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任世江读书与教学研究.docx

    • 资源ID:9089764       资源大小:36.26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任世江读书与教学研究.docx

    1、任世江读书与教学研究读书与教学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任世江一、历史教师为什么要读书?1、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的基本定理与公式不会变,由初等到高等的学习顺序也不会改变。语文与历史有类似的地方,语文学习的范文,其思想性会随着时代变化而调整。但语文与历史培养的思维能力不同,又不完全一致。所谓素质教育,主要是指人的人文素质,不是技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过去就存在。理科培养技能,但对人的世界观影响不大。立志做科学家,还有为谁的问题。人文学科影响学习者价值观的形成,这也是发达国家重视社会学科(以历史为主)的道理。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变化要多

    2、于其他学科,因此,历史教师不是大学毕业后就可以一劳永逸,而要不断读书学习,才能保持专业优势。2、课程改革的重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什么?新的教育理念是各学科的共性问题,而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各学科差异很大。课程内容的改革历来都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但一般说来,理科基本都是操作程序的问题,英语则有世界非英语国家的学习标准。历史则首先是课程内容的重大变化。历史学的两大功能,一是把事实搞清楚;二是解释的时代性。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变化。同样的内容写入教科书已经与过去有很大区别,颠覆性的解释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不是一两个。那么,教师在大学期间储存的知识未必适合改革后的要求。一种可能是,你用旧知识解

    3、释新问题;另一种就是通过再学习,更新知识,跟上发展。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够理解课程内容的改革。3、学术研究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可以肯定地说,中学数学与理科教学与该学科学术研究的高端问题联系不大。莫言获奖,他的作品未必适合中学语文教学。但历史不同,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往往与中学历史教学发生实际关联,中国近代史尤其突出。高考是大学教师命题,他们往往从学术角度考虑问题。高考全国卷有很多实例证明,如资本主萌芽问题、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和西方崛起的问题。理科教师可以不关心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历史教师必须关注与中学教学有关的学术研究。只有读书才能了解学术研究,别无它径。中学教师的教学负担很重,条件有限,因此要解决

    4、怎样读书才能与教学直接关联的问题。二、读书与教学研究读书在于兴趣,兴趣可以与实用连接。将教学需要作为读书的动力,无可厚非。即使是为了评职称写文章而读书,也是有益的。那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怎样将读书与教学需要联系起来,只有建立了这种联系,才能产生读书的兴趣,读书才能变成持之以恒的自觉行为。教学研究也只有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文章。过去说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现在任何一位教师都不愿意教给学生错误的东西。但是,无意识地、不自觉地传授错误的历史信息时常发生。历史教师如果不读书,完全按照教科书去教,你就可能教了一些不真实的历史,解释自然也是错误的。通俗地说,教学研究主要解决“

    5、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三个环节的问题。国家的教育方针决定了历史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什么教”的道理大家耳熟能详。“怎么教”是选择教学方法,前提是明确“教什么”。“教什么”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教历史,二是教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第一个问题。教的历史不是真实的,教学方法越好,越贻害无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底线。怎样求真、求实?读书是唯一的途径。将读书与教学联系起来,明确一节课我要教的内容,如此进行教学研究就有话可说,就会产生写文章的冲动。文章写起来不仅内容充实,而且水平会不断提高。1、 以一节课为例的读书与教学研究辛亥革命备课是教师常态工作。备课要先读教科书,读教科书要

    6、善于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再读书,就能产生读书的兴趣,也能读进去,读进去才能吸收进来,变成自己的知识。怎样发现教科书中的问题呢?用一般的“常识”去想就会发现问题。读教科书:人教版和人民版:“武昌起义”标题下的第一个段文字(略)。两本教科书对武昌起义背景的描述是一样的,甚至有些句子都相同。问题:清末新政是“幌子”吗?这个比喻是说假借改革以掩盖实质目的。清末新政不是这节课的内容,是否有必要深究?教科书都介绍了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发生在1911年4月,10月就发生了武昌起义。但大家都知道,孙中山等革命党对武昌起义没有丝毫的准备。革命党倾其全力发动的黄花岗起义没有成功(筹钱超过17万,足以武装一个镇),

    7、为什么没有准备的武昌起义不仅成功了,还成为清政府垮台的导火索?在中国,推翻一个中央政权不是那么容易的,全国形势必须搞清楚。读书: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十三章 假维新中的真改革;第十五章 变革中的两大动力;第十六章 民变和革命新政五面观:军事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法制改革、奖励实业、教育改革。共和与立宪:两种模式的争夺,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民变:1902-1911年,各地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民谣“三月四月旱,五月六月乱,七月八月烂,九月十月换”“力扶汉种,志夺乾坤”。民变为革命创造了社会环境。新政固然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但结果走向了清政府预想的反面。动机是

    8、反动的,具有欺骗性,但变法求强只有顺应发展资本主义一条路。真实存在于矛盾之中。新政是实实在在的改革,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础。立宪派不是投机,他们也要发展资本主义,各省独立及其联合主要靠立宪派。历史矛盾是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最好的实例。“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很清楚了。深究:“幌子”说的由来,陈天华与梁启超的文章和他们地位。读教科书:人民版回避“立宪派”,将保路运动归结为人民群众的斗争。人教版在保路运动的叙述中突出同盟会的作用,在“历史纵横”及最后一目中,贬低立宪派“投机革命”“攻击革命党人”。那么,立宪派在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的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教学面对的是高中生,他们一无所

    9、知,了解史实再得出结论。武昌起义,人教版和人民版:新军中革命党人五六千人、五千人。问题:这个数字只有与敌对势力的数字作比较才有意义。弄清数字对描述武昌起义是必要的,也能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武昌起义成为清王朝倒台的导火索。读书: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第一幕 辛亥年,武昌的那些事武汉新军共计一万一千多人,起义以前两个标(团)调往四川,剩余不到一万,起义爆发有两个标五个营没有响应,实际起义部队两千余人或近三千人。起义打响,总督瑞澂躲避到楚豫舰上,镇统制(师)张彪据守督府,只有一千人左右。第八镇军官中的革命党人很少。起义第二天,总督还在,张彪带兵退到城外,假如有援兵到了还会反扑。这天早上汤化龙就到了,事发前

    10、他还在为保路事奔走。汤是主动参与,起草通电各省,用商团维持治安,通报汉口各国领事,争取海军。十八省中宣布独立的十四省,大都是立宪派维持局面。背景与起义的细节,及其之后的发展,展现了历史的逻辑。中华民国成立意义没有争议。孙中山为什么让位于袁世凯,教科书叙述又有差别。读教科书:人教版,孙中山被迫妥协;人民版,为争取袁世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个细节在这节课中不重要,但对于形成历史地看问题,有典型意义。问题:让位袁世凯的过程究竟是怎么回事?读书: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十七章五、南孙北袁之间1912年2月15日,参议院一致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远不像后来那样臭名昭著。孙中山有功成不必由我的气

    11、度。孙中山不去位已很难。立宪派的选择。帝国主义的目的。袁世凯善于权谋。更重要的是中国那个时候的社会心理。以上将备课与读书结合起来,就是教学研究的过程。目的是确定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利用教科书,但又不以教科书为是。首先可以写的文章是对教科书的探讨,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能按照教科书去教,确定教什么。根据读书获取的资料论证你选择的理由,需要注意,该书的作者及其他所根据的史料。这样的文章可以不考虑教学实际怎么用。“怎么教”是第二步。中学一节课只有40分钟。高一和文科班还有区别。高一是基础课,要仔细斟酌背景如何增添,材料如何选择,问题如何设计,过程如何展现,分析掌握什么程度。有第一步的基础,教学设计可以多

    12、样化,发挥教师所长。文科班则应比高一课更深入一些。结合一节课读书、研究,可以产生一系列文章。2、以一个专题为例的读书与教学研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中课程采用专题体例,专题内各课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专题教学须抓住线索。中国史专题的线索很明显,苏联史专题的线索也很明显。中苏之间的联系密切,在社会主义理念上曾有过相同之处。本专题人教版写了两课;人民版写了三课,不仅是详略不同,叙述的不同体现出编写者认识的差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读教科书:人教版介绍政策的内容不足40个字,人民版扩大内容:“后来将征集对象又扩大到肉类、马铃薯等各类农产品。在工业方面,不论企业大小,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在

    13、产品分配上,取消自由贸易,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有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为了保证前线官兵和工厂劳动力的需要,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凡16-50岁的公民,只有完成一定的劳动义务才能领取相应的口粮。”人民版的叙述符合史实,那么问题:各国战时都实行特殊政策,为什么苏俄的战时政策具有“共产主义”特色?而且战争过后仍然实行?人民版的解释:“由于布尔什维克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认为可以在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利用这一非常手段,把陷于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同时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再看叙述著作的解释。读书:陈之骅等著苏联兴亡史,沈志华

    14、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1918年底,托洛斯基组建的红军有50万人左右,1919年底,红军总数达到400万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超越了“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在实践共产主义,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这种直接过渡的想法被写进俄共八大党纲。 陈之骅等著苏联兴亡史第45、5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列宁一度以为,“应当用军事办法来解决经济任务”,“这条道路是正确的,一定能使我们获得巨大成就,保证我们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因此,到1920年3月,因战争的非常形势而产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内战已基本结束的情况下却被作为一种理想的经济政策大加推广。1920年9月,列宁在回答共

    15、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的问题时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只有做到这一点,国家才会恢复工业,也才会向农民提供工业品”。早在1917年9月的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一文中,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做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在1921年3月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这时候列宁对“贸易自由”极为担心,他继续坚持这样一个观点:“贸易自由就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

    16、91)上册第94、137、131、13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人民版的叙述是正确的。人教版过于简单化,只强调积极的一面。当一个国家处于全面战争状态时,实行的战时政策包括全民总动员、集中全国的物力、放宽征兵年龄、实行灯火管制、控制能源和外贸,等等。苏俄的战时政策将全部大中小企业国有化、粮食专控、取消商品和货币、取消工资、生活用品实行配给制。余粮收集制不仅强制交粮,对植物油、动物油、蔗糖、肉类、食盐、土豆、海产品,后来扩大到棉花、皮革、蔴类,都实行国家垄断征收,严禁民间买卖。征购粮食不仅价格低,换回来的钞票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包括鞋、钉子、肥皂等日用品在内,都实行统收统支。义务劳动也不

    17、是自愿的,1918年10-12月,苏维埃人民委员会颁布法令,以劳动手册代替身份证、公民证和其他证件,只有参加劳动,持有按月标记的劳动手册,才能获得口粮。1920年,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普遍劳动义务制的法令,逃避劳动要受到法律制裁。1919年3月,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每个公民都是公社成员,到指定地点登记注册,才能领到配给的食品和日用品。1920年初,所有城市都封闭了市场,取消民间贸易,小商小贩随即消失。由于物资匮乏,货币形同废纸,以物易物流行,银行失去作用。1920年1月,人民委员会干脆下达关于撤消人民银行的法令,宣布银行与财政机构合并。11月,人民委员会又颁布关于取消若干货币结算的

    18、法令,而这时战争即将结束。深究:为什么俄共领导人会产生这种想法并诉诸行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想理论根源是什么?中学历史有这方面的内容吗?马克思为什么赞扬巴黎公社?共产党宣言对未来社会经济制度的构想。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点。反对私有制,认为私有制必然产生资本主义,农民必须为工业做出牺牲。这是贯穿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国曲折发展的根源。同时也是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照点。新经济政策读教科书:人教版只用了约400字。人民版近千字,并给出结论:“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情出发,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19、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人教版没有明确的结论,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对比:人民版充分肯定,人教版的含义是恢复经济、稳定形势的暂时政策。问题:新经济政策是权宜之计,还是长久政策?如果正确为什么没能坚持下去?读书:苏联兴亡史第三、四章,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册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新经济政策研究(1921-1929),郑异凡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上述研究都肯定了新经济政策,郑异凡的分析更深刻。人教版的说法有根据,人民版是我们现在的认识。俄共第

    20、十次代表会议认定,新经济政策是长期的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承认市场机制,利用市场经济建成社会主义,列宁思想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斯大林、托洛斯基、加米涅夫、季诺维耶夫等核心领导人,在列宁在世时实际都反对新经济政策。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斯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季诺维耶夫则将新经济政策解释为“有条件的新经济政策”,即:限制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时暂时的政策,是一种退却,新经济政策实施两年后,他们就主张进攻。这些人

    21、的看法在列宁去世后1924年5月举行的俄共“十三大”上,成为主流观点。新经济政策生不逢时,引进外资成效甚微。1924年前,外国企业与苏俄政府签订的租让合同有91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年后有60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1929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外国资本不来苏俄投资的原因,一是苏维埃俄国闭关锁国,切断了同西方国家的联系,到1924年各国才陆续与苏俄建交;二是苏俄拒绝赔还革命前的债务,拒绝赔偿被国有化的外资企业财产,使西方企业家投资心有余悸;三是战后西方世界经济处于恢复发展时期,到1925年经济刚刚恢复,进而才出现经济繁荣。那时资本没有寻求海外投资的强烈意愿

    22、。这同1929年经济危机后,苏联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情况恰好相反。总之,主观上大部分俄共领导人没有接受并领悟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本身也存在着矛盾,是缺乏政治体制保障的经济改革。客观上,新经济政策没有很快解决工业化。计划经济、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有别于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而市场经济被看做是通向资本主义之路。多数领导人的思想观念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两种制度,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引进外资实际就是承认资本主义的合理性,承认市场经济就是承认资本主义。将小企业交给私人经营,农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这在理论上被视为资本主义剥削,因此迟早要被禁止。在准备以粮食税取代粮食征收的报

    23、告时,列宁确定了向农民作经济让步和农民问题的一般政治方针问题。关于经济让步方面,报告提纲承认“经济上满足农民”的必要性并确定了一系列措施流转自由,贸易自由,为此弄到商品,等等。但他把这种自由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自由”。而农民问题的“一般政治意义”在提纲中被看作是“农民的(小资产阶级)反革命问题,并且认定“这样的反革命已在反对我们”。因此对待农民的政策是“可以吧绳子放松一些,不要弄断它,松开一些。这就是说栓农民的绳子还是要的,只是松开一些而已。把农民问题看作是“农民的反革命问题”显然太露骨,所以列宁在旁边注上:“在报纸上缓和为无产阶级和农民的相互关系。”1929年12月27日,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者

    24、土地问题专家代表会议上宣称:“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让它见鬼去。”列宁全集第41卷第365-366页;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册第185-186、188页 从新经济政策转向斯大林模式的原因读教科书:人教版、人民版都用“为了”说明转向斯大林模式的原因。2009年高考海南卷的主观题已经突破了这种宣传式的解释。人民版全面介绍了斯大林模式,涉及政治、思想文化,将其看做是一个“严密的整体”。问题: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读书:苏联兴亡史第九、八、十章;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册由对抗到承认:1917-1933年的俄美关系1922年,

    25、列宁第二次中风后基本退出政治舞台,1923年第三次中风后完全丧失了工作能力。1924年1月,列宁逝世,这时新经济政策刚实行了3年。列宁去世是新经济政策中断的重要原因。此后,俄共权力中心不断发生斗争。1925年,创建红军的托洛茨基被解除了军委主席职务,退出权力中心。紧接着,与斯大林结盟反对托洛茨基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又与斯大林产生分歧。1927年,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被开除党籍,1928年托洛茨基被流放到阿拉木图,1929年被驱逐出国。1936年,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在大清洗中被枪决。1928年还发生了布哈林与斯大林的公开争论,争论的结果是1929年布哈林被免去政治局委员职务,1938年被枪决

    26、。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是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斯大林模式既有理论依据,也有成功的业绩支持。经济建设的理论之争始于1925年。斯大林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他认为,俄国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利用政权高速度地发展经济,从发展重工业开始。重工业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资金一是靠国有企业的利润积累;二是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工业品出售价格,向农民征税;三是号召人民艰苦朴素,用发行公债的办法将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认为只有“不断革命”才能消灭资本主义,他们的观点比斯大林还“左”。布哈林相信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但是,他认为只能建成“落后型的社会主义”

    27、,不能高速度,只能“以乌龟爬行”的速度,无产阶级虽然掌握了经济命脉,有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是大量小农经济的存在,使解决农民问题需要较长的过渡期。只有布哈林坚持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和高速度是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1929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反对高指标、高速度都被视为机会主义、官僚主义受到批判。1930年,斯大林要求修改原来的指标,将生铁产量由1000万吨,提高到1700万吨,拖拉机5.5万台,提高到17万台,汽车10万辆,提高到20万辆,等等。但最后完成的还是最初比较接近实际的方案,如最初计划生铁产量的指标是800万吨,最后实际完成615万吨;钢产

    28、量最初指标是830万吨,完成592万吨;拖拉机完成4.89万台;汽车完成2.39万辆。但总的来说,第一个五年计划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苏联由农业国转变工业-农业国。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取代了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有利于在短时期内实现工业化,集中使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所需资金由国家无偿拨给,生产物资由国家统一分配,利润全部上缴,产品由国家统一包销,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企业必须执行国家指令性计划。企业没有自主权。这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产品经济”。所幸的是,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完成第一个五

    29、年计划提供了契机。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西方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竞相出售产品和机器设备,而这正是苏联的短缺。苏联成为世界市场上西方技术和设备的最大买主。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及其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等。1928-1929年,苏联与美国共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涉及煤炭开采、汽

    30、车拖拉机制造、收音机和各种仪器的生产。与此同时,苏联大量聘请外国专家和技工,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苏联也派出人员到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一五”计划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其中一个厂就是美国厂的翻版,技术也是由那个美国厂传授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由美国80家工厂建造组装,然后拆装运至苏联,再组装。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两家公司。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水电站的建设,还有6名工程师荣获苏联政府颁发的劳动红旗勋章。斯大林承认,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1929年底,苏共中央决议,要求全国在一年之

    31、内完成农业集体化。在上级领导的严令督促下,基层苏维埃和集体化工作队纷纷采取高压措施逼迫农民就范。对拒绝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采取剥夺土地和选举权,停止灌溉用水等措施。农民的房舍、家禽、牲畜、工具等,一律公有化。一匹马当时的市场价格是100卢布,但交给集体农庄作价仅给25-30卢布。猪和羊的作价更低,于是,农民索性自己宰杀吃掉。1930年2、3两个月,农民大约宰杀了1400万大牲畜头。猪的存栏数锐减1/3,羊的存栏数锐减1/4。农民消极怠工、损坏工具、挥霍积累,几乎成为普遍现象。某地区一家酒店,在1930年2月一个月内卖了约4万卢布的酒,这笔钱在当时可以购买20台拖拉机。很多集体农庄在收获粮食时,

    32、损失达20-40%。没收中农财产的现象也很普遍。对认定中农的标准很混乱,有的地方规定,凡是卖过10把镰刀、卖过鞋掌、卖过多余粮食,买过小块宅旁园地的,都是没收财产的对象。对富农的认定标准很详细,如一年雇工50-75天以上,拥有价值800-400卢布的生产资料,等。实际上,财产多少并不能说明阶级身份,要分析这些财产是怎么积累的?通过什么途径积累的。1930年1月,斯大林发表论消灭富农阶级的文章,认定富农是农业集体化的敌人。2月,中央执委会和人民委员会从立法程序上确定了消灭富农的政策,并给各地下达了具体指令,指令对约100万户富农实行“扫地出门”的灭绝措施。富农被赶往人际罕到的西伯利亚等边远地区,集中武装看管,实际成为劳动集中营。农业集体化运动是自上而下地强行改变生产关系,强调速度,强调消灭剥削,消灭富农阶级,因此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集体农庄一般实行九级计酬标准,登记在庄员的劳动手册上,年终结算时领取实物和现金。80年代前,我国人民公社及其工分制,与此类似。不同的是,随着苏联重工业的发展,到1937年全面实现


    注意事项

    本文(任世江读书与教学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