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罗国杰伦理学笔记.docx

    • 资源ID:9042963       资源大小:50.31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罗国杰伦理学笔记.docx

    1、罗国杰伦理学笔记罗国杰伦理学笔记版本:人民出版社第一章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略读)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重点:第三节道德的本质)出题题型:简答论述1.试说明道德的本质?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伦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研究道德现象而把握道德的内部结构即本质。(一)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这是道德的一般本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揭示出道德的一般本质,认为道德的本质蕴藏于社会生活之中,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受着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

    2、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在同一经济结构中的不同地位和不同利益,也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阶级属性、社会地位和彼此间的矛盾斗争。(4)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总之,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反映着社会和人类发展的要求,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都是受经济关系制约的,具有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大的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又受制于现实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从而表现出与其他社会现象不同的一般本质。(

    3、二)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这是道德的特殊本质。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它的特殊的规范性:(1)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2)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3)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良心是人们思想、言行的标准、尺度和检查官,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目的,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三)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可另出论述题)这是道德的更深层次上的本质,即道德作为人类实践精神活动的必然性和

    4、规律性。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道德作为精神,是一种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是实践的。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1)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2)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且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最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精神能够进入实践的主要依据。正是目的决定了道德行为的方向、价值,表现了精神的实践功能;(3)道德作为实践精神又具有理想性。道德理想是一种善,是集所有特殊物于一身的普遍物,是个别与普遍的统一。黑格尔的道德概念

    5、就是道德理想,实践精神把这种理想变为现实,就是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实践精神的理想性又在于其行为的义务性。义务是被意识到的道德必然性,既是外在的职责、使命,又是内在的要求,出于义务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也是将现实升华为理想的实践精神的行为。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仅强调实践精神的能动性,而且强调其把握世界方式的特殊性。试论述道德把握世界方式的特殊性。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性是随着人类实践精神的分化而形成和逐渐发展起来的。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这里的改造是以精神的手段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使社会关系符合某一价值要求

    6、的精神活动。这里的世界是指人类社会、人类活动和人类品质。(2)道德的目的不是再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评价是道德把握世界的基本手段。道德评价将外在的准则直接灌输到人们内心,形成个人自己的做人标准和价值目标。而这种标准和目标反过来又作为内心的评价主体,审查过滤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意图,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并指向社会的价值目标。(3)道德把握世界不是让人盲目听从外界权威、屈从于现实中的邪恶势力,而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动员全部身心力量克服恶行、培养德行,既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又实现社会的道德理想。总之,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应当理想等的价

    7、值体系,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诸活动的动力。第三章道德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作为一般了解)名词解释:1.道德关系:就是人们基于某种既定的社会道德意识,并遵循某种既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以某种特有的活动方式发生的社会关系。按关系中主体和客体的不同,可以把社会范围的道德关系概括为三类: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整体与社会整体之间的道德关系。2.道德现象:就是人们在人与人之间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可以感知到的道德表象形态。根据其表象形态或存在状态加以归纳,则可以从总体上把社会的道德现象,划分为社会道德意识现象、社会道德规范现象和社会道德活动现象。这三类社

    8、会道德现象,是彼此密切关联的。问答:1.试说明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一)道德的认识功能,即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经济关系的社会功能。它的总体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从认识(反映)的角度和范围上看。道德是着重从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现实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 2从表达认识(反映)成果的方式上看。道德主要以具有善恶意义的行为、准则、风俗、情绪、信念、理想等形式,表达其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成果,并因此往往使这仪成果多半具有评价性、征兆性和轮廓性。 3从认

    9、识(反映)的基础上看。社会生活实践仍是道德实现其认识的基础和确认其认识成果的标准,但又在道德的认识中具有某些特别的意义。 4从认识(反映)主体上看。整个社会,每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嗾使道德认识社会现实的主体。(二)道德调节功能。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它具有以下几个总体性特点: 1从调节的角度和范围上看。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现实生活中个人对待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个人利益的态度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 2从调节的尺度上看。道德也有其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因素的特点相对于同一社会性质的法律调节尺度来说

    10、,道德调节尺度不仅具有广泛性,而且具有多层次性。 3从调节的偏颇上看。道德在从权利和义务两方面调节社会成员的行为时,依其自身的固有规定和特有机理,而侧重于引导当事人履行其按“社会身份”所应有的义务或引导当事人承认、尊重和维护其行为客体应有的权利。 4从调节方式上看。道德调节人们的关系和活动,并不诉诸国家机器和惩罚手段,而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尤其注重于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 5从调节的效力上看。道德调节的效力是相当有限的,然而道义的力量是深厚的、持久的。第四章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性(略读)第五章道德原则(重点读第三节)简答:1.个人是什么?

    11、在伦理学领域所讲的个人,主要指的是这种个性化了的、作为道德主体一分子的个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其个性化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并不是由个人来确定的,而是由社会来确定的,是由具体的道德实践场所来确定的。也就是说,个人及其道德个性只有在具体的社会道德环境中才能够成立并积极地显示出来。2.什么是集体? 作为哲学范畴的集体,首先是相对于作为哲学范畴的个人而言的。集体范畴的抽象相当于整体范畴或社会范畴的抽象。集体范畴又必须具体化为代表整体或社会的某一集团、阶级或国家。3.集体中的个人与个人组成的集体1.个人总是集体中的个人,集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强调个人的集体性质,除了强

    12、调个人的社会历史本质之外,在伦理学领域,关键是要强调个人客观上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强调个人的这种集体使命感。强调集体的个人性质,也不知识简单地强调集体的个人构成因素,在伦理学领域,更重要的是强调个人的道德活力、道德主动性和道德首创精神,是强调个人的道德个性。总结:因而,集体与个人的对立、制约和超然关系,应该既是相对的,又是双方的。集体与个人是一种关系范畴,集体只有在同个人发生关系时才能得到定义,个人也只有在同集体进行联系时才能得到定义。4. 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1.就社会主义道德的最一般原理而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与道德的基本问题相一致,集体主义原则必然是社会主义道德中基本问题的具体体现

    13、。2.就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而言,集体主义原则在本质上既属于这一体系中的规范之一,又高于别的具体规范,成为规定和界说别的规范的最高道德规范。3.就社会主义道德的评价体系而言,无论是人们行为的善恶,还是人们道德品质的好坏、道德境界的高低,也必须依据集体主义,把集体主义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评价尺度。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善恶的尺度,利益的尺度,生产力标准的尺度,常常都具体化为集体主义的尺度。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调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从总体目标上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是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使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能够实现辨证

    14、的、有机的统一。5.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从总体上说包含三层意思: 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集体主义原则即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性,又强调这种统一的辨证性。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上,二者的作用是双向的。 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但这种辨证统一要能够成立,必须有一个使统一体赖以立足的基础,其基础也就是集体利益。也即强调集体利益的至上性。第三节 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利他主义1.谈谈你对功利主义的理解功利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伦理学说及其道德原则,最主要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

    15、国哲学家边沁和密尔。边沁指出,所谓功利原则,就是“赞成或不赞成任何一种行为,其根据都在于这一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人的这种幸福。功利原则的要旨是,所有利益当事人的最大幸福。密尔对功利主义作了这样的界说:“承认功用为道德基础的信条,换言之,最大幸福主义,主张行为的是与它增进幸福的倾向为比例,行为的非与它产生不幸福的倾向为比例。”由此可见,他们都把功利主义理解为最大幸福主义。功利主义是依据趋乐避苦的原则来调整个人和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在功利主义看来,由于社会利益仅仅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因而社会利益总是一种虚构的利益,只有个人利益才是真实的利益。因此,要促进人们的最大幸福,实际上就是要增进个

    16、人的最大快乐。马克思认为功利主义这种类似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的观点,从历史发展上看是一种倒退。认为把一切关系都归为功利主义方法论是很愚蠢的,是一种形而上学式的抽象。在当今西方伦理学中,新功利主义主要有两个代表流派,即“准则功利主义”和“行为功利主义”。新功利主义在重效果轻动机、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等问题上,与老功利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功利主义还有另一种理解,即理解为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无产阶级的功利主义与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原则性的区别。从无产阶级功利主义的基本特征来看,它同集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就是无产阶级的功利原则。真正的最大多数人

    17、幸福的原则。2.试论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1形式各异的道德原则中,直接与集体主义原则相对立的,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原则。在伦理学领域,个人主义理论往往首先强调自身与集体主义的针锋相对。个人主义理论往往还申明自己与利己主义有根本区别。2个人主义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利己主义,尤其不等同于极端的利己主义。严肃的个人主义理论家往往十分注重个人的良心、美德甚至一定的牺牲精神,往往强调个人的活力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3但是,既然个人主义理论的根基在于信奉个人至上,那么,它在总价值目标上就很难与利己主义严格区分开来。在表现形式上,利己主义则更加露骨地强调一己私利的至上性,把异己私利的得失,视为道德上善

    18、恶与否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3.利他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区别1在伦理学中,利他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直接对立面,它不是以个人利益为确定善的标准,而是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作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次作为善的标准。利他主义概念,最初由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创造。2我们从利他主义产生的根源中,可见利他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根本区别:利他主义是私有制社会统一的利益形式相互对立的产物;而集体主义则是消除这种利益对立形式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产物。 利他主义从人的抽象本能出发来颂扬人的利他精神、牺牲精神;而集体主义则从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出发,从人的彻底解放、社会的彻底解放的高度出

    19、发,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利他精神和对集体作出牺牲的本质。利他主义在谈论人的利他精神时,往往包含着反个人的倾向,往往容易流于禁欲主义;而集体主义在谈论人的牺牲精神时,是在正确理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关系的基础上,把个人的牺牲看成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利他主义包含的利他精神,由于受其理论和时间的局限而难以实现;而集体主义所强调的自我牺牲精神,是建立在道德自由基础之上的一种崇高的道德选择。3把集体主义与利他主义严格区分开来,对于我们准确地把握集体主义的涵义,正确地贯彻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第六章道德规范(可出名词解释、简述题)名词解释:1.道德规范: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

    20、为准则的总和.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提出的道德要求,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但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即所谓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他律用语道德领域,成为道德他律,是历史上绝大多数规范伦理学派别都一致接受的。在规范伦理学中,道德他律的直接涵义,就是指人或道德主体依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或动机,首先受制于外力,受外在的根据支配和节制。这些外在的根据,是超出道德自身和道德主体自身之外的。但是在不同的规范伦理学体系中,这种外力或外在的根据却是各不相同的。3.道德规范的实然性(to be):表现的是道

    21、德的实际状态,因而对人们提出的是显示的道德要求。道德首先是现实道德生活的反映,道德规范首先是现实道德关系的概括。所谓道德规范的约束性,在其总的出发点,就是道德规范的这种现时代特性。4.道德规范的应然性(ought to be):表明的是道德的理想状态,因而对人们提出的是理想的道德要求。道德不仅是对现实道德生活的反映,往往更是对未来道德生活的憧憬;道德规范不仅是对现实道德关系的概括,往往更是对理想道德关系的描述。道德规范的导向性,正是源于道德及道德规范本身所蕴涵着的理想道德成分。5.良心: 黑格尔指出,良心在伦理领域,它的固定原则是自为的客观规定和义务,因而虽然它作为抽象的内心形式是无内容的,但

    22、它作为真实的东西,即作为“真实的良心”却又有极真实的内容,“良心是希求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这种自我规定。”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质言之,良心不过是社会的客观道德义务,经过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而在道德主体的内心深处,以自律准则(内心的道德法则)的形式沉淀下来的人的道德自制能力。简述题:1.简述道德义务(一)关于道德义务问题的争论 1宗教伦理学从神的意志方面来规定道德义务的本质,把道德义务说成是神赋予人们的神圣使命。2理性主义者从人的先验理性来看待道德义务的本质,把道德义务说成是理性的声音、理性的直观。3快乐主义(或幸福主义)则从人的欲望、人的快感的本能来界定道德义务的本质,把道德义务说成是人

    23、自身的某种需要的产物。4伦理学史上对道德义务问题论述得最详细也最有影响的,是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康德强调人的行为的纯义务性,并把这种义务视为先天综合的,自名自证的和至高无上的,因而道德义务的命令(善良意志的命令)就成为人的道德行为的绝对命令,人尽义务是“为义务而义务”。(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义务的理解。1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道德义务的他律性,认为这种他律性是社会关系、道德关系及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强调道德义务的自律性,这里的道德自律不同于良心的自律,而是义务的自律,即一种高度的道德责任感。 2.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 道德规范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从古至今,有着形态

    24、各一的表现形式。如果仅仅从纯形式上来进行抽象,大体可以集中概括为:图腾、禁忌、风俗、礼仪、准则、箴言、义务及责任种种。(可出作为道德规范的义务与责任的联系和区别的简述题)3.简述他律1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即所谓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他律用语道德领域,成为道德他律,是历史上绝大多数规范伦理学派别都一致接受的。在规范伦理学中,道德他律的直接涵义,就是指人或道德主体依赖以行动的道德标准或动机,首先受制于外力,受外在的根据支配和节制。这些外在的根据,是超出道德自身和道德主体自身之外的。但是在不同的规范伦理学体系中,这种外力或外在的根据却是各不相同的。2之所以要强调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核心目的是要表明人在道

    25、德领域内没有绝对自由,人总是受制于某种外在的必然性,在这种必然性的前提下来行动的。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对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存在中寻找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根据,认为道德规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人们道德意识中的反映和概括。 马从个人和集体辨证统一的关系上,来看待道德规范他律性的正当合理性,认为一切道德规范都是依据集体主义原则引申出来的。马把道德规范的他律性,理解为社会的或集体的理性,是人把握欲望的一种智能。4.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的相互关系1一方面,我们应该肯定实现社会中权利意识增长的积极意义。它表现为人们日益觉悟到应该追求一个更公

    26、正、更理想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及人的道德素养,觉悟到应该努力消除义务与权利、义务与幸福的二律背反现象。2另一方面,权利意识的增长,公正道德的求得,并不能以牺牲人们尽道德义务的精神为代价。实际上,造成二律背反现象更多的还是经济的、政治的或文化的原因。3总而言之,道德义务与道德报偿及道德权利应该是紧密关联的。5.简述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1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只在两个意义上有独立的意义。 表明它的社会客观性意义,即表明它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客观性质。 表明它的认识阶段意义,即人们只在分析、揭示道德规范的诸特征时,才能够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独立出来进行研究。2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总是同自律性紧密相连的。一切他

    27、律的道德规范,都必须转换为自律的道德规范。这也是道德规范区别于其它种类的规范的特殊性之一。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如果不转换为道德主体自己的规律,那么对道德主体是无道德意义可言的。6.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道德规范的他律性转换为自律性的最重要特征,表现为道德主体自身的行为动因由原来的外在约束,转换为内在约束,又原来的外在导向,转换为内在导向,即转换为主体自己的意志约束。1道德主体自身的意志约束,表现为对道德规范他律性的认同2表现为主体自己为自己立法3集中表现为意志对爱好和欲望的把握7.良心对主体的道德行为所起的调节作用善的、真实的良心,能够成为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调节器。主要在三个阶段上表现出来:1在道

    28、德行为前,良心对道德主体起到鼓励或禁止的作用2在道德行为中,良心对道德主体起到监督作用,随时督促道德主体按照良心的要求行动3在行为后,对道德主体的行为进行“法庭审理”,对合乎良心的行为,给予主体良心上的安慰;对违背良心的行为,则对主体进行良心上的谴责。第七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道德要求的层次性(作为一般了解) 一、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结构:1社会主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一般道德规范;2社会主义社会家庭生活领域、职业生活领域的特殊道德规范;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4社会主义社会最高道德规范。二、“五爱”道德规范体系: “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

    29、义。她是社会主义国家每个公民处理个人对国家、对人民、对劳动、对科学、对社会主义关系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对广大人民的基本要求。这种道德要求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能为广大公民所接受和具体实践。三、社会公德: 从广义上说,凡是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与个人品德、作风相对的反映阶级和民族共同利益的道德,通称为公德。如目前人们往往把“爱祖国、爱人民、爱来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称为社会公德。有时也把它称为“共同道德”。 从狭义上说,社会公德就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四、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30、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人们处理人和人之间某些特定关系时应该遵守的最一般、最具体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它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想适应,属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意识形态,并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一项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要求和伦理原则,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它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特别是尊重那些为社会辛勤劳动和作出重大贡献的劳动者的价值和尊严。即要求认得真正价值和对人的价值评价在这里能够实现统一。 另外,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广大劳动者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其次,它要求关心人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注意事项

    本文(罗国杰伦理学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