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docx

    • 资源ID:9466538       资源大小:25.2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docx

    1、江苏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开 题 报 告课 题 名 称 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实践研究 课 题 批 准 号 17A5P3SZ269 课 题 类 别 一般规划 专 业 方 向 课 题 负 责 人 夏梅芳 单 位 名 称 常熟市实验中学 江苏省教育学会二O一七年制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问题的提出:1、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业已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为人民更幸福提供适合的教育服务。然而体察身边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应试

    2、教育依旧顽固地占据着主要位置,教育空间逼仄,以致教师教得没有乐趣,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所谓师生的幸福教育离我们总有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而学生社团的建立,可以为我们搭建一个充分活动的平台,让学生与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和教师的能力得到施展,让学生和教师的才华得到发挥,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能在他们喜欢与擅长的领域里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每个人的心态一定是乐观向上的,能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幸福感。2、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为顺应教育改革的大潮,新的课程改革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管理政策的提升;要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构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

    3、化,倡导建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而“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因此我们把学生社团建设纳入到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依托,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适合师生的需求,满足他们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需要,使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灵活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心灵世界更加丰富,能力素养更加全面,学生和老师都能成为幸福的一份子。3、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学校”,我们从建校伊始,就注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从1937年的

    4、国立第二中学溯源,虽历经江苏省常熟中学初高中分设,实验中学老校整合搬迁等诸多变化,却始终能面对现实,正确定位,开拓发展,争创一流。在办学过程中,针对我校师生的实际,从各自的兴趣与爱好出发,把拥有共同追求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组合在一起,成立了多元化的学生社团,扩大了彼此的交际范围,发展了个体的潜能。学校为其提供活动的天地,相关成员将活动具体落实,培养了师生双方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学生社团建设是深化学校特色建设,打造幸福校园的有效举措,使学校不断发展,再创辉煌。研究的意义:1、不仅从理论上研究关于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组织、实施问题及产生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做出一系列的尝试,实

    5、现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亲身体验,圆融互通,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平等参与、合作交流中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构筑起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师生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心灵世界更加丰富,能力素养更加全面,使其都能成为幸福的一份子,以实现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美好愿景。2、探索出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一般模式,以课程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点,建立以“领域、项目、团队”为序列的板块化结构系统,整合教师、学生、活动、环境这四个因素,开辟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有效途径。3、开发出有关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系列化校本课程,呈现相关成果,体现学校

    6、特色,实现学生和教师的自我价值,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指数。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1、学生社团:由具有共同特质、兴趣、爱好的学生,通过自愿报名和社团招募等形式组建而成,集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为一体的成长共同体组织。它以课程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发展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实现学生、教师、活动、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并突出学生是社团建构者、活动开发者的角色,在平等参与、合作交流中形成民主的氛围,构筑和谐的关系。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分张扬个性,全面提升素养,满足发展需要。2、幸福校园:指师生员

    7、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能够带给广大师生员工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一种心理体验上的幸福感。在精神层面,表现为思想自由、管理民主、崇尚科学、人际和谐;在物质层面,表现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待遇理想、发展有利等等;在心理层面,广大师生员工对所在学校的现状和发展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饱满的自信心,对投身于学校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而简单地说,“幸福校园”就是指这样的校园,其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普遍较高,且这些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在这里,可以让教师幸福地教,体验教的幸福,让学生幸福地学,体验学的幸福。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可以为师生搭建一

    8、个充分活动的平台,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施展,个性得到张扬,每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都能在他们喜欢与擅长的领域里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每个人的心态一定是乐观向上的,能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幸福感,学生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和教育的幸福高度统一,携手共建幸福的校园。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在国外,学生社团活动历来十分活跃,这与其开放、多元的教育传统息息相关。学校重视学生自主活动、自我管理,重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重视情境对学生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自主成立了各种规模不等的社团组织,具有完善的社团管理机制。这些社团组织既有学术性或政治、宗教等方面的,也有体育、文学艺术方面的。研究表明,学生在这些社团活动中,不

    9、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获得了开拓创新的高贵品质,而且使自我人格的完善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而当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许多学校,学生社团也正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大家普遍认为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可引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优势与潜能。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具备系统、扎实的文化功底,更需要拥有灵活、多样的实践能力,因此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许多专家学者和相关学校纷纷对学生社团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出了诸多可供借鉴的课题,如江苏省苏州中学的高中学生社团与领袖素质的培养研究、重庆市江

    10、津中学的重点中学学生社团活动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上海市建平中学的社团学生创新行动力培养研究等。但细细比较,我们也不难发现当下的学生社团建设还是以高中学校为主,初中学校更多的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在开展活动,且鲜有人关注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实践研究。因此结合我校实际,依托所在区域的浓厚文化底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积极组织、推进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并以此为抓手,进行专题研究,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将真正实现属于师生共有的幸福校园建设推向深入。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假设和重点难点研究目标:1、传承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构建创新的学生社

    11、团组织,开发一批具有校本特色的社团活动内容,形成一支具有较强开发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研究性师生团队,共建初中幸福校园。2、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形成学习的愉悦感,激发其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挖掘潜能,注重实践,学会合作与创新,满足个性需求,提升自身素质。3、让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改变其在以往教育活动中作为单一指导者的功能定位,实现团队一员的角色体验,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研究内容:1、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内涵及其特征研究研究要点:学生社团与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内涵联系,以及初中幸福校园内涵、特征研究。2、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促进学生成长研究研究要点:学生在社团中的定位,成员间的关系

    12、,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长发展,体验幸福感的要点研究。3、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活动形式研究研究要点:资料研究,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等问卷调查,研究适合学生实际并能积极助推初中幸福校园建设的活动形式;实践研究,通过组织具体的社团活动,总结经验,形成适合学生成长发展,推进幸福校园建设的活动形式。4、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主题活动设计策略研究。研究要点: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确定,活动的内容设计和实践操作,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主题活动有效性的研究。5、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路径选择研究研究要点: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个案研究,具体社团发展推进初中幸福校园的意

    13、义及活动架构研究。6、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社团评价策略研究研究要点: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这是最终评价目标,研究能让学生、教师感受到教育的幸福的良好的社团评价策略。研究假设:本课题提出以上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主要是基于下面的研究假设:第一,当前课程管理范畴体系不完善,致使当前学生社团建设还不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亟待建立;第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不同,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对于社团建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使学生社团建设成为灵活的、动态的、个性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第三,学校虽说以前也有综合实践活动,也有教师撰写相关的校本课程中的个案,但没有进行系统化,通过这个

    14、课题的研究可以系列化校本课程;第四,许多学生、老师在繁重的学习任务和教学任务重压下,容易产生疲劳与厌倦,对学习与教学缺乏乐趣,通过开展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改善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使之能够带给广大师生员工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一种心理体验上的幸福感。研究重、难点:重点: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活动形式研究、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主题活动设计策略研究、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路径选择研究、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社团评价策略研究难点: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主题活动设计策略研究、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社团评价策略研究五、研究的思路、过程、理论基础与方法研

    15、究思路与过程:学生社团建设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能带领学生走出书本,走向生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参与者的优势与潜能。对学生来说中学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个学生长大后可以改变很多,但很难改变自己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思考人生的方式,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锻炼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幸福品质,让其成为一个能创造未来、收获成功的人。同时对教师而言,也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个性特长,体验职业幸福感,消除职业倦怠感。为此我们将以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为突破口,成立专门的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活动规划小组,聘请顾问,负责学生社团共建初

    16、中幸福校园整体规划的设计,把“学生社团的整体架构与有效实施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学生社团建设这一抓手,纲举目张地推进学校的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全面发展,共建幸福校园,实现幸福教育。在具体操作中,引进“活动合同”管理机制,通过成员共同讨论,形成活动合同,每个社团都要建立一个切实的计划,使成员明确自己参与的各种活动、活动目标、要领及评价方式。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再完善各项机制,指导实践活动,让成员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心灵世界更加丰富,能力素养更加全面,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成长发展的幸福。通过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彰显学校优秀,打响特色品牌,我们学

    17、校的社团建设将分三个阶段:创建繁荣打造特色,目前我校正处于已创建进入繁荣阶段。理论基础:1、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教授华德加德纳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都具有智能的特殊性,都有要求自我发展的愿望,每个个体都有发展潜能的优势。通过师生社团的创建和活动,可以使师生双方在擅长的领域里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成功,感受幸福。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建构学习是以个体为参照中心的自身思维构造过程,是主动探究成长的过程。个体对知识的掌握不一定是通过传授得到,最理想的获取途径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自己的探究,在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

    18、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3、全面发展的理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兴趣和特长,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成功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4、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罗杰斯所倡导的“人的潜能充分发挥”“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主体对学习的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自我选择,才会获得最好的效果。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立足于我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以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为研究的切入点,在

    19、全校开展实践研究。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研究者,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2文献资料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动态把握该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相关理论和重要观点,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性,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性。查阅国内外社团建设相关理论著作和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对学生社团的建构与创新的理解。3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问卷、访谈等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事实依据。4经验总结法:不断总结我校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系统成果,及时把握课题研究各个部分及子课题的实

    20、施状况,对各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提炼和总结,形成可操作性成果并及时推广。5个案研究法:以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研究的某个核心内涵或某个子课题为个案,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比较,从中揭示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内涵。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观点:当前我国的学生社团建设还是以高中学校为主,初中学校更多的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在开展活动,社团开展得较少,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窄小,我校有浓厚文化底蕴与雄厚的师资力量,完成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积极组织、推进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并以此为抓手,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丰富初中学生社团共建幸福校园的理论,对初中

    21、学生扩大求知领域、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内心世界、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把学生社团活动提升为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将是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一种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模式。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创造功能、传承功能将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将我校建设成为幸福的有特色的学校。可能的创新之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体验幸福的实践活动。学生和教师在社团活动中拥有平等的成员身份,他们在共同兴趣、爱好的驱动下,通过自愿报名和社团招募等形式组建而成相关的成长共同体组织,集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于一体。在实践活动中,主

    22、导者不一定就是教师,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单一指导者的功能定位,让师生双方的主体地位都能得到充分展现。社团组织可采取俱乐部的形式,有较大的自由度,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申报拿手项目,根据社团的受欢迎度和师生取得的成绩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享受通过亲身实践并获得成就所带来的幸福和尊重,真正实现师生间圆融互通,使各自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升,并构筑起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凝心聚力,从而助推幸福校园建设。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整体构建形成板块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学生社团本质上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而“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课程”,它的组织设置、活动内容、开展方式均以国家基础

    23、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针,体现社会化方向,落实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为主体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并根据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全面发展需要,划分社团领域,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合作与交流等;形成活动项目,主要有文学欣赏与写作、历史钩沉、地理发现、趣味数学、理化实验、生物世界、航模制作、球类运动、棋类天地、艺术体操、音乐之声、舞蹈入门、书法与绘画、摄影技巧、国际交流、修学旅行等;组建活动团队,例如文学社、航模俱乐部、篮球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社、摄影俱乐部、爱心社等。这样就能构成序列,分出板块,对学生社团共建幸福校园进行校本化建设,确立校本课程的体系。学生社团的课程化支撑学

    24、生社团共建幸福校园活动有效开展。结合校本课程建设的要求,在社团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中,我们可以不断整合资源,拓宽空间,实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标准的多元开放,实现教育活动、教育途径的自主选择,如凡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财富都可以选择作为社团活动内容,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凡有利于建构知识的活动方式、学习手段都可以选择为我所用,无论是接受式的,还是探究式的,无论是文本的,还是物化的;承认个体智能是多元的,因而评价的标准也是多元的,否弃划一、僵化的评价标准,强调评价标准的多元性,倡导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统一,否弃“选拔为本”的评价体系,力主“发展为本”,让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充分感受获得

    25、发展的幸福,从而实现学生社团共建幸福校园活动的有效性,真正落实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目标。七、研究进度与预期成果研究进度:1、准备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检索、学习依托师生社团打造幸福校园研究有关文献和研究资料;成立总课题组,拟定研究思路,制订研究方案;论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2、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21年9月):2018年6月-2018年9月举行开题论证会,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成立各子课题组,制定具体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开始前期调查研究; 2018年9月-2020年9月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建立总课题研究的理论核心组,深化、细化各子课题的研究;进行

    26、阶段性的检查和总结,调整、改进下阶段的研究工作;完成总课题、子课题方案的汇编工作;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研究体系。2020年9月-2021年9月整理资料、分析数据,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上级课题管理部门的中期评估验收;根据专家和管理部门意见,调整方案,进行后期研究。2021年9月-2021年12月及时总结经验,积累实践案例研究资料;汇集研究资料,子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进一步强化各研究部分的整合。3、鉴定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3月)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提炼,撰写总课题的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论文结集,论著出版。课题研

    27、究终期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学生社团共建初中幸福校园的实践研究相关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个案、科研论文等;召开鉴定会,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阶段成果成立总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工作申请报告2018年3月-2018年6月开题论证,成立各子课题组开题报告2018年6月-2018年9月完成总课题子课题方案的汇编工作方案汇编2018年9月-2020年9月中期研究报告中期评估2020年9月-2021年9月撰写总课题的工作报告,形成各类报告、论文论文2021年9月-2021年12月最终成果课题论文结集出版论著2021年12月-2022年3月社团展示活动专题晚会20

    28、21年12月-2022年3月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结题报告2021年12月-2022年3月八、研究基础、参考文献与保障条件研究基础:作为“江苏省最具影响力初中”、“江苏省和谐校园”,我们从建校伊始,就注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从1937年的国立第二中学溯源,虽历经江苏省常熟中学初高中分设,实验中学老校整合搬迁等诸多变化,却始终能面对现实,正确定位,开拓发展,争创一流。在办学过程中,针对我校学生和教师的实际,从各自的兴趣与爱好出发,把拥有共同追求的学生和教师组合在一起,成立了多元化的学生社团,扩大了彼此的交际范围,发展了个体的潜能。学校为其提供活动的天地,相关成员将活动具体

    29、落实,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我校坚持把教学科研与师生的幸福成长共建幸福校园有机结合起来,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近几年来,开展并顺利结题了国家级课题区域学校课程文化的建构与创新研究先行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苏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少年学生成长中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培养的研究、苏州市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华文化经典学习对青少年全面素质的影响、苏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的运用与整合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数学课程改革与考试子课题、江苏省教育学会人本思想在现代化教育软环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江苏省电教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江苏省实验课题信息技术在传统实验教学中的补充与应用

    30、策略等,均得到苏州市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至2017年9月学校有中学高级教师112人,中学一级教师119名,中高级教师占在编教师总人数的82%;有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常熟市学术带头人、常熟市学科带头人、常熟市德育带头人、常熟市教学能手和常熟市德育能手等骨干教师130多人。我校教师每年在教学基本功、评优课、多媒体课件、论文评比等各项比赛中,获各级各类奖达100多人次。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我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们都有极强的教科研能力,每年都有近二百篇的论文在省级以上发表或获奖。课题组成员都在各条线上的骨干与负责人。夏梅芳校长作为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是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名教师,每年有文章发表于核心刊物,主持过全国及江苏省的多个课题研究,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课题研究经验,必将在课题研究中大有作为,也会对我们全体课题组人员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参考文献:初中班级社团建设的策略实践研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年07期 莫春郁保障条件: 1.良好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指向和研究内容,鼓励师生积极参与。2.工作网络:建立总课题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经常性地对子课题开展指导工作。3材料收集:每个学科指定专人进行材料收集与整理。4经费保障:学校对于社团活动所需要的费用全力保障。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