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 资源ID:9583338       资源大小:100.4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1、历史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上期半期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请将第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请将第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3命题范围: 必修一 6、7专题 必修三 1、2、3、6专题 第卷 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32小题,共48分)1、礼源于原始初民对自然万物的崇拜和生活禁忌。夏商时期逐渐发展完备,“礼,履也,所以事神而致福也”;周公“因于殷礼,所损差”,创立周礼,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框架。礼的演变反映出 A.礼是古代民俗的概括和反映 B.王位纷

    2、争得到制度性解决C.宗教性文化向伦理性文化转变 D.社会体系和组织原则的确立2、下图为汉画像石“讲经图”,图片中的“经”应是A.佛经 B.圣经 C.五经 D.道德经3、汉代中医著作汤液经法把方剂命名为大小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朱雀汤等,宋代官方主编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出现了藿香正气散、四君子汤等新的方剂名。这反映了汉宋中医 A.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B.深受主流思想影晌C.具有强烈迷信色彩 D.主要关注人的品行4、 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C.商品经济的

    3、发展 D.专制皇权的加强5、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6、“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知行合一”C.颠覆了理学传统 D.宣扬人伦即天理7、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

    4、得出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9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8、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却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 A.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地理环境 B.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阻碍中国古代先进科技发挥进步作用C.科学技术能否

    5、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近代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推动科技发挥进步作用9、近代中国有人宣称:“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也,何必令其学为机巧,专明制造轮船洋枪之理乎?”该言论 A.是西方坚船利炮刺激的产物 B.是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表现C.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驳斥 D.是封建士大夫的普遍认识10、“甲午战争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为历史作了不合理的注脚。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被后人所否定,而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为史家美谈。”这告诉我们 A.历史结论必须看重结果 B.历史评价基于价值立场C.历史事件总是相互联系 D.历史过程往往难以还原11、在中国古代文人学士眼

    6、里,小说向来是“街谈巷语”“君子弗为”,被认为“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黜不载”。近代梁启超却认为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这说明 A.文人学士更加注重诗词歌赋 B.小说通俗易懂利于思想启蒙C.维新思潮推动文学形式创新 D.小说仅流行于市井大众阶层12、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而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政教)末,所置一切机器,恃以利国致远,则末中之末也 ”。这些思想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具有强烈的维护旧体制意图C.反映了“中体西用”的主张 D.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持13、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留学日本的高潮,以下是清朝留学生

    7、会馆于1903年对留日学生人数的统计,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江苏浙江广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17515410877346312A.政府鼓励留学政策呈现地区差别化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C.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差异 D.南方学子较北方学子更有爱国精神14、孙中山曾经回忆到:“当初次起义(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广州起义损害了人民利益 B.清政府尚未完全腐朽C.维新思潮成为当时的主流 D.国民思想的愚昧保守15、辛亥革命

    8、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16、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三大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 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

    9、17、研究者在探究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时,发现了如下有趣的现象:与实行民主政体的雅典地理条件相似、同属于希腊世界的某些城邦国家如科林斯、麦加拉,建立的却是寡头政体。从该现象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地理环境是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B.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之间没有任何联系C.雅典民主政治是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地理环境与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18、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庭的恻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入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A.陪审

    10、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 B.法官审案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志C.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被告情感 D.被告的正式答辩注重策略和技巧19、 “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 A.权力制约 B.公民意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20、雅典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公民抽签选举产生,组成十个审判庭。哪个人到哪个庭,由抽签决定;审理哪个案件,也由临时抽签决定。在审判时,先让原告、被告和证人发言,然后陪审员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秘密投票,得票多者胜诉,

    11、得票少者败诉。这反映了雅典A.法律兼顾不同群体利益 B.案件判决结果公平公正C.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D.法律体系达到完备程度21、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这一规定从本质上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罗马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保护物品所有者的私有财产权C.限制贵族的特权,维护平民的利益 D.已经发展到罗马法的成熟阶段22、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

    12、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23、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24、16世纪英国街头戏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金钱,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人们认为金钱即良药 B.商

    13、品经济正在取代自然经济C.人们认为财富即道德 D.拜金主义成为人们唯一诉求25、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反映了伏尔泰 A.认为人类应当勇于打破自然规律 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C.借助自然科学知识论证理性主义 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26、“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材料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C.法律范围内自由权利 D.农民、贵族共

    14、同守法27、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A.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B.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C.议会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D.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28、1689年,英国议会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即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任期不得超过3年,国王威廉三世立即予以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权利法案也是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一年余在议会通过的

    15、。在此期间,国王还在与贵族讨价还价。说明当时的英国 A.国王个人的意志决定立法 B.议会集体领导对国王负责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延续, D.君主立宪制度还有待完善29、1911年英国通过新的议会法,规定首相必须来自下院,后来英国上院贵族法又规定,世袭贵族可以放弃世袭头衔成为平民,参加大选成为下议员。可见英国 A.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B.贵族与平民矛盾得以缓和C.下院成为权力中枢 D.法律保障贵族政治特权30、有学者指出,美国的政治制度解决了孟德斯鸠所提出的大国小国悖论:小国自由和幸福,但容易为外来列强消灭;大国光荣而有地位,但缺乏自由,且易于为内部的腐败而崩溃。这一结论主要依据美国 A.强调中央

    16、集权 B.实行联邦制C.实施分权制衡 D.推行两党制31、杰斐逊的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有学者认为这一名言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体现为 A.加强联邦政府权力 B.实施分权与制衡C.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建立责任制内阁32、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 A.对法官拥有灵活的任免权 B.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C.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 D.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第卷 非选择题(5

    17、2分)二、材料选择题(共3小题,33题16分,34题16分,35题20分,共52分)33、(16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罪)而无耻(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矩)。 -摘自论语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摘自荀子大略材料二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 据隋书材料三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

    18、,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度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佘条。唐朝官修支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1)据材料一,从德(礼)刑(法)关系角度分别指出孔子和荀子政治思想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周法律制度的主要弊端。(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隋文帝法律制度改革的内容,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34、(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

    19、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表:美国宪法修正案节选序号批准时间条文节录41791年人民之人身、住宅、文件与财产不受无理搜查扣押之权利不得侵犯。101791年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皆由各州或人民保留之。191920年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151870年第一款 合众国或其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此前曾为奴隶之关系而拒绝或剥

    20、夺合众国公民之投票权。221951年第一款 无论何人,当选担任总统职务不得超过两次。261971年第一款 年满十八岁或十八岁以上之合众国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或剥夺。(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8701971年美国公民选举权的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公民权不断扩大的原因。(4分)35、(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03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21、。该学制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还有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奖励章程和各学堂考试章程等。纵的方面分三段六级,共2526年。横的方面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设立师范、农业(含农副业)、工业、商业、艺论、翻译等专业。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yu,浸渍)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

    22、衔接和关系。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 康有为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他在其著作大同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正如梁启超所说:康有为“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康有为在广东南海主持万木草堂时,他所培养的学生“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诂,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 摘编自张玉山论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的人才观材料三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

    23、育者之功。无他,教育者进化之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救国论与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股社会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有黄炎培、陶行知等。 中国百科词条教育救国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癸卯学制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有关教育发展的观点。(4分)(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近代中国的“教育救国论”(1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32题,48分)CCBAD ADCCB BDCCD DDBBC BCDBC ADDCB BB二、材料题:(3小题,52分)【33答案】

    24、(1)孔子:重德轻刑(德主刑辅);(2分)荀子:刑德(礼法)并重。(2分)(2)严刑峻法、法律数量多、律令杂乱。(任答两条4分)(3)内容:废除苛刑,减轻刑罚;兼收前代律令、择善而从;删繁就简,简化法律条文。意义:减轻刑罚,缓和社会矛盾;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的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8分)【34答案】(1)观点:主张社会契约;强调人民主权;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与分割;议员是人民的办事员。(任答三点6分) (2)变化: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6分)原因: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广大人

    25、民对民主的不断抗争;C.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政治智慧(务实调整)等。(4分)【35答案】(20分)(1)特点:内容细致、系统全面;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专业(职业或实业)教育的发展;引进资本主义教育因素(或答学习日本资本主义学制),体现教育近代化趋势;带有“中体西用”的色彩(或答具有封建性保守性)(任答3点得6分)(2)观点:强调教育服务于政治(重视政治思想教育);主张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注重培养政治素养,挽救民族危机。(任答两点得4分)(3)评价:此观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2分)不可否认,教育救国论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2分)教育救国论者重视教育,重视提高民族文化和民众的素质,促进教育近代化;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西学传播(向西方学习)(2分)但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他们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与基本问题,而企图通过发展教育的办法来拯救苦难的中国,这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救国方案。(4分)(言之成理,皆可适当赋分)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