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输血制度全文最新.docx

    • 资源ID:9764475       资源大小:222.68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输血制度全文最新.docx

    1、输血制度全文最新新矿集团中心医院麻醉科输血制度二零一三年第一章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节选)第十九条 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

    2、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以上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四款规定不适用于急救用血。第二十一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节约用血的新型医疗技术。三级医院、有条件的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开展自体输血技术,建立并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提高合理用血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机构应当动员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自体输血技术,提高输血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成分输血,保证医

    3、疗质量和安全。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建立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临床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应当积极救治患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观察和记录。第二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观真实、完整、可追溯。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第二章 山东省临床输血管理规程(节选)第十二条 输血前检查包括:1.输血兼容性检测:ABO血型鉴定、

    4、Rh 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2.肝功能测定和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等)。第十五条 建立输血科和麻醉科等临床用血科室的有效沟通,严格掌握术中输血适应证,合理、安全输血。麻醉医生在术前访视患者时,应认真核查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前检查等备血情况,对于违反规定的应当提请患者主管医师及时备血。手术医师、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应认真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对术前备血进行核查,对输血患者的血型、用血量进行核对、确认,并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名。第十六条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输血目的、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和经血液途径感

    5、染疾病的可能,双方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名。无家属签名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输血治疗同意书应归入住院病历或门诊病历档案。第十七条 严格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核准签名。临床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需科室主任审核签名,经输血科医师会诊或输血科负责人同意,报医务处(科)批准。输全血和大量用血申请单由输血科保存。医院应有紧急用血预案,并能得到落实。紧急用血时须征得上级医师同意,并记入病历,事后按照以上要求补办手续。第十八条 三级甲等医院全血、成分血申请单审核合格率为100%。第十九条 稀有血型

    6、等特殊用血申请须遵守相关规定。第二十二条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医师应当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提倡互助献血。医院对输血适应证应有明确的规定,并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三级甲等医院全血和成份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第二十三条 医院应高度重视临床输血管理工作,建立临床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制定临床医师合理输血的评价机制和奖惩办法。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应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科室和医师绩效考核管理,并作为医师用血权限认定

    7、及医师定期考核的必需内容。第二十五条 对于符合条件的手术患者,经治医师要动员患者进行自身输血,双方签订自身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择期手术患者的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符合条件的术中患者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自身输血医疗技术,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三级医院自身输血率(与手术科用细胞成分血量相比)25%。第四十条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质量是否异常,执行双人双核对、双签名制度。第四十一条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门

    8、急诊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并再次核对血液后进行输注。第四十二条 输血前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确认静脉通路通畅。输血器必须具备过滤功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三证”齐全,至少每12小时更换一次。第四十三条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继续输注。患者无输血(不良)反应等特殊情况,一般不得在输血中途拔掉输血器,以免造成血液人为污染。第四十四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

    9、察患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重点监测以下几个阶段:开始输血前;开始输血后15分钟以内;输血过程中至少每小时一次;输血结束后4小时。第四十五条 医院应对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有明文规定。输血当天相关病程记录内容应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种类、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等。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应注明输血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并有两位输注核对者的签名。第四十六条 血液输注完毕,废血袋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并记录。第四十七条 医院应制定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制定输血(不良)反应及其处理预案,记录及时、规范。第四十八条 血液输注到患者

    10、体内之前发现血液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采供血机构的血液质量控制部门,并按照血站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处理。第四十九条 临床输注过程中由于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的不良事件应通知输血科,并报告医院医务部门,经调查核实,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第五十条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第五十一条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临床医师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相关项目,并及时送输血科查找原因。输血科需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填写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相关项

    11、目,并向临床反馈意见。对怀疑输入了可能有传染性疾病血液的患者应有随访,并记录,具体由主管职能部门监管。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输血科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采供血机构派员到场,封存的血液由医疗机构保管。第五十三条 发生严重的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不良)反应时,应当由医务部门、用血科室、输血科和供血机构在场共同调查处理,并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输血传播性疾病后,按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执行。第三章 麻醉科输血制度一、输血适应症术中失血低于血液总容量的10%时,不输血液制品,可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术中失血低于血容总量的20%时,首选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术中失血超过总血容量

    12、的30%时,或患者血红蛋白(Hb)70g/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血浆、白蛋白及其它血液制品。具体如下:(1)全血:一般不输全血。仅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25%。回输自体血不受本指征限制,可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 (2)浓缩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携氧能力,但血容量基本正常的患者。 血红蛋白100克/升,可以不输用; 血红蛋白100109/升,不输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正常值的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 患者急性大出血(出血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的60%),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后; 病史或临床过程表明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

    13、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发令的抗凝血作用(58毫升/干克)。 二、输血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防治1、发热反应:最常见的早期输血并发症,1-2小时后可缓解。 2、过敏反应:停止输血,应用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 ,出现过敏性休克时按抗休克治疗。3、溶血反应:最严重的输血并发症,多为ABO血型不合所致。典型症状:寒战高热、腰酸背痛、呼吸困难、心前区压迫感、血压下降、休克。 (1) 预防:严格执行查对工作;同型输血(2) 治疗:立即停止输血;抗休克;保护肾功能;血浆置换疗法 4、循环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过量导致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治疗:停止输血,强心利尿 5、细菌污染反应 (1) 治疗:停止输血,使用抗生素 第四章

    14、 麻醉科-输血科沟通制度一、 对拟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麻醉医生进行麻醉前访视时需重视输血相关文件。对特殊患者(如稀有血型),麻醉医生应提醒主管医师联系输血科提前备血,鼓励患者进行自体储血。二、 对行急症手术的患者,如可能需要术中输血,麻醉医生接到手术通知时应提醒主管医师准备输血相关文件。如情况紧急不能完成术前合血,麻醉医生应与输血科联系,通报状况,并请手术室护士抽血样,送输血科查验血型,并紧急备血。三、 麻醉医生应严格按照输血指征决定术中是否输血。需要输血时,麻醉医生开具用血处方,标明手术房间号,交与手术室护士取血。如需紧急取血,可在处方上标注“急”或电话通知输血科。四、 麻醉科与输血科应保证联

    15、系畅通。在输血期间突发意外情况(如出现患者信息不符、发生溶血反应等)时,麻醉医生与输血科医师应及时沟通,以保证输血安全。麻醉科急症电话:,手术间电话:8216-64*(后两位为房间后:0147),输血科值班电话:8216-9055。五、 麻醉科与输血科应建立定期沟通的长效机制。每季度进行总结分析,包括输血指标统计分析,规范临床输血行为,研讨输血管理进展,积极开展自体输血等,并制定有利于改进输血治疗的措施。第五章 麻醉科-输血科沟通流程第六章 自体输血知情书一、新矿集团中心医院麻醉科自体血回输协议书一、病情诊断及拟实施医疗方案1患者基本情况:(1)姓名: (2)性别: (3)年龄: (4)住院号

    16、: (4)诊断: 2拟实施的自体输血方案: 回收式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体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3自体输血的原因和目的:自体输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避免经血液传播疾病(如肝炎、艾滋病、巨细胞病毒等),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患者也是唯一血源;可避免同种免疫反应的产生;4拟实施输血方案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在自体输血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的医疗意外、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1)急性肺水肿;(2)血压下降;(3)心律失常;(4)感染;(5)溶血反应;(6)凝血机制异常;(7)献血反应,如晕针、晕血、晕厥;(8)其他。5患者若拒绝行自体血回输,医生将积极联系输注异体血。二、医师声明1根据患者的病情,

    17、需要进行自体输血。一般来说是安全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发生上述医疗风险的概率。因此,一旦发生上述风险或其他意外情况,医师将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积极采取应对措施。2我以用患者所能了解的方式,解释了输血治疗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下列事项:拟实施输血方案的原因、目的、风险;并发症;不实施输血方案可能发生的后果及其它可替代诊疗方式。 医师签名: 年 月 日三、患方声明1医师已向我解释输血相关利弊事项,我已经了解实施该医疗措施的必要性、步骤、风险、成功率之相关信息和不实施该医疗措施的风险。2医师已向我解释,并且我已经了解选择其它医疗措施之风险。3针对我的情况,我向医师提出问题和疑虑,并已获得说明。4我了解该医疗

    18、措施可能是目前最适当的选择,但是仍然存在风险且无法保证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5我已经向医师如实介绍了病史,尤其是与本医疗措施有关的病史。6紧急情况处置授权。本人明白除了医生告知的危险以外,医疗方案实施中有可能出现其他危险或者预想不到的情况,在此我也授权医师,在遇到预料之外的紧急、危险情况时,从考虑本人利益角度出发,按照医学常规予以处置。基于上述声明,我 (填同意或不同意)对我实施该项医疗措施。患者本人签字: 患者家属签字: 家属与患者关系: 年 月 日二、输血告知书一、由于您的病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在手术的过程中可能需要输血,目前输血可以分为两类:输异体血和输自体血。异体血液是一种异体组织,每

    19、一次输血或输注多人份的血液会刺激受血者产生针对性的抗体(输血也相当于器官移植),使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增高。输注异体血主要的风险如下: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 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3、溶血反应: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

    20、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4、细菌污染反应: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5、出血倾向:大量快速输血可因凝血因子过度稀释或缺乏,导致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6、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过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对血清钾高的患者,容易发生高钾血症,大量输血应提

    21、高警惕。此外,输注大量枸椽酸后,可降低血清钙水平,影响凝血功能;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使血清钾降低。7、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是一种输血后数小时出现的非心源性肺水肿,病因是某些白细胞抗体导致的免疫反应。表现为输血后出现低氧血症、发热、呼吸困难、呼吸道出现液体。8、传染性疾病:输异体血主要是传播肝炎和HIV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疾病仍无法监测。二、自体血液回输是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根据采血方法的不同,一般可分为预存式自体血回输、稀释式自体血回输、回收式自体血回输。此种方法可以避免输异体血而引起的多种疾病的传播,例如乙肝、丙肝、艾

    22、滋病等;可以避免溶血、发热、过敏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等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可以避免输异体血对受者免疫系统的抑制,减少肿瘤的复发,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年限,降低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尤其适用于特殊群体,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同时,自身输血的费用低,可以节省患者的医疗支出。自身输血安全有效,但也可能给个别患者带来不良影响。1、手术前多次采血,可能造成患者贫血。采血过程中患者可能发生献血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头晕目眩或呼吸急促,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可以消失。2、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与抽搐,造成生命危险。自身输血也存在因细菌污染引发菌血症的

    23、风险。第七章 麻醉科术中用血总结分析一、2013年01月术中用血总结分析一、2013年01月共计手术339例,其中输血病例33例,比例9.73%。成分输血率达100%二、输红细胞31例,输血血浆31例,输血小板0例,输冷沉淀0例,自体血回输8例。三、输血病例33例,其中自体血回输8例,比例24.2%。二、2013年02月术中用血总结分析一、2013年02月共计手术217例,其中输血病例29例,比例13.36%。成分输血率达100%。二、输红细胞27例,输血血浆24例,输血小板0例,输冷沉淀0例,自体血回输0例。三、输血病例29例,其中自体血回输0例,比例0%。三、2013年03月术中用血总结分

    24、析一、2013年03月共计手术366例,其中输血病例43例,比例11.74%。成分输血率达100%。二、输红细胞35例,输血血浆31例,输血小板1例,输冷沉淀0例,自体血回输8例。三、输血病例43例,其中自体血回输8例,比例18.60%。四、2013年04月术中用血总结分析一、2013年04月共计手术319例,其中输血病例43例,比例13.48%。成分输血率达100%。二、输红细胞39例,输血血浆23例,输血小板1例,输冷沉淀0例,自体血回输4例。三、输血病例43例,其中自体血回输4例,比例9.30%。五、2013年05月术中用血总结分析一、2013年05月共计手术364例,其中输血病例41例

    25、,比例11.26%。成分输血率达100%。二、输红细胞39例,输血血浆22例,输血小板0例,输冷沉淀0例,自体血回输3例。三、输血病例41例,其中自体血回输3例,比例7.31%。六、2013年06月术中用血总结分析一、2013年06月共计手术301例,其中输血病例25例,比例8.30%。成分输血率达100%。二、输红细胞25例,输血血浆12例,输血小板0例,输冷沉淀0例,自体血回输7例。三、输血病例25例,其中自体血回输7例,比例28.00%。七、2013年07月术中用血总结分析一、2013年07月共计手术336例,其中输血病例20例,比例5.95%。成分输血率达100%。二、输红细胞20例,

    26、输血血浆13例,输血小板0例,输冷沉淀0例,自体血回输4例。三、输血病例20例,其中自体血回输4例,比例20.00%。八、2013年08月术中用血总结分析一、2013年08月共计手术363例,其中输血病例25例,比例6.88%。成分输血率达100%。二、输红细胞25例,输血血浆10例,输血小板0例,输冷沉淀1例,自体血回输5例。三、输血病例25例,其中自体血回输5例,比例20%。第八章 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季度总结 (第一季度)检查时间2013年3月30日检查人员秦祥德、陶林森、郝忠、邵明晓、陈刚 检 查 内 容1.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2. 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

    27、度实施情况;3. 评估麻醉风险,制定麻醉计划实施情况;4. 手术安全核查实施情况;5. 麻醉相关医疗文件书写;6. 麻醉效果评定;7. 麻醉后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8. 术中用血状况;9. 术后镇痛规范与流程;10.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工作制度与落实情况。 存 在 问题一、 自查存在问题1.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1)部分麻醉医师对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了解不全面。(2)极少数麻醉医师对自身岗位职责、权限设置了解不全面。2. 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实施情况:(1)部分医师不能严格执行麻醉前评估制度或者评估不够全面;(2)部分医师麻醉前讨论的内容过于简单。3.

    28、 评估麻醉风险,制定麻醉计划实施情况:(1)评估麻醉风险、制定麻醉计划较单一,没有突出个体性差异;(2)麻醉计划:针对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危险因素,没有制定详细对策。4. 手术安全核查实施情况:手术安全核查虽有进步,但在三方核查上存在过于简单的情况。5. 麻醉相关医疗文件书写:(1)麻醉记录单尤其是急症手术存在缺项;(2)精一、精二方开具时名称不规范;(3)监测数值、时间数值不够精确、清晰;(4)手术进程体现有进步,还有差距。6. 麻醉中意外和并发症处理规范:麻醉医师对危重、急症手术的预见性有提高,但还存在差距7. 麻醉后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复苏室配置设备已上报医院。8. 术中用血状况:

    29、(1)极少数情况下取血过程不够熟练,输血科配血、发血速度不够快;(2)病程记录未能全面、真实反映输血的必要性及输血治疗的结果;9. 术后镇痛规范与流程:少数医生对术后镇痛随访不够认真。二、 医务部督导反馈问题1.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1)部分麻醉医师对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程序执行力度不够;(2)极少数麻醉医师对自身岗位职责、权限设置执行情况不够。2.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实施情况:(1)少部分医师不能严格执行麻醉前评估制度或者评估不够全面;(2)麻醉前讨论的深刻性和系统性存在差距。3.评估麻醉风险,制定麻醉计划实施情况:(1)评估麻醉风险、制定麻醉计划较单一,没

    30、有突出个体性差异;(2)麻醉计划再细致程度不够,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危险因素发现不全面。4.麻醉中意外和并发症处理规范:麻醉医师对危重、急症手术的预见性有提高,但还存在差距5.术中用血状况:(1)极少数情况下取血过程不够熟练,输血科配血、发血速度不够快;(2)病程记录未能全面、真实反映输血的必要性及输血治疗的结果 原 因 分 析一、自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落实情况:(1)科室成员对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重视。(2)质控小组和科室上级医师对个别医师的监管力度不够。2. 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实施情况:(1)日常工作量大,人员配置不足,进行麻醉前评估的人手不充足;(2)少数医师对麻醉前评估制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3. 评估麻醉风险,制定麻醉计划实施情况:(1)少数医师对评估麻醉风险、制定麻醉计划的重要性理解不足;(2)科室需对3级以上麻醉计划进行定期回顾、总结与分析。4. 手术安全核查实施情况:麻醉师安全核查有进步,医师、护士需要加强。5. 麻醉相关医疗文件书写:(1)少数医师对医疗文件书写的重视程度不足;(2)急危重患者多,手术麻醉需要准备、记录的东西多。6. 麻醉中意外和并发症处理规范:需要进行定期的规范化、系统化


    注意事项

    本文(输血制度全文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