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9355489       资源大小:23.4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1、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12020届南大奥宇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学科试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分为卷和卷,卷45分,卷55分。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卷和卷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本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100 分。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答案写入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 A职位世袭的权力 B建

    2、立武装的权力C行政管理的权力 D设置官员的权力2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D天人感应,天人合一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

    3、民反抗4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5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 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

    4、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8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9.盐铁论水旱曰:冶铁者“家人

    5、相一,父子戮力,各务为善器,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货五谷新弊易货,或时贳(赊欠)。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材料中蕴含的信息有 官营冶铁作坊的经营方式 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要求注重产品质量和经营方法 注意市场信息和成本核算A B C D10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这反映了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小农经济十分脆弱A B C D11. 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

    6、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12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C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13. 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

    7、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青睐。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 B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C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14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 B C D15“从文以载道的桎梏中挣脱出来的明清传奇文人作家,表现出两种创作倾向:一是张扬言情,一是调和情理。他们文学观念的波动犹如钟摆,时而偏向载道,时而偏向言情,但终归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平衡状态。”这表明明清文学 A具有离经叛道的时代

    8、特色 B以张扬个性为其主要目标C以传奇作为主要表现形式 D仍然受到理学的较大影响第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2本卷共3题,共55分。16(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弒相仍,祸乱不已。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清)赵翼廿二史札记(1)据材料一,指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

    9、局”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变局”的历史背景。(10分)材料二 官僚政治运转正常时,官员“更新率”一般是较高的,经常有父为高官而子为匹夫,或朝为高官而暮为匹夫的情况,从而对贵族化趋势构成抑制。但另一方面,“世卿世禄”在汉代还不是太遥远的记忆,官僚显贵世代传承权势的要求显得“合情合理”,君主应予保障以换取其效忠,并为之提供了“任子”一类特权性起家途径。由此,“世家”、“官族”在一度中衰之后,便在新政权中开始了新一轮的缓慢积累。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官僚政治出现贵族化趋势的原因,并说明官僚贵族化的主要途径。(4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

    10、学知识,简析官僚贵族化对政治发展的消极作用。(6分)17.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二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摘编自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 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摘编自吴自牧梦粱录材料三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

    11、大陆有重大的意义。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此外,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2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产生的根源。(8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商业革命“丝毫未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的原因。(8分)18. (

    12、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

    13、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2020届南大奥宇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学科试卷答题纸第卷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第卷16. (20分)(1) (2) (3) 17. (18分)(1) (2) (3) 18.(17分) 2020届南大奥宇第一次月考考试历史学科试卷参考答案第卷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ABDABBABCDBDBD第卷16. (20分)(1)表现:世家传承受到冲击,政治上呈现出“平民化

    14、”风貌。(或由“世侯世卿之局”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4分)背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生巨变;世袭制弊端日益严重;春秋战国以来的政治改革及长期战争。(6分)(2)原因:官僚政治运转不正常;“世卿世禄”制度的传统;君主为保证显贵阶层的忠诚。(2分)途径:“任子”;察举制。(2分)(3)作用:形成特权垄断;抑制人才正常流动;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降低行政效率。(6分)17. (18分)(1)原因: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的发展。(2分)(2)表现:市全面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纸币的出现与使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6分)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

    15、发展。(2分)(3)不同:西方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影响,而中国的却没有。(2分)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固守“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文化专制加强;传统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闭关锁国趋势加强。(6分)18.(17分)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出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论述举例: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乐崩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

    16、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结论: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的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18.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出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提炼出任一观点,即可得5分)论述举例: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乐崩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结论: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的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论述过程结合史实,史实清晰,论据充分,结论鲜明,得12分;有史实,有论据,但没有结论,得7分;有基本史实,但与观点无关,得4分,史实混乱,不能证明观点,没有结论,不得分。)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市南开区南大奥宇培训学校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