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丁寅飒汉字形义整理.docx

    • 资源ID:10549713       资源大小:2.67M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丁寅飒汉字形义整理.docx

    1、丁寅飒汉字形义整理漢字字形分析、 字義整理經亨頤文科111 丁寅颯 2011212427漢字字形分析、字義整理目錄 采 1 分 4 男 6 兄 7 妻 9 春 10 改 11 棗 12 安 14 官 15 折 17 孕 19 孫 20 步 22 牧 23 束 25 國 26 服 28 成 30 冬 32 食 33 塵 35 並 37 對 38 半 40 里 41 危 43 絲 44 如 45 比 47 骨 50 谷 52采【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字。甲骨文從爪(覆手)從木上有果形,會以手採摘樹上的果實之意。金文省去果實。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采。

    2、【字源解說】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捋取也。從木從爪。倉宰切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捋取也。從木。從爪。此與𥝩同意。𥝩之訓曰。禾成秀人所收也。則𥝩亦可雲木成文人所取也。此采爲五采字而毛詩屢言采采與。倉宰切。3.從甲骨文的字形看,“采”字就像是一隻手正從樹上採摘果實。因此,它的本義就是用手指或者指尖輕輕摘取。在古書中,它也作為“彩”的通假字。“采”用作名詞,意為神色、精神,如神采奕奕,形容一個人精神飽滿的樣子。後來,該字又引申為“採集”、“搜集”,現在人們也常用其表示“挑選”、“採納”之義。【字義解釋】說文木部:“采,捋取也。從木,從爪。”本

    3、義為摘取。采1ci1.摘取。詩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2.採擇;選取。史記秦始皇本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3.採集;搜集。 南朝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非取製於一狐,諒求味於兼采。”4.指捕捉。5.採納;採用。三國志魏志陳登傳:“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6.開採。 漢桓寬 鹽鐵論復古:“往者豪強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鐵石鼓鑄,煮海爲鹽。”7.彩色。書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蔡沈集傳:“采者,青、黃、赤、白、黑也。”8.彩色的絲織品。漢書貨殖傳:“文采千匹。”顏師古注:“帛之有色者曰采。”9.文彩。楚辭九章懷沙:“文質疏內兮,衆不知餘之異采。”王逸注:“采,文采也。

    4、” 10.光彩。 三國魏嵇康琴賦:“華容灼爚,發采揚明,何其麗也。”11.彩飾;花紋。文選左思蜀都賦:“其閒則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金沙銀礫,符采彪炳,暉麗灼爍。” 劉逵注:“符采,玉之橫文也。”12.文飾,文過其實。荀子樂論:“亂世之徵:其服組,其容婦其行雜,其聲樂險,其文章匿而采。”13.神色;容態。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14.政事;官職。書堯典:“帝曰:疇諮若予采?” 孔 傳:“采,事也。復求誰能順我事者?”15.賭博時博具呈現的花色。南朝梁元帝金樓子雜記下:“樓上博奕者爭采而笑。” 16.指彩頭;賭注。水滸傳第一四回:“ 王慶 一口氣擲贏了兩貫錢,得了采。

    5、”17.運氣;幸運。宋許棐 選官圖詩:“縱有黃金無好采,也難平白到公卿。”18.方言。拉,扯。 明湯顯祖牡丹亭硬拷:“原來劫墳賊便是你,左右,采下打。”19.用同“ 睬 ”。理睬。 唐張白 武陵春色詩:“是非都不采,名利混然休。”20.藤蔓。後漢書王符傳:“桐木爲棺,葛采爲緘。” 李賢 注:“采,猶蔓也。”21.木名。參見“ 采椽 ”。22.姓。 漢有采皓 。采2 ci集韻倉代切,去代,清。1.古九畿之一。2.埰地,古代卿大夫的封邑。禮記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 【其他引申】1、“采”與“採”。為了分化字義,“采”後來專用以表示神采,摘取之義則另加義符手寫作“採”來表示,如今簡化仍用“采

    6、”;顏色之義則另加義符多寫作“彩”來表示;封地之義則另加義符土或寫作“埰”或“寀”來表示,如今簡化仍用“采”。參見彩。2、“采”與“彩”。“采”側重於描寫精神狀態,如:神采、風采、無精打米、興高采烈等;“文采”雖也指華麗的色彩,但用於文藝方面的才華,一般不用“彩”。“彩”用於跟多種顏色有關的事物,如:色彩、光彩、五彩、掛彩等廣精彩”“豐富多彩”雖也指姿態,但引申自色彩,一般不用“采”。v 分v 【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字。甲骨文從八(表分背),從刀,會以刀分物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分。【字源解說】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別也。

    7、從八從刀,刀以分別物也。甫文切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別也。從八刀。會意。刀分別物也。此釋從刀之意也。甫文切。十三部。 3.從字形上看,這個字正中間是一把刀,上部分左右兩邊結構相同,表示用刀子將物體分開。“分”字的本義是將物體一分為二。並且,這個含義一直沿用到今天。“分”字的引申含義是區別、分辨,如論語 微子中:“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意思就是一個好吃懶做、連糧食都分辨不清的人,怎麼能做別人的老師呢?現代漢語中,分的本義沒有變,還是分開、區別之意。【字義解釋】分1 fn廣韻府文切,平文,非。1.分開;劃分。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羣分,吉凶生矣。”2.分解;排解。 漢 揚雄 法

    8、言學行:“ 羿、逢蒙 分其弓,良捨其策。”3.分為兩半;半。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4.節候名。如春分、秋分。左傳昭公十七年:“日過分而未至。”杜預 注:“過春分而未夏至。”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春分:“按月令廣義雲:分者半也,當九十日之半也,故謂之分。”5.分裂。漢書地理志上:“陵夷至於 戰國 ,天下分而爲七。”6.指破裂。素問五常政大論:“其動瘍湧,分潰癰腫。” 王冰 注:“分,裂也。”7.辨別;區別。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8.分明;清楚。 漢 劉向 列女傳齊女徐吾:“ 徐吾 自列,辭語甚分,卒得容入,終無後言。”9.離開;離別。莊子

    9、漁父:“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勞形以危其真。嗚呼,遠哉其分於道也!”10.分散。孫子虛實:“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11.分頭,各自。漢書王莽傳下:“ 莽 又多遣大夫謁者分教民煮草木爲酪。”12.分給;散發。左傳昭公十四年:“分貧振窮,長孤幼,養老疾,收介特,救災患,宥孤寡。”13.分任;分派。 宋 蘇軾 賜臣寮茶銀兼傳宣撫問口宣制:“卿等夙分邊寄,深識虜情。” 14.量詞。15.即“八分”。書法字體的一種。 元 偈傒斯 贈吳主一詩:“二碑分法古所藏,隸多分少須精詳。”16.猶遍。左傳哀西元年:“親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杜預 注:“分,猶徧也。”17.猶

    10、翻。 元 錢霖 哨遍套曲:“一鬥粟與親眷分了顔面,二斤麻把相知結下寇讎。”18.同“ 紛 ”。參見“ 分重 ”。分2 fn廣韻扶問切,去問,奉。1.分際;合適的界限。商君書修權:“公私之分明,則小人不疾賢,而不肖者不妬功。” 2.名分;位分。荀子強國:“禮樂則脩,分義則明,舉錯則時,愛利則形。” 3.職分。荀子王霸:“相者,論列百官之長,要百事之聽,以飾朝廷臣下百吏之分。”4.指本分。晉書邵續傳:“釁鼓之刑,囚之恒分,但恨天實爲之,謂之何哉!”5.情分;情誼。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好和琴瑟,分過友生。”6.緣分;福分。百喻經渴見水喻:“譬如外道,僻取其理,以己不能具

    11、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將來無得道分,流轉生死。”7.才分;天分。 晉 袁宏 後漢紀靈帝紀:“古之爲士,將以兼政,可則進,不可則止。量分受官,分極則身退矣。” 8.地分;地域。 唐 賈島 晚晴見終南諸峰詩:“ 秦 分積多峰,連 巴 勢不窮。” 9.指分野。漢書地理志下:“自柳三度至張十二度,謂之鶉火之次, 周 之分也。”1 0.整體或全數中的一部分。百喻經二子分財喻:“二子隨教,於其死後分作二分。”11.量詞。水滸傳第五三回:“那分麵卻熱,老兒低著頭,伏桌兒吃。”12.甘願;滿意。文選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自分黃耇,永無執珪之望。” 李善 注:“分,謂甘愜也。”13.意料;料想。 晉 袁宏 後漢

    12、紀順帝紀:“ 嬰 雖爲大賊起於狂暴,自分必及禍。” 14.猶部曲,隊伍。禮記樂記:“分夾而進,事蚤濟也。” 鄭玄 注:“分,猶部曲也。”15.通“ 忿 ”。【其他引申】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說文部首。現今歸入刀(或八部。凡從分取義的字皆與分開等義有關。以分作聲兼義符的字有:紛、貧、頒、盼、粉。以分作聲符的字有:份、邠、汾、吩、芬、扮、坌、忿、攽、玢、氛、盆、酚、棼、雰、鼢。v 男【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字。甲骨文從田,從耒(犁),用以耒耕田會男子之意,因為農耕主要是男子的事。金文繁化,加出了扶犁的手。篆文改為從力並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男。【

    13、字源解說】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丈夫也。從田從力。言男用力於田也。凡男之屬皆從男。那含切。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丈夫也。從田力。言男子力於田也。會意。農力於田。自王公以下無非力於田者。那含切。古音在七部。凡男之屬皆從男。3.“男”是個會意字,本義是男人,與“女”字相對。甲骨文的“男”,左邊是“田”,右邊是“力”,像犁耙的形狀,這其實是古人使用的一種農具,稱為“耒”,合起來就表現出男人在田地裡耕作時候的場景。“男”也引申指代兒子,如“長男”,指的是大兒子。“男”字的本義沿用至今,如“男生”、“男性、”男女平等”。【字義解釋】男1 nn廣韻那含切,平覃,泥。亦作“ 侽 ”。1.男子;男性

    14、的人。與“女”相對。易家人:“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義也。”2.指男性。3.特指能從事勞動的青壯年男子。 漢 班固 東都賦:“女脩織絍,男務耕耘。”4.兒子。左傳昭公二十八年:“ 伯石 始生, 子容 之母走謁諸姑,曰:長叔姒生男。”5.兒子對父母的自稱。 宋 歐陽修 瀧岡阡表:“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 觀文殿 學士 修 表。”6.古代爵位名。五等爵的第五等。禮記王制:“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7.指古代“五服”、“九服”之一的“男服”。書康誥:“侯、甸、男、邦、采、衞,百工播民和,見士于 周 。”8.指具備男子的性功能。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半擇迦:“大般

    15、若經雲:梵言扇搋半擇迦, 唐 言黃門,其類有五四曰博義半擇迦,謂半月能男半月不能男。” 【其他引申】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是說文部首。現今歸入田部。凡從男取義的字皆與男子等義有關。以男作義符的字有:甥、舅。v 兄【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字。兄與祝同源。祝的甲骨文是一人跪於示(祭台神主)前張口向天祭奠禱告求福之狀,表示祭祀時主持祭禮念頌詞的人。省去示則是甲骨文的兄字,從兒(人),從口,會人張口向天念念有詞有所禱告求福之意。金文大同。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兄。是“祝”的分化字。【字源解說】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長也。從兒從口。凡兄之屬皆從兄

    16、。許榮切。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長也。古長不分平上。從兒。從口。口之言無盡也。故以兒口爲滋長之意。凡兄之屬皆從兄。3. “兄”字上面一個口字,下面有一個人,站在那裡,手還指著地,就像是張大了嘴巴在指揮其他人做事。古時候,人們很重視長幼尊卑,兄長比弟弟年長,所以可以指派和吩咐弟弟去做事,兄的古字形也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因為指示他人用的最多的便是嘴巴,所以在甲骨文的字形上,對口進行了誇張的表達。另外,在古代典籍中,“兄”還可以代替“況”字,常常作為其簡寫。【字義解釋】兄1 xin廣韻許榮切,平庚,曉。1.哥哥。書康誥:“兄亦不念鞠子哀。” 2.泛稱親戚中年長於己的同輩男性。 晉 傅咸 贈何劭王

    17、濟詩:“吾兄既鳳翔,王子亦龍飛。” 何劭 , 傅咸 表兄。3.同輩男子間的尊稱。南史韋叡傳:“此事大,非兄不可。” 4.古代亦以稱姐。說文女部:“姊,女兄也。” 5.喻物之先生而大者。呂氏春秋辯土:“先生者美米,後生者爲粃。是故其耨也,長其兄而去其弟。” 高誘 注:“養大殺小”。兄2 kun集韻許放切,去漾,曉。通“ 況 ”。1.滋,更加。詩大雅桑柔:“不殄心憂,倉兄填兮。” 毛 傳:“兄,滋也。”2.引申為曠遠,廣大。 馬王堆 漢 墓帛書十六經立命:“吾愛地而地不兄。”釋名釋親屬:“兄,荒也。荒,大也。”3.何況。管子大匡:“雖得天下,吾不生也,兄與我 齊國 之政也?”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劉

    18、績 雲:“兄,故況字。” 【其他引申】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是說文部首。現今歸入兒部。凡從兄取義的字皆與禱告等義有關。以兄作義符的字有:咒、兢。以兄作聲符的字有:況、況、怳、貺。v 妻【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字。甲骨文從又(手),從婦女以手梳理長髮形,用婦女梳理長髮會盤發成婚為妻之意,俗稱“上頭”。金文上改為結髮插笄形,下改為從母,意更明顯。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措書與作妻。【字源解說】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婦與夫齊者也。從女從屮從又。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婦與己齊者也。從女從屮從又。七稽切。十五部。釋從又之意。屮聲。古文妻,從肖女。肖,古文

    19、字。注𡜌,古文。𡝣,𡜈字之譌。3.“妻”是個會意字,本義是男子的配偶。甲骨文的“妻”,字形左邊是一個長髮的婦女,正跪在地上,右邊是個“手”形,表示要將這個女子抓回去,這和上古的搶婚風俗有關。小篆的“妻”,和甲骨文相近。“妻”後來也引申為將女兒許配給他人。現在,妻子這種稱呼,口語中已經不多見,常常用“老婆”來代替。【字義解釋】妻1 q廣韻七稽切,平齊,清。1.舊指男子的嫡配。易小畜:“九三,輿説輻,夫妻反目。”2.今泛指男子的合法配偶。3. 周 代宮中女禦。禮記曲禮下:“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 妻2 q廣韻七計切,去霽,清。

    20、1.嫁給。左傳桓公六年:“ 齊侯 欲以 文姜 妻 鄭 大子忽 。”2.謂娶為配偶。孟子萬章上:“好色,人之所欲也,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憂。”3.謂姦淫。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桃花夫人示夢:“ 吳 入 郢 , 昭王 亡, 吳王 闔閭 盡妻其後宮,次至 伯嬴 。 伯嬴 持刃曰:君王棄儀表之行,縱亂亡之欲,犯誅絶之事,何以行令訓民妾以死守之,不敢承命。”【其他引申】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說文部首。現今歸人女部。凡從妻取義的字皆與做妻子等義有關。以妻作聲兼義符的字有:棲(棲)。v 春【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兼形聲字。甲骨文從日,從艸(草),從屯

    21、(草木萌發),會在太陽照耀下草木萌發、花草繁茂的春天之意,屯也兼表聲。金文大同,結構稍變。篆文承接金文並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春。【字源解說】在甲骨文中,這個字是由“日”、“”、“屯”三部分組成的,春最早的寫法就是“屯”。三者組合在一起,意味著春回大地、萬物生長。春還可泛指一年,如高適的詩中就有“一臥東山三十春”的詩句。“春”還可以表示男女情欲的意思,如詩經 召南中就有詩句“有女懷春”。“春”字的這種含義一直沿用至今,記錄著少男少女們情竇初開的美妙時刻。【字義解釋】春1 chn廣韻昌脣切,平諄,昌。亦作“ 旾 ”。“ 萅1”的今字。1.春季;春天。2.年;歲。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三:“自期

    22、三年歸,今已歷九春。”3.指草木生長;花開放。常喻生機。 唐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4.情欲;春情。詩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起士誘之。” 南唐 牛希濟 臨江仙詞:“弄珠遊女,微笑自含春。”5.春色;喜色。 南朝 宋 陸凱 贈範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 隴 頭人。 江 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6.北斗指向東方為春,故以春指代東方。尚書大傳卷一上:“春,出也,故謂東方春也。”7. 唐 人呼酒為春,後沿用之。 唐 李白 哭宣城善釀紀叟詩:“ 紀叟 黃泉裏,還應釀老春。”8.方言。 廣東 稱禽魚卵為春。 清 屈大均 廣東新語蝦:“ 粵 方言,凡禽魚卵

    23、皆曰春。魚卵亦曰魚春子。 唐 時 吳郡 貢魚春子,即魚子也。”9.姓。 明 有 春又邰 。見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僻姓。春2 chn集韻尺尹切,上準,昌。“ 萅 ”的今字。1.振作。周禮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 鄭玄 注:“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天子將祭,必與諸侯羣臣射,以作其容體。”【其他引申】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說文部首。現今歸入日部。凡從春取義的字皆與春天萬物萌動等義有關。v 改【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字。改與攺同源。甲骨文左邊從巳(蛇,有血水滴下),右邊從攴(手持棍),會驅鬼避邪之義。金文簡化。侯馬盟書大同。篆文

    24、分為二體:一形仍從支,從巳(蛇),二形改為從支,從己(來回紀物狀)隸變後楷書分別寫作改與改,表義有分工。參見改。【字源解說】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更也。從攴己。李陽冰曰:“已有過,攴之卽改。”古亥切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更也。雙聲。從攴。已聲。或無聲。誤。古亥切。一部。3.在甲骨文中,“改”字的字形為:有一個小孩跪在地上,而旁邊有一隻持棍棒的手。這個字的形狀表示手拿棍棒要打小孩,目的是要孩子改正以往的錯誤。所以,這個字的本義是“改變”、“更正”。後來,這個字引申為修改、修訂。此外,“改”用作副詞,還有另外、另行的意思,如“改聚”,意思是另外增加民眾。現在,“改”常使用本義,如我國正在實

    25、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字義解釋】改1 i廣韻古亥切,上海,見。1.變更;更改。逸周書常訓:“天有常性,人有常順。順在可變,性在不改。”2.指更換。左傳成公三年:“ 齊侯 朝於 晉 晉侯 享 齊侯 , 齊侯 視 韓厥 。 韓厥 曰:君知 厥 也乎? 齊侯 曰:服改矣。”3.改正;糾正。易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4.修改;修訂。左傳襄公九年:“ 荀偃 曰:改載書。 公孫舍之 曰:昭大神要言焉。若可改也,大國亦可叛也。”5.重新,再;另。左傳成公九年:“ 鄭 人圍 許 ,示 晉 不急君也,是則 公孫申 謀之曰:我出師以圍 許 ,爲將改立君者,而紓 晉 使, 晉 必歸君。”6.姓。 秦 有大夫

    26、 改產 。見通志氏族五。【其他引申】如今既可單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說文部首。現今歸入支部。凡從改取義的字皆與變更等義有關。以改作聲符的字有:𥦄。v 棗【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字。古文從二朿(帶刺的樹)相重,會高大帶刺的喬木棗樹之意。篆文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棗。如今簡化作棗。【字源解說】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羊棗也。從重朿。子皓切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羊棗也。從重朿。3.“棗”字是一個會意字,在金文中,“棗”字由上下兩株帶刺的樹木組成。因為棗樹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枝上有刺兒,所以“棗”字的本義就是棗樹。在小篆文和隸書中,“刺

    27、兒”的表現形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棗”不僅指棗樹,也指棗樹上結的果實。現在,棗成了人們喜歡的養生保健食品。【字義解釋】棗1 zo廣韻子晧切,上晧,精。亦作“ 栆 ”。“ 棗 ”的繁體字。1.木名。2.棗樹的果實。詩豳風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3.姓。 晉 有 棗據。見晉書本傳。【其他引申】如今可單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說文部首。現今歸人木部。v 安【字形演變】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隸書 楷書 草書 行書 【構造】會意字。甲骨文、金文和篆文皆從女坐在宀(房子下之狀,表示靜如處女之意。隸變後楷書寫作安。【字源解說】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靜也。從女在宀下。烏寒切2.清

    28、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竫也。從女在宀中。烏寒切。十四部。3.從字形上來看,“安”字就是一個女子面向右跪坐在屋子裡,表示很安全,不會遇見危險,所以本義就是安定、安全。做動詞則是“使安定”,如“治國安邦”就是“使邦國安定”的意思。安還可做疑問詞,意思是“怎麼,如何”,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在現代,“安”字越來越重要。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食品安全、安全施工有了安全,才有其他。【字義解釋】安1 n廣韻烏寒切,平寒,影。亦作“ 侒 ”。1.安居;居處。左傳文公十一年:“ 郕 大子 朱儒 自安於 夫鍾 ,國人弗徇。” 杜預 注:“安,處也。”2.謂對某種環境、事物感到安適或習慣。韓非子南面:“凡人難變古者

    29、,憚易民之安也。”3.安定;平靜。詩小雅常棣:“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4.使安定,平靜。論語憲問:“修己以安百姓。”呂氏春秋仲春:“是月也,安萌牙,養幼少,存諸孤。” 高誘 注:“萌芽諸當生者,不擾動,故曰安。”5.安撫。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既自力學問充其業,又率其弟務刻苦養其親,入其門內,尊安其卑,卑慕其尊,一時皆稱之。”參見“ 安民 ”。6.安樂;安適;安逸。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7.安穩,穩固。墨子修身:“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爲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爲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爲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無務豐末。”8.謂妥善;穩妥。 漢 王充 論衡自紀:“世書俗説,多所不安;幽處獨居,考論實虛。” 9.安全,平安。與“危”相對。易繫辭下:“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可保也


    注意事项

    本文(丁寅飒汉字形义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