公的经历并以广阔现实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薄迦丘的十日谈,在欧洲的小说史上开了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十日谈写10个青年男女,为逃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间别墅里住了10天,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有不少是取材于中古的民间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了贵族的罪恶和教会的腐化,否定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和禁欲主义道德观,表现出文艺复兴初期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它发展了中古的短篇故事,不仅叙述事件,还塑造人物,对现实作生动的描摹和概括;重视结构技巧,使用框形结构,把100个故事镶嵌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散文写作,语言丰富,文笔精练、优美。十日谈问世以后,给欧洲后来的小说以很大的影响。此后,意大利短篇小说风行,许多短篇小说家


    注意事项

    本文(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