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

    • 资源ID:8802609       资源大小:111.97KB        全文页数:1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

    1、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大纲高速公路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勘察设计工作大纲第一章总则概述 1.1 地理位置1.2 本项目的作用、功能及地位 1.3 路线起终点、推荐方案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1.3.1路线终点 1.3.2主要控制点 1.4 项目勘察设计中标单位及设计范围初步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要求 1.5 初步设计目的 (1)初步设计阶段的目的是确定设计方案。必须根据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测设合同的要求,拟定修建原则,选定设计方案,计算工程数量及主要材料数量,提出施工方案的意见,编制设计概算,提供文字说明及图表资料。初步设计文件经审查批复后,则为订购主要材料、机具、设备,安排重大科研试验项目,联系征用土地、拆

    2、迁,进行施工准备,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等的依据。 (2)采用三阶段设计时,经审查批复的初步设计亦为编制技术设计文件的依据。 (3)初步设计在选定方案时,应对路线的走向、控制点和方案进行现场核查,征求沿线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意见,基本落实路线布置方案,一般应进行纸上定线,赴实地核对,落实并放出必要的控制线位桩。对复杂困难地段的路线、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大桥的位置等,一般应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同深度、同精度的测设工作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 1.6 设计内容和基本要求本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内容由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

    3、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其它工程、筑路材料、施工方案、设计概算篇及基础资料组成。基本要求如下: (1)选定路线设计方案,基本确定路线位置; (2)基本查明沿线地质、水文、气候、地震等情况; (3)基本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质量、储量、供应量及运输,并进行原材料、混合料的试验; (4)基本确定排水系统与防护工程的位置、路段长度、结构形式和尺寸; (5)基本确定路基标准横断面和特殊路基横断面的设计方案及沿线路基取土、弃土方案,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并进行调配; (6)基本确定路面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7)基本确定特大、大、中桥桥位,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8)基本确定小桥、涵洞等的位置

    4、、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9)基本确定隧道位置、设计方案、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0)基本确定路线交叉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1)基本确定通道和人行天桥的位置、形式、结构类型及主要尺寸; (12)基本确定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各项工程的位置、类型及主要尺、 (13)基本确定环境保护的内容、措施及方案; (14)基本确定渡口码头的位置、结构形式及主要尺寸; (15)基本确定占用土地、拆迁建筑物及电力、电迅等设施 (16)提出需要试验、研究的项目; (17)初步拟定施工方案; (18)计算各项工程数量; (19)计算人工及主要材料、机具、设备的数量; (20)编制设计概算; (21)

    5、经论证确定分期修建的工程实施方案(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 1.7 设计标准项目区地形地貌差异大,水文地质复杂,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公路建设面临着建设任务和自然条件的双重挑战。为此,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应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框架下,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将本项目建设成为“安全、环保、节约、耐久、适用”的高速公路。 1、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l2003),本项目全线采用完全控制出入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 80km/h,路基宽度 24.5m,桥涵一般均与路基同宽,沥青混

    6、凝土路面。路幅布设以整体式为主,分离式为辅的原则,宜分则分,宜合则合。连接线的公路标准,严格按照工可方案及批复标准进行设计。 2、初测应根据测设原则和工可研究的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纸上定线和现场踏勘,利用遥感判释、物探等综合勘察技术,研究大型不良地质对道路影响和处治方案,确定有可比价值的路线方案进行勘测,收集设计所需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初测主要任务是对工可提出的路线方案进行检查落实和提出可行的局部路线方案,同时进行导线、高程、地形、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路线交叉和其他资料的勘测与调查,并进行有关内业及地质勘探工作。 1.8 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主线采用的技术指标如下表。主要技术指标表设计速

    7、度(km/h) 服务水平停车视距 一般值 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 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路拱最小回旋曲线长度(m) 平曲线最小长度(m) 最大纵坡() 最小坡长(m) 视觉最小 凸形一般值 竖曲线极限值 半径(m)视觉最小 凹形一般值 极限值 竖曲线最小长度(m) 路基宽度整体式 分离式 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 隧道净空横断面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地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 大、中、小桥涵、路基 测设依据 1.9 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及办法在本项目测设中,应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和本项目工可研究报告及批复、地方政府意见等,对路线方案、构造物方案等进行全面分析、论证比选

    8、、逐步优化。测设过程中主要遵循的行业标准、规范有: (1)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2007 358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4)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 (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030-2004) (8)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10)公路排水设计

    9、规范(JTJ018-97) (11)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98) (1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14)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1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7)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1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19)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

    10、 (2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2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 (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4)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2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 (2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 (27)道路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规范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2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29)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T152005) (

    11、30)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3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32)省地震烈度区划图 (3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4)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001791) (3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6)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412003) (37)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04) (3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办法及图表示例(征求意见稿) (3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 (40)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核准意见 (41)

    12、总体组关于技术协调的有关要求 (42)勘察设计合同、设计任务书及有关会议纪要 1.10 地方规定及其他项目文件收集省、省交通厅、高速公路开发总公司关于高速公路建设的会议精神、纪要、通知、管理办法以及规定等,作为指导本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应参照执行。 1.11 本项目相关文件 1、省四条高速公路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文件及其补遗书,勘察设计合同; 2、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3、本项目勘察设计指南; 4、业主组织召开的重要会议纪要等。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 1.12 一般规定 1、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及组成内容执行交通部颁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图表格式参照

    13、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 2、设计文件中常用的符号按“文件编制办法”中表 6.0.7规定的汉语拼音符号,使用时应尽量统一。 3、初步设计文件封面、扉页及图表格式另行通知。 4、互通式范围内主线工程均纳入互通式工程规模内计列。 5、分离式立交中主线上跨桥梁工程数量计入主线桥梁工程,主线下穿分离式桥梁及引道计入交叉工程。 6、图幅规格原则上采用 A3号图规格,其外框尺寸 297cm420cm。本项目标准图框格式见附件所示。如果特殊图纸大于 A3幅面,可适当加大幅面,再按 7、初步设计比较线编号比较线编号以 A、B、C、D、E; 8、图号及页码编排9、图纸比例尺2007版公路工程基本建

    14、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执行,以图面清晰为原则。 1.13 文件分册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第一册:第一篇(总体设计及附件)第 1分册(推荐线)第 2分册(比较线)第二册:第二篇(路线)第 1分册(平面)第 2分册(纵断面)第三册:第三篇(路基、路面及排水)第 1分册(推荐线)第 2分册(比较线)第四册:第四篇(桥梁、涵洞)第 1分册(推荐线)第 2分册(比较线)第五册:第五篇(隧道)第 1分册(推荐线)第 2分册(比较线)第六册:第六篇(路线交叉)第 1分册(推荐线)第 2分册(比较线)第七册:第七篇(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第八册:第八篇(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第

    15、九册:第九篇(其他工程)、第十篇(筑路材料)、第十一篇(施工方案含施工便道)第十册:第十二篇(设计概算)第 1分册(设计概算汇总文件)第 2分册(推荐线)第 3分册(比较线)第 4分册(安全设施)第 5分册(监控、通信、收费设施)第 6分册(隧道机电设施含供电、通风、照明、救援)第 7分册(隧道消防)第 8分册(房屋建筑、供电、照明等)第十一册:(附件)地质勘察资料第 1分册(说明书)第 2分册(路基)第 3分册(大桥、隧道)第 4分册(中、小型构造物)第 5分册(筑路材料)第 6分册(房建设施)设计文件编册汇总表编册号主要内容分册数一总体设计二路线三路基、路面及排水四桥梁、涵洞五隧道六路线交

    16、叉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八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九其他工程、筑路材料、施工方案十设计概算十一附件:基础资料工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为方便查阅,应在每册文件扉页后、说明书前附上总目录和本册目录。 编册目录第一级采用一、二、三等汉字编号,第二级采用 1、2、3等阿拉伯数字编号,第三级采用英文字母 A、B、C等编号。进度计划 1.14 勘察设计计划工作量初测、初勘工作内容及计划工作量表序号工作内容 1 对工可方案优化 2 地形图测量 3 路线测量 4 路基、路面调查 5 筑路材料调查 6 桥梁及涵洞勘测 7 隧道勘测 8 路线交叉勘测 9 其他工程调查 10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调查 11 环保、绿化及景观工

    17、程调查 12 概算资料收集 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初步设计工作内容及计划工作量表工作内容计划工作量总体设计路线设计路基、路面设计桥梁、涵洞设计隧道设计路线交叉设计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环保、绿化及景观设计其他工程设计筑路材料设计施工方案设计设计概算工程地质勘察专项设计设计汇总 1.15 工作步骤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要求和本项目的具体特点,拟将初步设计划分为以下三工作阶段: 1) 准备和编制工作大纲阶段 熟悉、消化资料:主要包括工可阶段文件,业主和专家审查意见、工可批复意见,收集有关国内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消化调查分析沿线地质、气象及环境特点,收集详尽可靠的基础资料。 确定工作重

    18、点:深化研究本项目的关键问题(如高寒、高海拔、地形地貌单元、工程地质和地质灾害严重等),确定工作重点、难点。 完成专题和关键技术研究工作规划:根据工作需要,抓紧、抓好落实专题和关键技术工作,为设计提供依据。 设计文件总体规划:对初步设计文件作出总体规划。 概预算编制工作准备:根据本项目特点,研究分析有关概预算编制资料及文件规定,提出补充资料及补充定额清单。编制完成实施工作大纲:以上述各项准备工作为基础,编制完成实施工作大纲。 2)总体设计阶段 .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 .地质勘察 .明确工作界面,协调有关工作 .组织参加业主召开的专家咨询审查会及向业主中间汇报参加业主召开专家咨询审查会、及时向

    19、业主进行中间汇报,听取意见,完善设计。 .编制完成总体设计成果 总体设计成果的审查总体设计成果完成后,交业主进行审查,根据咨询审查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完善,并作为设计的依据。 3)内业设计阶段 编制通用图 结构设计与计算分析根据总体设计阶段的成果,进行沿线各种构筑物的结构设计。对关键性工程(如桥梁、隧道、高挡墙等)进行结构分析及计算。 景观设计与环保设计景观设计与环保设计应贯穿设计的始终。 施工方案研究研究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配合完成专题和科研课题的研究在业主领导下,指导、组织、配合各专题和科研课题研究承担单位及时完成研究,审查并接受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设计文件中。 编制中间成果报

    20、告,完成中间成果初稿编写设计说明,给制主要结构图、计算工程数量、编制工程概预算。 专家咨询审查会参加业主组织召开的专家审查会,听取意见。也可内部组织专家,听取意见和建议。 深化、完善设计根据中间成果咨询审查意见和相关专题及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对方案进行深化研究和比较,完善设计。 审查、验收各专题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整理设计成果、完善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编辑出版阶段根据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后,完成正式的设计文件并向业主提交。 与本项目起终点中间点高速公路的工作协调与配合; 设计项目组内部各专业间的密切配合;项目内部路线、路基、桥、隧、监控、通风、照明、供电、景观、沿线设施、线外工程等专业多,设计过程中将

    21、紧密配合,各专业做好互提资料工作,接做好口设计,提交完善的初步设计。1.16 进度计划安排 1.17 勘察设计进度保证措施为了达到工作目标,我们将从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动态控制等几个方面保障勘察设计工作的进度。 1)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细化到天。 2)配置充足的资源,确保本项目勘察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每周召开项目生产会,检查实际工作进展与制定的进度计划是否一致,如滞后则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 4)安排专门人员进行各专业之间的衔接,确保各专业之间沟通及时、有效。 5)加强与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单位的协调,使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单位掌握每一步的设计进程及设计方案,争取设计与监理咨询同步进行

    22、。主要工作机构及人员安排 1.18 勘察设计主要工作机构1.19 质量保证措施 1.20 人员安排第二章 总体及路线本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本项目除具有一般高速公路的共有特点及山区高速公路的难点外、更由于其所处环境为“高山、高原、高速”及特殊区域环境,就具有了其特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1)项目所处环境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环境” 2)特别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地表切割程度亦由西北向东南加剧。 3)特别复杂的气侯条件和气象灾害 4)活跃的地质构造和地震灾害 5)不良地质发育本合同段内不良地质主要表现为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

    23、定斜坡和危岩带,其次为不(或欠)稳定倒石堆等。 6)良好而又脆弱的生态系统多种野生动物繁衍栖息于此,有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林地上积满厚厚的苔藓,散落着鸟兽的羽毛,充满原始森林的风貌,使人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世外天地。但是由于区内林地多为远古形成至今的原始森林,土壤层较薄、植被一经破坏将很难恢复原貌。 7)狭窄的路线走廊、艰巨的建设条件(勘察设计及施工环境恶劣)、复杂的施工干扰。本项目路线走廊多为 V型河谷,两侧地形陡峭,谷底狭窄。路线大布分沿河谷布线,复杂的地形、恶劣多变的气候,较高的海拔将会给勘察设计造成极大不便,线路两侧森林茂密、交通通行因难、极不利于勘察与施工设备进场, 8)工程的可靠性、安全

    24、性、功能的完善性与造价矛盾突出本项目桥隧比高、地形复杂,又位于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地区,由于本项目的重要作用,必须提高公路的抗震性、可靠性确保本项目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的正常使用,本项目面临长大纵坡、冰雪路面等安全问题,要完全解决好这些问题,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安全性、功能的完善性势必会增加本项目的工程造价,协调好安全、可靠、环保、经济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本项目的重要因素。本项目勘察设计特点根据现场考查及对以往对项目区域特殊复杂的地形地貌的理解,我公司按照“安全、创新、精细、和谐、环保、便捷”的设计理念,充分研究项目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总结出本项目的勘察设计特点如下。 桥隧比例高、结构复杂。 本

    25、项目属于西部边原地区,人烟稀少、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缺乏大量基础资料。经查询,国家基础测绘资料库中无新近绘制的该区域地形图,大部分为 1980年前制 1961年所绘制军用地形图(比例尺为 1: 100000、1:200000)。不能满足勘察设计需要,需采用现代化测设手段完成大比例(1:1000、1:2000)地形图等基础资料的测绘工作,而重新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受当地复杂气候条件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因此收集该区域内的基础资料是按时完成该项目勘察设计任务的关键因素之一。经了解省交通运输厅已委托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完成了 1:10000万地形图的航空摄影测量工作,可根据其航摄资

    26、料绘制 1:2000地形图绘制。对于局部更大比例地形图(1:500、1:2000),由于测区山高林深,采用人工测量难度极大,可采用无人机航测,并结合其他测量手段绘制。同时可向铁路、气象、水利、电力收集相关资料。 本项目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地勘工作艰巨。进入冬季积雪较厚,地势陡峻、人迹罕至、无路可通,人员及设备运输因难、地质勘察工作量和难度巨大。地质钻探工作极度困难。本项目初部勘察周期为 8个月,测量勘察恰逢气候条件恶劣时段,气候异常,高原缺氧,人烟稀少,冰冻积雪,勘察人员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效率低、工期紧,势必投入更多的勘察设计人力、物力。 植被茂盛,高山峡谷测量难度大。沿线沟壑纵横,植被茂

    27、盛,通视效果较差,GPS信号弱,路线测量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测量进度。航空测量由于树木遮挡无法捕捉到地面线,使得精度降低,给内页设计提供数据不够准确,需实地核对的工作量加大。 .本项目勘察设计技术难度大、工作量大、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本项目几乎涵盖所有公路设计专业学科,设计任务艰巨,在路线选择、路基路面确定、地质灾害及自然灾害的防护处理、安全措施等面临前所未有的技术要求,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少有可借鉴先例。 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国家技术标和行业规范对本项目不能完全适应。如长大纵坡的安全性等方面要充分掌握客观条件,采用大量新技术、新成果进行深入研究,以更高的要求进行设计;在投资估算方面根据项目特

    28、点,灵活采用定额和指标。 本项目涉及关键技术、科研项目较多、研究课题复杂、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可利用本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沉淀,集中全公司精英力量,同时联合相关高校和公路科研单位进行专项攻关。 本项目需要设计的深度超过以往其它项目;细节决定方案成败,由于本项目方案及走廊的可选性不多、受地形、地质、环境保护等复杂因素制约,局部范围内往往方案较为单一,任何局部因素都有可能制约最终实施的进行,从而导致投入大量增加,因此勘察设计工作中必须勘察到位,进行深入研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特别是具体实施的困难。 勘察设计时间要求短、对设计组织、管理要求高。因此要求动员全公司主要骨干力量,做好各专业之间的

    29、协调、配合工作,提供相应物质保障,确保任务完成。 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工作量巨大。由于沿线控制性工程较多,如城镇规划、电站、环境敏感点、自然保护区等众多,首先要求勘察设计尽量绕避或减少影响,至少无法避免时,需要与地方政府大量的沟通协调,增加大量的比选方案和论证资料。本项目勘察设计关键技术问题根据本标段勘察设计中的内容和特点,以及招标文件补充勘察设计技术指导原则,在保证功能、运营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工程造价和环保的双控原则,充分进行技术标准或指标论证、方案综合比选,避免因勘察设计考虑不周、深度不足而引发较大、重大设计变更,实现环保可控、造价合理的目标。为了保证质量、工期,将面临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同

    30、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详见下表:工程勘察设计关键技术问题表序号工作内容关键问题备注 1 测量复杂地形的控制测量及地形测绘勘察2 地质勘察地质勘探质量的多种探测方法及超长(越岭)隧道综合地质勘察技术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勘察工期的保证对技术标准及技术指标的分析论证设计冰冻积雪、超长连续纵坡交通工程的针对性、有效性设计3 总体超长连续纵坡路段运营安全及综合对策措施、应急救援体系适宜的立交型式及“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案研究 公路防灾、抗灾技术研究兼顾气象、安全、地质和环保等因素的路线方案比选4 路线公路路线与地形、工程规模、环境敏感点的协调道路安全性评价5 路基高边坡的开挖与防护设计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和危岩带、不(或欠)稳定倒石堆等不良地质的处理路基冻胀的处理6 路面抗凝冻路面关键技术(路面防滑、耐久);高寒地区高速公路结构防冻技术 长大纵坡、严寒条件下沥青路面性能研究曲线桥梁的特殊性、大型桥梁对环境的影响7 桥梁高墩静、动力稳定性及变形、开裂问题研究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病害防治对策 高山峡谷、高地震


    注意事项

    本文(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