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 资源ID:9197938       资源大小:172.08KB        全文页数:2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

    1、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目录识字 111 秋天的图画42 黄山奇石73 植物妈妈有办法104 古诗两首13语文园地一17识字 2235 一株紫丁香266 我选我307 一分钟348 难忘的一天38语文园地二43识字 3489 欢庆5210 北京5611 我们成功了6012 看雪64语文园地三68识字 47413 坐井观天7814 我要的是葫芦8215 小柳树和小枣树8616 风娃娃9017 酸的和甜的94语文园地四98识字 510618 称赞11019 蓝色的树叶11420 纸船和风筝11821 从现在开始122语文园地五126识字 613022 窗前的气球13423 假如1

    2、3824 日记两则14225 古诗两首146语文园地六150识字 715526 “红领巾”真好15827 清澈的湖水16228 浅水洼里的小鱼16629 父亲和鸟170语文园地七173识字 818030 我是什么18331 回声18732 太空生活趣事多19133 活化石19534 农业的变化真大199语文园地八2021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目标:1. 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摇晃”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4.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

    3、含义。重点、难点:1.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2.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 爱我中华歌曲的片;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汉族等各民族的图片;生字词语卡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的片,说说片中哪些少数民族你认识。2. 教师相机拿出各民族的图片及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白族,认识生字“傣”。3. 顺势切入: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

    4、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自由读课文,做到以下三点: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划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读把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一读,并把课文读通顺。二、合作交流1检查生字词。(课件出示生词)(1)同位互读。(2)小老师领读。(3)齐读。2让我们把生字词回放到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指名读课文,正音)。3. 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一句话说说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深刻的

    5、印象?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汇报:三、品读体验1.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细读课文,边读边用喜欢的符号划出: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民族小学的美丽和快乐。2. 生读文标划后,小组交流。3. 师组织反馈:指名读标划的句段,按学生回答随机出示以下句段:(1) 出示:早晨,从山坡上,还有汉族。 自由读。 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用读书声告诉大家有多美!还从“有有有还有”中,读出了有许多民族的小学生来这儿上学。仿佛看到小朋友是怎样上学的?(迎着朝阳,闻着花香,听着鸟的歌唱,蹦蹦跳跳,高高兴兴)读出此时的心情吧!你能用“有有有还有”描述下面的场景吗? 体育课时,操场上春天,公园里(2)你还从哪儿读出了美: 出示:那鲜

    6、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少数民族的服装,理解“鲜艳”“绚丽多彩”。 请同学们听首歌,再说说他们为什么都是好朋友,播放爱我中华,生听后,谈感受。 师小结:是呀,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就像文中写的一样,齐读:大家都成了好朋友。(3) 出示: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从这儿你感受到什么? 师引读:是呀,同学们是有礼貌的孩子,他们向(生接读)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在这美丽的的校园里,他们快乐的向(生接读)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

    7、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想象:同学们会跟小鸟说什么?跟老师说些什么呢?见到国旗同学们会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这是多么激动高兴的事啊!你能用这样的心情读读这段话吗?学生自读,指名读。(4) 出示: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好象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能读出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吗?想象民族小学的孩子们上课的情景。 是呀,正像同学们想的一样,可文中并没有写同学们积极、投入的表现,而是用窗外的景象,来衬托同学们的认真,这可是写作的一种新奇方法啊!让我们再来读这段话,记住这种方法。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窗外很安静?这些小动物为什

    8、么会如此安静?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把自己的那种感受读出来好吗? 民族小学的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怎样呢?你来告诉大家吧!(指名读相关语句) 评价:从大家的读书声中,老师看到了民族小学孩子们快乐的身影,在这美丽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活泼地成长(板书:学习生活的美)(5) 这就是我们美丽、团结、快乐的民族小学,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你读出了小作者对学校什么样的感情? 你能说出句中省略号的意思吗?(指名说)你还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课本插图,写一写吧。四、巩固延伸1同学们,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

    9、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2. 学唱歌曲爱我中华。板书设计: 路上的景美 骄傲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生的行为美 自豪(美丽、快乐、和谐) 学习生活快乐 怀念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2 金色的草地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 新词。2. 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金色草地带给我们的快乐,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重点、难点:1. 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2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景,能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教学准备

    10、: 蒲公英的图片及资料,生字新词卡片。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 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样的?(板书:草地)2. 你们在草地上玩些什么呢?3. 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快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金色的) 4 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不流利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想一想:“我”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二、合作交流1出示下列词语认读(自读,同桌互读,指读)玩耍、一本正经、谢廖(lio)沙 、绒毛、假装、钓(dio)鱼、观察、花瓣、合拢(lng) 、手掌、有趣。2.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并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如:自编

    11、儿歌:“而”下加“女”耍耍耍,扰添一撇拢拢拢,“取”字会“走”真有“趣”。3. 谁了解蒲公英?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结合课文插图和自己生活中的见识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4. 读过课文后你感觉这片草地怎么样,有什么特点?(指生谈谈读后的感受,随机板书:可爱 有趣)三、品读体验1.再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描写了草地的可爱?哪些地方写了有趣?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2. 合作学习。3. 交流成果:(1)谁

    12、来汇报描写草地可爱的词句? 指生读相关词语或句子。 出示:一大片草地 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2)再读这些词语和句子,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大 绿 金色) (3)谁能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读再齐读,再引导学生看插图,从中体会到草地的可爱。)(4)过渡:哪些句段描绘出草地的有趣呢?请小组代表汇报: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谈感受。蒲公英给这兄弟俩带来了快乐!咱么来真实地再现这一幕,也就是来演一演,好不好?要演好,首先要认真地读课文,读懂每句话每个词,才能到位地表演。(自己朗读准备)指名一组,师读生演,师生共同评议。再指名一组。(想象感受快乐)出示句

    13、子,朗读句子: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我和弟弟常常就在这片草地上玩耍,他们还会怎样玩?(学生交流)想象说话:如果大家来到这片铺满蒲公英的草地上,你们会玩些什么游戏呢?(提示:打滚、踢球、吹蒲公英等)(5)学生读第三自然段,汇报收获。生:我知道草地会变颜色。生:我还知道变色的原因呢。师:你们能在文中找到描写变色原因的句子吗?引导学生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读一读。结合脸部表情和手的动作理解“一本正经”及蒲公英会变色的原因。)(6)出示下列填空,比比谁填得又对又快。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_、_。早晨,花朵_,_,草地就_;中午,花朵_,草地就_;傍晚,花朵又_,草地就_。(

    14、7)多形式读填空题,感悟蒲公英的有趣。(8)蒲公英不但有趣,而且有许多的功能,谁来说说?(师补充:蒲公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凉拌生食,根茎可入药)4. 你喜欢草地和蒲公英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体会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2)此时,作者仅仅把蒲公英当作一种花来爱吗?他把蒲公英当作了什么?(朋友)是呀!作者分明是把这金色的草地当作自己的朋友来爱!把这份爱读出来吧!四、巩固延伸1看板书总结全文主要内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一片金色的草地,一个金色的童年。

    15、)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2. 有条件的同学去找一找蒲公英,或到网上查阅蒲公英的图片,仔细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板书设计: 大 绿 可爱 2 金色的草地 蒲公英 会变色 有趣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案:教学反思:3 爬天都峰教学目标:1. 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

    16、忽然”等12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重点、难点:1.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2. 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教学过程:一、预习探究1. 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给大家听?2.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去游

    17、览一番,谁愿意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的图片和资料?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3. 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4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5.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

    18、,把课文读通顺。6.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二、合作交流1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1)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2)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3)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如: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辫辩辨:左右均相同,关键是分析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有眼睛和眉毛。“辫”和发丝有关,所以中间是“纟”。2让我们把生字词回放到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指名读课文,正音)。3. 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

    19、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三、品读体验1.(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2)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并讲解;也可以用动作表示高和陡表演读等。(3)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4)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2. 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

    20、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3. 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4. 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5. 读读议议,释疑。(1) “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

    21、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练习分角色朗读此段。(2) 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22、指导朗读。(3)“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分角色朗读此段。四、巩固延伸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 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3. 教师总结: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板书设计: 又高又陡 互相鼓励3 爬天都峰 奋力向上 战胜困难 相互道谢 二次 个人二次备课教学问题解决最佳方

    23、案:教学反思:4* 槐乡的孩子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2. 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3.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教学准备: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音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1. 谈话导入: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

    24、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2. 揭题板题,齐读课题。3. 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提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二、初读课文 感知大意1.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2. 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3. 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2) 分成小组

    25、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3、自读自悟 赏析重点1. 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2. 交流收获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谈谈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3. 槐乡的槐米和孩子各有什么特点?集体交流:(1)槐乡的槐树(槐花)是( )的。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八月,槐树打了话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2)槐乡的孩子是( )的。学生发表见解,全班交流。 生:槐乡的孩子真懂事!师: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画出相关句子,并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据生答出示句子: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指读齐读) 生:槐乡的孩子真快乐!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指生说,余生适时补充)据生答相应出示句子: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指读-赛读齐读)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指读齐读)4. 抒发感受。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5. 赏读品味。(1)你喜欢课文中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