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杠杆第一课时.docx

    • 资源ID:9274092       资源大小:107.6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杠杆第一课时.docx

    1、杠杆 第一课时简单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A杠杆不一定是硬棒 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中点 C杠杆一定是直的 D杠杆可以是弯的 答案:D解析:杠杆可以是直棒,也可以是弯曲的,但杠杆一定是硬棒,故AC错误,D正确;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支点,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故B错误故选D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左端下倾的是()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A B C D 答案:B解析:钩码个数

    2、格数可代表力力臂左边:13,右边:22,右边下倾左边:33,右边:42,左边下倾左边:24,右边:33,右边下倾左边:22,右边:31,左边下倾故选B3.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直棒 B有些杠杆没有点 C杠杆越长使用时越省力 D使用杠杆不一定都能省力 答案:D解析:A、杠杆的形状可以是任何形状,所以A选项错误;B、杠杆是指可以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其固定点为支点,所以杠杆都有支点,故B选项错误;C、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所以杠杆长动力臂不一定长,所以C选项错误;D、杠杆不一定省力,比如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目的是为了方便,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是开瓶扳手开启瓶

    3、盖时的示意图,要将瓶盖打开,则在A处用力的方向合理的是()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答案:A解析:图所示,因阻力方向是竖直向下,而动力要使将瓶盖打开,应施加的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故选A5.下列哪一组所列的器具都是杠杆()A剪刀、筷子、打气筒 B锅铲、钓鱼竿、桌子 C钢笔、电灯、直尺 D撬棒、跷跷板、天平横梁 答案:D解析: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比较多的,在使用时能转动的硬棒有:剪刀、筷子、钓鱼竿、撬棒、跷跷板、天平横梁等而A选项中的打气筒、B选项中的锅铲、桌子,C选项中的电灯、直尺都不属于杠杆;故选D6.如图所示,在已调节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的左边挂一个钩码,下列操作中能使杠

    4、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的是()A在位置2挂6个相同的钩码 B在位置4挂2个相同的钩码 C在位置4挂4个相同的钩码 D在位置6挂2个相同的钩码 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杠杆左端力的大小为G,力臂为8L;A、在位置2挂6个相同的钩码,其作用力为6G,力臂为2L,则G8L6G2L;故A错误;B、在位置4挂2个相同的钩码,其作用力为2G,力臂为4L,则G8L2G4L;故B正确;C、在位置4挂4个相同的钩码,其作用力为4G,力臂为4L,则G8L4G4L;故C错误;D、在位置6挂2个相同的钩码,其作用力为2G,力臂为6L,则G8L2G6L;故D错误故选B7.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当跷跷板处于平衡时()

    5、A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轻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D重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答案:D解析:要使跷跷板平衡,必须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即F1L1F2L2;即m1gL1m2gL2,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5N的动力F1和50N的阻力F2作用在同一杠杆上,杠杆达到平衡,则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之比为()A1:1 B10:1 C1:10 D无法比较 答案:B解析:因为F1L1F2L2,所以L1/L2F2/F150N/5N10/1故选B9.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两端,使杠杆平衡,则()A这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必须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必须大 D力臂较

    6、长的那个力必须较小 答案:D解析:A、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1L1F2L2,因为力臂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力相等,故A错误;B、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1L1F2L2,因为力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力臂相等,故B错误;C、D、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1L1F2L2,F2L2一定,如果L1大,F1一定小,故C错、D正确故选D10.跷跷板上两个小孩游戏时,要使跷跷板平衡,则两个小孩必须有相等的()A重力 B身高 C重力与坐处到转轴距离的乘积 D坐处到转轴的距离 答案:C解析:要使跷跷板平衡,必须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即F1L1F2L2;即m1gL1m2gL2,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处于

    7、平衡状态的杠杆,如再加一个力F后,杠杆仍处于平衡,则力F()A一定在阻力一边 B一定在动力一边 C作用线通过支点 D无法判断 答案:C解析:当所加力通过支点时,力臂为0,不影响杠杆平衡若加在左边或右边,都会使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使杠杆不再平衡,故所加力的力臂应为零,即力的作用线应过支点或力直接作用在支点上;故选C12.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是40N,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是2:3,则杠杆平衡所需动力是()A30N B60N C90N D120N 答案:B解析:已知F阻40N,L动:L阻2: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动L动F阻L阻,F动40N3/260N,动力大于阻力,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8、故选B13.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 (O是杠杆的中点)转动,现在B端挂一重为G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作用力F,使其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平衡,则()AF等于G BF大于G CF小于G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解析:由图知重力的力臂小于OB,当拉力方向与OA垂直时,拉力的力臂最大,为OA,OAOB,则拉力的力臂可以大于重力的力臂,当力的方向与OA不垂直时,力臂小于OA,最小可接近为0,即力臂可从比G的力臂小变到比G的力臂大,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LGFL得:F可以大于G,也可以小于G,也可以等于G故选D14.在杠杆的两侧分别挂两个物体,当杠杆平衡时()A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 B两个物体受到的重力相

    9、等 C两个物体距支点的距离相等 D杠杆两侧受到的力与对应的力臂的来积相等 答案:D解析:A、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G1L1G2L2,因为力臂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力相等,也不能确定物体的质量相等,故A错;B、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G1L1G2L2,因为力臂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物体的重相等,故B错;C、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G1L1G2L2,因为不知道物体重的关系,不能确定两个物体距支点的距离相等,故C错;D、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G1L1G2L2,杠杆两侧受到的力与对应的力臂的乘积,故D正确故选D难1.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

    10、平衡状态,则()AF1OCF2OA BF1ODF2OB CF1OEF2OA DF1OEF2OB 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F1为动力,其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应为OE;F2为阻力,其力臂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应为OB,所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最终的平衡关系是F1OEF2OB,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小明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去掉一侧钩码

    11、,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答案:B解析:“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是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条件下得出的,此时的力臂正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改变力的方向使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多做几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故正确的实验操作应该是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故选B3.将重为5N和15N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力臂长之比为()A3:1 B2:1 C1:3 D

    12、4:1 答案:A解析: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上5N和15N的物体时,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F2L2/L1可以得出:L1:L23:1故选A4.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根轻质木棒挑着重为120N的物体站在水平地面上,木棒保持水平,棒AB长为1.2m,重物悬挂处离肩膀距离BO为0.8m,则手在A端对木棒竖直向下的作用力大小为( )A.120N B.240N C.360N D.480N答案:B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120NOBFAOA即:120N0.8mFA(1.2m0.8m),解得FA240N故选B5.如图所示,把一根质量是2kg且质量均匀分布的木棒AOB从O点悬挂(AO3OB),当在B端挂一个重物时

    13、,木棒恰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此重物的质量是( )kgA.1 B.2 C.3 D.4答案:B解析:由于是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棒,所以其重心在其中点C上,由于AO3OB,且AOOBAB,所以OB1/4AB,BC1/2AB,所以,BC2OB,即OCOB此时的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OCG棒OBG货因为OBOC,所以,G货G棒,即m货m棒2kg故选B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如图所示,杠杆两边分别挂4、2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平衡下列四种情况中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A两边钩码各减少一半 B两边钩码各减少一个 C两边钩码各向支点移近一格 D两边钩码各向支点外移远一格 答案:A解析

    14、:设一个钩码重为G,一个格的长度为L,杠杆原来平衡是因为4G2L2G4L,A、两边钩码各减少一半,左边2G2L,右边1G4L,因为2G2L1G4L,杠杆仍平衡;B、两边钩码各减少一个,左边3G2L,右边1G4L,因为3G2L1G4L,所以杠杆左边下沉;C、两边钩码各向支点移近一格,左边4G1L,右边2G3L,因为4G1L2G3L,杠杆右边下沉;D、两边钩码各向支点外移远一格,左边4G3L,右边2G5L,因为4G3L2G5L,所以杠杆左边下沉故选A7.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的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如图所示,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

    15、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来了将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A转轴虎口套管 B小铲套管虎口 C小铲虎口套管 D虎口转轴套管 答案:B解析:将小铲着地,整个杠杆是绕着小铲运动的,小铲就是支点;要让杠杆运动,在套管上用力,动力作用点在套管上;虎口处夹着棉花杆,棉花杆会对虎口处施加一个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作用点在虎口处故选B8.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A5N

    16、B10N C20N D40N 答案:B解析:金属杆重心在中心上,力臂为L10.8m,取图象上的一点F20N,L20.4m,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GL1FL2G0.8m20N0.4m解得:G10N故选B9.轻质杠杆每小格的长度相等,O为支点在杠杆左侧挂一物体甲,若在杠杆右侧挂一物体乙,并在物体乙的下方拴接一个弹簧,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已知物体乙的重力为500N,弹簧对物体乙的作用力为300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甲的重力可能为400N B物体甲的重力可能为100N C物体乙受到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可能向下 D物体乙受到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800N 答

    17、案:D解析:该题中,物体乙受到的弹簧的作用力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故C选项正确;若此时物体乙受到的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向上,故此时乙物体对杠杆拉力是F拉GF弹500N300N200N,所以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甲L甲F拉L乙,故G甲F拉L乙/L甲200N2/4100N,故B选项正确;若此时物体乙受到的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向下,故此时乙物体对杠杆拉力是F拉GF弹500N300N800N,故此时乙受到绳子的拉力是800N,即D选项错误;物体乙受到的弹簧的作用力方向向下的情况下,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G甲L甲F拉L乙,故G甲F拉L乙/L甲800N2/4400N,故A选项正确;故选D10.两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杠

    18、杆处于平衡状态则()A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 B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一定较大 D力臂较长的那个力一定较小 答案:D解析:A、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1L1F2L2,因为力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力臂相等,故A错;B、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1L1F2L2,因为力臂的关系不知道,不能确定力相等,故B错;C、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说明F1L1F2L2,F2L2一定,如果L1大,F1一定小,故C错、D正确故选D11.重为G1的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5Pa;现将金属块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A端,B端悬挂重力G2的物体,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金属块对

    19、地面的压强为1.8105Pa,已知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OA:OB3:5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则(g取10N/kg)()A轻质杠杆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为5kg B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只需减少3.6105Pa C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5:1 D只需移动支点的位置,使支点左右两侧的力臂之比为2:5 答案:D解析:设金属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S,当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F/SG1/S5.4105Pa;当B端所挂物体G2时,杠杆平衡,FAOAG2OB,FAG2OB/OA5/3G25/3mg5/34kg10N/kg200/3N,对地面的压力:FG1FAG12

    20、00/3N,对地面的压强:pF/SG1200/3N/S1.8105Pa;联立解得:G1100N;A、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A端拉力FAG1100N,因为FAOAG2OB,所以G2FAOA/OB100N3/560N,所以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至少为6kg,故A错;B、金属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5.4105Pa,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金属块对地面的压强的减小值应为5.4105Pa,故B错;C、D、要使金属块离开地面,A端拉力FAG1100N,B端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kg,G2m2g4kg10N/kg40N,要使杠杆平衡,FAOAG2OB,OA:OBG2:FA40N:100N2:5,故C错、D正确

    21、故选D12.如图所示,是用道钉撬撬道钉的示意图当道钉对道钉撬的阻力F2是4000N时,要把道钉撬起,需要的动力F1最小为(不计道钉撬重)()A20N B200N C2000N D20000N 答案:B解析:由图知,动力臂L11.2m120cm,阻力臂L26cm,道钉撬刚好撬动道钉时,道钉撬平衡,F1L1F2L2,F1F2L2/L1/4000N6cm/120cm200N故选B13.一根直杠杆的a、b两端各受一竖直向下的力Fa、Fb作用时,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杠杆自重不计)若同时使Fa、Fb都增加4牛,则杠杆不再平衡:a端上升,b端下降由此可推断该杠杆的支点位置()A在杠杆的中点处 B在靠近杠杆

    22、a端的某处 C在靠近杠杆b端的某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B解析:杠杆原理平衡FaLaFbLb使Fa、Fb都增加4牛,则杠杆不再平衡:a端上升,b端下降(Fa4N)La(Fb4N)Lb即LaLb因此支点在靠近杠杆a端的某处故选B14.密度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尺长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5N的重物G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所示,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A2.5N B5N C10N D20N 答案:C解析:设直尺长为L从图示可以看出:杠杆的支点为O,动力大小等于物重5N,动力臂为1/3L;阻力为直尺的重力G,阻力的力臂为1/2L1/3L1/6L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得:GLGLG1/6L5N1/3LG10N所以直尺的重力大小为10N故选 C15.如图,用始终垂直于与木头的力F将木头缓慢地抬起,在抬起的过程中,力F大小将()A不变 B渐渐变小 C渐渐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B解析:力与木头垂直,则力F的力臂不变,而重力的力臂逐渐减小,则由力矩平衡得力F将变小故选B


    注意事项

    本文(杠杆第一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