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二下册物理教案.docx

    • 资源ID:9703436       资源大小:825.50KB        全文页数:18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二下册物理教案.docx

    1、初二下册物理教案第一单元 声 光 物态变化1、声现象 复习第一课时一、复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什么是声源;2、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3、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二、知识回顾1、要使一张纸发出声音,我的做法是 、 等。要使钢笔帽发出声音,我的做法是 、 等。2、通过实验探究可知: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我们把 叫做声源。3、做一做:你能通过哪些小实验来证明声音能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空气能传播声音例子: ;固体传播声音例子: ;液体能传播声音例子: ;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答: 。4、水振动能产生水波,向四周传播。同样,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以 形式向四周传播。5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是 米/秒(m/s)。6、举例说明声波具有能量:如 、 。这种能量叫做 。三、例题分析例1、我们怎么做才能让音叉发出声音?敲打音叉时使音叉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怎样的方法才能看到音叉发生了振动?你们有办法让音叉的声音马上停止吗?分析:例2、如图,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音叉的_ _通过_ _传给_ _。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可以听到由音叉发出来的声音。当把音叉放在真空的瓶子中,音叉仍然振动,但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却听不到了,原因是_。分析:例3、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

    3、学在另一端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 传播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从 传播来的,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从 传播来的。分析:例4、把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玻璃瓶里,用抽气泵把瓶里面的空气逐渐抽空。1.在抽空过程中,你听到的声音将_ _,最后_ _。2.当瓶内空气抽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听不到手机的声音了,但这时我们仍能看到手机中显示接听的信号,这说明了 。3.声音需要两个条件:振动和传播物质。这个实验是把哪个条件去掉了,答:_。四、巩固练习1、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人说话、唱歌声 ;(2)吉他发出优美的音乐声 ;(3)雷声 ;2、我们平时听到声音一般是

    4、靠_传声的,敲击鱼缸会发现水中的鱼会受到惊吓,这说明_能传声,“隔墙有耳”说明_也能传声。可见声音可以在_、_、_中传播,但不能在_中传播。3、不同物质对声音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时,_传播最快,_传播最慢。新课标第一网4、吹笛子发声的主要物体是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握笛子的手指的振动。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6

    5、、表明固体能够传声的现象是 ( ) A敲击音叉听到的声音 B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耳朵贴在铁轨上听到火车车轮撞击铁轨的声音 D水中的鱼听到脚步声逃走7、下列实验与实例中,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 A. 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信号,却听不到声音 B. 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C. 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球,敲鼓时看到泡沫球不停地跳动 D.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9、下列说法中

    6、不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声源向四处传播的 B、物体振动也不一定能发出声音 C、声音借助物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D、用录音机放音乐磁带是磁带振动产生声音10、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根据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提出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目标1、能说出声音具有不同的特征;2、知道响度是声音的特征之一,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3、知道音调是声音的特征之一,音凋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二、知识回顾1、平常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许多不同的基本特征,如: 2、通过动手实验比较声音具有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我们叫做 ,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称为

    7、 。探究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时,可知: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越大,响度越大。3、通过动手实验比较声音具有高低之分,声音的高低我们叫做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 表示。探究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快慢大小有什么样的关系时,可知: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 。4、频率表示的是:物体 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是 ,简称为 ,其物理量符号用 表示。5、响度表示声音的 强弱 或 大小 ,音调表示声音的 高低 或 清脆、浑厚 。三、例题分析例1、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扬声器

    8、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越响纸盆振幅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 (2)_ _。分析:例2、音调高指声音听起来“尖”“细”“脆”等,所以女学生的音调比男学生的高,下列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 ) A隆隆的雷声 B老鼠的吱吱叫声 C声如洪钟的演讲声 D牛的叫声分析:例3、每一个物体都有它固有的频率。现有一个音叉,它的频率是400Hz,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_;它的振动频率会不会因为重敲或轻敲而改变? 答:_。分析:例4、昆虫在飞行时抖动翅膀发出声音,苍蝇每10s翅膀振动3520次,蜜蜂每20s翅膀振动3800次,蚊子每5s翅膀振动3200次,那么它们翅膀振动频率最大的是

    9、_,音调最高的是_。分析:点拨:频率表示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四、巩固练习1、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高低决定于_ _,声音的大小决定于_。2、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有关。3、某种苍蝇在飞行时4s内翅膀振动1400次,则频率是 ,而蝴蝶的振动频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动 次。4、下面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 引吭高歌;她是女高音歌唱家 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指音调的有_,指响度的有_。5、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 ) A响度很大 B音调很大 C发声体的振动时间长 D振动

    10、频率高6、“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振幅大小 D、以上都不是7、下列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的是音调的是 ( )A、“喂,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再高一些 ”B、“你的声音很高,我听得很清楚”C、“请勿高声喧哗”D、“这音太高,我唱不上去”8、歌舞演唱乐队在新年联欢会上演出,演奏前,弦乐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传播方向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

    11、度越大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电闪雷鸣”,说明打雷时声音的响度大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0、小红同学利用一把钢尺在课堂上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践活动,请你仔细观察这图,想想,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红的实践活动目的是探究什么? (2)利用该图还可以进行哪些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举2例) 第三课时一、复习目标1、知道音色是声音的特性之一,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能根据声音的特性将各种声音进行分类。二、知识回顾1、用笛子、二胡、小提琴不同乐器先后演奏同一首乐曲,你能区分开这些乐器吗? 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班级里的同学在讲话时,即使他们的响度和音调

    12、相同,我们仍能区分开是谁的声音,这是因为他们声音的 不同。3、请你仔细辨认,P14图示四种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不一样,但它们的波形都具有规律性。4、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 、 、 ,叫做声音的三要素。三、例题分析例1、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句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是指声音的什么特性没有改变? ( ) A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方言土语例2、人们对一套音响设备赞不绝口,说它如何保持逼真的效果,这主要指它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是例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表示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小孩子的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_。、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_。、雷声

    13、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例4、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 ( )例5、我们平时所说的 “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例6、一阵低沉的闷雷震得人心里发慌;、远处好像有人在拉二胡;、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使喧闹的人们陡然安静下来。上述三种现象中所强调的声音的特性物理量依次是 、 、 。四、巩固练习1、在班级进行的物理知识抢答赛中,坐在前排座位的同学,不用回头,根据说话的声音就能判断出是谁在抢答,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14、 D音色2、盲人仅凭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演奏方式不同3、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4、下列不属于乐音的特性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5、“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说法都不对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

    15、越大B.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C.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D.声源离我们越远,振动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小7、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8、童话故事中,狼为了吃掉小兔子,学着兔妈妈的声音说:“小兔乖乖,把门儿开开。”小兔们都回答:“不开,不开,就不开!”小兔子知道这不是妈妈的声音。这是利用他们的_和_ _不同而辨别出来的。9、用锤轻敲与重敲同一锣面时,音调、响度、音色中发生变化的

    16、是_,不发生变化的是_。10、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做加快了录音机喇叭纸盒的_,使_变高。11、农民伯伯挑选西瓜时,用手拍拍西瓜就知道西瓜的生熟情况,农民伯伯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判断的;12、音调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响度大小与发声体的 有关,还与 的远近有关; 是声音的特质,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发声体。第四课时一、复习目标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二、课前预习新课标第一网1、多数声音对我们有益,但是,有些声音是有害的,需要加以控制和消除,这样的声音我们就称为 。2、乐音通常是指那些 的声音,

    17、它是声源做 振动产生的。 噪声通常是指那些 的声音,它是声源做 振动产生的。3、调查了解一下你周围中的声音哪些是噪声? 、 。4、噪声对人身的危害很大,人们把噪声称作“隐形杀手”。噪声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5、人们对声音的强弱进行了分级,用 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符号是 。6、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 、 、 。7、从环保角度上说,凡是 都是噪声。8、一般安静舒适环境的声音约是 dB,特别烦人的声音约是 dB。9、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的反噪声技术,就是用“ ”的方法使声波减弱,这种方法也称作“有源消声技术”。三、例题分析例1、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

    18、声器,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中减弱噪声。例2、有人说:收录机播出的“歌星”唱歌的声音都是乐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分析: 例3、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从声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例4、教室里正在上课,而教室外操场正在上体育课,对上课造成了一些干扰,下列减少干扰的措施中较合适的是( ) A、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 B、将正常的上课停下来C、将靠操场一侧窗户关好 D、禁止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四、巩固练习1、“掩耳盗铃”是在_ _处减弱噪声的;无声手枪

    19、的“无声”是在_ 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是在_减弱噪声。2、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某学校附近施工场地的搅拌机装上罩子,教室靠近施工场地一侧的窗子都关起来。这两项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和 。3、下列声音属于噪声是:_ _(填写序号) 城市里的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 晨读时的朗读声;自习课的喧哗声; 深夜的引吭高歌声; 老师讲课声干扰某个学生的睡觉;装修房间的电钻声; 燃放爆竹的爆炸声。4、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悦耳动听的音乐是不可能成为噪声的B、噪声是无法减弱的C、噪声虽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但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不大D、噪声的振动波形是无

    20、规则可循的5、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声源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C、城市里在穿行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6、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7、在下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8、下列控制噪声

    21、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第五课时一、复习目标1、了解人与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3、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二、知识回顾1、对于听觉正常的人来说,是不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听到呢? 答: 2、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有一定的范围,通常频率在 Hz Hz之间的声音人们才能听到,我们把它叫做 。而频率高于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这些声音人们是听不到的。3、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的特点是: ,

    22、 , 。超声波在现代科技上应用的事例有: , , 等。4、能产生次声波的情况一般有 , , 等。次声波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如 , , 等。三、例题分析例1、有甲和乙两只昆虫,甲的翅膀每秒振动8次,乙的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人们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 ( )A甲 B乙 C都感觉到 D都感觉不到例2、频率为100Hz的声音表示 ( )A每分钟振动100次。 B人耳听不见。C响度比10Hz的一定大。 D以上都不对。例3、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B 超声在水中比空气中传得快,传得远C 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D 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

    23、度的真空向前传播例4、下列属于应用次声波的的是 ( ) A声呐测定海底深度 B预报台风,监测核爆炸 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例5、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进行超声清洗B超声波的穿能力比较好,可以穿任何物体C超声波能够成像,人耳能直接听到超声波D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四、巩固练习1、声呐是人们利用超声波_、_等特点制成的。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2、监测与控制_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

    24、和监测核爆炸。3、听不见的声音包括 波和 波。 波可以传很远,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而 波可以用来清洗和焊接物体。4、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狗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广C狗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的发声频率范围广5、下列不是超声波应用的是 ( )A用声呐系统探测潜艇 B动物感知地震前的声音C海豚用来判断方位而发出的声音 D蝙蝠捕捉蚊虫时发出的声音6、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

    25、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7、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 A B超成像 B声纳测距 C听诊器 D超声波清洗器 8、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9、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钟

    26、振动五六次,人之所以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的频率太低 B声音的响度太小 C蝴蝶飞行不发声 D翅膀振幅太小了10、医院的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太小 B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 )C声音太大 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2、光的传播 复习第一课时一、复习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认识反射、折射现象。2.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了解光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二、复习重点1.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会改变传播方向:光在遇到其他不透明物体时,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光遇到其他透明物体时,在

    27、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光线可能发生弯曲。2.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应用: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激光准直现象、射击瞄准、确定发光体的位置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三、例题分析题型一 关于光的直线传播问题例:日食和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分析与解答: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形成影,日食和月食就是因此而发生的。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表面上,就发生了日食;当月球运行到地球背后,进入地球的影子里,就发生了月食。日食的发生如图4-1-

    28、1所示,月食的发生如图4-1-2所示。图4-1-1图4-1-3变式1.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4-1-3为发生 “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图金星的位置在( ) A甲 B乙 C丙 D丁提高2.如图4-1-4所示:AB为发光体,CD是不透明的遮挡物,EF为光屏,试用作图法确定屏上最图4-1-4图4-1-5暗部分的范围。3.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1)用影子辨别方向。如图4-1-5,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

    29、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A就指示 (南北/东西)方向,这一技能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题型二 关于光的传播速度问题例:太阳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由此可知太阳到地球距离约为 m。分析与解答:此题考查了光的传播速度和速度公式,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为3108 m/s。在空气中也近似为这个数值,根据v=s/t得出s=vt=3108 m/s 500s=1.51011m。变式图4-1-64.雷达是现代战争重要的军事装备.如图4-1-6所示,若雷达向飞机发出的微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为52s(1s106s),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则微波的传播速度


    注意事项

    本文(初二下册物理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