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约分》教学反思.docx

    • 资源ID:8975024       资源大小:26.5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约分》教学反思.docx

    1、约分教学反思约分教学反思约分教学反思1我刚开始的思考是,为什么要学约分,约分的价值是什么?看看课本,发现练习十六的第一题给了我思路,于是采纳了优教上的一个导入:你能在1分钟之内涂出这个正方形的吗?加入时间限制,做一个挑战,激发学生的兴趣。果然,学生的参与度有了提高。接下来的教学也更顺畅了。在约分这一节,学生大部分都能掌握的很好,但在作业的完成上出现了问题。先约分再比较各组分数的大小,学生约分后比较的不是原数的大小而是约分后数的大小,关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是不是因为老师没有讲到,提到,所以学生出错率才比较高。相信如果课堂上讲过这个问题,有很多学生能够避免,但是老师能做到所有题型都讲到吗?所有

    2、的易错点提前跟学生讲一遍吗?再者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应该给学生犯错的机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独立判断的机会,不要事事想到学生前面,提前把易错点、难点等都告诉学生,这样的知识都是浮于表面的,要给学生充分的犯错机会,但一定要做好订正工作。约分教学反思2“在这些大小相等的分数中,你觉得哪个分数最特殊?为什么?”学生都直觉得找出其中最简的那个分数最特殊,因为它们的分子分母已经不能再缩小了!“象3/4、1/2这样的分数还有吗?”引导学生不断的说,老师不断的写,从直接说一个分数,到说分子分母是连续自然数就可以、分子是1分母是非0非1的自然数,孩子们的回答显然越来越归纳,越来越接近实质说着说着

    3、,终于孩子们自己兴奋的发现:只要分子分母是互质数,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无疑,让学生在看似不经意的写数中悟出概念,那种成功的快乐感,那种对最简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接受式教学所无法企及的。约分教学反思3课开始我要求学生找出四个与老师说的分数相等的分数,使得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学、好学,较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通过要求学生找出四个与老师说的分数相等、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合理地迁移知识,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

    4、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都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相信学生的潜能,通过找四个分数找出相等的关系这一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相等;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分数相等的原因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同原分数相等,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约分的方法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练习中体现了清晰的层次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约分的认识得以不断加深。约分教学反思4学生要理解掌握概念,必须要参与、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向其他老师请教后,我再次思考了约分这节课的教法,特别是最简分数

    5、概念的揭示。约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为了使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概念有充分的感知基础,可以写几组分数大小相等的分数:如9/12、3/4;3/6、10/20;让学生再说出几个与它们大小相等的分数,通过学生写分数、说理由自然地复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些大小相等的分数中,你觉得哪个分数最特殊?为什么?”学生找出其中最简的那个分数最特殊,并说说特殊的原因:因为它们的分子分母已经不能再缩小了!“象3/4、1/2这样的分数还有吗?”引导学生不断的说,老师不断的写,从直接说一个分数,到说分子分母是连续自然数就可以、分子是1分母是非0非1的自然数,越来越归纳,越来越接近实质说着说着,终于学生自己就会发现:

    6、只要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这个分数就是最简分数!无疑,让学生在看似不经意的写数中悟出概念,那种成功的快乐感,那种对最简分数概念的深刻理解,是接受式教学所无法企及的。看来许多理念对于我还是书本上的,我应该有意识的改一改自己身上一些与理念不适应的教学行为哪怕这些行为以前是“负责任”的标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突破以往数学学习单一,被动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约分教学反思51、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师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相信学生的潜能,

    7、通过小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讨论中解决,课堂处处闪动着学生智慧的光芒。2、教师关键处的点拨和发人深省的提问充分体现了教学主导的作用,既引导学生的发现,又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既能放开手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在发散思维之后,求同存异,提升学生的认识,使课堂充满生机,启发引导无痕迹。3、练习的设计体现了清晰的层次性,尤其是最后游戏的创设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天真活泼的特点,同时又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约分的认识有

    8、了更新鲜的认识。约分教学反思6通过课堂教学,我们班学生对概念都能够理解,知道约分的含义,以及如何约分。虽然课堂上我一再强调,但是学生在进行实地操作时,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不能约成最简分数,比如(1) 18/54 ,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9以后,变成2/6 ,就停止约分了,没有逐次约分成最简分数(2)想一次约分,却找不到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比如 26/39,学生找不出最大公因数是13。这说明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常用的 “缩倍法”求最大公因数的应用存在遗忘,或者说不会有效地运用“缩倍法”,因此,求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数还是要加强训练。书写不规范。约分的过程应该把约分后得到的数字写在分子与分母的上、下。但

    9、有个别学生写在了分子与分母的右边。对于这种情况,在口头纠正的同时,要让学生重写,加深印象。针对作业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又把典型错题集中讲解了一下,同时复习约分的方法,自编10道约分的题目,让学生当场完成,相对来说效果比前面好多了。我还发现数感强的同学已经可以心算得出最简分数了,可是一般的同学却还要用基本方法、花相对较长的时间找出最简分数。最糟糕的是还有几个别同学还不能把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课后,我仔细分析一下原因,学生的数感很重要,约分是要凭学生的数感的。数感与学生的兴趣、已有认知等基础上紧密联系,数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在今后教学中,我要有意识设计相关练习作积累,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

    10、数感。约分教学反思7教学前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分数的基本性质,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师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相信学生的潜能,通过第一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同;借助第二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创设第三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实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究、讨论中解决,课堂处处闪动着学生智慧的光芒。教学中教师关键处的点拨和发人深省的提问充分体现了教学主导的作用,既引导学生的发现,又

    11、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既能放开手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在发散思维之后,求同存异,提升学生的认识,使课堂充满生机,启发引导无痕迹。练习的设计体现了清晰的层次性,尤其是最后游戏的创设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天真活泼的特点,同时又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约分的认识有了更新鲜,不呆板的认识。觉得我的失误是在开始预设时,在教学时过早地引入一次约分的方法,这个方法没有让学生自己通过大量的分步约分的练习来体会来比较。由于有的学生对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次很难找准,给一次约分造成困难。我觉得以后再上此课时,要注意。约分教学反思8经过反思,约分这节课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1.约分的概念是把一个分数化成和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

    12、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从约分的概念看,约分的结果不一定是最简分数,只是比分子和分母比原来分数的小就行了,这样学生在做题时容易产生误解,只要数约小了,约分就结束了,因此结果也不是最简的。在此,我跟学生强调虽然约分的概念是没要求要约到最简,但是我们所有约分的题我们都要求要约到最简,这样统一要求,学生就清楚了。2.学生知道老师要求约分的结果要最简,但是结果不是最简时有的学生判断不出来,因此也出错,如2/18,22/14等。还有的分数学生判断不出是否是最简分数,特别是分子或分母是一个较大的质数时,学生误以为是最简分数,如17/34,19/57等。我跟学生强调碰到分子或分母是质数时,就验证分母或分

    13、子是不是这个质数的倍数,如果是那么这个分数就不是最简,如果不是倍数关系,那这个分数就是最简的。同时还补充讲解了一些约分的技巧,如:整十整百数先消零在化简;分子分母都是偶数时先用2去除;倍数关系时用分子去除等等。约分教学反思9一、预学题设计突出学法指导、自主性、合作性。本节课的预学题为:1、读一读:自读课本84-85页的内容,把你认为重点的句子画出来。2、想一想: 3/4和75/100是一回事吗?为什么?3、说一说: 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特点?4、做一做:试着完成例4,用自己认为最简单的方法将 进行约分。5、议一议:组内互相说说什么是约分,怎样约分最简便?【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打破了概念教学教师一

    14、味讲解的模式,层层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领略数学的魅力,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二、课堂提问到位简练。老师说的不多,但每一个问题都突出重点。在指导约分时,先是问了为什它们能用等号连接?帮学生回顾约分的做法依据,又问拿谁去约分?突出做法是要寻找分子分母公因数,然后问还能继续约吗?怎么判断是最简分数,引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和判断标准,使学生明确一定要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才可以约成最简分数。存在问题:1、个别学生不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2、部分学生在约分不能一次性约成最简分数。改进方法:1、对互质数的知识进行讲解,并练习判断互质数。以加深学生对最简

    15、分数含义的理解。2、对于求最大公因数的题目多练习,为学生进行约分做好铺垫,使学生能一次直接将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约分教学反思101、本课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较好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2、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数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本课无需在此处多费时间,合理的知识迁移,就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使知识深入浅出,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3、为学生提供充分探究和发现的时间与空间。 从约分含义的理解到约分方法的学习,教师始终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相信学生 的潜能,通过第一组活动,引发学生思考,

    16、发现几个分子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同;借助第二组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理解约分的含义;创设第三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实 践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不同的约分方法,最终达成共同的认识。可以说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在学生的发现、探 究、讨论中解决,课堂处处闪动着学生智慧的光芒。4、关键处的点拨和发人深省的提问充分体现了教学主导的作用,既引导学生的发现,又不限制学生的思路;既能放开手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能在发散思维之后,求同存异,提升学生的认识,使课堂充满生机,启发引导无痕迹。5、练习的设计体现了清晰的层次性,尤其是最后游戏的创设符合儿童好玩、好动、天真活泼的特点,同

    17、时又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约分的认识有了更新鲜,更活泼的认识。6、总感觉自己对四生 课堂的理解还不到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更加注意,很好地理解和践行多彩课堂文化 的精髓!约分教学反思11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我校地处城郊,所带班级学生共25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约分的含义,并掌握多种约分的方法。三教学内容分析: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课时设计了这样3个层面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掌

    18、握约分的方法。首先是活动一,找相等分数的活动。学生通过游戏找出相等的分数,使本课得以从愉快中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动二,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分数相等的原因,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概念,把握“最简分数”的含义。而最后的活动可以说是开放性的多项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更好地掌握约分的不同方法。四教学目标: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五教学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六教学课时:七教学过程(一) 创境

    19、激趣(媒体演示并配音:话说猪八戒跟着猴哥,通过分西瓜了解了分数的神奇。今天八戒途径蛋糕店,了不得,这里的蛋糕真是香飘千里。毫不犹豫,八戒买下一个大蛋糕。不行,美味不可独享,怎么也得给师傅留一块。想呀,想呀,八戒想出了这样的四种分法出示教材第47页的图案,他想把阴影部分的留给师傅。)师:请同学们帮帮八戒,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评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二) 实践探究1、引导发现师:(出示电脑课件例图)谁来说说看,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学生立刻发现:四种分法给师傅的都一样多。师:为什么给师傅都是一样多?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20、?生1:我们可以用4个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1/3、2/6 、4/12 、8/24 。我们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知道这四个分数是相等的,所以4种分法给师傅的都一样多。师:这4个分数之间到底都有怎样的关系?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小组内交流,每人选其中两个分数说一说。)(评析: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2、明确概念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清楚,八戒知道自己为什么又错了,夸咱们同学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生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了一个相同的数,所以这些分数的大小都不变。生2:我给他补充,是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21、师:说得非常准确(师用彩粉笔板书),这里的除数都是什么数?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师: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师:还有什么发现?生3:约分后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越来越小,但分数值都相等。师:很好,这是约分的特点,谁来再说一遍?生4:最后一个式子的得数 是 1/3不能“再往下除了”。师:真好,你观察得非常认真,准确地说1/3不能再约分了。谁知道, 为什么不能“再约分了”?生:因为1和3没有公因数。师:回答得真棒。像1/3这样的分数,当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最简分数。同学们,知道吗?我们要求把一个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进行约分,

    22、就是要求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也就是说,约分的最后结果应该是什么分数?(评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理解约分的含义。)生:是最简分数。师: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最简分数?(评析:数学概念一定要联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加清楚,不能简单的机械记忆。)3、实践探究师:再看八戒为我们带来的这4个分数,哪个是最简分数?生:这4个数中, 1/3分数。师:说说其它的3个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师:现在,请你从3个分数中任选一个进行约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约分的方法。师:请这两个同学来介绍一下约人的过程。生1:我发现8和24有公因数2,8除以2等于4,24除以

    23、2等于12,4和12有公因数2,4除以2等于2,12除以2等于6,6和2有公因数2,6除以2等于3,2除以2等于1,所以8/24约分后等于 1/3生2:我直接看,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8,直接约分8/24=1/3 。(评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不是简单的模仿,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同时为学生提供小组学习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更有助于内向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师:比较两个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生1:这两个同学都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去除,结果都是1/3 。不同的地方,第一种方法,除了好几次,第二种方法只除了1次就行,所以我喜欢第二种方法。师: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可以只除1

    24、次?生:因为他求出了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只除了1次就行。师:都这样想吗?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计算准确,不容易错。师: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在约分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评析:不同方法的比较使学生对于约分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但是对于学生的选择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我们认为好的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一定也是最好的。)生1:用公因数去除。师:谁的公因数?能完整地说一遍吗?生2:约分的结果应该是一个最简分数。接着学生汇报2/6和 4/12约分方法。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约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评析:教师的提问有思考的价值,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当学生的发言无序而散乱时

    25、,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认识。)(三)、巩固练习师:八戒感谢大家帮助他解决了今天遇到的难题,想请大家一起去赏灯。让我们和八戒一同前往吧!1、第48页第2题。(1) 学生独立连线。(2)集体交流,为什么这样连?(媒体演示)2、第48页第1题。(1)学生试做。(2)集体交流。师:约分时怎样才能又对又快,你的心得是什么?生1:看分子和分母的个位,如果是2和5的倍数就可以直接除以2和5。师: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准确判断出是几的倍数,快速进行约分,对吗?生2:像分子和分母之间是倍数关系的,可以直接得到几分之一。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我们在约分的时候,注意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进行。(评析:练习的设

    26、计应该是这样,每一道题都使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及时收集这些方法,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3、教材第48页第3题,比较大小。(1) 学生试做(2)小组内交流比较好的方法。(3)反馈信息4、小小投递员师: 噫!八戒哪里去了?(出示电脑课件)原来在这里。八戒又遇到了什么难题?(课件演示)要求每个同学一封信,信封上的分数的分数值与哪个小房子上的数相同,就把信送到那所小房子的下面。生完成送信活动,集体评议。(评析:游戏是学生最愿意参与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八课堂练习:九作业安排:1、约分在单位换算中的应用。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6分米( )米 4

    27、0厘米( )米15秒( )分 25分( )时2、约分在小数化分数中的应用。把下面个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0.6 0.45 0.37 0.75 1.5 3.25约分教学反思12这节课我结全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首先以复习出示阴影图片让学生看图填分数,结合图观察分数,让学生发现几个不同的分数大小是相等的,再让学生来说说。学生基本上都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释。接着,再让学生观察,他们有的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数字都变小了,是因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了相同的数,即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从而引出约分的概念。之后是学习约分的分次约分(用较小公因数去约和用较大的公因数去约)和一次约

    28、分(用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学生们基本上都对一次约分的方法感兴趣,但一次约分的要求更高,就是要一眼找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因此学生在练习中做得较慢且有部分学生不能约成最简分数。反思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例题时就要告诉学生约分就是要约成最简分数,再告别详细地告诉学生最简分数的含义: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做课本练习第1题前就要提醒中下生可以用多次约分,从较小的公因数去约。从学生约分时的速度和准确度,我知道学生的口算能力较差,以后要多进行口算训练,这样就能较好地降低学生在约分中的失误。约分这节课的知识比较枯燥,我从设计练习多样化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判断题、圈出最简分

    29、数再约分、连线、游戏。但由于时间不够,在练习“猜灯谜,连迹底”和“游戏”这两题就显得太仓促了。没达到我预想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我的教学情感没发挥出来。反思这问题,我觉得:1、游戏难度高,游戏中的分数要让学生看到,让学生有目的上来参加这个游戏,而其他同学看着课件中的分数在堂上练习本上进行约分。2、因为太多老师来听课,学生胆小不敢举手。有些确实是不会,有些会了也怕说错。针对这两个原因,在上课中我应该多表扬学生,让学生更有自信。约分教学反思13一堂课就如同一个生命体,如何使这个生命体活力四射,使师生双方都能全身心投入,设计好“课眼”非常重要。约分这堂课,内容比较浅显和枯燥,如果遵照教材的脉络平铺

    30、直叙,照本宣科,学生也能掌握约分的方法和最简分数的含义,但这样一来,难免把课上的沉闷。我非常重视新授课上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因为只有把新授课上有意思,让学生乐于听,乐于想,才能上出效果,为后面的练习课铺好奠基石,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于是我课前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把这节课上得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反复思量,觉得有了点灵感:不如把最简分数作为这堂课的“课眼”?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调整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把最简分数提前教学,用最简分数带出约分。我先出示几组数:3和7,5和18,8和9,4和9,让学生回答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很多孩子通过前面的学习都能马上口答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我问他们不用计算只观察就能回答的原因,学生自然就回答因为每组数都是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我接着问:你能用每组的两个数分别作分子和分母,然后得到一个分数吗?学生自由发言我板书,然后我问: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你能给这样的分数取个名字吗?学生踊跃的给出了很多答案。从“互质分数”“分子和分母很小的分数”“简单的分数”一直到最后“最简分数”就诞生了。学生觉得很新奇有成就感,而且通过发现、命名这一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最简分数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接着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最简分数,他们自然地认识到最简分数既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假分数,这样更进一步地丰富了学生对最简分数外延的认识。然后我再通过图片给出了一个故事情境:


    注意事项

    本文(《约分》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