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方法.docx

    • 资源ID:9227810       资源大小:47.55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方法.docx

    1、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方法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在土壤肥力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量施肥技术。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间和施用方法。 一、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产物拿走,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因此,要想恢复地力,增加产量,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这就是“养分归还学说”。 2、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

    2、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这就是“最小养分律”。 3、报酬递减律:在土壤缺肥的情况下,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作物的产量会相应增加。但施肥量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关关系。当施肥量很低的时候,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很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多施肥产量也不会增加,这就是“报酬递减律”。 4、同等重要律: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称为“大量元

    3、素”,也称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这就是“同等重要律”。 5、不可替代律: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仅不能解决缺素的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加重缺素症状。这就是“不可替代律”。 6、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养分、气候、水、土壤、生产管理技术等。 二、测土配方施肥应遵循的原则 (一)协调营养平衡

    4、原则 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既要求所需的各种养分有充足的供应量,又要求各种养分的供应量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因而通过野外调查、取样测试、配方施肥等系列工作以协调营养平衡,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适量且按比例供给。 (二)增加产量与改善农产品品质相统一的原则 施肥,无论是化肥还是有机肥对作物的增产作用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农产品的品质主要决定于作物本身的遗传特性,但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包括施肥。尤其是在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施肥的反应不同步时,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以下选择:在不至于使产品品质显著降低或对人、畜安全产生影响的情况下,以实现最高产量为施肥目标;在不至于引起产量显著降低时,以实现最佳品质为

    5、施肥目标;当产量和品质之间的矛盾比较大时,在有利于品质改善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产量为施肥目标。对因品质良好即具有较高商品价值而全部或部分弥补由于产量的降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产品,选择最好或较好的品质为施肥目标;在食品或饲料作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在保证产品不对人、畜产生危害的前提下,还可以选择最高或较好的产量为施肥目标。 (三)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原则 施肥技术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主要困素之一。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各种养分的配合施用,如氮、磷、钾的配合施肥,大量营养元素肥料与微量营养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不仅为作物生长发育平衡供应各种养分,还可充分发挥各养分之间的相

    6、互促进作用,从而提高施肥效果和肥料利用率。 (四)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肥料施入土壤后,一些肥料的成分或肥料与土壤发生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可避免地进入与土壤密切相关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而合理施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物质进入环境产生污染,而保护生态环境。 (五)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培肥地力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地力水平及变化趋势不仅取决于土地本身,更受到外部自然环境及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尤其是施肥,不仅直接影响着地力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还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水平和发展趋势。测土配方施肥的最根本原则,就是维持并提高地力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测土配方施

    7、肥主要方法 目前在全国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历了测土施肥、配方施肥、微机优化配方施肥或优化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及当前的测土配方施肥五个过程。逐步形成取下的测土配方施肥配方制定方法。 1、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法:根据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养分优化调控与管理策略。氮素推荐根据土壤供氮状况和作物需氮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和精确调控,包括基肥和追肥的调控;磷钾肥通过土壤测试和养分平衡进行监控;中微量元素采用因缺补缺矫下施肥策略。氮素实时监控施肥技术:根据目标产量确定作物需氮量,以需氮量的3060作为基肥用量。具体其施比例根据土壤全氮含量,同时参照当地丰缺指标来确定,一般在全氮含

    8、量偏低时,采用需氮量的5060作为基肥,在全氮含量居中时,采用需氮量的4050作为基肥,在全氮含量偏高时,采用需氮量的3040作为基肥,3060的基肥比例可根据上述方法确定。基肥用量(公斤/亩)=(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无机氮)(3060)/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土壤无机氮(公斤/亩)=土壤无机氮测试值(mg/kg)0.15校正系数2、肥料效应函数法:根据田间试验结果建立当地主要农作物的肥料效应函数,通过计算机直获取某一区域、某一作物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施用量,为优化施肥配方提供依据。3、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9、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可根据田间试验收获后,不同处理的产量对比计算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相对产量低于50的土壤养分为极低;相对产量5070为低;7595为中;大于95为高,从而确定出适用于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对应的肥料施用量。对该区域其它田块,通过土壤养分测定,了解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就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施肥配方。 4、养分平衡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的需肥量与土壤供肥量之差估算目标产量的施肥量,通过施肥补足土壤供应不足的那部分养分。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施肥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养分平衡法涉及目标产量、作物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

    10、料中有效含量五大参数。土壤供肥量处理的作物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确定后因土壤供肥量的确定方法不同,形成了地力差减法和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两种。5、地力差减法: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之差来计算施肥量的一种方法。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目标产量基础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施肥量= 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基础产量即为空白处理的产量。6、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法:根据测定土壤有效含量值来计算施肥量的一种方法。施肥量的计算公式为: 施肥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测试值0.15有效养分校正系数/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有关参数确定方法:目标产量;可采用平均单产法来确定,平均单产法是利

    11、用施肥区前三年平均单产和年递增率为左右确定目标产量。 计算公式为:目标产量=(1+递增率)前3年平均单产作物需肥量;通过对正常成熟的农作物植株全株养分的分析,测定各种作物百公斤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即可获得作物需肥量。计算公式为: 目标产量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百公斤产量所需养分 100 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可以通过测定基础产量、土壤有效养分校正系数两种方法估算: 基础产量估算(空白处理产量);不施肥养分区作物所吸收的养分量作为土壤供肥量。 土壤供肥量=不施肥养分区作物产量/100百公斤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养分校正系数估算;将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乘一个校正系数,以表达土壤“真实”供肥量,刻系数称

    12、为土壤养分的校正系数。 缺素区作物地上部分吸收该元素量(公斤/亩)校正系数()= 该元素土壤测定值(mg/kg)0.15 肥料利用率;一般通过差减法来计算,利用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减去不施肥区农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其差值视为肥料供应的养分量,再除以所用肥料养分量就是肥料利用率.。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空白区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施用量肥料中的养分含量(%)100当季肥料利用率:当季肥料利用率是指肥料施入土壤后,作物当季吸收利用的养分量占所施养分总量的百分。它是一个变数,因土壤肥力状况、气象条件、耕作方式、施肥量等变化而变化。氮肥利用率在水田为20-25,在旱田为30-40:磷肥利

    13、用率在旱田为10-25,在水田为30-40;钾肥利用率为40-50。 肥料养分含量;化肥、商品有机肥料含量按其标明有效含量计,不明养分含量的有机肥料,其养分含量可参照当地同类型有机肥料养分平均值获取。配肥:根据优化配方,利用人工或机械化手段,季节性制成针对具体作物、具体农田土壤的专用配方肥。以及由农业科技单位提出肥料配方,肥料生产企业按配方生产相应的作物专用肥。供肥:由农技推广部门、肥料生产企业、农资供应部门协同,组成供肥协作体向农民供肥。指导施肥:由各级农科部门要组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逐级培训农技推广人员,然后下到基层村社,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民群众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全程服务。 作物营养

    14、缺素特征表营养元素植株表现病征特点首先发病叶位氮(N)植株浅绿,基部叶片黄化,枯焦,早衰、茎短而细。病症遍布整株,基部叶片干焦和死亡。老叶部位磷(P)植株浅绿或呈红或紫色,基部叶片黄化,茎短而细,生育期延迟.钾(K)叶杂色或缺绿,叶尖和叶缘先焦枯,出现坏死斑点,早衰。病症常限于局部,基部叶片杂色或缺绿,脉间失绿,易出现斑点,叶缘杯状卷起或卷皱。镁(Mg)脉间失绿,出现清晰网状脉纹,多种色泽斑点或斑块。锌(Zn)叶小簇生,坏死斑点大而普遍出现于叶脉间,最后出现于叶脉,茎短、生育期延迟。钙(Ca)嫩叶初呈钩状,不易伸展,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顶芽死亡,嫩叶变形和坏死。嫩叶部位 硼(B)叶柄变粗脆

    15、,嫩叶基部浅绿,从叶基起枯死,花器官发育不正常,生育期延迟。硫(S)新叶黄化,失绿均一,生育期延迟。顶芽仍活,但缺绿或萎蔫。铁(Fe)脉间失绿,发展至整片叶淡黄或发白,叶脉仍绿。锰(Mn)脉间失绿,出现细小棕色坏死斑点,组织易坏死。铜(Cu)嫩叶萎蔫,出现白色叶斑,果、穗发育不正常。钼(Mo)叶片生长畸形,斑点散布在整个叶片。什么是测土施肥测土施肥就是根据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土壤各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含量(全量及有效性含量)然后根据全国土壤普查和当地研究机关的资料,对照判断出哪些养分处在丰缺的范围,找出限制产量的最小养分和影响产量的其他不足养分,有针对性地施用肥料和制订出适合该土壤的养分比施肥量

    16、。测土施肥应该与作物需肥特性及计划产量结合考虑。什么叫做配方施肥 所谓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供肥性能,以及田间肥料试验结果,综合考虑提出氮、磷、钾、钙、镁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措施。 配方,即是根据土壤、作物需肥情况,产前定肥、定量、肥料配方中,应包括一定数量的有机肥,以保持地力稳定和提高供肥水平。施肥,就是根据配方确定的肥料品种、用量与土壤和作物的特性,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的比例、次数、时间、用量和施肥技术。什么叫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就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

    17、钾和中微量元素的适宜比例、用量,以及相应的施用技术(包括施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以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营养,达到氮磷钾三要素平衡、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平衡、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平衡,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养分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通俗地讲,“测土”就是摸清土壤的家底,掌握土壤的供肥性能。就像医生看病,首先进行把脉问诊;“配方”就是根据土壤缺什么,确定补什么,就像医生针对病人的病症开处方抓“药”;“施肥”就是执行上述配方,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比例,同时根据肥料的特性,选择切实可行的施肥方法,并与其它农艺措施相配套,以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作用。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平衡

    18、施肥技术是通过测试土壤,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并根据不同作物的特性和需肥规律,应用计算机专家系统研制配方,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肥、钾肥、微量元素肥料适量配比平衡试用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采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技术,作物一般增产815,肥料利用率提高510个百分点,每亩节本增收6080元,农产品品质明显提高。该方法的主要技术要点是: 1、土样采集、调查与测试。在春耕或秋播前采集土样(耕层020厘米)送当地农业局土肥站分析测试土壤速效氮、磷、钾,并提供田间基本情况、农田耕种情况信息;同一地块一般每隔23年取土测试一次。 2、确定肥料施用量。农户可委托当地农业局土肥站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不同作物

    19、的最佳氮、磷、钾配比和最佳肥料施用量。在确定配方施肥时,一般先定氮肥施用量,一般以地块前三年的平均产量或最高产量(因情况而定)再加上1015的递增量,定为本田块本季度作物的目标产量,以目标产量所吸收的氮素量为氮肥的施用量。结合全年肥料试验结果与全省不同地区的自然状况,主要作物的施氮量为: 小麦亩产200300公斤,需纯氮69公斤; 水稻亩产300400公斤,需纯氮7510公斤; 棉花亩产75100公斤,需纯氮1317公斤; 玉米亩产7501000公斤,需纯氮19526公斤; 油菜亩产100150公斤,需纯氮11165公斤。 磷、钾、微肥的施用主要根据地块取土化验的结果,按照“因缺补缺,缺多多施

    20、,缺少少施,丰者不施”的原则确定施用量。一般情况下, 主要作物磷、钾、微肥每亩施用量分别为:常规早稻P2O335公斤,K2O37公斤;硫酸锌2公斤;常规中稻P2O525公斤,K2O37公斤;硫酸锌2公斤;杂交中稻P2O535公斤,K2O59公斤;硫酸锌2公斤;杂交晚稻P2O535公斤,K2O610公斤;硫酸锌2公斤;小麦P2O536公斤,K2O47公斤;棉花P2O535公斤,K2O512公斤,硼砂115公斤;油菜P2O535公斤,K2O37公斤;硼砂115公斤;玉米P2O535公斤,K2O37公斤;硫酸锌15公斤左右。 3、肥料的施用。科学施肥的原则是必须因土壤、作物、肥料品种按 照科学的方法

    21、进行配合施用。一是有机无机要配施。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使肥效缓急相济、互补长短、提高肥效。应采取施用有机生物复合肥、种植绿肥、增施农家肥以及秸杆还田的办法增加有机肥源。二是氮磷钾微要合理。基于目前茬口多、田分散、肥难配和难配齐的矛盾,要积极施用BB肥和专用配方肥。湖北省测土配肥实验站是省农业厅土肥站兴办的经济实体,该单位生产的富冠BB肥是根据取土化验结果,提出不同种植区(水田、旱地、园地)的不同作物的施肥建议(以测土施肥通知单的形式)。施肥建议包括常年作物产量、土壤肥力评价、所推荐(或定点生产)的配方肥型号、用量、最佳施用时期、施肥方法及有机肥和微肥的施用量。广大农户可按施肥建议积极选用。

    22、三是施肥时期要适宜。根据作物需肥的阶段特性,确定最佳施肥时期,重点施用。需重追水稻分蘖肥、小麦拔节肥、棉花花铃肥、油菜苔肥、玉米穗肥。 平衡配套施肥技术 目前,我国农民在作物施肥上存在着品种单一化、数量不合理、方式陈旧等缺陷,造成了作物贪青生长、病虫害加重、抗逆性减弱、肥料增产效益降低.平衡配套施肥是“九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十大新型技术之一,它对改变我国施肥方面的缺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平衡配套施肥是指对作物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的协调供应,以满足作物生产、发育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肥料浪费、防止环境污染的目的.各地的推广应用表明:实施平衡配套施肥技术可提高化肥利用率5

    23、-10%,增产率一般在8-10%左右,亩增加效益35-40元. 平衡配套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测试、肥料田间试验、施肥推荐、肥料的配制及施肥方法等一整套科学施肥技术.需要农民朋友掌握的是土壤测试中土样采集和施肥方法两点。 一、土样采集 首先要划定采样区,在每一个采样区内采取一个混合土样,采样区的大小视具体情况而定,生产地一般以10-20亩为一个采样区;其次要确定采样点,采样点的分布要做到尽量等量、均匀和随机.在采样区内沿“之”字形线或蛇形线等距离随机取10-30个样点的土样.样点要避开粪堆、屋旁、地边、沟边或过去翻乱土层的地方等特殊地点.最后是采样,样点确定后,用土钻或小铲采取土样.每个采样点的

    24、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一个混合土样以取1公斤左右为宜,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方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厚纸、塑料布或木板上弄碎、混匀、铺成四方形,划对角线将土样分成四份,把对角的两份分别合并一份,保留一份,弃去一份。将土样装入土袋后,写好标签,注明采样地,采样深度,日期,采样人姓名,村乡地名等. 二、施肥指导技术 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可以分若干阶段,不同生育阶段对土壤和养分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施肥方式也有所区别,一般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土壤稳肥性较差时,应当采用施足基肥和分期追肥相结合的方法,而追肥的时期和次数应根据作物

    25、生育期要求和土壤供肥特点而定。对生育期短的作物,则应采用重施基肥并辅以早期追肥的方法。如麦茬玉米,在生产季节紧张来不及施用基肥的情况下,应采取“前重后轻”的追肥方式。施肥方式的确定必须在摸清作物营养特性及当地土壤、气候和栽培技术等条件的基础上,总结出合理的施肥方式,逐步形成一定条件下合理的施肥体系。 1、 基肥。有机肥料,如厩肥、堆肥或绿肥等通常采用基施的方式,基肥施用量一般较大。基肥施用应结合深耕施用,并使肥料处于湿润的土层中,做到土肥相融。在养分贫瘠的地块上,适当地浅施。无机肥料,往往采取开沟条施集中施肥方式。多种肥料混合施用时要注意肥料的配合使用技术。 2、 追肥。用做追肥的肥料一般都是

    26、速效性化肥或腐熟良好的有机肥料,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磷肥如过磷肥等。磷、钾肥一般施在根系密集层附近,而且要深施覆土。密植作物的追肥往往难以做到深施,如小麦春季追肥,可采用随撒施随灌水的方法。 3、 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是用肥少,收效快的一种辅助性施肥措施。但根外追肥对外界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在阴天或无风的晴天、清晨和傍晚喷施效果更佳。根外施肥的用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肥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4、 施肥时期。施肥时期的确定,应以提高肥料增产效益为原则,每种作物都有需肥的关键时期,如营养临界期和肥料最大效率期。在土壤养分释放较快,供肥充足时,应适当推迟施肥时间;反之,应提前施肥时间。在肥料不

    27、足的情况下,应当将肥料集中施在作物营养的最大效率期,如玉米的氮肥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至抽雄初期;冬小麦在起身拔节期;棉花在花钤期。土壤瘠薄、底肥不足和作物生长瘦弱的情况下,施肥时期应适当提前。在土壤供肥良好,幼苗生长正常和肥料充足的情况下,应采取分期施肥,侧重施于最大效率期的方法。 什么叫土壤肥力,如何识别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土壤中几乎含有作物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但是只有其中一小部分,即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营养元素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土壤为作物正常生长提供并协调水、肥、气、热条件的能力,叫做土壤肥力。在施肥中,首先要了解土壤的供肥能力,但由于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和

    28、环境因素的综合表现,目前还无法用确切的数量指标来表达土壤的肥力水平,更不能用其中一个或几个因子的数量来概括土壤肥力,所以通常把作物种植在不施任何肥料的土壤上所得的产量,即空白产量,作为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一般来说,空白产量高,说明土壤供肥能力强,肥力高;反之,土壤供肥能力弱,肥力低。 对于肥力低的土壤,可大量施用有机肥,并配合施用化肥,或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如“绿色生机”有机无机平衡肥,来提高土壤的供肥能力。测土配方施肥为什么强调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土壤供肥能力是土壤肥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有机肥含有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在培肥改土方面有着化

    29、肥不可代替的作用。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供肥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因此,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必须以有机肥料为基础。“绿色生机”腐植酸螯合有机无机平衡肥,以腐殖酸和氨基酸等高活性有机物为主要原料,能提高化肥利用率的30%以上。30%含量的“绿色生机”腐植酸螯合有机无机平衡肥,可替代普通氮磷钾化学肥料;同时还能激活土壤中被固化的P、K及其他中微量元素,提高生产效益,避免因盲目施用大量无机化肥造成的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是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的绿色环保产品。 测土配方施肥四大好处一、提高产量 在测土配肥的基础上科学施肥,促进作物养

    30、分吸收,可增加产量5-20或更高。 二、节约成本 减少损失,保护环境。根据作物品种、种类,在测土配肥基础上,结合土壤供肥状况,确定施肥量,施肥时期,避免盲目施肥,减少资源浪费,节约成本,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三、改善品质 根据作物种类,选定化肥品种、比例,避免氮过盛引起西瓜品质下降、苹果产生果锈、农作物倒伏;棉花缺钾引起红叶茎枯病。四、培肥地力 不合理施肥在一些地方主要表现:过量施用氮肥,偏施磷肥,不施或少施钾肥,使土壤养分失调,局部地区盐渍化程度加重,土壤环境恶化。测土配肥需啥补舍,养分平衡,土壤综合肥力逐步提高 。测土配方施肥9项技术环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田间试验、作物需

    31、肥规律、农业生产要求等,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肥料数量与配比,并在适宜时间,采用适宜方法施用的科学施肥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个核心环节,项重点内容。 田间试验 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量,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土壤测试 随着中国种植业结构不断调整,高产作物品种不断涌现,施肥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土壤养分库也发生了明显改变。通过开展土壤氮、磷、钾、中微量元素养分测试,了解土壤供肥能力状况。 配方设计 肥料配方环节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核心。通过总结


    注意事项

    本文(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