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docx

    • 资源ID:8825827       资源大小:34.1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docx

    1、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分析探讨提纲一、 房建工程1、 图表部分2、 文本部分二、 市政工程1、 图表部分2、 文本部分三、 动态设计与动态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分析探讨总体评价: 通过这几年的审查发现的问题,除少数是执行新规范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外,大多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这种现象一再发生,抛开市场无序竞争、勘察价格过低、以及时间紧、任务重等因素外,表明勘察工程师对标准、规范本身的某些要求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困惑或误解。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按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各项工程建设,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岩土工程

    2、勘察,勘察成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满足相应规范的基础上,不仅要真实客观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地下水、岩土性质和不良地质现象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提供合理可信的岩土工程参数和建议。我们首先来看岩规对勘察报告是如何规定的,再看实际的一些做法是否符合勘察规范的要求,有哪些背离了工程勘察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1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2 拟建工程概况;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 场地地形、地貌、地层

    3、、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5 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6 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7 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8 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9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以上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的内容,但是对于怎么写、写什么、规范的规定非常精炼。为什么规范不做具体规定呢?因为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尤其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岩土工程师确定具体的内容,因此规范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执行这些条文和施工图审查时,应很好的领会岩规作出这些规定的本意,不能机械地或主观地加以延

    4、伸和发挥。近年来通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发现岩土工程勘察存在一些对规范理解的偏差和不足,下边就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办法做一分析、探讨,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能对提高我省的岩土工程勘察起一点点作用。(按照勘察报告的一般构成和顺序来分析)一、房屋建筑工程 一)图 表1、平面图常见问题: 拟建物周边道路、既有建筑及界址不标注; 拟建物位置不确定;地下车库轮廓线不清楚、无法界定范围。 缺地形图或地面整平标高。缺高程引测点或引测点地物标志不明显等、缺指北针、县城不搜集地形图,随意假定标高等。缺拟建物的名称、层数等。缺湿陷等级、类型分区的内容。光板图现象依然存在(个别设计院)平面图勘

    5、探点仅有孔号、孔深,没有标高和水位、平面图上的孔深、标高、水位与剖面图不符勘探点编号混乱;剖面连线不清楚,连线方向搞错,剖面连线不突出重点; 拟建建筑物不用粗线;建设场地有不同的地貌单元,但在平面图中没有画出分界线来;(以上现象在新参加工作的勘察工程师报告中出现得多)问题分析: 对规范的强条不熟悉,也不重视; 工作不认真,敷衍了事;各单位一审、二审不仔细。2、剖面图常见问题: 剖面线方向不符合标准的要求;缺少编号 原位测试曲线缺失 取样类型标注与土工试验报告不符(原状、扰动)水位线缺埋深或标高,甚至有些单位地层线缺失。、缺勘探点间距。问题分析: 对标准规定的内容不掌握; 嫌麻烦、随意省略;、使

    6、用的制图软件不统一,做出来的图件内容不一样3、柱状图常见问题: 千篇一律,没有起到补充剖面图的作用 原位测试曲线缺失 取样类型标注与土工试验报告不符水位线缺埋深或标高,甚至有些单位地层线缺失。问题分析: 对标准规定的内容不掌握; 嫌麻烦、复制了之;4、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常见问题 样本数量少于6个也进行统计修正; 标准值不按岩规规定进行修正(正负号取错) 问题分析: 对规范的不熟悉,不理解;5、湿陷性计算表常见问题 缺孔(井)号、缺湿陷深度、厚度、修正系数、自重修正系数、分级湿陷量、累计湿陷量等中一项或多项。 修正系数取值有误(6.5-11.5之间仍然取1.5) 累计湿陷量写成总湿陷量等不规

    7、范用语湿陷等级或判定有误等。地基湿陷量的计算值小于或等于50mm的仍按(轻微)非自重湿陷场地对待等。湿陷计算条件没有交代。问题分析: 湿陷类型、等级表不熟悉 6、土工试验报告常见问题缺项:湿陷起始压力、抗剪强度指标、中压缩数据(高层) 缺钻孔(探井)编号、取样深度等 缺e-p曲线、缺颗分曲线。缺剪切试验曲线及表格问题分析: 对土工规程规定的内容掌握不全面; 没有按照里正软件规定的内容录入数据;7、易溶盐分析报告常见问题量纲没有按评价的要求采用,如土中SO4-2提供的是g/kg,未提供mg/kg等 问题分析: 各单位实验室对量纲问题不重视、习惯不同;二)文字部分1、勘察依据编写常见问题:版本已废

    8、止 (往往出现在新旧规范交接时段) 引用规范不全面 部分规范与本项目无关,罗列太多不具针对性当同一规范多处出现时版本号写错。问题分析: 规范更新不急时; 报告复制模板,又疏于检查;1、 工程概括描述常见问题缺少工程概括一览表,一些基础数据缺失。 建筑物使用群体不清楚无任务书、无勘察技术要求; 建筑物没有基础埋深、没有标高、没有基底压力等,勘察工作缺少依据,影响湿陷性计算及报告书有关章节的分析评价。缺少勘察阶段钻孔取样未交代取样的规格、类型、工作量统计与图表不对应。问题分析: 对标准规定不清楚; 搜资不齐全;与建设方、设计单位沟通不够;设计单位未定或项目未经规划审批的情况下委托勘察4、区域地质介

    9、绍常见的问题往往缺少针对性,介绍大量篇幅,却没有对本工程影响评述。 缺少项目位置图问题分析: 盲目复制报告,意图不明显。5、水文条件介绍常见问题往往缺少针对性,介绍大量篇幅,需要的数据没有,洪水对本工程有无影响?无结论。 一些处于河漫滩、级阶地上的工程缺少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有些场地内或周边临近的地表水系却没有介绍。问题分析: 盲目复制报告,意图不明显。 6、工程地质条件章节常见问题1)地形、地貌单元及地理位置介绍常见问题: 地理位置介绍过于简单。 和平面图反应内容不统一。 有些干脆缺失。地貌单元介绍不全面地形介绍缺场地标高范围、相对高差等基础数据,不能正确反常场地的高差变化。问题分析: 编制

    10、报告的工程师和下现场的不是同一人,又缺乏沟通。 平面图截图后范围小,不能反应一些路名或周边相邻关系。没有搜集地形图 2)地层结构描述常见问题: 地层时代、成因未描述或与地貌单元不一致。 地层岩性描述不规范。 密实度描述与试验数据不吻合或缺失等。岩土定名不够准确问题分析: 相互关系不清楚。 概念不清楚、规范掌握不准确3)工作量布设方面常见问题(1)勘探点间距(地基的复杂程度),这个方面我省勘察单位掌握的都比较好,基本上都符合规范规定。部分单位在桩基工程上有偏差,勘探点深度(由压缩层厚度确定(施工图)、粗略确定时由工程重要性等级控制(初设)岩规)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多。设计方案调整(如增设地下室或地

    11、基原因基础埋深加大,勘察不了解)。 勘察单位估算错误。 高层建筑勘察单位没有按规定计算。场地地震勘探孔深度不符合规范规定问题分析: 目前岩土工程体制所致,设计、勘察联系不密切。 建设方图省事,桥梁作用不够勘察工程师概念不清楚、规范理解不透彻4)原位测试及取样:取样数量、原位测试数量不够(甚至不够统计的需要)。 分布代表性差、不能反应全部(集中在一个部位)。 取样、测试孔(井)数量。黄土地区没有一定数量的探井取样。问题分析:勘察工程师概念不清楚、规范理解不透彻7、水文地质条件方面常见问题剖面图中只有一条水位线,并未标准稳定水位深度和水位标高。文字中只提供地下水稳定水位,而不提供稳定水位标高。设计

    12、人员使用不方便。缺变化幅度或提供数据错误、缺水位量测季节(枯水、平水、丰水)。缺丰水年、枯水年的调查。缺抗浮水位标高。缺含水层、补、排、径流的条件介绍。对于水位埋深浅需要降水的工程缺乏水文地质参数,或提供的参数不全面。问题分析:缺乏基本的水文地质知识。对水文地质作用与工程的联系不清楚。8、水土腐蚀性评价方面常见问题水、土取样数量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腐蚀环境类别划分错误。相关系数未乘,把水土对混凝土的综合判断,扩大为整个腐蚀性的判断。防腐措施未提供。地下水中取土进行易溶盐分析。问题分析:对规范规定的内容理解不够全面。9、冻胀性评价方面常见问题 标准冻深有误,偏远山区冻深仍然采用所在县城的。 冻胀评

    13、价往往只有表层的评价,缺少冻深范围其它层的评价或超出冻深范围的岩层也进行评价。 hw冻结期间地下水位距冻结面的最小距离取值有误。冻胀评价有误。问题分析:概念不清楚 规范把握不准确10、地基均匀性评价方面常见问题多层地基一般很少进行均匀性评价。计算坡度时采用埋深而没有采用标高计算结果错误,导致判定错误。 高层建筑给定的参数过于简单,没有对单孔原位测试很好的分层,而是简单的平均,导致结论错误。压缩性有差异未计算当量模量问题原因:规范没有很好的理解11、地震效应评价方面常见问题 抗震设防丙类建筑(10F且h24m)未实测波速;波速测试孔深度不符合规范深度; 初勘阶段未测波速。 高层建筑群,波速试验偏

    14、少,达不到每栋1个的要求。 不按实测剪切波速测定的覆盖层厚度(小于20米)计算等效剪切波速。不提供水平地震加速度最大系数液化评定错误、漏项(不是逐孔评价)、缺试验数据或土工数据判定饱和砂土和粉土地震液化时,地下水位深度未按最高水位采用,而是采用勘察时的实测水位。标贯试验数据不用实测值而是修正值。抗震地段划分有误液化判定没有进行初判。初判有液化的土没有逐孔进行判定。重点设防的建筑物需按提高一度的参数进行评价。问题分析: 对规范的规定不理解; 不注意学习,忽略了规范规定; 为省钱故意不作此试验项目。12、场地的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方面常见问题没有针对性,千篇一律。缺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 地基范围内存在

    15、防空洞或其他空洞没有查清问题原因:工作不到位。13、地基方案建议方面常见问题 地基方案罗列了数种,没有倾向性意见;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性等级-级)采用CFG桩方案; 大面积回填土问题。土中含盐量超过0.3%,地基方案用灰土挤密桩或灰土垫层。有扩大头超过8米的仍然采用人工挖孔桩。没有采取防渗措施情况下湿陷性黄土采用粗颗粒回填的方案同一结构单元,当地层结构明显差异或不均匀,也没有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14、其他方面 进行复合地基和桩基评价时,混淆了“特征值”和“极限值” 桩侧阻力特征值qsia与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混淆不清、桩端阻力特征值qpa与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混淆不清、单桩竖向

    16、承载力特征值Ra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混淆不清 。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值与提出的承载力特征值相互矛盾,物理力学指标值好的,承载力值反而低,差的反到承载力特征值高: 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承载力深寛修正时,宽度、深度修正系数未分别采用0和1.0 。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性土层的桩基参数不按饱和状态进行修正 。( 见GB50025-2004第5.7.5条 计入按饱和状态下的正侧阻力)未对接入建筑物的室外管道如上下水管道、热力管道埋深的湿陷性进行评价(湿陷性黄土场地对室外管道也必须按GB50025-2004规范进行评价及相应的处理 )未对原位测试按照厚度加权平均值进行统计等。当量模量计算

    17、时所用的变形模量取值换算问题等动力基础所需参数提供不全面的情况15 综合能力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去伪存真、补充印证、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16技术素质问题: 主要是勘察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问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二、市政工程 一)图 表1、平面图常见问题: 缺失城市道路

    18、规划示意图(标注新建道路或管网与原有的关系) 往往不清楚道路或管网走向和里程的。埋深、道路的类型(主路、干路、支路) 桥涵位置不清楚。缺干湿类型分区。缺湿陷等级、类型分区的内容。不良路段图上没有反映出来。(地质调查做得不够仔细)平面图勘探点仅有孔号、孔深,没有标高和水位平面图上的孔深、标高、水位与剖面图不符勘探点编号混乱;剖面连线不清楚,连线方向搞错,剖面连线不突出重点; 拟建建筑物不用粗线;建设场地有不同的地貌单元,但在平面图中没有画出分界线来;问题分析: 往往设计滞后与勘察,勘察时没有搜集到 勘察工程师在现场地调时没有仔细划分一些不良路段。2剖面图常见问题 深度规定:要有线路和里程等要素

    19、路基设计标高 管道工程设计的顶底标高。问题分析:实际上由于先勘察后设计很难搜集到以上资料。二)文字部分 1、市政工程概况需叙述以下内容:城市道路工程包括道路的起止位置(坐标、里程)、与其他路网的连接关系,道路长度、宽度、道路类型、等级、路面设计标高、沿线桥涵穿(跨越)形式和主要支挡构筑物形式。常见问题:由于变更,勘察路线走向、长度与设计不一致,道路等级划分有误,勘察等级有误 、路面设计标高未提供导致干湿类型计算错误。桥涵工程包括拟定的桥梁长度、宽度、等级、跨径、荷载情况、结构形式以及墩台拟采取的基础形式、埋深等。常见问题:勘察时往往没有确定下来桥涵位置、规模等级。勘察和设计两张皮,没有紧密结合

    20、。导致工作量布设不到位。管道工程常遇问题:规范规定:管道工程包括管线的起止位置(坐标、里程)、与其他路网的连接关系,管网长度、宽度、管道类型、管材、管径以及穿越公路、铁路、河谷的位置、埋设深度及方式。通常问题:河谷水文条件没有调查清楚、冲刷深度无法提供,冲沟两侧稳定性未评价,穿越公路、铁路地层没有查清,造成施工无法顺利进行等2、市政道路的干湿类型计算 总的原则填方路段不做干湿类型计算和评价、原路面及挖方路段根据设计地面线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计算。3、污水处理处理厂勘察需要注意的问题 抗震设防分类:池类构筑物的防渗措施 、需提供地层的渗透系数地下水位埋深浅的地段的抗浮设计、提供合理的抗浮水位标

    21、高。粗细格栅、提升泵房往往基础埋深大(8-10米)勘探点深度要满足规范要求。还要提供基坑支护的方案及岩土参数。4、冻胀性评价: 5、桥梁抗震设计参数及重要性修正系数问题: 6、承载力提供基本容许值fao与承载力特征值完全不同 7、湿陷性黄土路段地基处理: 8、垃圾填埋场工程:9、垃圾填埋场勘察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三 动态设计与动态勘察 尤其是市政工程随着设计阶段的深入,图纸在不断修改调整、需要勘察配合一些工作,如填充剖面图、提供桥涵位置柱状图、重新计算干湿类型等工作,同时勘察报告也不断的需丰富完善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勘察和设计是不分家的,要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现在的初步设计、施工图审查给审查的岩土工程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了解设计的真正意图和要求,我们勘察岩土工程师们也得不断努力关注工程的进展情况、不断补充和完善自身的工作,才能提交出完美的勘察报告。即所谓的动态勘察、动态设计(目前对于水利水电上大型项目做得较好,民建类的项目规模小目前普遍做的不够好,作为方向以后改进)。 最后再强调一下供审查的勘察报告试验资料必须提供加盖公章、计量认证章的报告(审查中发现一些单位提供的复印件实验报告有作假行为),平面图和剖面图各报告责任栏签字要完善并加盖单位资质章;报告书封页也要完善签字制度、并加盖注册岩土师章。加强本单位的审核签字制度。这些都得引起各单位高度重视。


    注意事项

    本文(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